学术投稿

术中吸入不同浓度氧气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认知能力恢复及感染情况的影响

吴秀霞;李长生

关键词:结直肠癌, 氧气治疗, 认知能力, 术后感染
摘要:目的 探究术中吸入不同浓度氧气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认知能力恢复及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予以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于手术开始时至手术结束后2 h内予以防漏面罩吸入高浓度氧(FiO2=55%),对照组同期予以鼻导管供给正常浓度氧(FiO2=28%).术后2h测定血氧分压及末梢血管血氧饱和度,并比较患者术后认知能力恢复情况及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言语功能恢复时间及进食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中吸入高浓度氧气能促进结直肠癌患者的认知能力恢复,并能降低患者感染率.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脑梗死范围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脑梗死模型大鼠梗死范围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模型,分别于术后6、12、24、48 h时统计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之后分别处死做病理染色及脑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形态改变,计算梗死范围大小,分析神经功能缺损与梗死范围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6、12、24、48 h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缺血时间延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逐渐增加,在术后12 h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轻;病理染色结果显示大鼠梗死部位多位于基底节区的尾状核、苍白球,皮质主要包括顶区、颞区及部分的枕区和额区;随缺血时间延长梗死范围逐渐增大,术后48 h时大鼠的梗死范围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鼠脑梗死范围大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相关(r=-0.196,P>0.05).结论 脑梗死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先上升后下降,但脑梗死范围随时间延长持续扩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梗死范围并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王金成;姜立刚;李海平;王军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miR-195、核糖体蛋白L34和Beclin1在人骨肉瘤中表达及临床价值

    目的 考察miR-195、核糖体蛋白L34和Beclin1在人骨肉瘤(OS)中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OS患者56例和骨软骨瘤患者35例miR-195、核糖体蛋白<34和Beclin1表达水平.结果 与骨软骨瘤组比,OS组miR-195和Beclin1阳性或半定量表达明显降低(P<0.05),核糖体蛋白L34阳性或半定量明显增高(P<0.05),miR-195与核糖体蛋白L34和Beclin1分别呈负和正相关(r=-0.64,r=0.68,均P<0.05),核糖体蛋白L34和Beclin1呈正相关(r=0.72,P<0.05).OS组化疗效果良好为48例(85.71%),不佳8例(14.29%).miR-195、核糖体蛋L34和Beclin1表达呈阴性、阳性及阴性者化疗效果不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组均获得5年随访,存活26例(46.43%),死亡30例(53.57%);miR-195、核糖体蛋白L34和Beclin1表达分别为阳性、阴性和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时间均较长(χ2=4.207,P=0.040;χ2=4.033,P=0.045;χ2=4.858,P=0.028).结论 人OS中mi-195、核糖体蛋白L34和Beclin1表达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miR-195和Beclin1表达水平越高,核糖体蛋白L34表达越低,预后较好.

    作者:刘洋;董平;郗政;邓志会;沈洪涛;张彦;杨普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归芪聪志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归芪聪志汤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红素加氧酶(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后的双侧颈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归芪聪志汤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4 w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同时通过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海马组织HIF-1α、VEGF及HO-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HIF-1α、VEGF及HO-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经过治疗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原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海马HIF-1α、VEGF及HO-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严重;与模型组比较,归芪聪志汤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跨原平台次数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海马HIF-1α、VEGF及HO-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减轻.结论 归芪聪志汤能明显改善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HIF-1α、VEGF及HO-1的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激发脑内的损伤修复有关.

    作者:张宣;吴红彦;李海龙;陈杰;马春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尾加压素Ⅱ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尾加压素(U)Ⅱ是一种在多种组织中都有表达的半胱氨酸链肽,是目前有效的血管收缩剂,与许多心脏和代谢疾病相关.UⅡ受体(UT)拮抗剂分为肽类与非肽类两种,肽类是UⅡ类似物,代表药物是Uran-tide.非肽类为人工合成的磺胺类或氨基喹啉衍生物,代表药物是Palosuran.目前很多体内、体外、组织、分子甚至基因层面的研究都证实了 UT 拮抗剂的有效性.因此,UT已经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和一些代谢相关疾病有希望的治疗靶点之一.本文主要综述近5年来UT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为民;陈欢;孙一平;孙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同部位高血压脑出血术式和时机选择及其对患者术后GOS和ADL分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式和时机选择及其对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择HICH患者185例,根据从起病到接受手术治疗的间隔时间分为超早组(间隔时间≤6 h)91例,早期组(6 h<间隔时间≤24 h)58例、延迟组(间隔时间>24 h)36例;根据病变部位及所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小骨窗组89例(行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骨瓣组61例(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引流组35例(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比较患者术后1个月的GOS评分及术后1年的ADL分级.结果 超早组术后1个月GOS评分优良率及术后1年ADL分级优良率均明显高于早期组和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延迟组术后1年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超早组和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方式组间术后1个月GOS评分、术后1年ADL分级及术后1年死亡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HICH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而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同部位的HICH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陆黎春;郁明惠;李伟生;刘燕飞;钱兴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高脂低糖和高脂高糖饲料建立糖耐量受损大鼠模型

    目的 评价高脂低糖和高脂高糖饲料建立糖耐量受损大鼠模型的效果.方法 选取4~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饲料1组和饲料2组.喂养期间每周测量大鼠体重.于12 w末,测大鼠口服糖耐量、血清胰岛素、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结果 喂养第4周起,饲料1组、饲料2组体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饲料1组、饲料2组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 h血糖明显升高(P<0.01).各组血清胰岛素、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高脂含糖饲料均可造成大鼠糖耐量受损,且45%高脂高糖饲料对大鼠糖负荷2 h血糖升高的作用更为明显,糖耐量受损模型更为稳定.

    作者:陈珊珊;梁芳芳;王泓午;窦昊颖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下调Six1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及B7-H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抑制胃癌细胞Six1表达对癌细胞增殖侵袭及B7-H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以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为对照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胃癌MKN45、BGC823和AGS细胞Six1的蛋白表达;参照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说明将非特异性siRNA(NC组)和Six1特异性的siRNA(si-Six1组)转染BGC823细胞,并设置空白对照组,转染48 h,通过MTT及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Six1、B7-H1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磷酸化的JAK2、STAT3及下游分子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蛋白表达.结果 胃癌MKN45、BGC823和AGS细胞Six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在GES-1细胞表达(P<0.05);转染si-Six1的BGC823细胞Six1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NC组比较,si-Six1组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B7-H1、p-JAK2、p-STAT3、cyclinD1和MMP-2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下调胃癌细胞Six1表达可降低癌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降低B7-H1表达,机制可能是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

    作者:王建华;王伟伟;王卫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邯郸市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邯郸市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邯郸市建安社区符合条件的1371名老年人采用统一量表,进行一般情况、躯体状况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结果 邯郸市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为(107.65±24.07)分,其中546名老年人生活方式不健康;压力应对分量表得分高,为(23.50± 5.27)分,体育运动分量表得分低,为(9.22±3.12)分;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和患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邯郸市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较低;高龄和患慢性病影响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作者:金蓉;王晴;杜晓菲;白燕平;邓梦;虎于丁;汪凤兰;张小丽;邢凤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 探讨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养老机构老年人,居家养老老年人各210人,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进行测评.结果 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年龄、文化程度、有无配偶、抑郁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机构养老老年人抑郁程度较居家养老老年人严重.

    作者:迟晓华;吕静;王双艳;刘昕;黄埔士懿;苗晨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尿石素B对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肌萎缩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尿石素B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小鼠肌萎缩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2只昆明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给药组,模型组,模型给药组.每周1次采集相关数据,包括小鼠体成分、抓力;用HE染色法对小鼠腓肠肌肌纤维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并计算横截面面积;用RT-PCR分析与肌蛋白密切相关的泛素蛋白酶通路中的基因Myogenin、MyoD、MuRF-1及Atrogin-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正常给药组小鼠体重、瘦体重、抓力及肌纤维横截面积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体重、瘦体重含量、抓力及肌纤维横截面面积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给药组各指标均较模型组有所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yogenin、MyoD 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正常组的0.24、0.35倍,模型给药组则是正常组的0.87、0.60倍,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RF-1、Atrogin mRNA表达水平在模型组与模型给药组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表达水平是正常组的17.66、11.01倍,模型给药组分别是4.23、4.05倍,较模型组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石素B能够有效改善地塞米松诱导的肌萎缩,对肌少症有潜在的治疗意义.

    作者:王丛丛;李军;鲁飞翔;吕裕霞;刘庆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通络玉液汤对糖尿病大鼠大动脉管壁保护作用的机制

    目的 探讨通络玉液汤对糖尿病大鼠大动脉管壁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选取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4 w组、8 w组;糖尿病4 w组、8 w组;通络玉液汤4 w 组、8 w 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糖尿病4 w组、8 w组较正常对照组VEGF、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1);通络玉液汤4 w组、8 w组较糖尿病组VEGF、TNF-α水平明显减少(P<0.01);通络玉液汤4 w组、8 w组较糖尿病组血糖、血脂(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外)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通络玉液汤能明显改善大鼠糖尿病导致的大动脉管壁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VEGF、TNF-α的合成,降低血糖、血脂有关.

    作者:于春涛;胡庆;杨丽军;张山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吡格列酮通过下调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4和核转录因子(NF)-κB及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探讨吡格列酮对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鼠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吡格列酮(15 mg/kg)治疗组.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试验测定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ELASA)技术测定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脑组织TLR4和NF-κB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脑组织TLR4和NF-κB mRNA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干预组相比,吡格列酮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5),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脑组织中TLR4和NF-κB 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并降低血中炎症反应相关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有关.

    作者:孙军;温昌明;张保朝;闻公灵;周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临床特点及认知功能受损程度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 观察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临床特点及认知功能受损程度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老年抑郁症患者195例,首发86例,复发109例.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睾酮(T)、孕酮(P)和雌二醇(E2)含量.比较两组WCST指标、WMS评分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首发组平均病程和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激越、记忆减退和躯体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和自杀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持续性应答、持续性错误和总错误数明显低于复发组,而分类数明显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瞬时记忆分、短时记忆分、长时记忆分和记忆商数明显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血清P男性明显高于复发组而女性明显低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血清E2男性和女性均明显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但相比于复发性抑郁症患者较轻;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E2水平下降,男性T水平下降,认为E2可能是引起抑郁症危险因素,而T水平下降可能会引起男性抑郁症发生.

    作者:张岩;曹江;徐伟杰;闵国庆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老年急性胰腺炎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层螺旋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检出率比较

    目的 比较老年急性胰腺炎(AP)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差异及二者对AP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考虑为AP的老年患者分别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SCT对患者进行检查,所有病灶经实验室检查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MSCT增强扫描与MSCT平扫在AP检出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85% vs 86.67%,P>0.05),二者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93%,均P<0.01);MSCT增强扫描检出51例重症AP,检出率为92.72%(51/55),显著高于MSCT平扫〔80%(4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重症AP的检出率低,仅为49.09%(27/55).彩色多普勒超声、MSCT平扫、MSCT增强扫描诊断AP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老年AP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易受脂肪及气体的干扰而无法确诊,临床需充分结合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等进行确诊.MSCT,尤其是增强MSCT对于AP和重症AP的诊断更为准确,可作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手段.

    作者:黄莺;李奇林;张存程;杜雅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跨期决策的年老化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决策的年老化问题引起了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及神经科学等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跨期决策是继风险决策后行为决策领域研究的新热点〔1〕.研究显示,老年人在跨期决策中的行为表现及脑活动也不同于年轻人〔2,3〕.本文对跨期决策的年老化及其认知神经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王筱璐;张立春;徐碧波;尹述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RNA干涉5-脂氧合酶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生长抑制及ROS含量、NF-κB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RNA干扰5-脂氧合酶(LOX)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活性氧(ROS)含量和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参照LipofectamineTM2000产品说明书将干扰5-LOX表达的siRNA(si-5-LOX组)瞬时转染结直肠癌HCT116细胞,转染无意义的siRNA序列(阴性对照组,NC组)和仅加入脂质体(对照组)为对照组,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48 h后各组细胞中5-LOX及NF-κB信号通路p-IκBα和下游靶蛋白cyclinD1、Bcl-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ROS含量;CCK8法分别于转染的24、48、72 h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结果 转染si-5-LOX的HCT116细胞5-LOX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NC组比较,si-5-LOX组在24、48、72 h的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在48 h的细胞凋亡率及ROS含量均显著升高,p-IκBα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cyclinD1、Bcl-2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抑制结直肠癌细胞5-LOX的表达可降低细胞活力及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含量和下调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金强;姚晓玲;胡恩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主要参与凝血与血栓形成,其在正常的血液循环中不发挥其凝血等功能,但在血管内皮损伤或某些病理生理刺激因子作用下则发生黏附、变形、聚集、释放等活化过程〔1〕.血小板参数中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等指标均可反映血小板的情况和功能,其中MPV反映了血小板的大小及活化情况〔2〕,是该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既往研究证实, MPV增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关于MPV与颅内外动脉硬化狭窄的研究为数不多,且对于脑卒中患者 MPV 的变化尚有争议.另有研究表明MPV与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3〕、慢性牙周炎活动期〔4〕等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就MPV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作者:唐伯儒;刘洋;郭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多种生化指标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肾损害情况的比较

    目的 比较多种生化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评估作用.方法 87例COPD患者根据氧分压分为轻、中、高缺氧三个亚组,分别测定血清中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含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比重,与86例健康体检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OPD组血清β2-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RBP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6.861,P<0.001).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COPD患者轻、中、重缺氧组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随着缺氧程度加重,β2-MG水平具有升高趋势.而3个亚组血清R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且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具有下调趋势.中、重度缺氧组eGFR和尿比重显著低于对照组.COPD组与对照组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各亚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β2-MG水平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具有升高趋势.而COPD患者血清中BRP水平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具有降低趋势.β2-MG、BRP评估COPD患者肾损害情况优于BUN和Scr.

    作者:李冬云;姚慧捷;王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莫西沙星序贯疗法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序贯疗法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实验组给予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炎症因子、T细胞亚群、免疫状态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IL)-6、IL-8,C反应蛋白(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IL-6、IL-8、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莫西沙星序贯疗法的效果确切,能够导致血清炎症因子降低,对T淋巴细胞亚群起到改善作用.

    作者:熊小敏;王能勇;吴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miR-126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126表达水平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H2O2构建HLEB3体外凋亡模型,qRT-PCR检测miR-126水平变化;使用脂质体2000分别将miR-126模拟物(mimic)和抑制物(inhibitor)以及二者相应的阴性对照转染到HLEB3中,分别上调、下调细胞中miR-126表达,转染48 h后qRT-PCR验证转染效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HLEB3凋亡水平;通过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miR-126可能靶向调控KLF6基因的表达,检测各组HLEB3中KLF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LEB3凋亡模型中 miR-126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 HLEB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拟物组HLEB3凋亡率明显低于模拟物阴性对照组;抑制物组HLEB3凋亡率明显高于抑制物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拟物组HLEB3中KLF6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拟物阴性对照组,抑制物组KLF6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抑制物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拟物组HLEB3中KLF6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拟物阴性对照组,抑制物组KLF6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抑制物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iR-126在HLEB3凋亡模型中表达上调,miR-126可通过调控KLF6基因表达来影响HLEB3凋亡,在白内障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作者:汪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