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豪;李香玲;王炎强;王树庆
目的 探讨宣痹通瘀胶囊对急性冠脉缺血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麝香保心丸组、宣痹通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适应喂养1w后,采用结扎冠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喂养4 w后取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水平;使用酶标仪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宣痹通瘀胶囊高剂量组血清AST、CK和LDH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中剂量组血清AST和LDH水平明显降低(P<0.05和P<0.01);低剂量组仅对血清LDH水平有干预作用(P<0.05);与模型组相比,宣痹通瘀胶囊高、中剂量组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麝香保心丸组、宣痹通瘀高、中、低剂量组心肌组织内VEGF含量显著增高(P<0.01,P<0.001,P<0.01,P<0.05).结论 宣痹通瘀胶囊可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心肌三酶水平,可以有效抑制过氧化反应,提高SOD活性,减少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MDA生成,同时可以促进心肌组织中VEGF含量增加,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双娣;成光宇;刘迎辉;隋永朋;李洪禹;刘爱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针刺加艾灸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计算机生成随机对照表,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纳入的10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内科综合治疗及联合常规盆底肌训练、行为矫正、饮水计划训练、生活指导、基础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加艾灸治疗.各组疗程均为4w.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4 w、随访1个月、随访3个月的患者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膀胱容量、24 h排尿次数、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4 w后、随访1个月、3个月,治疗组ICI-Q-SF评分明显减低(P<0.05);膀胱大容量明显高于治疗前,24 h排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灸加艾灸的中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疗效确切,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
作者:张影;郑鹏;李巧莹;张为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SP)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L-02 Hepcidi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epG2和L-02细胞,RT-PCR检测不同浓度(0、100、200、400 mg/L)的ASP诱导不同时间(0、24、48、72 h和96 h)对两种细胞Hepcidin mRNA影响.Western印迹观察400 mg/L ASP诱导96 h对两种细胞Hepcidin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0 mg/L)相比,浓度高于200 mg/L ASP能够显著下调HepG2和L-02细胞Hepcidin mRNA表达(P<0.001);400 mg/L ASP连续作用48 h后对HepG2和L-02细胞产生显著的Hepcidin抑制效应且抑制强度呈时间相关性;400 mg/L ASP连续作用96 h后显著抑制HepG2和L-02细胞Hepcidin表达(P<0.001).结论 ASP可以抑制HepG2和L-02细胞中Hepcidin的表达.
作者:任峰;李健;贺国洋;贾昭华;千新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心脏康复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脏康复组,两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心脏康复组同时进行6个月的心脏康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脏康复组治疗6个月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P<0.05),ET-1、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NO水平虽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康复治疗6个月可明显改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调节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马建新;马丽群;王光辉;崔莲;霍文静;方玮;刘丽丽;郝淑芳;张蓉;张金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老年ICU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病案资料回顾的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73例老年ICU患者诊疗资料,分为45例腹泻组和28例未腹泻组,分析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腹泻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ICU患者肠内营养期间的腹泻发生率是61.64%;53.42%的患者腹泻发生在肠内营养后1 w内.两组患者在不同疾病类型、病程、ICU住院天数、是否患有低蛋白血症、是否皮肤破溃、是否继发感染、总腹泻天数、持续腹泻天数、制剂类型、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使用改善肠道菌群药、是否使用钾制剂、是否禁食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需强化肠内营养期间的腹泻识别与评估、熟悉掌握肠内营养腹泻的相关影响因素,科学合理选择和及时调整肠内营养配方和方案,加强与药学、营养、康复、感染等相关支持部门的联系与沟通,降低ICU老年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蔡芳;龚勋;王绚璇;张翔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测评,从中选择合并抑郁者75例(抑郁组),同期调查无抑郁者75例(对照组)采血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Hcy.结果 抑郁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070,P<0.05).抑郁组TNF-α与BDI得分呈正相关(r=0.222,P<0.05),IL-1β与总胆固醇(TC)呈负相关(r=-0.309,P<0.05),Hcy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r=-0.167,P<0.05).结论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与抑郁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尚玉秀;高兵;田永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细胞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肺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50例老年重症肺炎为研究组;另选择普通肺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血浆白细胞介素(IL)-10、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含量,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标准测定;采用肺功能仪测定第1秒大呼吸容积(FEV1)、高呼气流速(PEF)和用力肺活量(FVC).结果 研究组血浆IL-10、IL-1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ib、PT、TT、APTT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EV1、PEF和FV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患者临床转归,研究组分为存活组(21例)及死亡组(29例)两亚组.经单因素分析表明,两亚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白蛋白和白细胞(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累及器官、机械通气和长期卧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累及器官和长期卧床为影响老年重症肺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存在明显炎症反应、凝血功能异常及肺功能下降,年龄、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累及器官和长期卧床为影响老年重症肺炎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傅中明;顾霄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Wnt7a及其受体Frizzled(Fzd)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关系,揭示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大肠癌标本80例,以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qRT-PCR技术检测Wnt7a及其受体Fzd5在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Wnt7a及其受体Fzd5在蛋白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Wnt7a及其受体Fzd5的表达变化及分布特点,同时观察Wnt7a及其受体Fzd5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大肠癌组织中Wnt7a及其受体Fzd5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Wnt7a及其受体Fzd5均在细胞质表达,且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Wnt7a与受体Fzd5的表达均与大肠癌的体积、Duke分级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且Wnt7a与受体Fzd5两者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Wnt7a可能通过与受体Fzd5的结合激活Wnt信号,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孙丹;王淑坤;苗玉娟;卢强;侯琛;宋妍;周风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IFN)γ对星形胶质细胞中JAK-STAT细胞信号通路的干扰素调节因子(IRF)1及NLRC5的激活作用.方法 IFNγ刺激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株,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IRF1及NLRC5的水平,分析IFNγ对星形胶质细胞中JAK-STAT细胞信号通路的IRF1及NLRC5的影响.结果 IFNγ显著促进星形胶质细胞中JAK-STAT细胞信号通路的IRF1及NLRC5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Nγ对星形胶质细胞JAK-STAT细胞信号通路的IRF1及NLRC5表达有激活作用.
作者:韩浩;宣丽颖;白冬松;宋葆华;宝鲁尔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4月至2017年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682例、年龄≥60岁的老年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1个可能与老年V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70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15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7分、吸烟史、慢性心肺基础疾病史、糖尿病史、入住ICU、保留导尿、深静脉置管、感染类型(迟发型)、机械通气时间>15 d、多重耐药菌感染、真菌感染、联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血清白蛋白浓度(<35 g/L)、器官损害数目≥3个、血糖(≥10 mmol/L)、血红蛋白浓度(<90 g/L)等19个因素均是老年患者VAP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APACHEⅡ评分>15分(OR=2.463,95%CI 1.461~4.151)、机械通气时间>15 d(OR=2.521,95%CI 1.658~3.833)、多重耐药菌感染(OR=5.623,95%CI 1.973~3.331)、真菌感染(OR=6.298,95%CI 1.809~3.375)、糖皮质激素(OR=2.061,95%CI 1.255~3.384)、血清白蛋白浓度(<35 g/L)(OR=3.267,95%CI 1.385~2.127)、器官损害数目≥3个(OR=3.407,95%CI 2.144~5.416)、血糖(≥10 mmol/L)(OR=2.736,95%CI 1.100~1.735)等8个因素均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VAP患者死亡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采取以防治主要危险因素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其死亡率.
作者:谢朝云;陈应强;熊芸;孙静;杨忠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中Th22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2和IL-35的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复发缓解型MS患者39例为MS组,同期在门诊体检的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按照EDSS评分表对MS患者进行病情评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22细胞和Treg细胞所占的比例,酶联免疫试验检测血浆中IL-22和IL-35的表达水平.结果 MS组外周血中Th22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浆中Th22相关细胞因子IL-22的表达亦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MS组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35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EDSS评分升高,Th22细胞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而Treg细胞所占比例逐渐降低,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22细胞与Treg细胞百分比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S患者外周血中Th22细胞所占比例增多,Treg细胞所占比例减少,且随着MS进程变化,Th22/Treg比例不断升高,出现严重失衡,进而引起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改变,可能是MS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作者:甄瑾;马翔凌;田晓艳;丁海涛;傅永旺;李攀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UQCRC)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AD患者(AD组)50例,非AD患者(对照组)55例,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两组外周血中UQCRC1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 UQCRC1基因在AD组和对照组发生甲基化率分别为64.00%(32/50)和25.45%(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D组中,按性别和年龄分层中,UQCRC1基因甲基化水平与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QCRC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AD发病风险相关,通过检测外周血UQCRC1基因甲基化对AD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静;赵晴;徐亚南;孔祥怡;丛乐乐;李松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和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3例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资料,比较分析不同NGAL水平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及死亡率.结果 NGAL>228μg/L组,肌钙蛋白I升高率、B型钠尿肽(BNP)升高率、低射血分数率、超声心动图异常率及ST-T改变率均显著高于NGAL≤228μg/L组(P<0.05),升压药物治疗率及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显著更高(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NGAL预测患者死亡率显示,NGAL>100μg/L时的敏感性高为100%;NGAL>300μg/L时的特异性高为100%.结论 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患者NGAL血清水平与心功能不全间存在显著相关性.NGAL水平越高,患者心功能越差,死亡率越高.
作者:安雪青;吕健东;苏锋;赵建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认知功能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E-Prime编程测试患者和对照组的动作记忆、认知计划能力,测定患者血糖(GLU)、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的因素.结果 CHD组自由回忆、动作再认成绩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想象自由回忆=-3.07,P想象自由回忆<0.01,Cohen d想象自由回忆=0.69;t动作自由回忆=-6.91,P动作自由回忆<0.001,Cohen d动作自由回忆=1.57;t动作再认=-2.57,P动作再认<0.05,Cohen d动作再认=0.58);CHD组的连线测验时间比正常对照组更长(t连线A=2.74,P连线A<0.01,Cohen d连线A=0.62;t连线B=2.85,P连线B<0.01,Cohen d连线B=0.6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动作自由回忆与收缩压(r=-0.35,P<0.05)、舒张压(r=-0.38,P<0.05)呈负相关;想象再认率与CHO呈负相关(r=-0.48,P<0.01),连线A与Cr呈正相关(r=0.35,P<0.05);连线B与Cr呈正相关(r=0.48,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r进入连线A回归模型(t=2.31,P<0.05,R2=0.12)和连线B回归模型(t=3.35,P<0.01,R2=0.23);舒张压进入动作自由回忆回归模型(t=-2.55,P<0.05,R2=0.15);CHO进入想象再认回归模型(t=-3.37,P<0.01,R2=0.23).结论 CHD患者自由回忆、动作再认和认知计划能力受损.高CHO血症、舒张压升高是CHD患者动作记忆损伤的危险因素,Cr是CHD患者计划认知损伤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玥;韩布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功能锻炼对血清疼痛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患者均行椎间盘手术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功能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血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及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同时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25%)明显高于对照组(87.72%,χ2=4.84,P=0.03);两组术后1、7、14 d的VAS、MMP-3、TNF-α、IL-1β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研究组术后7 d的VAS、MMP-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14 d的下腰痛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研究组术后7、14 d的下腰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总分等多个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术后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水肿高峰期疼痛,降低血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且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刘艳;刘莹;张绍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沉默后对人MKN45胃癌细胞系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siRNA技术沉默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内VEGF基因.体外成功构建针对VEGF的siRNA表达载体和1个阴性对照,分为VEGF siRNA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ADSCs,RT-PCR检测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相比,VEGF siRNA组ADSCs中VEGF表达显著降低,将上述3组处理后的ADSCs与MKN45胃癌细胞混合后接种裸鼠皮下,观察胃癌生长情况;通过CD34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测胃癌组织血管生成情况.结果 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ADSCs在裸鼠体内可显著促进MKN45胃癌细胞的生长(P<0.05),VEGF siRNA组ADSCs在裸鼠体内对MKN45胃癌细胞的生长无促进作用(P>0.05);胃癌组织平均血管密度(MVD)结果为,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0.9±0.64)个/视野及(10.7±0.50)个/视野,VEGF siRNA组为(5.3±0.36)个/视野,单纯MKN45组为(5.1±0.52)个/视野.VEGF siRNA组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与单纯MKN45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ADSCs内VEGF基因沉默后VEGF明显降低,与MKN45胃癌细胞混合后接种对胃癌组织血管形成和胃癌生长无影响.
作者:安琳;苏慎勇;张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 HFPEF )又称为射血分数正常性心力衰竭( HFNEF)或者舒张性心力衰竭( DHF) ,是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征,主要以心肌顺应性减低、心室主动、舒张和被动充盈功能障碍、左室充盈压增高为特点〔1〕. 当前HFPEF的诊断主要依据心衰( HF)的症状和体征,射血分数正常或者略减低,存在心室舒张功能障碍证据〔2〕. 检测脑尿钠肽( BNP )或N端脑尿钠肽( NT-proBNP)、心彩超及有创性介入检查是诊断HFPEF的重要手段. HFPEF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FPEF 约占心衰总数的50% 〔1〕,且每年以1%左右速度增加,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会加快速度,未来十年内,HFPEF会成为HF的主要表现形式〔3〕. HFPEF 年死亡率在10% ~30%,近乎2/3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4〕.
作者:周福亮;贾大林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糖类、脂类、蛋白质被公认为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主要起着提供能量的关键作用. 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LCD)是指通过减少或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相应地提高蛋白质和(或)脂类的摄入量,以缓解、控制或预防疾病的一种饮食结构. 一般来说, LCD要求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摄入总热量的45%以下〔1〕. 人类的大脑对食物极其敏感.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原始的饮食结构就以蔬菜、水果及肉类为主, LCD 为符合人类自然的饮食习惯. 自从精制的小麦、大米等纳入人类食谱,并成为人类补充能量为重要的方式,这种饮食结构的改变致使人类健康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以大脑退化,引发各种慢性病、老年病为主要特征,导致人类的寿命虽然得到延长,但生活质量却下降〔2〕. LCD在不同医疗领域的研究应用越来越广泛〔3〕.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LCD在各个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朱亚珍;朱凌燕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脓毒症患者116例,根据入院时超声心动图(UCG)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心肌损伤组(LVEF≤50%)66例和非心肌损伤组(LVEF>50%)50例;所有患者于入院时抽取静脉血10 ml,检测H-FABP、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I及NT-proBNP水平变化,采用相关检验分析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H-FABP及NT-proBNP水平与患者病情、LVEF及其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时心肌损伤组H-FABP、Myo、cTnI和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入院时老年脓毒症患者血H-FABP和NT-proBNP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840、0.814,P=0.000、0.000);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H-FABP和NT-proBNP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r=-0.474、-0.945,P=0.000、0.000),与LVEF呈负相关(r=-0.571、-0.262,P=0.000、0.033).结论 H-FABP和NT-proBNP动态监测在老年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保月;齐洪娜;张建军;何佳起;褚永果;李伟;王维展;王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的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序贯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的重度COPD患者58例随机分为有创通气组和序贯通气组各29例,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有创通气时间及总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组〔(6.89±1.40)d〕和序贯通气组〔(6.96±1.6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3,P=0.780);有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组〔(5.39±2.64)d〕和序贯通气组〔(2.46±1.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P=0.000).序贯通气组VAP发生率(13.79%)较有创通气组(37.93%)明显下降(P=0.036);序贯通气组VAP病死率(3.45%)较有创通气组(24.14%)显著降低(P=0.026).结论 对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COPD患者行序贯通气治疗可缩短留置气管插管时间,减少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可;鲁力;文玉明;马渝;杨平;张冬青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