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瑜;崔红;王永波
目的 探讨同种骨与异种骨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探讨与提高治愈率有关的方法.方法 60例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清创切除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异种骨植入治疗,治疗组采用同种骨植入治疗.结果 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缺损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平均骨愈合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异种骨,同种骨治疗骨缺损能有效提高愈合率,缩小平均骨愈合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兵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对我院一组6783例LC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常见并发症进行了总结.结果 本组LC共发生并发症157例,其中术中大出血25例,术后腹腔大出血4例,死亡一例.结论 LC是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术式,术中及术后出血是LC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中转开腹和危机患者生命的主要并发症.
作者:李瑾瑜;崔红;王永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手术病人在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提升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总结2010年1年中,350例老年患者手术室护理方法,减少安全隐患.结果 消除了手术中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隐患,350例老年患者中无手术护理纠纷.结论 实施每一个细节预防了老年患者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
作者:丁桂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结肠造口并发症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总结1997~2010年间256例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结肠造口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情形及患者年龄、性别、体形对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256例结肠造口患者中,有84例出现129个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造口局部坏死2.3%(6/256),造口周围炎症24.6%(63/256),造口回缩狭窄4.7%(12/256),造口粘膜脱垂9.0%(23/256),造口旁疝9.8%(25/256).末端造口通过腹膜外隧道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其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体形消瘦者造口粘膜脱垂和造口旁疝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体形肥胖者造口局部坏死、造口周围炎和造口回缩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结论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结肠造口的并发症与手术情形、患者年龄及体形有密切关系.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理的造口结构,有助于减少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惠萍;涂云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大肠息肉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26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结肠镜检查所见的息肉均用活检钳夹除或在内镜下行息肉电切,送病理检查:示炎性息肉54例(42.86%),增生性息肉16例(12.70%),腺瘤性息肉56(44.44%),大肠息肉伴异型增生的19例(15.08%).结论大肠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内镜下息肉电切术操作简单,疗效肯定,是治疗腺瘤性息肉的首选方法.
作者:路永媚;郭隽;周政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鹿瓜多肽临床应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种类型骨折、创伤修复及腰腿疼痛等.常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溶解稀释后静脉滴注.
作者:黄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DHS,DCS,股骨近端锁定板 PFNA四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其中:DHS 28例,DCS 23例,股骨近端锁定板 15例,PFNA 27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 随诊7~24个月,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下地时间明显早于其它三组(P<0.05),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PFNA在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方面明显优于DHS、DCS及股骨近端锁定板,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缩短术后负重时间.但对严重粉碎性骨折,反粗隆间骨折应慎重选择.
作者:程建民;王义生;杜庆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病房是医院基本医疗和护理活动单元,思考病房护理管理的内容和特点,探讨病房护理管理的领导素养,分别从德才兼备、协调合作、质效优先、用人育人、创新精神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护士长自身素质培养提供借鉴,共同提高病房管理水平,满足现阶段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作者:庄金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临床效果.方法 24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中草药内服外用+椎旁神经脉冲射频综合治疗手段.结果 显效209例、好转 13例、无效18例,总效率87.08%.结论 中草药内附外用结合西医的神经脉冲射频起效快,创伤小,安全,并可重复治疗,是介于保守治疗和手术之间的有效办法.
作者:李林刚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干预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损伤控制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组50例患者均于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采用DCS原则治疗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通常DCS的临床实施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分为3个不同的阶段:实施初始简化手术阶段,包括控制患者的出血情况以及预防感染,同时进行胆道的引流;再次就是ICU的复苏阶段;再然后是确定手术阶段.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47例治愈(占94%)、2例患者因为其它的原因放弃实施二次手术自动出院(占4%)、l例患者高龄患者因同时合并有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无效死亡(占2%).此次研究的50例患者都完整的接受了DCS的治疗,没有出现DCS源性的并发症.抗菌治疗5~20d,平均住院15d.在手术之后,有12例(占24%)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有7例患者合并有肺部感染、3例患者有切口感染、1例患者并发有手术后的胆道残余结石、l例患者为膈下脓肿.结论 在进行治疗时要根据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并且要注重对患者手术前病情的评估以及手术后应用引流管的护理和其他的各项医疗安全,实施个体化护理服务,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徐小球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2010~2011年社区肿瘤调查,分析我社区在肿瘤筛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本社区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水平,促进居民身体健康.方法按政府的肿瘤防治工作要求,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开展肿瘤早发现筛查工作,对本辖区户籍居民进行问卷筛查评估.结果完成肿瘤筛查问卷3105人次,将问卷内容录入肿瘤筛查信息系统后按评估标准进行自动分析,发现高危人群451人次、复查408人次、癌症确诊4例、其中2例为肿瘤早期.结论 以健康教育先导,开展肿瘤筛查工作,能有效从人群中筛选出无症状的肿瘤高危人群和肿瘤病人,以便及时对患者进行社区干预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作者:郭苑青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联合鼻炎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对10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术后行鼻炎贴穴位贴敷治疗.术后3周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联合鼻炎贴治疗变应性鼻炎总有效率达96%.结论 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联合鼻炎贴治疗变应性鼻炎是安全、有效、微创的较好方法.
作者:廖礼兵;杨晓彬;陈丽燕;吴敏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0~4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情况,为指导本地区婴儿喂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00例于我院健康查体的0~4月龄健康婴儿的纯母乳喂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00例0~4月龄婴儿中,纯母乳喂养率为64.7%.母乳不足为0~4月龄婴儿断乳及添加辅食的主要原因.结论 本地区0~4月龄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有待提高,母亲缺乏母乳喂养知识及哺乳经验、易受本地风俗影响过早添加辅食,只有开展系统的宣教,指导母亲进行科学的喂养,才能有效的提高母乳喂养的质量.
作者:徐晓云;韩玉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罗格列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等;治疗后两组CR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罗格列酮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可进一步提高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可能与进一步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何有力;张后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当归四逆汤炙甘草、干姜、附子归经:此足少阴之药也(肾)主治:治三阴伤寒,身痛腹痛,下利清谷,恶寒不渴,四肢厥冷;或反不恶寒,在雷诺氏病的治疗方面效果更是显著.
作者:关新亚;周小垒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成人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简称IAHS)细胞学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23例IAHS临床,血液学检查等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在HLH-2004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主要是进行感染性相关疾病和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23例中6例死亡,占26%.结论 认识IAHS细胞学诊断,针对死亡的危险因素应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吕青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切除卵巢肿瘤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30例患者通过护理后患者生理和心理均有明显改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患者不良心理,促使其配合手术,确保手术的安全有效.
作者:张萍;张继勇;李宜堂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哮喘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仅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急性症状月发作次数,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和孟鲁司特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更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和呼吸功能,可显著提高哮喘的疗效.
作者:朱黎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分析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通过对60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患者一般资料、诊断依据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结果 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的有效方法,全部60例患者行扩张胆管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成功,无死亡病例.结论 本病一经诊断明确,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尽快行手术切除胆管囊肿,重建胆道内引流.扩张胆管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扩张症(CBD)的标准术式.
作者:孟凡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抗生素是指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在其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作用和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临床使用不当易引起过敏性、耐药性、菌群失调、二次感染,尤其是儿童成为大受害者.采取分级管理可有效控制抗生素不合理应用.
作者:帅士荣;徐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