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术后出血及预防

李瑾瑜;崔红;王永波

关键词:腔镜胆囊切除, 出血, 并发症, 预防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对我院一组6783例LC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常见并发症进行了总结.结果 本组LC共发生并发症157例,其中术中大出血25例,术后腹腔大出血4例,死亡一例.结论 LC是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术式,术中及术后出血是LC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中转开腹和危机患者生命的主要并发症.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同种骨与异种骨治疗骨缺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同种骨与异种骨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探讨与提高治愈率有关的方法.方法 60例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清创切除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异种骨植入治疗,治疗组采用同种骨植入治疗.结果 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缺损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平均骨愈合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异种骨,同种骨治疗骨缺损能有效提高愈合率,缩小平均骨愈合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兵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布氏杆菌病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布氏杆菌病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收集的150例布氏杆菌病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有发热,症状体征表现为多汗、乏力、食欲不佳、大关节肿痛、坐骨神经疼痛、睾丸胀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均阳性,常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肝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盆腔炎、伤寒等,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方案顿服利福平0.6 g/d合多西环素0.2 g/d,连用6周,结果临床痊愈131例(87.3%).结论 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该提高认识,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临床诊断,治疗采取抗生素联合原则,预后尚好.

    作者:王海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对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通过对60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患者一般资料、诊断依据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结果 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的有效方法,全部60例患者行扩张胆管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成功,无死亡病例.结论 本病一经诊断明确,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尽快行手术切除胆管囊肿,重建胆道内引流.扩张胆管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扩张症(CBD)的标准术式.

    作者:孟凡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健儿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观测健儿汤医治儿童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把80个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划分医治小组与对比小组各为40个.医治小组口服自拟健儿汤,对比小组采取玉屏风颗粒口服医治.治疗期限是一个月,观测两个小组的显效比率和总有效比率.结果 医治小组与对比小组的显效比率与总有效比率分别是76%,93.5%与48.5%,78.5%,医治小组医治效果明显好于对比小组(P<0.06).结论 健儿汤医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能够降低病发次数,提升医治效果.

    作者:熊珂玉;房立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加强和改进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工作形式与途径

    目的 结合本地区实际总结如何加强和改进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的形式与途径,以便培养一支优秀的志愿者队伍.方法 采取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动员招募志愿者,多种管理方法及培训.结果 我们通过此种工作方法、管理模式、定期培训使志愿工作者在自愿献血活动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影响力显著,固定无偿献血比例有了明显提升.结论 运用这些方法开展志愿工作及管理志愿工作者对无偿献血事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作者:王菲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通心络胶囊和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求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大小的方法,监测及评价辛伐他汀和通心络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与斑块的消退作用.方法 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技术从高脂血症病人中检测出127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斑块形成的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E胶囊0.3/d、辛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组采用通心络胶囊9粒/d、辛伐他汀20mg/d口服,疗程均为16周.治疗期间观察增厚的内膜-中层与斑块消退的变化、血脂变化、心脑血管重要事件的发生率、再住院率及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颈动脉增厚与斑块均有消退,血脂LDL-C均有明显降低.但以治疗组更为显著.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在HDL-C升高、TG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再住院次数的降低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辛伐他汀和通心络胶囊可消退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且该方法安全性高,方法简捷易行,是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孙英丹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PMB)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诊治的168例PMB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PMB的相关因素; 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病理报告的关系.结果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良性病变142例(84.52%),恶性肿瘤26例(15.48%).结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病因复杂,绝经后患者一旦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不管血量多少,及时检查,应早日明确原因,谨防误诊,明确诊断,寻找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陈士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不同药物治疗婴幼儿肺炎呼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婴幼儿肺炎呼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婴幼儿肺炎呼衰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口服清肺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结果 综合疗效组间比较,治疗组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0.0% V 66.3%),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没有因为因不良反应中止试验,证明药物安全性良好.结论 清肺口服液是治疗婴幼儿肺炎呼衰的有效和安全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齐文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临床观察

    目的 临床密切观察采用中药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探讨采用中药来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采取我院近5年来自收治的6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经过中医辨证论治,分别给予患者口服中药治疗.结果 患者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后,效果显著,共治愈47例,而11例患者在第一个疗程即基本治愈,痛经的症状基本消失,此后的连续3个月内未见复发,在第二个疗程治愈的患者有26例,10例患者经过连续三个疗程治疗后痊愈,病情好转患者20例,没有治愈患者仅2例,治愈率高达97.05%.结论 采用中药来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肯定.

    作者:骆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0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ɑ-干扰素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HBV-DNA、ALT、AST均低于对照组,ALB、CHE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66.67%),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对照组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应加强综合护理,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琼蕾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微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体会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症是新发展的科技,处于旧有传统治疗(卧床、口服药物、理疗、推拿按摩、牵引、封闭等)和开放手术之间的一个成功的微创医治科技.该文经过针对62例病人全年的查访,总比率达到93%.表现了手术之前、手术之后的细心医护为确保成功效果的重点.

    作者:彭璐琼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回顾分析20例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路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及颈椎前路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颈椎即刻获得稳定,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获得恢复,平均12周获得骨性融合,无骨块移位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除1例术后死亡神经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后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可充分减压、复位、获得良好内固定,可有效改善脊髓的功能.

    作者:刘晓旭;刘军科;郭俊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家庭膳食干预在预防痛风急性发作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家庭膳食干预在预防痛风急性发作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于2009年9月~2011年9月对在某院接受治疗且症状消失的痛风患者进行家庭饮食干预,以探讨科学、合理的膳食干预在预防痛风复发中的作用.结果 通过实施膳食干预研究组患者总能量、蛋白质、脂肪及嘌呤的摄入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4、5.39、12.09、7.49,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1年复发率和2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3、12.02,P均<0.05).结论对痛风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家庭膳食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对蛋白、脂肪及嘌呤的摄入,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痛风复发的发生率,有利于症状改善.

    作者:贾兆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40例临床探究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难治性青光眼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以期为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40例,均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手术完全成功37例,条件成功1例,失败2例,成功率为95%.结论 对于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少,加之早期的眼球按摩,以及进一步的针对性治疗,能够取得确切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张庆;郝艳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多媒体教学运用于机能学实验浅析

    机能学实验是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实验科学,包含了生理学和药理学,当然也不同程度上有着病理学的研究领域,所以机能学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课程,由于其综合性比较强,所以难度稍大,对教学的要求也较高,课程的信息量巨大,所以往往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但是多媒体教学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更好的研究,以便更好的应用到实验科学的探索过程中.

    作者:陈晓青;黄丹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应用于慢性的充血性心衰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对安全性予以探讨.方法 将90例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对A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抗心衰治疗,并于此基础上应用卡维地洛,以起始剂量治疗,并逐步增加到所定的目标剂量,直至大的耐受量.B组患者常规进行抗心衰治疗,并依据A组方法将卡维地洛替换为安慰剂.AB两组均予以24周的治疗.结果 AB两组的总有效率是93.3%与77.8%.结论心衰患者(Ⅱ、Ⅲ级)于抗心衰的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再予以卡维地洛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并且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优惕;杨宇凡;张优秀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低温在高血压型脑血压并脑室出血治疗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型脑出血并脑室出血患者应用低温治疗的疗效.方法参考冬眠亚低温的治疗方法,对72例有脑出血并脑室出血的患者,在术后采用低温(34~36℃)进行脑保护,不中断呼吸,并用冬眠合剂Ⅰ号配合治疗.结果 60例生存,轻残16例,中残24例,重残16例,植物生存4例,恢复良好率22.2%,12例死亡,死亡率16.65%.结论 低温的治疗方法降低了术后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适用于我们基层医疗单位.

    作者:路顺利;马小二;周新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治疗代谢综合征6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罗格列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等;治疗后两组CR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罗格列酮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可进一步提高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可能与进一步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何有力;张后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浅谈医院如何做好宣传工作

    本文从医院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医院宣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提升医院宣传工作的有效措施:开拓创新医院宣传思路与时代接轨,组建高质量的医院宣传专业队伍,从实际出发来提升医院宣传水平.后得出:在以后的医院宣传工作中,只有不断的创新宣传方法,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改革发展,才能使医院宣传工作不断提高.

    作者:刘莹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浅谈手术室老年患者手术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 探讨老年人手术病人在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提升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总结2010年1年中,350例老年患者手术室护理方法,减少安全隐患.结果 消除了手术中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隐患,350例老年患者中无手术护理纠纷.结论 实施每一个细节预防了老年患者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

    作者:丁桂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