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抑郁障碍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孟庆玲;齐达

关键词:阴道炎, 抑郁障碍
摘要:目的 了解慢性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抑郁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及Rosenberg自尊量表对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慢性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慢性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抑郁障碍发生率为68.13%,与病程、复发频率、生活质量及自尊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及早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生理知识的普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尊水平是预防慢性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抑郁障碍发生的关键.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及其相关性

    目的 测定血清摄食抑制因子(NSF)-1、脂联素(ADP)和瘦素(LEP)浓度,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与血糖、血脂、肥胖的关系.方法 糖尿病(DM)组40例、高脂血症组(HH组)患者42例、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组(DH组)患者42例和健康对照组(N组)40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NSF-1、ADP、LEP浓度,检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分析NSF-1、ADP、LEP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与体重指数(BMI)、FBG、TC、TG等的关系.又将所有受试者按BMI≥24 kg/m2或<24 kg/m2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分析两组之间三个指标与肥胖的关系.结果 血清LEP水平 N组均显著低于DH组、HH组(P<0.05),DH组明显高于DM组(P<0.05);血清ADP水平N组均显著高于DM组、DH组和HH组(P<0.05);血清NSF-1水平在N组、DM组、DH组和HH组中依次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SF-1与ADP呈负相关.结论 NSF-1与ADP水平密切相关,两者与机体糖脂代谢和肥胖均有重要的关系,LEP在肥胖和高脂血症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杨朝菊;霍丽静;王树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广泛性脑萎缩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老年广泛性脑萎缩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老年广泛性脑萎缩患者85例,根据有无痴呆分为正常组和痴呆组.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对比两组脑梗阻、脑出血等多项慢性疾病以及血脂、血糖等15项目生化指标,分析老年广泛性脑萎缩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正常组患者脑梗死、脑出血以及同时伴有5种以上慢性疾病的比例明显低于痴呆组(P<0.05);两组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呼吸衰竭、胃炎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便秘、慢性肾功能不全、骨质疏松、胆囊炎与胆结石以及糖尿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白蛋白、尿素、肌酐、尿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叶酸、维生素B12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广泛性脑萎缩并发认知障碍患者多数伴有5种慢性病以上,年龄在80岁以上者以上临床特点可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振彩;赵玫;陈钦进;徐晓云;罗峥;郝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对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280例老年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40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压、抗血小板凝聚、脑细胞保护剂、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动脉斑块积分,观察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脂、CRP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动脉斑块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可有效调节血脂水平,降低CRP的表达,稳定并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还可促进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黄宁芳;杨桂钦;陈强;颜钟生;曾敬膑;邓春丽;黄旭;禤达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眼神经受累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仅眼神经受累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CT引导下对40例眼神经受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射频热凝治疗,射频温度从65℃逐渐增加到70℃,射频时间90~120 s.观察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术后的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结果 术后即刻38名患者疼痛完全消失,1例流泪、畏光,1例复视,两者均伴有角膜反射减退,随访6个月时有2例患者疼痛复发.结论 采用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眼神经受累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疗效好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杨立强;倪家骧;郑长军;李小琳;何亮亮;窦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慢性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抑郁障碍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慢性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抑郁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及Rosenberg自尊量表对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慢性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慢性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抑郁障碍发生率为68.13%,与病程、复发频率、生活质量及自尊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及早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生理知识的普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尊水平是预防慢性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抑郁障碍发生的关键.

    作者:孟庆玲;齐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厚朴酚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病理学和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厚朴酚(MAG)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病理学和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5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模型组(n=20)、MAG治疗组(n=20).模型组和MAG治疗组采用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5 mg/kg)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各组于造模后次日开始给药,MAG治疗组腹腔注射MAG 5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28 d.给药后第7、14、28天,各实验组分别取至少6只大鼠处死取肺组织,计算肺系数、测定肺组织HYP含量、HE染色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评价肺泡炎程度.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各时间点MAG治疗组大鼠肺系数、HYP含量、肺泡炎程度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各时间点病变均明显减轻.结论 MAG可减轻肺纤维化大鼠的肺组织纤维化程度,降低肺组织含量,具有抗肺纤维化作用.

    作者:刘波;莫镇涛;李意奇;翟玉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微创种植技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微创种植技术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行牙种植术的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微创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牙植入术,微创组给予微创牙植入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疼痛症状消除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术后激素应用时间.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种植体成功率及感染、异常感觉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疼痛症状消除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术后激素应用时间均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种植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2.045,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χ2=4.050,P<0.05).结论 微创种植技术相比于常规植入术,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明显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亚玲;曹直;占时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系统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群自创建至2014年9月发表的关于rhBNP对ADHF患者血肌酐水平(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追踪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4.2.8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临床研究,共计1 069例患者.Met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hBNP对ADHF患者SCr水平无明显影响〔WMD=0.35,95%CI(-4.96,5.66),P=0.90〕,但是rhBNP组患者GFR和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均P<0.001).rhBNP对ADHF患者NT-proBNP水平有明显改善作用〔WMD=-200.87,95%CI(-229.17,172.56),P<0.001〕.

    作者:汪雁博;傅向华;谷新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分子抗氧化剂对免疫衰老的影响

    衰老的自由基假说〔1〕是衰老机制的经典假说之一,其认为当自由基的量超过体内酶和非酶抗氧化系统的还原能力时,机体将处于应激状态,DNA、生物膜脂质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发生损伤,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由基清除机制呈退化的趋势,导致机体衰老.支持和质疑这一假说的论文和综述颇多〔2~5〕.近期在Cell杂志发表的一篇关于衰老标志物的综述中〔6〕,作者列举了九大方面的衰老标志,其中基因组不稳定、蛋白质稳态丢失及线粒体功能紊乱与活性氧有直接的关系,即DNA损伤和端粒损耗通过53抑癌基因(p5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PGC)1α调节线粒体生物合成,活性氧(ROS)增加,导致蛋白质、脂质氧化和DNA损伤加重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机体氧化还原调控是衰老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俞宛君;马骋;阮清伟;俞卓伟;何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糖代谢水平人群恶性肿瘤的患病情况

    目的 了解不同糖代谢水平人群恶性肿瘤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0岁及以上当地常住居民进行糖尿病筛查.利用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回顾性收集恶性肿瘤患病信息.结果 共调查10 504人,新检出糖尿病702人,检出率为6.68%;恶性肿瘤患病89人,患病率为8.47‰.正常血糖、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群的恶性肿瘤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为(5.14±0.65)mmol/L,糖耐量2 h血糖平均为(6.78±2.66)mmol/L.65岁及以上老年人恶性肿瘤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耐量2 h血糖均高于20~64岁中青年人(P<0.05).结论 老年人群是糖尿病和恶性肿瘤防治的重点人群.

    作者:应焱燕;纪威;崔军;李小勇;王红飞;林鸿波;李辉;徐景野;周伟艳;许国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奥马哈系统干预对居家不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干预对居家不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7~10月在唐山市363个社区中整群随机抽取1个社区,对该社区804名老年人进行居家不出状况调查,其中居家不出老年人10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53人.干预组按照奥马哈系统从健康教育、治疗规程、个案管理、监督四个方面进行每周1~2次,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并于干预0、6个月时应用ADL量表、生活质量简表(WHOQOL-100)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ADL得分、生活质量各维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马哈系统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居家不出人群的ADL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俊娥;宋玉钰;邢凤梅;张小丽;于新;何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认知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I~Ⅲ级、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行硬膜外麻醉、B组行全身麻醉、C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通过MMSE评分统计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比较3种麻醉方式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A组患者在手术后6 h、24 h及3 d时POC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C组患者在手术后3 d时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但在其他测量时段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 d时POCD发生率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硬膜外麻醉能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短期POCD的发生率;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认知功能影响大于单纯全麻,但其恢复到术前水平时间较短.

    作者:李建辉;郝丽娜;侯少科;韩明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真皮间充质干细胞防治中老年增生性瘢痕形成早期成纤维细胞的效果

    目的 探讨人真皮间充质干细胞(hDMSCS)对中老年增生性瘢痕形成早期成纤维细胞的防治机制.方法 中老年增生性瘢痕患者12例,按瘢痕形成时间分为6个月组、1年组、2年组,每组各4例,术中留取瘢痕组织标本,分离瘢痕成纤维细胞.采用非接触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培养hDMSCS和瘢痕成纤维细胞21 d,瘢痕成纤维细胞用普通6孔板培养相同时间为对照,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纤维化相关因子α-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核心蛋白多糖(DCN)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DMSCS经诱导成功向成脂、成软骨、成骨细胞分化,符合间充质干细胞低鉴定标准.共培养21 d后,6个月组、1年组、2年组瘢痕成纤维细胞α-SMA、DCN mRNA及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增生性瘢痕形成早期(6个月组)α-SMA、DCN mRNA和蛋白变化为明显.结论 hDMSCS可下调瘢痕成纤维细胞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DC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对早期成纤维细胞作用明显.

    作者:钱晓莺;周宇;赵春华;张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规范化干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AD患者按照入院顺序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其中对照组(40例):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普通治疗组(40例):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补肾益智颗粒+针刺治疗;综合治疗组(40例):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补肾益智颗粒+针刺治疗+经颅电刺激;各组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4、8、12、16、20、24 w进行AD痴呆评定量表(ADAS-cog)、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测定.结果 对照组、普通治疗组、综合治疗组治疗后ADAS-cog及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AD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24 w后与对照组及普通治疗组治疗24 w后ADAS-cog、MMSE及ADL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AD的疗效肯定.

    作者:陈炜;蒋凌飞;吴林;邢俊娥;梁健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清铁蛋白水平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的关系

    目的 探讨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度与血清铁蛋白(SF)的关系.方法 初次确诊为SLE的患者40例依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为稳定组与活动组.同期确诊为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38例纳入其他对照组,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对照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SF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抗dsDNA抗体,同时回顾性收集SLE患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及尿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SLE患者SF水平高于其他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且活动组SF水平高于稳定组(P=0.044).SLE患者SF与SLEDAI评分(r=0.48,P<0.05)、抗dsDNA(r=0.34,P<0.05)、补体C3(r=-0.367,P=0.02)、C4(r=-0.371,P=0.018)均有相关性.另发现尿蛋白阳性的SLE患者SF水平较尿蛋白阴性者高(P<0.001).结论 SF与SLE疾病活动密切相关,与SLEDAI评分、抗dsNDA抗体滴度及补体C3、C4等指标联合检测可判断成人SLE疾病活动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纳;阎磊;张丽娜;王丽姣;董洋;邵凤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联合BI-RADS诊断在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BI-RADS诊断对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效能.方法 老年乳腺病变患者102例,经病理检查分为良性组(n=66)和恶性组(n=36).所有患者接受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边界、形状、血流特点、内部回声和钙化等情况,再结合BI-RADA分级判定肿块的良恶性,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 66例乳腺良性肿瘤中,44例病变部位的血流特点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明显的良性肿瘤特征,BI-RADS分级为Ⅱ级;而另22例患者的血流特点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无确定性,18例BI-RADS分级为Ⅲ级,4例为Ⅳ级.36例乳腺恶性肿瘤中,23例病变部位的血流特点和高频超声具有恶性肿瘤特征,BI-RADS等级为Ⅴ级;剩余13例由于其血流特点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尚未定性,2例BI-RADS分级为Ⅲ级,11例为Ⅳ级.结论 高频超声联合BI-RADS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应用,有助于鉴别乳腺病变的良恶性诊断,提高对恶性乳腺病变的诊出率和准确性,有利于对患者乳腺病变的治疗.

    作者:龚倩;苏蓓蕾;王若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Surv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Survivin蛋白的相关性并分析HIF-1α和Survivin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NSCLC及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HIF-1α、Survivin蛋白的表达,应用PCR方法选用HPV16、18型特异性引物检测两组中HPV DNA的表达.结果 ①NSCLC中HIF-1α和Survivi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3%和38.3%,肺良性病变组均未见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SCLC中HIF-1α的表达率与Survivin呈正相关(r=0.335,P<0.05).③HPV DNA检出率NSCLC组为41.7%,肺良性病变组5.0%,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④HPV DNA阳性组与阴性组间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0%和45.7%,无统计学差异(P>0.05).HPV DNA阳性组与阴性组间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0%和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与Survivin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HPV感染可能是NSCLC发生的病因学因素之一;然而NSCLC中HIF-1α、Survivin表达与HPV感染均无协同作用.

    作者:周颖;赵敏;张辉;谢永红;李晓超;尹端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2及其磷酸化形式在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2及其磷酸化形式在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脂肪干细胞,对第3代细胞进行脂向分化诱导,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诱导不同时间的PPARγ2非磷酸化及其磷酸化形式表达,RT-PCR检测诱导不同时间的PPARγ2 mRNA表达.结果 随着脂向分化诱导时间的增长,PPARγ2的非磷酸化与磷酸化形式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PARγ2 mRNA相对表达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P<0.05),其中第7、9天达到峰值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2在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自身的磷酸化来促进脂向分化.

    作者:周炜;张骏;凡进;殷国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护骨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护骨素(OPG)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作为病例组(T2DM组),4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C组).应用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ELISA法检测血浆血清OPG含量.结果 与NC组相比,T2DM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IMT及血清OPG水平均升高(P<0.05);两组颈动脉IMT与血清OPG均有相关性.T2DM组血清OPG与IMT、FPG、HbA1c、HOMA-IR具有线性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与年龄、收缩压(SBP)、血清OPG呈线性回归关系.结论 年龄、(SBP)与血清OPG是影响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的相关因素.

    作者:应长江;周晓燕;周冬梅;凌宏威;孙娟;范静静;李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

    目的 探究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量表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某市区100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身体状况、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形式、生活主要来源、居住环境、生活状态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状况在身体状况、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形式、生活主要来源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客观支持在婚姻状况、居住形式、居住环境、生活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观支持在身体状况、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形式、生活主要来源上存在显著差异;对支持的利用度在各个变量上无显著差异.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 社会支持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对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任亮宝;王金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