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尾静脉泵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影响

周亚净;刘建敏;曹建明;郝丽娜;侯少科;穆丽;徐丽辉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丙泊酚, 脊髓损伤, 移植, 治疗, 修复
摘要:目的 检测丙泊酚尾静脉泵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80只成年的Wistar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①BMSC移植组经尾静脉泵注等体积BMSC细胞液.②对照组尾静脉注入培养液组.③丙泊酚组:丙泊酚注射液(2 ml·kg-1·h-1)尾静脉滴注4 h;④联合组尾静脉注射BMSC细胞后,经尾静脉泵注丙泊酚注射液(2 ml·kg-1·h-1)持续4 h.依次于术前、术后1、3 d与1~4 w通过斜板试验、改良Tarlov 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运动功能量表(BBB)评分.术后4 w取材进行病理切片HE染色及荧光显微镜观测CM-Dil标记的分布及BMSC存活情况.使用荧光金逆行追踪法检测脊髓损伤区神经纤维的再生,并且使用透射电镜法观测神经轴突的生长.结果 造模后,大鼠下肢运动功能评价联合组优于BMSC移植组及丙泊酚组,BMSC移植组和丙泊酚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对照组可见脊髓组织缺失及脊髓空洞形成,无神经轴索通过.BMSC移植组和丙泊酚组损伤区可见少量神经轴索样结构,脊髓空洞较小,联合组可见较多神经轴索样结构,未见脊髓空洞.术后4 w,荧光金阳性神经纤维数和CM-Dil阳性细胞:对照组少,BMSC移植组和丙泊酚组次之,联合组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BMSC移植组和丙泊酚组横断面正中可见新生的无髓及有髓神经纤维,联合组无髓及有髓神经纤维数多于其他组,对照组电镜下有髓及无髓神经纤维数少.结论 丙泊酚尾静脉泵注可以提高向神经功能细胞分化及移植的BMSC在脊髓损伤区的存活,促进BMSC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道潜在致病微生物特点及对气道炎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道潜在致病微生物(PPMs)的特点及其与气道炎症、COPD急性加重的关系.方法 稳定期COPD患者185例,采用自行咳痰或痰诱导方法留取合格痰液,进行痰白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随后进行随访,随访间歇3个月,共随访3次,每次随访均取痰液行痰白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记录随访期间COPD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总PPMs阳性率为37.3%,其中常检测到的PPMs为流感嗜血杆菌(HI).与PPMs阴性组相比,PPMs阳性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预计值、FEV1/用力肺活量(FVC)较低,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百分比、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百分比较高(P<0.05).4个时点均完成痰液检测的患者共有163例,PPMs阴性率、1次、2次、多次(3次或4次)PPMs阳性率分别为45.4%、23.3%、18.4%、12.9%,其中19例持续存在HI.与HI阴性组相比,HI阳性组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百分比均较高(P<0.05).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呼吸道有较高的PPMs阳性率,尤其是流感嗜血杆菌持续存在于呼吸道中,并且与COPD气道炎症关系密切.

    作者:赵江瑞;谭冠文;方明月;李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外科治疗老年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状况及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老年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老年肝内胆管癌患者86例,记录入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状况,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86例老年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1.8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依次为69.77%、36.05%、22.09%.肿瘤直径>5 cm、多发肿瘤、TNM分期Ⅲ~Ⅳ期、低分化、术前转移酶>50 U/L、术前癌胚抗原(CEA)>25 μg/L、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糖类抗原(CA)19-9>182 U/ml、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血管浸润、神经侵犯、脉管瘤栓、姑息性手术、切缘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较低,与老年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状况有关(P<0.05).多发肿瘤、低分化、术前CEA>25 μg/L、CA19-9>182 U/ml、淋巴结转移、姑息性手术、切缘阳性是影响外科治疗老年肝内胆管癌患者远期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外科治疗老年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状况普遍不佳,掌握影响患者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作者:孙孝东;田洪伟;栗素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住院中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住院中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视功能生存质量量表、家庭功能评估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表对某院眼科治疗的367例中老年DR患者进行评测.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影响DR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糖尿病病程、视力情况、自我管理、家庭功能、性别、文化程度.结论 医护人员在关注中老年DR患者视力治疗的同时,也应对患病时间长、自我管理差、家庭功能障碍的中老年DR患者多给予关注.

    作者:朱学慧;于新;韩俊莹;陈长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脑卒中患者进食困难的患病情况及家属照顾负荷的现状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进食困难的发病情况及其家属照顾负荷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采用漥田氏饮水试验评估研究对象的进食困难情况,自行编制的进食障碍调查问卷对评估研究对象的进食障碍情况;并评估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情况.通过照顾者压力指标(CSI)对家属照顾负荷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照顾负荷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患者进食困难发生率为30.51%,入院治疗后2 w进食困难发生率为17.09%;双侧脑半球多发及延髓部位脑卒中患者进食困难发生率高,有脑卒中病史的研究对象进食困难的发生明显高于初次脑卒中者,饮食困难患者进食障碍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脑卒中者(均P<0.05).家属照顾者身体负荷评分为(7.8±5.1)分,心理负荷评分为(12.6±6.7)分,社会功能负荷评分为(11.6±5.9)分,总负荷评分为(32.3±16.2)分.单因素分析发现,照顾者自身因素中,照顾者与患者关系、工作状态、自觉身体状况、照顾时间、Hamilton抑郁量表(HDRS)评分、Hamilton焦虑量表(HARS)评分对照顾者负荷得分有影响(P<0.05),而患者自身因素中,患者医疗付费、病程、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巴氏指数(BI)评分、简明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评分等因素影响照顾者负荷得分(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照顾者自觉身体状况、照顾时间、HDRS评分、HARS评分、BI评分、MMSE评分等因素影响家属照顾者照顾负荷.结论 脑卒中后进食困难发生率较高,其家属照顾负荷较大,与照顾者自身抑郁、焦虑及患者病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水平等因素有关.

    作者:冯俊艳;毕娟;张冰倩;王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国外及港澳地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及启示

    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国总人口数为136782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755万人,老年抚养比为13.7%,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06%[1].预计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4.83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老年人口的近1/5[2].

    作者:法若冰;王林;王长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的、系统性的、非感染性的自身免疫疾病,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软骨破坏等,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晚期关节畸形、强直和功能障碍,致残率较高.

    作者:魏志萍;洪芬芳;杨树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药物不良事件干预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对老年药物不良事件(ADEs)的干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老年医学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住院患者(≥60岁)为研究对象.研究分为二阶段,CGA于第二阶段介入干预.比较两阶段ADEs发生率及原因分布.结果 ①研究期间共统计ADEs 72例,CGA干预前后,ADEs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01).②CGA干预前后,由药物间相互作用、依从性差、药物代谢异常导致的ADEs的比例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使用CGA,指导老年临床治疗策略,可有效降低ADEs发生,提高临床医疗安全.

    作者:葛剑力;江华;邵莉;牛宪萍;龚玮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OPN与TGF-β1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

    目的 通过研究OPN与TGF-β1在正常皮肤、扁平瘢痕及瘢痕疙瘩三组中的表达规律,探讨两者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 (SP法)结合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检测三组患者中OPN与TGF-β1的表达.分析OPN与TGF-β1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OPN与TGF-β1在瘢痕疙瘩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及IOD值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与TGF-β1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结论 OPN与TGF-β1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与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芳;钟彬武;聂晶晶;赵自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目的 探讨膨胀型椎弓根钉(EPS)结合伤椎普通椎弓根钉固定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7例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EPS结合伤椎普通椎弓根钉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椎体前后缘高度改善情况、伤椎Cobb角、术前及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AS)、椎弓根螺钉稳定性及脊柱融合情况,术后Beaujon-Lassale功能评分.结果 27例患者术后随访18~31[平均(24±2.7)个月],其中5 例于术后18~24[平均(21.5±2.2)个月]行内固定取出术;所有患者螺钉稳定性及骨融合良好;术后1 w伤椎前、后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末次随访时各项指标与术后1 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Beaujon-Lassale 功能评分为(19.2±2.7)分.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等;1例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症状,予以局部理疗、药物治疗等对症治疗,术后1个月症状完全恢复.结论 经后路EPS结合伤椎普通椎弓根钉固定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在促进骨折愈合、改善疼痛及减少术后后凸畸形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曹春风;邱皓;王群波;刘佐忠;朱水涛;卢旻鹏;李波;屈一鸣;蒋电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活血化痰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活血化痰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CENTRAL等数据库中检索从创建以来至2014年10月关于活血化痰法治疗NAFLD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文献,由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并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0篇文献,共1 810例NAFLD患者,其中活血化痰法组964例和西药组846例.Meta分析显示:活血化痰法组临床有效率(OR=3.40,95%CI:2.49~4.64,P<0.001)、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MD=-11.00,95%CI:-14.43~-7.58,P<0.000 01、谷草转氨酶(AST):MD=-6.77,95%CI:-9.20~-4.34,P<0.000 01)];血脂[总胆固醇(TC):MD=-0.36,95%CI:-0.56~-0.15,P<0.001、甘油三酯(TG):MD=-0.27,95%CI:-0.40~-0.14,P<0.000 1]、肝/脾CT值(MD=0.16,95%CI:0.09~0.23,P<0.000 1)均优于西药组(P<0.05).在安全性上,活血化痰法治疗NAFLD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但运用Jadad法对所选文献评分,大部分为低质量文献,具有很强的偏倚性.结论 活血化痰法能更有效地治疗NAFLD,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王观龙;杨钦河;李媛媛;邓远军;龚享文;张玉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MBD2在老年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

    目的 探讨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质2(MBD2)在老年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70份老年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中的MBD2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病理参数的关系.Western印迹检测MBD2在胃癌细胞系SCG7901及其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使用MBD2的小干扰RNA静默MBD2表达后,通过MTT试验检测化疗药物顺铂、5-氟尿嘧啶对胃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MBD2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2.86%,明显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92.86%(P<0.01).MBD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TNM分期、远处转移相关;其中MBD2在TNM分期为Ⅰ期和Ⅱ期的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患者(P<0.05).SGC7901/阿霉素、GC7901/长春新碱中的MBD2/β-actin灰度比值明显低于其亲本细胞SGC7901(P<0.01).SGC7901细胞和转染无关序列对照寡核苷酸的SGC7901细胞MBD2/β-actin比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BD2特异性小干扰RNA的SGC7901细胞中MBD2/β-actin比值明显低于上述两株对照组细胞(P<0.05).转染MBD2特异性小干扰RNA的胃癌细胞对顺铂和5-氟尿嘧啶的IC50值均明显高于转染无关序列对照寡核苷酸的胃癌细胞(P<0.01).结论 MBD2在老年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与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说明MBD2表达失调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韩雪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尿脱落细胞FISH检测方法与CT扫描及尿细胞学检测在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及对比

    目的 比较尿脱落细胞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以血尿为主要症状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细胞癌诊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可疑上尿路尿路上皮细胞癌的血尿患者30例,均行FISH检测、CT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共有21例经病理诊断为上尿路尿路上皮细胞癌,其中肾盂癌14例,输尿管癌7例,分期为Ta/T1 6例,T2 12例,T3/T4 3例.另外9例分别为肾盂神经内分泌癌1例,肾结核2例,肾透明细胞癌6例.结果 FISH检测、CT检查及尿细胞学检查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细胞癌的总敏感性分别为85.7%、66.7%、28.6%,FISH明显高于CT比较(P=0.014)及尿脱落细胞学检查(P=0.05);CT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P=0.013).FISH对Ta/T1、T2、T3/T4各肿瘤分期检测结果分别为66.7%、91.7%、100%,CT检查结果分别为33.3%、75.0%、100%,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分别为0%、25.0%、100%.FISH、CT及尿脱落细胞学诊断上尿路尿路上皮细胞癌的特异性分别为88.9%、77.8%、100%.三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FISH检测上尿路尿路上皮细胞癌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T检查,而CT检查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并且伴随着疾病分期的减低,这种差异越明显.三者在特异性上无明显差异.FISH技术可以明显改进上尿路尿路上皮细胞癌的诊断.

    作者:杨涛;李燕;王刚;郭留雄;刘俊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及免疫、炎症因子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老年肺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的水平,并分析其与免疫、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接受诊疗的肺炎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HE及炎症、免疫指标,并分析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血清CH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细胞比例及CD4/CD8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CHE与CRP(r=-0.821,P<0.01)、PCT(r=-0.824,P<0.01)呈负相关,而与CD4/CD8呈正相关(r=0.819,P<0.01). 结论 老年肺炎患者血清CHE水平显著降低,且与系统性炎症反应及免疫抑制有关.

    作者:马征;牟丽娜;朱保月;曹萌华;吕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趋化因子CXC配体12/CXC受体4在前列腺癌细胞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目的 检测DU145、PC-3和LNCaP前列腺癌细胞中趋化因子CXC配体(L)12及其受体(R)4的表达,探讨重组人CXCL12对上述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研究CXCL12/CXCR4在DU145、PC-3和LNCaP细胞的表达;CCK-8实验研究重组人CXCL12对DU145、PC-3和LNCaP细胞增殖的作用;Wettern印迹实验研究重组人CXCL12对DU145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磷酶化ERK(pERK)表达的影响.结果 DU145、PC-3和LNCaP细胞均表达CXCL12和CXCR4,重组人CXCL12可明显促进上述细胞的增殖,重组人CXCL12虽然不能改变DU145细胞ERK1/2表达,但可上调pERK1/2的表达.结论 前列腺癌细胞表达CXCL12 及其受体CXCR4,CXCL12/CXCR4可通过活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曲修胜;刘媛媛;孙华威;梁立春;李玥;齐亚灵;王伟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抗血小板治疗是ACS治疗的主要策略.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治疗是目前临床指南所推荐的标准疗法,但存在一定局限性.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环戊基三唑嘧啶类的非噻吩并吡啶类腺苷二磷酸(ADP)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化学结构与腺苷类似.

    作者:刘娱;王蒙蒙;卜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重症休克后心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

    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以组织血液灌流不足为主要特征,出现细胞和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结构损害等严重后果的危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在休克的发展进程中,心功能障碍是引起或加重休克微循环障碍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导致休克进一步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引起休克难治的重要原因[1].

    作者:王小荣;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因子NKD1在肿瘤中的表达

    裸角质膜同源蛋白(dNKD)早是在果蝇体内发现的,其基因突变是引起果蝇分节运动缺失的主要诱因[1].随后,dNKD的两个同系物NKD1及NKD2在哺乳动物体内被发现[2],二者分别位于人染色体16q12.1和5p15.3,具有43.8%的高度同源性.NKD1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可以参与经典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另外,它还是评估肿瘤患者预后的辅助指标之一.

    作者:赵丽楠;王洪武;夏海波;王翠英;綦会霞;张俊毅;王玉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心脏康复现状及进展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中当中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明显增加[1].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AMI患者得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机会也大大增加,这也使得AMI患者PCI术后相应的心脏康复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当中所占得比重也显著增加了.

    作者:马云飞;王洪娟;王俊峰;刘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槲寄生水煎液治疗更年期女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槲寄生水煎液治疗更年期女性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60眼)女性干眼症患者(45~55岁)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口服槲寄生水煎液和对照组30例口服安慰剂维生素C片.两组均加用羟糖甘滴眼液滴眼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 w,1、2个月各时间点检测并评定患者干眼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 4 项、泪液蛋白,观察治疗前后角膜共聚焦显微镜下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检测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w、1、2个月后,试验组患者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IT)、泪河高度及角膜灾光素染色(FL)均有显著变化(均P<0.05);泪液蛋白(TP),乳铁蛋白(LF),溶菌酶(LZM),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1 w、1个月后,OSDI均有变化(均P<0.05);至治疗后第2个月时患者的OSDI、BUT、SIT、泪河高度及FL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经过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上皮朗格汉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8±4)cells/mm2和(52±22)cells/mm2,而对照组上皮朗格汉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51±24)cells/mm2和(251±66)cells/mm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槲寄生水煎液可有效减轻更年期女性干眼症的症状和体征,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静;叶鳞泓;裴重刚;姜楠;徐丹;叶蕾;高桂平;邵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社会公平视阈下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公平是人类千百年来不懈追求的目标,公平不仅涉及人们的自尊和地位,更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1].在工作领域人们追求工资待遇、权力和地位的公平,退休后则追求养老保险的公平.

    作者:刘娜;梁兵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