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珊珊;周雯倩;杜啸宇;郝守艳;郑杨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AP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试验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两组接收治疗2 w.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淀粉酶(BAMY)、尿淀粉酶(UAMY)水平及血清IL-2、TNF-α及sICAM-1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过敏、皮疹、白细胞下降等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114,P=0.043).治疗前,两组BAMY、UAMY水平及血清IL-2、TNF-α、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3,P=0.644).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AP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BAMY、UAMY水平及血清IL-2、TNF-α、sICAM-1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范月娟;周磊;冒鹏飞;顾洁;陈紫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肠屏障变化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脓毒症患者119例,根据脓毒症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脓毒症组68例和重度脓毒症组51例,按照28 d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76例和预后不良组43例.检测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及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含量.比较不同组别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D-乳酸、DAO及IFABP含量变化.结果 重度脓毒症组APACHE Ⅱ评分高于轻中度脓毒症组(P<0.05);重度脓毒症组血浆D-乳酸、DAO及IFABP含量高于轻中度脓毒症组(P<0.05);预后不良组APACHE Ⅱ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浆D-乳酸、DAO及IFABP含量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 肠屏障功能血浆D-乳酸、DAO及IFABP与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密切相关.
作者:袁盛伟;孙仁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扣针蛋白(Fibulin)-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3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神经内科诊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Fibulin-5和MMP-3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Fibulin-5和MMP-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血清中MMP-3的表达量与梗死灶体积密切相关(P<0.05),而Fibulin-5的表达量与梗死灶体积无明显相关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Fibulin-5和MMP-3无相关性(P>0.05).结论 Fibulin-5和MMP-3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升高,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仲盛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痰上清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COPD急性期患者47例,COPD稳定期患者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均采集痰液计算痰细胞总数,离心处理后经细胞涂片瑞氏染色计算每类细胞数,包括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巨噬细胞(Macro)及嗜酸性细胞(Eos),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痰上清液MMP-9与TIMP-1进行检测,分析COPD急性期MMP-9、TIMP-1与气道炎症的相关性.结果 COPD患者的细胞总数、Neu、Lym、Macro、Eo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细胞总数、Neu、Neu/白细胞计数(WBC)明显高于稳定期组(P<0.05),而Lym/WBC、Macro/WBC、Eos/WBC明显低于稳定期组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的痰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高于稳定期组与对照组(P<0.05),且稳定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OPD急性期痰上清液中除TIMP-1外,MMP-9水平及MMP-9/TIMP-1均与Neu、Lym、Macro及Eos呈正相关(P<0.05).而COPD稳定期仅痰上清液TIMP-1与Macro呈正相关(P<0.05).结论 MMP-9与COPD气道炎症的关系紧密,TIMP-1与MMP-9水平失衡可能是COPD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
作者:潘娜;陈乾华;辛丽云;高华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的慢性疼痛接受(CPA)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4年3~8月应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中文版简易慢性疼痛接受问卷、简明生活质量量表对南阳市3所三级医院就诊的235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CPA平均得分(23.79±5.23)分,活动参与高于疼痛意愿;生活质量平均得分(57.01±15.41)分;生活质量与CPA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疼痛接受程度越高,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医护人员应根据疼痛接受中活动参与的益处,制定促进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参与活动的诊疗计划,以促进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吴明柯;胡泊;郭晓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内脂素水平变化与氧化应激的促炎因子的关系.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为观察组,老年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外周血内脂素、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观察组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内脂素水平与IL-6(r=0.630,P<0.01)及CRP(r=0.883,P<0.01)呈正相关,与SOD(r=-0.872,P<0.01)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内脂素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氧化应激及促炎因子水平密切相关,具有一定临床检测价值.
作者:王晓宇;顾宇;冉晨光;孙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联素(ADP)、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尿酸(UA)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择138例ACI患者为ACI组.同时选取9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ACI组行头颅MRI检查后,根据Pullicino方法计算梗死体积,据结果进一步分为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和大梗死组,进一步比较三个亚组中血清ADP、CRP、MMP-9、UA水平,对比分析ACI患者血清中上述指标与脑梗死病灶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ACI组CRP、MMP-9和U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AD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随着脑梗死病灶体积的增大,CRP、MMP-9和UA水平亦逐渐升高,各指标与脑梗死体积呈显著正相关;同时ADP水平与脑梗死病灶体积分级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血清中CRP、MMP-9和UA水平可能与ACI的发病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血清ADP可能为ACI的保护性因子.
作者:张东亚;杨改清;张晓艺;李晓昶;吴孟娇;胥丽霞;祁萌萌;李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保脾断流术治疗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56例,依据手术方案分为保脾组(保脾断流术)和对照组(全脾切除断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免疫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保脾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CD4+、CD8+、CD4+/ CD8+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保脾组患者的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D8+无显著差异(P>0.05).保脾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81%,P<0.05).结论 保脾断流术治疗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维持患者免疫功能,有效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孝东;栗素文;田洪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消化道肿瘤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 选取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粪便标本,运用传统梯度稀释法进行细菌培养计数.结果 消化道肿瘤患者与正常组相比,需氧菌中的肠球菌、大肠杆菌计数明显增多(P<0.05),葡萄球菌显著增加(P<0.01).厌氧菌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计数显著性减少(P<0.05),拟杆菌显著增加(P<0.01).结论 消化道肿瘤患者出现明显肠道菌群失调.
作者:刘思敏;黄金龙;梁文豪;罗贤宇;邢德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辅助使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应激的影响.方法 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49例为观察组及不使用50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t=6.426,P<0.01)及瑞芬太尼(t=2.712,P<0.01)使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在麻醉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及心率(HR)在麻醉满意后、栓塞颅内动脉瘤后、手术结束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术后CRP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中辅助使用右美托咪定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抑制术后应激水平.
作者:杜晓光;纪延伟;李琛;张法学;张建斌;殷长江;董保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400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分为4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治疗Ⅰ组给予阿托伐他汀5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治疗Ⅱ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治疗Ⅲ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于降脂治疗后3、6、12个月测定血脂4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水平.结果 (1)4个组治疗后3、6、12个月后LDL-C、TG、T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同一时间点:治疗Ⅲ组较对照、治疗Ⅰ组、治疗Ⅱ组3组LDL-C、TG、TC水平下调(P<0.05);4组间HDL-C上调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Ⅰ组间LDL-C、TG、TC、HDL-C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治疗Ⅱ组较对照、治疗Ⅰ组两组LDL-C、TG、TC水平下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Ⅱ组、治疗Ⅲ组HDL-C上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20 mg阿托伐他汀联合10 mg依折麦布组患者的降脂效果明显优于单用20 mg阿托伐他汀组及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低剂量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安全性较好.
作者:王春艳;张旭霞;王宇锋;张新亚;胡松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轻型急性胰腺炎(MAP)并急性肝损害的特点及其对胰腺炎病程的影响、与病因的相关性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186例MAP患者,统计肝功指标的特点,并在不同病因胰腺炎间进行比较;分析肝损害与MAP病程中的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从血淀粉酶复原时间、腹痛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分析肝损害对MAP病程的影响.结果 急性肝损害的发病率为65.6%;以转氨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常见且升高程度不一;在不同病因所致的胰腺炎间肝损害发生率不全相同(P<0.05),以胆源性MAP伴发的急性肝损害较重(P<0.05).伴发急性肝损害者入院查体存在腹膜刺激征的比例、发病24 h血淀粉酶水平以及血糖升高的比例均较同期无肝损害者高(均P<0.05).伴发肝损害者血淀粉酶复原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延长(P<0.05).结论 MAP患者较常发生急性肝损害,肝损害的程度与胰腺炎病因有关,肝损害会延长MAP的病程;肝损害的发生机制是多方面的.
作者:郭爽;王洪波;王红娟;郭建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尿酸及其他血清学指标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 选择54例PD患者为病例组,113例非PD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糖、血脂、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等血清学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糖、甘油三酯、尿酸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尿酸以四分位间距原则分为四个水平,对不同水平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尿酸水平与PD有关,低水平尿酸是PD的危险因素,高水平尿酸是其保护因素(OR=0.611,95%CI=0.428~0.871).结论 低水平尿酸是PD的危险因素和生物标志物,但尿酸与PD患者的性别、病程无关.
作者:张瑜;樊开阳;张文利;王翠;王兆京;卢丽丽;马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以及糖尿病足(DF)患者血清唾液酸(SA)的变化.方法 检测93例T2DM患者和52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与之匹配的健康人群S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2DM患者包括53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以及40例DF患者.同时对40例DF患者和52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NC组)血清SA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通过相关分析评价SA的价值.结果 通过ROC确定血清SA的临界值为639.95 mg/L,对应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90.38%.DF患者SA明显高于T2DM组以及NC组(P<0.05),且SA同FPG以及HbA1c呈正相关.结论 SA在T2DM及DF中显著增加,检测血清SA对判断DF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静;熊微;熊亮;阮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R)和核因子(NF)-κB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200例乳腺癌患者中三阴型乳腺癌98例及非三阴型乳腺癌102例.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AR、NF-κB的表达情况并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两指标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三阴乳腺癌组AR表达阳性率低于非三阴乳腺癌组,NF-κB表达阳性率高于例非三阴乳腺癌组(P<0.05);三阴乳腺癌患者AR表达阳性与乳腺癌肿瘤坏死和组织浸润呈负相关(P<0.05),非三阴乳腺癌患者AR表达阳性与乳腺癌瘤体大小、肿瘤坏死和组织浸润呈负相关(P<0.05);三阴乳腺癌组织NF-κB表达阳性与乳腺癌肿瘤大小、肿瘤坏死和组织浸润呈负相关但与组织分级呈正相关(P<0.05),而在非三阴乳腺癌中,NF-κB表达阳性仅与乳腺癌肿瘤大小、肿瘤坏死和组织浸润呈负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AR、NF-κB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可能成为理想的乳腺癌预测标志物.
作者:陈双龙;付莉;杜好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水平.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曲靖市麒麟区218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组社会支持差异显著(P<0.05),男女之间、子女个数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文化程度高、月经济收入高、户口在城市、在婚、与配偶同住、有照料人员及有宗教信仰的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水平较高(P<0.01).结论 加强社会支持对提高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习琼;林登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Rac1和WAVE2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肾透明细胞癌标本Rac1和WAVE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肾癌组Rac1和WAVE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且Rac1和WAVE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关联,而与肿瘤转移有关.Rac1和WAVE2在肾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肾癌中Rac1和WAVE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肾组织,并呈正相关性,可能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关有良;臧东钰;王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系统评价川芎嗪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1992~2014年间PubMed、CNKI、CBM、万方、VIP等全文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质量均为C级.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提高CRF患者的疗效[RR 3.15,95%CI(2.01,4.96),P<0.0001],降低尿素氮[MD-3.21(-5.11,-1.31),P<0.000 01]和血肌酐[MD-36.35(-68.16,-4.53),P=0.03],升高血红蛋白[MD 7.22,(4.58,9.87),P<0.000 1]和内生肌酐清除率[MD 7.81(2.37,13.24),P=0.005].结论 川芎嗪治疗CRF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但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于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冯伟峰;沈英森;李舒舒;朱诗平;孙升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鸢尾素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及其代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T2DM患者80例作为T2DM组、老年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鸢尾素及代谢参数水平.结果 T2DM组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2DM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T2DM患者血清鸢尾素与FPG、2 h PG、HbA1c、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TG、TC、L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是血清鸢尾素的独立负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降低,血清鸢尾素和多种代谢参数呈负相关,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是血清鸢尾素的独立负影响因素.
作者:张幽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CT分级在肝癌(HCC)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LRF)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HCC患者52例,在TACE术前及术后1个月均行肝脏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术前所有患者行肝硬化CT分级,并于术前和术后行肝脏血清学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检测,进行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分级比较,评价所有患者术后1年的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结果 肝硬化CT分级中,Ⅰ、Ⅱ、Ⅲ、Ⅳ级患者术后AST、ALT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以Ⅱ级以上降低明显(P<0.05),肝硬化CT分级越高,AST、ALT水平增高越明显(P<0.05);术前患者肝硬化CT分级中,Ⅰ级、Ⅱ级患者术后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分级以A、B级例数较多,Ⅲ级、Ⅳ级患者以C级例数较多;Ⅰ、Ⅱ、Ⅲ、Ⅳ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2.14、13.42、5.27、2.13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8.33%、41.18%、35.71%、22.22%,不同CT分级患者之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CT分级越高,其术前及术后肝功能损伤越明显,LRF越差,其生存时间越短,生存率越低,对于评价肝癌介入治疗LRF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梅;尉从新;杨贵华;史兆娟;朱建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