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娟;史亚男;王利军;刘琼;陈杏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抗氧化机制.方法 30只Wistar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银杏叶药物组(GBE组),每组10只,银杏叶灌胃1 w后制备心肌缺血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形态学改变;心肌梗死面积利用TTC染色测定;根据试剂盒说明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 Sham组可见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各结构完整,细胞核均匀分布;模型组部分心肌细胞坏死,细胞之间界限欠清,细胞水肿,排列紊乱;GBE组细胞小部分结构模糊,细胞界限尚清晰,轻度水肿.GBE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I/R组.同时,I/R组SOD活力及GSH-Px含量显著低于Sham组,MDA水平高于I/R组(均P<0.05),GBE组血清SOD、GSH-Px含量明显高于I/R组,MDA水平低于I/R组(P<0.05).结论 GBE对大鼠MIRI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作者:鄢晓平;黄煜;彭亚飞;陈良龙;吴黎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退休医务工作者对心血管疾病(CVD)预警症状和危险因素的认知状况.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68名退休医务工作者,采用自制的CVD危险因素与预警症状认知自测表对其进行调查,按照不同的人口学特征进行分组并对比认知状况.结果 无CVD的退休医务工作者对于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发作的预警症状和CVD危险因素的认知状况一般,而有CVD有退休医务工作者对这两种疾病的预警症状和CVD危险因素的认知状况良好(P<0.05).年龄阶段、教育水平、退休前职业和CVD病史对受试者CVD预警症状和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退休医务工作者对CVD预警症状和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中等,有CVD病史者会更主动掌握CVD相关信息.
作者:徐芳;秦世杰;郝青;王艳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薯蓣粥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等的影响.方法 老年T2DM患者9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门诊随访和糖尿病俱乐部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施予薯蓣粥,1次/d,连续干预12 w.干预前后检测各组的观测指标,采用符合方案分析(PP)和意向性分析(ITT)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P和ITT显示,两组SOD、GSH-Px、活性氧自由基(AOR)、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MD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薯蓣粥初步显示出对老年T2DM患者SOD、GSH-Px、AOR的调节作用,对降低FPG和2 h PG的作用也得到初步验证,对MDA的影响不确定.
作者:庞书勤;刘玲玉;林心君;黄毅;辛惠明;李婉婷;林丽娜;梁世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作者:周杨;董佑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穿心莲内酯对人口腔鳞癌(OSCC)细胞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实验检测穿心莲内酯对SAS人OSCC细胞系增殖的作用;Western印迹检测穿心莲内酯对SAS人OSCC细胞系中p65、p65(Ser536)和cyclin D1表达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穿心莲内酯对SAS人OSCC细胞系中p65(Ser536)和cyclin D1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表明穿心莲内酯可抑制SAS人OSCC细胞系增殖并且其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Western印迹以及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可降低p65磷酸化以及cyclin D1表达(P<0.05).结论 穿心莲内酯可以通过抑制p65磷酸化减少cyclin D1表达,从而降低核因子(NF)-κB活性抑制SAS人OSCC细胞系增殖.穿心莲内酯可以作为治疗OSCC的潜在新型药物.
作者:申俊;王炫;高峰;孟文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56例卵圆孔未闭(PFO)合并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11月29日至2016年7月15日住院的心脏PFO合并脑梗死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青年、中年、老年3组,并进行梗死灶前后循环分布、(ESSEN)评分、(NIHSS)评分比较.结果 3组前循环所占比例、ESSEN评分为低位危险组所致比例、NIHSS评分≤3分所致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所占比例均较高.结论 PFO合并脑梗死多发生在前循环,对于ESSEN评分为低危险组脑梗死患者及轻型脑卒中患者应进行PFO筛查.
作者:徐磊;王任婕;张飞翔;宋杨;李帅红;方乐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和组织中β-arrestin1的表达及β-arrestin1对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院经手术治疗的30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标本(NSCLC组)和肺良性病变边缘正常肺组织标本(对照组),培养NSCLC细胞系(SPC-A-1、H460、H520、H1975)和人正常肺上皮细胞系16HBE,分别提取NSCLC组、对照组及细胞系总RNA,逆转录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用于检测β-arrestin1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IHC)分别检测细胞系和组织中的β-arrestin1蛋白的表达水平.MTT实验检测分别转染sh-β-arrestin1质粒和对照质粒sh-control到SPC-A-1细胞后对NSCLC细胞SPC-A-1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β-arresti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NSCLC组织和细胞系中分别高于对照组和16HBE细胞(P<0.05).转染sh-β-arrestin1质粒后,β-arresti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且在MTT实验中可显著抑制ASPC-A-1的增殖能力(P<0.05).结论 β-arrestin1在NSCLC组织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且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刘晓;胡岗;陈一凡;廖俊喆;徐敏;刘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家庭跟进健康教育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辽地区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周一、周三、周五的患者)和家庭跟进健康教育组(周二、周四、周六的患者),每组30例.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和家庭跟进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干预,通过精神状态、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和营养状态评价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检测手段是汉密尔顿抑郁及焦虑量表(HAMD、HAMA)、肾脏生活质量量表(KDQOL-SFTM)及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结果 干预后两组HAMD、HAMA均降低且家庭跟进健康教育组低于常规组,两组KDQOL-SFTM评分及营养状态指标均提高且家庭跟进健康教育组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 家庭跟进健康教育通过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精神状态及营养状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阿米替林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结肠和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 组:正常对照组、 IBS模型组、阿米替林组.采用体重、排便粒数、敞箱实验评分和糖水偏嗜度,评价阿米替林对IBS的作用,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结肠和下丘脑中CRF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IBS模型大鼠体重下降、排便增加、运动减少和兴趣缺失,同时下丘脑和结肠CRF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阿米替林预防应用可改善IBS模型大鼠的症状,同时可减少IBS模型大鼠下丘脑和结肠CRF的表达(P<0.05).结论 预防应用阿米替林可改善IBS大鼠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结肠和下丘脑CRF的表达下降有关.
作者:赵廷坤;刘兆霞;曲梅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人退变性脊柱侧凸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中30例接受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40例接受长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Cobb角、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变化,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3个月Cobb角、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Cobb角、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侧凸进展、近端邻近节段病变、远端邻近节段病变、冠状面失平衡、冠状面失平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但能有效改善脊柱侧凸畸形;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高;临床治疗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取手术方式.
作者:吴恒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远期预后.方法 选择908例冠脉造影为三支病变PCI的患者,分为T2DM组274例,非T2DM组634例,记录既往病史,通过电话及门诊长期随访患者术后用药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平均随访(39.7±16.7)个月. 结果 T2DM组中女性多(38% vs 26.8%,P=0.001),体重指数(BMI)高〔(26.23±3.3)vs(25.71±3.0)kg/m2,P=0.02〕,高脂血症(40.5% vs 29.7%,P=0.001),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5.5% vs 2.7%,P=0.036)的发生率高于非T2DM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AMI)发生率低于非T2DM组(19.3% vs 26.7%,P=0.019).T2DM组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21.5% vs 13.4%,P=0.002)高于非T2DM组. 结论 T2DM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中女性居多,且存在多种代谢紊乱,NSTEAMI发生率高,STEAMI发生率低.此类患者远期预后相对理想,但再次血运重建率高,需根据综合因素选择治疗策略,并强化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
作者:黄平;王晓冬;李兴;董秀红;赵学伟;王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布托啡诺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术中及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 行TURP前列腺增生术中或术后发生寒战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42例)和布托啡诺组(4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寒战时给予0.5 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布托啡诺组在寒战时给予0.01 mg/kg布托啡诺静脉泵注;检测并记录给药前(T1)、给药3 min(T2)、5 min(T3)、10 min(T4)、20 min(T5)、30 min(T6)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评价两种药物治疗寒战的效果.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HR、MAP水平在T2~T6时刻均显著低于布托啡诺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RR在T2、T3时刻均显著低于布托啡诺组(P<0.05),其他时刻无差异(P>0.05);两组SpO2各个时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中或术后寒战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种药物在治疗寒战上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后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定与布托啡诺治疗行TURP术中或术后出现寒战均具有较高的疗效,但右美托咪定在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上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作者:王泽华;郭焱;胡文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关系.方法 30例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成人血清作为对照组,106例脑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情况将观察组分为认知障碍组76例和非认知障碍组30例,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BDNF和NSE的表达.结果 认知障碍组血清BDNF的表达明显低于非认知障碍组,血清NSE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认知障碍组(均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认知障碍评分与BDNF和NSE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中BDNF和NSE的表达异常,部分患者存在认知障碍,其与BDNF和NSE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王薇;付长友;臧兆萍;张艳丽;王海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血清甘胆酸(CG)水平在老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老年CHB患者以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是否阳性分为观察组(HBV DNA≥1 000 cps/ml)52例及对照组(HBV DNA<1 000 cps/ml)49例.检测对比两组外周血CG、谷丙转氨酶(ALT)及透明质酸(HA)水平,并分析对疾病处于活动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ALT、HA及C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33.57 mg/L为截点值,CG诊断CHB处于活动期的敏感性为78.85 %,特异性为83.67 %,曲线下面积为0.82,优于ALT及HA.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CG水平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r=0.877,P<0.05).结论 老年CHB活动期患者CG水平显著升高,该指标对判断疾病活动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高慧;林锋;施理;蔡笃运;许小珍;吴彪;张秀春;钟少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老年人危机意识状况及其对情绪和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济宁、沈阳3所城市共1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危机意识状况、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指数及近1 w内的心境状态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人危机意识的总体状况良好,为(61.39±10.69)分,女性老年人的危机意识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0.008);危机意识越高的老年人心境情绪状况越差(P=0.001),但在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社区工作人员应对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引导其拥有恰当水平的危机意识,在防范危机的同时保持心理健康.
作者:许竞男;杨智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作者:张文静;孙琳;张静;吴靖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褪黑素(MT)对软脂酸(PA)诱导L0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L02细胞,分别设立对照组(BSA组)、PA组、PA+MT组、PA+维生素C(VitC)组.各组药物浓度和孵育时间根据不同的实验需要来确定.用荧光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胞内氧自由基(ROS)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胰岛素刺激后胞内胰岛素信号蛋白磷酸化水平,包括Y-p-胰岛素受体(IR)、Y-p-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以及应激敏感激酶p-JNK水平.结果 用不同浓度的PA处理L02细胞24 h,细胞内ROS生成量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0.3 mmol/L的PA处理L02细胞不同时间,细胞内ROS生成量存在明显的时间依赖关系,在24 h达到高,并在36 h后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与BSA组相比,PA组ROS含量明显升高(P<0.05)PA+MT组ROS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PA+MT组ROS生成量明显低于PA组(P<0.05).PA+VitC组与PA组相比,ROS的生成量减少,但仍高于PA+MT组(P<0.05).与BSA组相比,PA组Y-p-IR、Y-p-IRS1/2磷酸化水平减少,而p-JNK磷酸化水平升高;与PA组相比,PA+MT组Y-p-IR、Y-p-IRS1/2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JNK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PA导致细胞内ROS增加,MT能够清除PA产生的过量ROS.MT通过减少JNK的活化,改善因ROS引起的胰岛素信号传递损伤,对PA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具有防护作用.
作者:万学东;王博;陈群力;李三强;席守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红景天、红景天苷对小鼠下肢骨骼肌质量和慢肌、快肌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小鼠经过预实验筛选后,选取其中30只分为对照组、红景天组和红景天苷组.检测比目鱼肌、跖肌的骨骼肌湿重及Troponin I-SS(TnI-SS)、Troponin I-FS(TnI-FS)、Akt、p-Akt(Ser473)、TβR-Ⅱ的蛋白表达,Atrogin-1和MuRF-1的mRNA表达,分析调控机制.结果 各组小鼠体重未见明显差异,肌湿重略有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红景天苷组小鼠比目鱼肌和跖肌中TnI-SS和TnI-FS表达增加,使骨骼肌质量得以提升.红景天苷可有效提升Akt及其磷酸化水平,抑制TβR-Ⅱ的表达,抑制Atrogin-1和MuRF-1的mRNA表达.结论 红景天苷可促进小鼠骨骼肌TnI-SS和TnI-FS表达,从而使骨骼肌质量得以提升;促进蛋白质合成关键因子Akt及其磷酸化的表达,抑制TβR-Ⅱ表达,可能为调控小鼠骨骼肌质量的机制.
作者:于亮;周越;陈晓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Mina53和Surviv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技术检测38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Mina53和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并统计其与胃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Mina53、Survivin mRN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随着胃癌临床分期的上升,Mina53、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结论 Mina53和Survivin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Mina53和Survivin可能有助于胃癌的早期临床诊断、早期治疗、病情评估及预后判定.
作者:阮佼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切除术对患者控尿恢复情况与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按照年龄分为<60岁组(A组,28例)、60~70岁组(B组,26例)和>70岁组(C组,2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三组控尿恢复率、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RV),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价患者症状,采用QOL评分评定患者QOL.结果 术后三组患者的控尿恢复率高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优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A组的控尿恢复率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Qmax均高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高于术后1个月;三组PRV均低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低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 A组和B组Qmax高于C组,PRV显著低于C组(P<0.05),而A组和B组的Qmax和PR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的IPSS和QOL均低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低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A组和B组的IPSS和QOL低于C组(P<0.05),而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切除术后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增生患者控尿恢复和QOL存在差异,70岁以上患者的控尿恢复相对延迟,该类患者宜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王祖萍;李凯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