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外颈动脉血流动力学超声分析在预测老年颅内动脉狭窄中的价值

杨晓英;杜薇;姚晶晶;赵玮;孟繁悦

关键词:颅外颈动脉, 血流动力学, 颅内动脉狭窄, 免疫学机制
摘要:目的 探讨颅外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对预测老年颅内动脉狭窄的价值及免疫学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确诊为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的老年患者92例为研究组;同期收治的无脑血管病或仅存在轻度脑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42例为对照组,用超声检查两组颅外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集两组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Th17细胞比例.结果 研究组颅内前循环狭窄患者PSV颈总动脉(CCA)、EDVCCA、PSVICA、EDVICA、PSVICA/PSVCC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IVCCA、RIIC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DVCCA、PSVICA、RIVCCA、EDVICA预测颅内前循环狭窄的准确性较高.研究组后循环狭窄患者PSVVA、EDVVA、MPSVVA、MEDVV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IVA、MRIV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SVVA、EDVVA、RIVA预测颅内后循环狭窄的准确性较高.研究组PBMC中Th1、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Th2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PBMC中Th1、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中度狭窄者(P<0.05).结论 超声分析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可有效预测颅内前、后动脉狭窄;Th1与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机制参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过程.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半永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置入半永久导管后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留置半永久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共纳入7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记录半永久导管出口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菌血症等导管相关感染情况.将出现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其他患者纳入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透析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有无糖尿病、高血压等临床特征,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半永久导管后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入选患者均保持随访1年以上,平均(21.5±8.2)个月,79例置管患者共发生半永久导管相关感染事件者21例(26.6%),其中置管出口部感染11例,隧道感染8例,导管相关菌血症2例.细菌分布:革兰阳性球菌12株(57.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33.3%)]、表皮葡萄球菌[4株(19.0%)]常见;革兰阴性杆菌8株(38.1%),以大肠埃希菌[3株(14.3%)]、铜绿假单跑菌[3株(14.3%)]常见;真菌1株(4.8%).感染组平均年龄、平均透析时间、平均导管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比例、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比例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而两组性别、有无合并高血压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合并糖尿病(OR=4.211,P=0.001)、半永久导管留置时间(OR=2.910,P=0.003)、低蛋白血症(OR=1.340,P=0.019)是半永久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而平均年龄、平均透析时间对半永久导管相关感染影响较小(P>0.05).结论 老年慢性肾衰竭使用半永久导管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以置管出口部、隧道感染多见,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合并糖尿病、半永久导管留置时间、低白蛋白血症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夏洪;叶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老年男性膀胱造瘘患者长期留置尿管的感染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患者膀胱造瘘后长期留置尿管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共纳入120例该院行膀胱造瘘后长期留置尿管的老年男性患者,入院后详细记录其基本信息及相关病史,如发生泌尿系感染为感染组,未感染为非感染组,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有20例(16.7%)发生泌尿系感染,共分离出24株病原菌,其中18株(75.0%)为革兰阴性杆菌,4株(16.7%)为革兰阳性球菌,2株(8.3%)为真菌,致病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多见,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等.两组留置尿管时间≥7 d、有糖尿病史、有抗生素使用、每日尿量、白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留置尿管时间≥7 d、糖尿病史、每日尿量少、白蛋白水平低下是膀胱造瘘后长期留置尿管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P<0.05).结论 膀胱造瘘后长期留置尿管感染发生与留置尿管时间≥7d、糖尿病史、每日尿量少、白蛋白水平低下存在密切相关性,临床工作中要对上述危险因素加以控制及干预,从而降低感染率.

    作者:罗仕蓉;罗婷婷;叶海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

    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人口总数的14.3%[1],到2049年将达到31%[2].目前社区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3~5].老年营养不良是指在老年人群中,由于机体需要与营养素摄入之间不平衡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营养不良包括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两方面[6].采用合适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可促进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本文对国内外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朱宏锐;吕晓凡;曾慧;鲁丰华;姬书瑶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结合放化疗对鼻咽癌临床疗效、预后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结合放化疗对鼻咽癌患者临床疗效、预后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老年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放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清中VEGF水平,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束治疗4 w后采用鼻咽部MRI、鼻咽镜、胸部CT等手段进行疗效评价;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统计患者生存率(OS)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χ2=5.700,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OS及PF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结合放化疗手段可有效改善鼻咽癌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预后并可有效改善血清中VEGF水平.

    作者:曹淑琴;朱朝勇;张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康柏西普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脉络膜厚度及睫状后动脉血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脉络膜厚度及睫状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湿性AMD患者100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康柏西普组和曲安奈德组各50例.曲安奈德组给予曲安奈德0.1 ml注射,康柏西普组给予康柏西普0.05 ml注射,采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测量患者治疗眼的睫状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采用 Spectrali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EDI技术测量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睫状后动脉PSV、EDV、RI、SFCT及不良反应.结果 康柏西普组治疗后1、4、8 w SFCT明显低于曲安奈德组(P<0.05);两组均无出现眼压增高、眼内炎、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不良反应.结论 湿性AMD患者注射康柏西普能更有效降低患者脉络膜厚度,改善睫状后动脉血流,促进疾病恢复,安全可靠.

    作者:陈圣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硫化氢在外源性SB203580预处理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KOV3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HS组、SB203580组、NaHS+SB203580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SKOV3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SKOV3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SKOV3细胞中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HS组SKOV3细胞增殖明显增加,G1期细胞明显减少,S期细胞明显增加,且p-p38MAPK表达明显增加(均P<0.01);SB203580组、NaHS+SB203580组SKOV3细胞增殖均明显减少,G1期细胞均明显增加,S期细胞均明显减少,且p-p38MAPK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而与NaHS组比较,SB203580组、NaHS+SB203580组SKOV3细胞增殖均明显减少,G1期细胞均明显增加,S期细胞均明显减少,且p-p38MAPK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SB203580组比较,NaHS+SB203580组SKOV3细胞的增殖明显增加,G1期细胞明显减少,S期细胞明显增加,且p-p38MAPK表达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 H2S可能通过活化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SKOV3细胞增殖.

    作者:吕锡芳;陈志刚;何雄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兔脑缺血后自噬激活与ROCK-JNK信号通路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脑缺血后神经元自噬激活与Rho蛋白激酶(ROCK)-C-Jun氨基酸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缺血兔脑模型,检测脑组织梗死面积确定模型是否成功.在二次注血后的不同时间处死模型,取脑缺血区域脑组织,行Western印迹检测脑组织中神经元细胞坏死、凋亡和自噬现象.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抗体蛋白在兔脑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脑缺血区域的自噬蛋白和ROCK-JN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采用 Longa 线栓法建立 SAH 模型成功率较高.兔脑组织中存在神经元细胞坏死、凋亡和自噬现象,模型组脑组织梗死面积相比对照组增多.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化证实迟发型血管痉挛与神经元细胞自噬存在关联.结论 脑缺血后的脑组织中存在神经元自噬现象且和ROCK-JNK信号通路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王子珍;郑传宜;杨堃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有氧运动对老年男性生物学年龄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老年男性生物学年龄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退休男性老年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管理,观察组接受有氧运动管理.比较两组生物学年龄和肺活量.结果 观察组生物学年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前,两组肺活量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观察组肺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氧运动对不同衰老程度老年男性生物学年龄可起到延缓的作用.

    作者:闫巧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硬膜外和全身麻醉两种方式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效果.方法 行手术治疗的178例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麻组(89例)和硬膜外组(89例),全麻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硬膜外组予以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心率、血压异常情况、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硬膜外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麻醉前,全麻组和硬膜外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全麻组血压、心率异常率显著高于硬膜组(P<0.05);硬膜外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全麻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治疗患者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不仅能有效维持血压和心率正常,还能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减少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余育斌;方韬;叶志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效果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法对老年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老年肺癌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中药加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应用肺癌瘤体疗效评价标准、肺癌症状分级、生存质量评分表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评估益气养阴中药对老年肺癌的作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48%)与对照组(36%)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咳嗽、乏力等症状改善明显(P<0.05),生活质量分值和中医证候评分略有提高(P>0.05),且部分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轻(P<0.05).结论 益气养阴法对老年肺癌近期癌体具有一定的疗效,能显著改善中医证候表现,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可以缓解部分不良反应.

    作者:金晨宇;单建贞;包洁;胡蕾;何若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胰腺癌调强放疗的图像引导位移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胰腺癌调强放疗(IMRD)图像引导(IGRT)位移参数与患者一般资料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67例接受IMRT的局限期胰腺癌患者,采用口服造影剂后CT模拟定位,勾画出肿瘤靶区.根据摆位兆伏级计算机断层(MVCT)扫描结果,校正位移误差并行图像配准后行精确放疗,记录下患者横向(x)、纵向(y)、前后(z)和横断面旋转(Roll)方向的位移参数.分析位移参数及其影像参数的因素.结果 67例局限期胰腺癌患者接受MVCT扫描共计1 625次,在x、y、z方向线性位移的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0.20±0.68)mm、(-0.21±2.41)mm、(0.54±1.03)mm;Roll方向旋转误差为(0.10±0.26)°,在x、y、z方向外扩5.38 mm、14.19 mm、4.65 mm .x方向上的位移受体重、胸围、腹围的变化影响(P<0.05),z方向位移影响因素为年龄、既往化疗、体重、胸围、腹围(P<0.05),x、Roll方向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性别、既往化疗、年龄等因素会影响放疗的精确度,老年(年龄>60岁)及既往化疗后患者,放疗期间体重、胸围、腹围变化较大.当体重超过4 kg,胸围超过3 cm或腹围超过5 cm时,通过IGRT校正摆位误差能够提高胰腺癌放疗的精确度,确保IMRT的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谢瑾;王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目的 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择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狭窄程度为70%~90%且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9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每处病变均行FFR测定,仅在FFR≤0.80处行支架植入,对照组常规CAG检查后行PCI.记录两组术中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和手术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和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FFR为选择性进行PCI治疗提供参考,能够减少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和手术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减少了支架植入和造影剂使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作者:李勇;李文华;肖建强;徐波;顾君;施有为;朱国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结肠腺癌中CyclinA表达与Ki67标记增殖的关系及意义

    目的 检测结肠腺癌中细胞周期素(Cyclin)A和Ki67的表达特征,分析二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中的表达意义,关注二者阳性率的相关性.方法 结肠腺癌术后组织71例为观察组,距肿瘤边缘>5 cm的非肿瘤性结肠黏膜组织29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CyclinA和Ki67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CyclinA和Ki67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yclinA和Ki67表达与肿瘤大径、浸润深度明显相关.CyclinA表达与肿瘤脉管累犯相关.CyclinA和Ki67均与肿瘤神经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CyclinA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结肠腺癌术后组织中CyclinA和Ki67表达升高,二者呈正相关,对促进肿瘤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价值.

    作者:缪巍;才保加;刘宁;王晓龙;马晓明;戈锐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三阴乳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ER-α36、EpCAM、S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36、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ox)2在三阴乳腺癌(TNBC)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TNBC患者的石蜡标本62例,其中48例有对应的术后转移灶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α36、EpCAM、Sox2在48例TNBC原发灶和相应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分析ER-α36、EpCAM、Sox2蛋白表达与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且分析TNBC组织中ER-α36、EpCAM、Sox2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TNBC原发灶和转移灶中ER-α36、Sox2的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AM的高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织中,ER-α36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pCAM的高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期有关(P<0.05),而Sox2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EpCAM与Sox2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790,P<0.05).结论 ER-α36和Sox2的高表达提示着TNBC的高侵袭性,且EpCAM与Sox2在TNBC的侵袭转移中发挥着协同作用,ER-α36、EpCAM、Sox2均可作为TNBC侵袭转移的潜在分子治疗靶标.

    作者:李佳艺;游雪叶;叶煌阳;张映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针灸治疗脱肛的同功穴

    目的 通过整理针灸教材中关于治疗脱肛的穴位,归纳总结出治疗脱肛的同功穴.方法 基于网络检索和人工检索两种途径,在30部针灸教材中检索主要治疗脱肛的腧穴,总结分析脱肛的同功穴及其规律,并对其进行频次、归经、所在部位的统计分析,同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GB/T30233-2013》进行对照.结果 30部针灸教材中治疗脱肛的同功穴有24个,经脉以督脉和任脉为主,部位以胸腹、腰背和腰骶部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GB/T30233-2013》中主治脱肛的腧穴有4个,仅承扶一穴与30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脱肛的同功穴有所不同.结论 选取主治作用相同或相近的同功穴为现代临床针灸治疗脱肛提供佳的选穴方案及科研思路,进一步佐证腧穴配伍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临床针灸治疗脱肛的疗效.

    作者:李泰庚;杨康;张茂祥;贾巍;赵树明;牛野;郭乐;王富春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应对资源的研究进展

    痴呆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综合征,会出现认知功能退化,记忆力减退及行为障碍等症状,无法完成日常活动[1].在我国主要由配偶或子女承担照护者的角色,照护过程中家庭照护者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都发生了应激反应[2].同时,研究发现对痴呆患者良好的照护可以减少行为问题出现的频率、严重程度及住院次数[3].

    作者:英杰;张欢欢;张美玲;石颖;王守琦;刘鹏程;李媛;刑庄婕;李焕焕;孙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排龈线技术预防老年牙体楔状缺损充填治疗后炎症及悬突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排龈线技术预防老年牙体楔状缺损充填治疗后炎症及悬突的临床效果.方法 接受充填修复治疗的老年牙体楔状缺损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9例98颗患牙(排龈处理+充填治疗)及对照组50例100颗患牙(充填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牙沟液中炎症介质水平和术后1年填充物脱落及悬突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牙沟液中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P<0.05),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牙体楔形缺损填充物保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8).观察组术后1年牙体楔形缺损充填后悬突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1).结论 排龈线技术预防老年牙体楔状缺损充填治疗后炎症及悬突疗效确切.

    作者:李林光;江龙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老年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的临床和病原学特点.方法 对102例HCA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痰培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中共检出HCAP致病菌103株,分析得出老年HCAP常见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29.1%,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3.5%、真菌11.7%、鲍曼不动菌10.7%、金黄色葡萄球菌9.7%,并且细菌耐药率高.结论 老年HCAP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呈多重耐药现象,真菌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蔡金莲;王红鸾;汪俊;郭韶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容量和弥散功能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容量和弥散功能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老年COPD患者20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成1级51例、2级61例、3级43例、4级45例,对比各组肺容量及弥散功能相关指标,分析患者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老年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加剧,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峰值呼气流量(PEF)、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及一氧化碳的弥散量(DLCO)水平逐渐降低,而残气容积(RV)(体描)、RV/肺总量(TLC)(体描)、△TLC及△RV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级患者TLC(体描)水平明显高于1级患者,3~4级患者△RV/TLC水平明显高于1级及2级患者(P<0.05).患者的△TLC、△RV及RV/TLC(体描)均分别与FEV1、FEV1/FVC、PEF、MMEF呈负相关,DLCO分别与FEV1、FEV1/FVC、PEF、MMEF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COPD患者的肺容量及弥散功能的改变与其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剧,其肺容量及其弥散功能均会受到影响.

    作者:黄小玲;黄日荷;朱燕华;洪婷;郑晓滨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重庆地区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重庆地区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6~12月从重庆市10个晨练点参加晨练的人群中随机抽取60岁以上老年人315人作为晨练组,并抽取不参加晨练的老年人32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分析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调查621人,其中晨练组307人,对照组314人,晨练组9个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晨练组阳性症状检出率低于对照组(χ2=15.347,P<0.001);晨练老年人女性心理健康阳性率(44.09%)明显高于男性(15.61%)(P<0.05).退休前职业为工人的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阳性率明显高于事业单位和其他职业(P<0.05).家庭类型为独居的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阳性率高于与子女居住一起(P<0.05).锻炼年限也对晨练老年的心理健康阳性率有明显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与性别、退休前职业、家庭类型和锻炼年限存在相关性.结论 重庆地区参加晨练的老年人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不参加晨练的老年人,性别、退休前职业、家庭结构及锻炼年限是影响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敏佳;申荷永;刘建新;罗庆华;邱田;郑安海;陈俊彬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