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腺癌组织微管解聚蛋白1和突变型P53的表达及意义

王芳;赵珺;杨生森;马臻奇;张洪芳;绽永华;郜茜

关键词:胃腺癌, 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1, 突变型(T)P53, 免疫组化
摘要:目的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腺癌中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1和突变型P53(TP53)的表达,分析二者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确诊为胃腺癌的患者共72例为A组,经病理学确诊为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术后组织32例为B组,经病理学确诊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内镜咬检组织32例为C组,距肿瘤边缘>5 cm的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15例为D组,均留取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组Stathmin1和TP53的表达.结果 4组Stathmin1和TP53表达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Stathmin1和TP53的表达与肿瘤大径、增殖指数密切相关;Stathmin1的表达与肿瘤脉管侵犯密切相关,二者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神经侵犯无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A组Stathmin1和TP53呈正相关.结论 胃腺癌中Stathmin1和TP53高表达对肿瘤形成和进展有重要作用.Stathmin1和TP53有明显的正向协同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间室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类风湿膝关节炎的效果

    目的 对比三间室膝关节置換术(TKA)与药物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 该院行TKA手术和药物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和临床组(TKA手术)各51例.对膝关节进行KSS评分,评分内容包括疼痛(50分)、活动范围(25分,每5度计1分)和稳定性(25分,在任何位置大活动度),如有屈曲角度、伸展滞缺和对线不良,根据严重程度扣除相应分值.结果 平均随访6~36个月,两组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优(>85分)44例,良(70~84分)5例,中(60~69)2例,差(<59分)0例,优良率为86.27%.结论 应用TKA治疗老年RA临床疗效显著,其疗效主要取决于病例选择、假体选择、手术技术和术后康复.

    作者:吴秋季;马利平;刘芳;刘福旭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马钱子碱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目的 探讨马钱子碱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以人结肠癌细胞HT-29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不同处理方式分为空白对照组,马钱子碱(1 μmol/L)处理组、白细胞介素(IL)-6(100 μg/L)处理组、马钱子碱联合IL-6处理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STAT3蛋白表达的位置和强度,Western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 马钱子碱处理组、马钱子碱联合IL-6处理组均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且马钱子碱处理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马钱子碱联合IL-6处理组(P<0.05).马钱子碱处理组、马钱子碱联合IL-6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马钱子碱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马钱子碱联合IL-6处理组(P<0.05);IL-6处理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马钱子碱处理组p-STAT3比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同时马钱子碱浓度越高p-STAT3蛋白表达量越低.马钱子碱处理组p-STAT3和抗凋亡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促凋亡蛋白Bax、执行凋亡的DNA修复酶Parp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IL-6处理组的p-STAT3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马钱子碱联合IL-6处理组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马钱子碱处理组,而Bax和DNA修复酶Parp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马钱子碱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并促进凋亡,其主要通过调节IL-6/ STAT3信号通路,抑制细胞中STAT3磷酸化来实现.

    作者:王雪;金朗;王炳强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siRNA靶向沉默hTERT基因对宫颈癌Caski细胞特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siRNA靶向沉默hTERT基因后对宫颈癌Caski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特异性针对hTERT mRNA的siRNA,将其克隆入pGenesil-1.1质粒中,重组成hTERT mRNA-siRNA的表达载体,导致目的基因沉默,是由电转染入宫颈癌Caski细胞,从而产生RNA干扰作用.应用Western印迹法及RT-PCR法检测沉默hTERT基因后对于宫颈癌Caski细胞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检测细胞周期运用流式细胞仪;沉默hTERT基因后宫颈癌Caski细胞的增殖能力可通过CCK-8 增殖实验检测.沉默hTERT基因后宫颈癌Caski细胞的侵袭能力可通过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结果 hTERT基因沉默48 h以后,与空白组及未转染组相比,转染组宫颈癌Caski细胞的蛋白及mRNA表达出现明显降低(P<0.05);细胞周期的检测结果显示S期的细胞数目明显减低,转染组的宫颈癌Caski细胞停留于G0/G1周期,空白组、转染组及未转染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宫颈癌Caski细胞在转染组的增殖过程中被明显抑制(P<0.05);转染组穿过滤膜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Si RNA靶向沉默hTERT基因电转染后,使宫颈癌Caski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得到抑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彦;岳天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枸橼酸钠用于心脏术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索在心脏大血管手术危重患者血液滤过中使用枸橼酸钠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心胸外科行心脏大血管术后需持续静脉血液滤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局部枸橼酸钠抗凝(RCA)组50例和低分子肝素组50例,分别给予枸橼酸钠和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滤器使用时间,治疗前后血清Na+、Ca2+、实际HCO-3、血液pH值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结果 RCA组滤器使用时间[(65.65±9.39)h]明显长于低分子肝素组[(59.31±9.28)h](P=0.018).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a+、Ca2+、实际HCO-3、血液pH值均无明显差异;RCA组未见不良反应.低分子肝素组出现伤口渗血1例,轻度血小板减少2例,轻微牙龈出血2例;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RCA较传统低分子肝素抗凝能保证有效抗凝的同时延长滤器使用时间,减少患者费用,减少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魏彤;徐航;唐无忌;葛敏;陈涛;葛卫红;魏群利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分型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

    目的 探讨不同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情况.方法 189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OCSP分型后比较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比较OCSP各型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随访跟踪90 d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完全前循环梗死型(PACI)在4种类型中构成比为46.03%,且与腔隙性梗死型(LACI)、完全前循环梗死型(TACI)及后循环梗死型(POCI)亚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OCSP分型与影像学诊断分型结果的一致率为84.66%(160/189),各亚型的一致率为TACI 84.00%、PACI 90.91%、POCI 76.47%、LACI 80.00%;各亚型NIHSS评分显示,TACI高,其次是PACI、POCI,LACI低(P<0.05);发病90 d时,死亡率TACI>POCI>PACI>LACI,TACI与其他各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评分TACI

    作者:李佳佳;朱云;马征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盆腔肿瘤患者放疗前的膀胱充盈训练及可靠性评价

    目的 探讨盆腔肿瘤患者放疗前进行膀胱充盈训练的可靠性.方法 选取40例盆腔肿瘤患者,根据是否有盆腔手术史分为手术组19例和无手术组21例,两组均在放疗前进行膀胱充盈训练,确保患者排空膀胱后每次饮水量一致,采用膀胱容量测量仪进行测量并记录,同时完成尿感量表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膀胱充盈训练的预测值与测量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尿感与测量值的相关性,并评价放疗过程中膀胱容量预测值与测量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预测值与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手术组患者的预测值及测量值均显著高于手术组(P<0.01);无手术组患者尿感与测量值的相关性(r=0.817,P=0.007)比手术组更高(r=0.734,P=0.024);两组随着膀胱充盈训练的进展预测值及测量值均明显上升(P<0.05);放疗过程中患者的膀胱容量预测值与测量值总体趋势一致,均随着放疗进展逐渐下降,且患者的预测值会略高于测量值.结论 膀胱充盈训练能够帮助患者获得可靠稳定的尿感,即使存在盆腔手术史的患者也同样可以接受膀胱充盈训练,在放疗中患者的膀胱充盈量会随着放疗进展而逐渐下降,尿感可靠性也有所降低,因此在放疗后期建议采用膀胱容量探测仪进行膀胱充盈量的检测.

    作者:谭波;王雯;卜珊珊;刘冬梅;祖雯洁;丁泽威;马艳会;张景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PiCCO监测下的液体管理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意义

    目的 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的意义.方法 因ARDS收入院、治疗时间超过1 w的患者46例,入院后随机分为常规液体管理组及PiCCO液体管理组.入院后所有患者首先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并根据痰培养及血培养等病原学检查调整抗生素应用.根据患者氧合、动脉血气进行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常规液体管理组监测患者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CVP)等,依据心率、血压、CVP等指标进行液体管理.PiCCO液体管理每日进行2次PiCCO监测,根据PiCCO数据进行液体管理.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1,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计算每位患者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等,3个月统计患者病死率.结果 PiCCO液体管理组患者累计液体入量较常规液体管理组明显减少,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病死率降低(均P<0.05).结论 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减少ARDS患者的液体正平衡,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病死率.

    作者:汪润民;高萍;杨吉乡;刘雪燕;李鹤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利塞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塞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OP)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及各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老年OP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58例应用利塞膦酸钠治疗半年.治疗前后进行骨密度(BMD)检测,并进行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测量.比较治疗前后BMD及代谢综合征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利塞膦酸钠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腰2-腰4及股骨颈BMD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高(P<0.05);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利塞膦酸钠治疗老年OP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显著,不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BMD水平提高,而且部分代谢相关指标也有所改善.

    作者:孙捷;迟铁;魏琪;刘星星;石晓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为单耳.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随访6个月后,采用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调查问卷(ETDQ-7)评估患者手术前后咽鼓管功能评分,并对比Valsalva测试(捏鼻鼓气法)、整体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ETDQ-7、Valsalva测试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咽鼓管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患者听力水平,安全性较高.

    作者:裴秋萍;李声岳;张燕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老年单侧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外科夹闭治疗后并发症

    目的 探讨老年单侧烟雾病(MMD)合并动脉瘤患者外科夹闭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状况.方法 MMD合并动脉瘤外科夹闭患者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60~69岁.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者12例,以脑内血肿合并SAH起病者1例.发病后行CT血管成像(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诊断为单侧MMD合并动脉瘤,13例有动脉瘤14个,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8个,位于大脑中动脉者3个,其他部位3个.诊断明确后进行外科夹闭治疗,13例中出现缺血并发症6例,出血性并发症2例,术前出血1例,感染并发症3例,癫痫发作1例.治疗后格拉斯哥预后评估量表(GOS)评分5分7例、4分4例、1分2例.结果 有的缺血性并发症是血流动力学性,积极治疗后可以取得满意结果;而有的缺血并发症为失平衡性质,发生后预后极差.单侧MMD也可发生出血并发症,而且理论上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很严重,应该重视.结论 由于MMD侧的血管脆弱,代偿能力差,加之脑组织顺应性差,容易出现症状性血管痉挛,术区也容易出血.

    作者:齐远;孟浩;刘天一;徐宁;冯颖利;张东焕;王宏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埃索美拉唑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镁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十二指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4例HP阳性胃十二指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0.5 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562.5 mg+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2次/d,口服;试验组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0.5 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562.5 mg+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2次/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较低,PGⅠ/PGⅡ水平较高,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镁能显著降低HP阳性胃十二指肠炎患者血清胃PGⅠ、PGⅡ水平,提高PGⅠ/PGⅡ水平,有效根除HP.

    作者:宋晓华;邵玉霞;娄渊贵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基于拉邦动作分析之广场舞设计指南

    目的 通过拉邦动作分析广场舞动作,发现舞蹈中隐含的问题,为改善舞蹈动作提供指南.方法 搜集了网路版、官方版和民间版的广场舞,邀请两位拉邦动作分析专家,将153段舞蹈动作片段依照空间因子、重力因子、时间因子3个维度进行拉邦动作分析.邀请3位康复治疗师针对行动驱使的舞蹈动作进行评估.结果 重力因子下官方版所属强烈劲力的动作多,网络与民间版的轻柔劲力动作较多,强烈劲力动作容易让身体感受到压力,产生不安、焦躁的情绪.结论 中老年人不太喜欢官方版广场舞的原因可能为强烈劲力的动作过多,而绵延劲力的舞蹈动作大多能有效锻炼协调性.基于拉邦动作分析及治疗师的评估,建立了拉邦广场舞设计指南.

    作者:余芩妏;饶培伦;钟润婷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化疗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血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化疗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血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结直肠癌患者37例,于化疗开始前、化疗2个月时、化疗4个月时、化疗6个月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胰岛素、C-肽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化疗期间发生血糖异常者占同期化疗的18.92%,其中FPG受损者占同期化疗的13.51%,糖尿病者2例,占同期化疗的5.41%,化疗前和化疗6个月后FPG水平差异显著(P<0.05).FOLFOX方案和XELOX方案对患者血糖异常发生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血糖组于化疗2个月时(3~4个周期)开始出现血糖异常升高,差异显著(P<0.05).32例患者化疗前和化疗6个月后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显著(P<0.05),空腹C-肽、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化疗可引起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血糖代谢的异常,其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有关.

    作者:杨媛;郭永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白细胞介素-21和Blimp1 mRNA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和Blimp1 mRNA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2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45名作为对照.取外周静脉血分离PBMC和血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21水平,分析DAS28、抗CCP抗体与IL-21的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PBMCs中Blimp1 mRNA表达量;使用IL-21、CD40L刺激PBMCs 72 h后检测Blimp1 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138+细胞比例.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IL-2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IL-21含量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DAS28、抗CCP抗体具有明显相关性(r=0.769、0.785,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BMCs中Blimp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21、CD40L体外刺激后,对照组与CD40L组Blimp1 mRNA表达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1组、IL-21+CD40L组Blimp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21+CD40L组明显高于IL-21组(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IL-21+CD40L组CD138+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D40L组和IL-21组(P<0.05).结论 IL-21可促进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BMCs中Blimp1 mRNA表达,IL-21与CD40L协同作用可通过调节Blimp1 mRNA表达促进B淋巴细胞分化并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

    作者:侯艳香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子宫内膜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的表达,分析二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3例确诊并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患者为观察组,19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的患者(留取子宫内膜)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和VEGF-D的表达.结果 两组HIF-1α和VEGF-D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HIF-1α和VEGF-D表达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HIF-1α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径、增殖指数密切相关.二者表达均与年龄无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HIF-1α和VEGF-D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子宫内膜癌中HIF-1α和VEGF-D表达升高可能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HIF-1α表达与肿瘤侵袭性生长密切相关.

    作者:李永川;祁青玲;艾小庆;刘玉嵚;冯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年龄因素对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检测颅内压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FVEP-NIICPM) 与腰椎穿刺技术检测的差异及年龄因素对应用FVEP-NIICPM技术检测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航天中心医院神经科诊断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行腰椎穿刺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150例,将年龄分3组:18~40岁为青年组(47例);41~65岁为中年组(56例);66~80岁为老年组(47例).应用FVEP-NIICPM技术检测受试对象的颅内压,之后立即行腰椎穿刺并记录脑脊液初压.结果 FVEP-NIICPM检测值与腰穿颅内压测量值有显著差异(Z=-3.793,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应用FVEP-NIICPM得到的检测值与腰椎穿刺测得的颅内压值存在正相关(r=0.867,P=0.001).不同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种类患者应用FVEP-NIICPM技术与腰椎穿刺技术测量的颅内压差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FVEP-NIICPM技术与腰椎穿刺技术测得的颅内压值不同,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二者所测数值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且两种方法所测得颅内压平均值绝对差值仅为5.5 mmH2O,基本反映颅内压的实际情况不影响对临床上的指导意义;年龄因素对FVEP-NIICPM技术测量颅内压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雪芳;杜继臣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有氧运动对老年男性生物学年龄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老年男性生物学年龄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退休男性老年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管理,观察组接受有氧运动管理.比较两组生物学年龄和肺活量.结果 观察组生物学年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前,两组肺活量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观察组肺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氧运动对不同衰老程度老年男性生物学年龄可起到延缓的作用.

    作者:闫巧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依托咪酯持续静脉麻醉对老年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循环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持续静脉麻醉对老年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循环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6例老年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2)和对照组(n=44),在常规麻醉诱导基础上,试验组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静注,对照组给予丙泊酚2 mg/kg静注,麻醉维持期间,试验组给予依托咪酯0.4~0.8 mg·kg-1·h-1持续静脉输注,对照组给予丙泊酚4~8 mg·kg-1·h-1持续静脉输注.分别于两组麻醉前10 min(T0)、麻醉诱导结束(T1)、插管后(T2)、术毕(T3)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分别于T0、T3、术后12 h(T4)、24 h(T5)和48 h(T6)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血糖、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进行检测,利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对免疫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进行检测,计算CD4+/CD8+比值.结果 与T0时相比,两组T1~2时SBP、DBP和MAP均降低,T1时HR降低,试验组T1~2时SBP、DBP和MAP均高于对照组,T1时HR高于对照组(P<0.05);与T0时相比,两组T3~4时血糖、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T0时相比,两组T4~5时CD3+、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比例均降低(P<0.05),两组各时点CD8+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T4~5时CD3+、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托咪酯持续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可减少对循环系统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改善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石金山;蒋柯;方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康柏西普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脉络膜厚度及睫状后动脉血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脉络膜厚度及睫状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湿性AMD患者100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康柏西普组和曲安奈德组各50例.曲安奈德组给予曲安奈德0.1 ml注射,康柏西普组给予康柏西普0.05 ml注射,采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测量患者治疗眼的睫状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采用 Spectrali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EDI技术测量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睫状后动脉PSV、EDV、RI、SFCT及不良反应.结果 康柏西普组治疗后1、4、8 w SFCT明显低于曲安奈德组(P<0.05);两组均无出现眼压增高、眼内炎、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不良反应.结论 湿性AMD患者注射康柏西普能更有效降低患者脉络膜厚度,改善睫状后动脉血流,促进疾病恢复,安全可靠.

    作者:陈圣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神经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

    目的 分析神经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 连续选择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和基础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进行神经康复治疗(包括神经发育疗法、脑功能重组技术和中医针灸、理疗等),采用Fugl-Meyer平衡评估表评估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1个月和3个月的Fugl-Meyer和Barthel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的两项得分均高于1个月(P<0.05);对照组1个月和3个月的Fugl-Meyer和Barthel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康复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彭蕾;陆小伟;陶彤;王兆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