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老年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

张兰香;郭爱松;奚广军;朱振杰

关键词:综合康复训练, 咽部冰刺激, 急性脑卒中, 吞咽困难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老年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脑卒中后出现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及进食训练、口腔肌肉锻炼等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咽部冰刺激.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咽部冰刺激应用于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食管癌术患者肠道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肠道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根据术后营养支持方式分为肠道内营养观察组和肠外营养对照组各40例,对比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营养指标均明显上升,观察组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浆视黄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胃瘫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道内营养有助于食管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邦辉;蔡文杰;许振东;张永聪;连络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可生物降解4价奥沙利铂(Ⅳ)纳米药物对原位肝癌小鼠的治疗效果

    目的 评价可生物降解4价奥沙利铂(Ⅳ)纳米药物对原位肝癌小鼠的抗肿瘤效果.方法 通过外科手术将肝癌H22细胞种植于昆明鼠的左肝内,构建原位肝癌小鼠肿瘤模型.将4价奥沙利铂(Ⅳ)药物连接到高分子载体上,组装成纳米药物,将该纳米药物同小分子奥沙利铂(Ⅱ)对肝癌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成功构建了小鼠肝癌原位模型,并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实验及肿瘤机制实验证实可生物降解4价奥沙利铂(Ⅳ)纳米药物更有效,生物毒性更低.结论 可生物降解4价奥沙利铂(Ⅳ)纳米药物对原位肝癌小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明显降低了铂药的毒副作用.

    作者:侯杰;焦成斌;尚进才;张晓丽;罗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药单体成分抗心肌纤维化的药效物质基础

    心肌纤维化( MF)〔1〕存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可导致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脏猝死等. 近年来研究〔2〕发现MF是高血压、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共同的病理产物. 其作用机制复杂多样,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氧化应激、炎性因子、生长因子、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和内皮衍生因子分泌失衡等密切相关. 近年来研究中医药对MF的文献较多,并呈增加趋势,其中研究中药复方、单味药对MF作用的居多. 研究类别较多的有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化痰止咳药〔3〕. 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是中药抵抗MF的物质基础,但却对研究具体成分增加了难度,所以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的文章相比于单味药和复方制剂相对较少. 本文对中药各成分抗MF进行综述.

    作者:孙佳欢;于琨;刘玉;李爱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郴州市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郴州市社区老年人的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800例郴州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843份,回收有效问卷800份(94.9%).郴州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抑郁情绪检出率为9.7%(轻度5.9%,中重度抑郁3.8%).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受教育程度、以往职业、主要经济来源、吸烟情况、读书看报习惯及患慢性病情况均与抑郁情况显著相关(P<0.05).非在婚,以往职业是农民和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是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上和独立经济来源是老年人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结论 郴州市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检出率较高.应及时加强健康状况和社会心理干预,有效预防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

    作者:成孟丽;贺莉萍;周一平;周少平;周勇;刘庆武;熊燚;周乔乔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运动动态评估结合镜像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动态评估结合镜像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FM)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3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运动评估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运动评估组在常规治疗础上辅以运动评估法配合治疗,联合治疗组则予以运动评估法联合镜像治疗,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前后FM评分、生活质量评分(GQOL).结果 入院当天各组FM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 w、1个月联合治疗组FM评分明显高于运动评估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运动评估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患者采用运动动态评估结合镜像治疗能够明显改善FM,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吴艳;杨建全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胃腺癌中白细胞介素-6、-17A表达与间质中巨噬细胞的关系

    目的 检测胃腺癌中白细胞介素(IL)-6、IL-17A的表达,关注二者与间质中巨噬细胞的关系.方法 胃腺癌术后组织共57例为观察组,距肿瘤边缘>3 cm的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13例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肿瘤细胞中IL-6和IL-17 A、间质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163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肿瘤细胞中IL-6、IL-17A的表达、间质中CD163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IL-6、IL-17A和CD163的表达与肿瘤的炎性反应程度、浸润深度均密切相关,IL-6、IL-17A与肿瘤的大径密切相关,IL-17A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L-6和CD163、IL-17A和CD163呈正相关.结论 胃腺癌术后组织中IL-6、IL-17A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二者均与肿瘤间质的巨噬细胞反应具有相关性.

    作者:缪巍;才保加;刘宁;王晓龙;马晓明;戈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3例实施微创手术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3例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3个月内死亡率为31.6%,预后良好组109例,预后不良组84例.预后良好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手术预后与术前GCS、出血量、破入脑室、手术时机、合并心血管疾病和术后并发症呈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前GCS、出血量、破入脑室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8.124,5.161,4.096,6.358;P<0.05).结论 术前GCS、出血量、破入脑室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钟军;将其俊;甘正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老龄化视野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问题及对策

    截至201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 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1〕. 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达3500 万;慢性病、空巢老人均已突破1亿大关. 而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94110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3043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8927个,互助型的养老设施40357 个,各类养老床位577.8万张〔1〕. 这说明我国老年人口增长快,规模大,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严重. 针对当前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探究有效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作者:零东智;宋强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丁苯酞(NBP)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查阅NBP治疗VD的文献,对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痴呆程度、增强抗氧化能力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9篇,1544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72例.以简易精神状态尽可检查表(MMES)为指标共纳入18篇文献,结果显示试验组MM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Z=7.98,P<0.00001);以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为指标共纳入13篇文献,结果显示试验组CD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Z=7.89,P<0.00001);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指标共纳入8篇文献,结果显示试验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Z=5.01,P<0.00001);以丙二醛(MDA)为指标,共纳入7篇文献,结果显示试验组MDA含量明显降低(Z=3.23,P=0.001);以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为指标共纳入2篇文献,结果显示试验组Hcy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Z=3.23,P=0.001);共有2篇文献分析了疾病疗效,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Z=3.18,P=0.001);以不良反应为指标共纳入5篇文献,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P=0.27).结论 NBP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痴呆程度且治疗VD安全有效.

    作者:李宗丽;曾宪珠;刘晓;韩永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中心住院的299例患者,年龄≥60岁,其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28例,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1例.入院后行超声心动图、血液常规检查,并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进行分组.通过比较各组血尿酸水平,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平均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心功能分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高HUA可能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笛;冷吉燕;金惠敬;王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彩色超声多普勒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脉粥样硬化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CDU)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行颈动脉CDU检查的T2DM患者62例,其中微量蛋白尿者33例(病例组),蛋白尿29例(对照组),应用CDU检测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狭窄形成,并分析其狭窄程度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颈动脉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UAE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84,P<0.0001).结论 CDU能对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估.

    作者:张梦菲;黄利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机器人导航消融与手工消融治疗房颤的疗效比较

    目的 通过Meta分析定量评估机器人导航消融与手工消融治疗房颤的疗效比较.方法 对2013年4月14日以前,MEDLINE、EM-BASE、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所有应用机器人导航消融和手工消融治疗房颤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Meta分析的研究共有8篇,792例患者.与手工消融相比,机器人导航消融显著减少X线曝光时间和剂量-面积乘积,加权均数差(WMD)分别为-8.9(min)(95%CI:-12.54~-5.26,P<0.0005)和-1065.66 Gycm2(95%CI:-1714.36~-416.96,P<0.001);同时两组资料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P<0.0005),而发表偏倚的可能性低.进一步对亚组分析表明,机器人导航消融不管是随机临床试验,还是非随机临床试验,X线曝光时间都缩短,而且随机临床试验缩短的更明显(WMD:-12.61;95%CI:-15.13~-10.09;P<0.0005).与手工消融相比,机器人导航消融的成功率相对较高,OR为3.45(95%CI:0.24~49.0;P=0.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器人导航消融与手工消融相比,能够显著缩短X线曝光时间,减少剂量-面积乘积,尤其是随机临床试验组.

    作者:黄群英;蔡洪斌;翁智远;余福玲;彭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丁苯酞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和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96例,随机分为添加丁苯酞治疗组(丁苯酞组48例)和不添加丁苯酞治疗组(常规治疗组48例);同时选择门诊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48例).分别测定入院时和治疗后3 d,7 d,14 d血浆LPA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进行评估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采用Bar-thel指数(BI)、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等测试.结果 两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LPA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丁苯酞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浆LPA水平在治疗后3 d和7 d逐渐下降,14 d基本降至正常水平,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但丁苯酞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与治疗前及与常规治疗比较,丁苯酞组治疗14 d后SAS、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添加丁苯酞可显著降低血浆LPA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焦虑、抑郁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宋天琦;白洋;王策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与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不同前列腺癌(PCa)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GS)与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MAB)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80例PCa患者,29例因自行中断治疗、随访失败及未按计划复查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PSA)而被排除,入组51例,25例采用手术去势+抗雄药物治疗(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非类固醇抗雄激素药物氟他胺),26例采用药物去势+抗雄药物治疗(戈舍瑞林联合非类固醇抗雄激素药物比卡鲁胺),入组病例均于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进行血清PSA测定.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GS进行分组,各组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后的血清总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去势+抗雄药组与药物去势+抗雄药物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前列腺癌穿刺标本GS与MAB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唐文娟;肖圣香;李杨;姜宏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数字乳腺X线用于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数字乳腺X线用于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60例病理证实为DCI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术前行数字乳腺X线及彩色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数字乳腺X线对DCIS恶性定性、病灶、钙化诊断敏感性高于彩色超声,对肿块的诊断敏感性低于彩色超声(P<0.05);两者联合检查对DCIS恶性定性、病灶、肿块、钙化诊断敏感性高于彩色超声,对恶性定性、肿块诊断敏感性高于数字乳腺X线(均P<0.05).结论 数字乳腺X线用于DCIS的诊断敏感性高,尤其可发现单纯表现为钙化的病灶,联合彩色超声可提高对病变肿块的检出率,有助于提高定性诊断准确性.

    作者:杨亚琛;梅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IGF-1和VEGF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DR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研究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两组出血斑点面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微血管瘤数量、VEGF、IGF-1、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结果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出血斑点面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微血管瘤数量、VEGF和IGF-1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EDV和PSV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单用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DR相比,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更明显地降低患者出血斑点面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微血管瘤数量及VEGF、IGF-1水平,并提高EDV和PSV.

    作者:喻巍;林柏松;马淑凤;张巍巍;吴庆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IL-12、TNF-α、hs-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2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1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血压变化情况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血清IL-12、TNF-α、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24 h收缩压(SBP)、24 h舒缩压(DBP)、24 h SBP变异性(SBPV)、24 h DBP变异性(DB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24 h DBPV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3%(79/81)〕较对照组〔80.25%(65/81)〕显著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1.23%)较对照组(12.35%)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皮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2、hs-CRP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付晓昉;张明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浓度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AECOPD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浓度组与大浓度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小浓度组应用小浓度布地奈德(2 mg/次,20 min/次,2次/d)雾化吸入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大浓度组应用大浓度布地奈德(4 mg/次,20 min/次,2次/d)雾化吸入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疗程均为1w.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肺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大浓度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小浓度组(P<0.05).治疗1 w后,大浓度组血氧分压(PaO2)高于小浓度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小浓度组(均P<0.05).治疗1 w后,大浓度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高于小浓度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浓度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AECOPD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安全性较好.

    作者:张钰;毛旻;刘璐;魏巍;何灿明;陈志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低分子肝素组行常规化疗联合低分子肝素、联合组行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参麦注射液.对照组共2个周期42 d,低分子肝素组于化疗前3 d开始至化疗后第4天,共7 d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联合组在低分子肝素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用药共6 w.各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指标、纤溶指标、临床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和联合组PLT、PT、TT、D-D、Fib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较低分子肝素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三组均没有完全缓冲(CR)病例.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和联合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5%、90%、95%,三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和联合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三组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参麦注射液能改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防止血栓形成,同时可以增强化疗效果.

    作者:吕群;张刘海;余瑜曼;王建军;阮肇扬;戴一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

    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害称为酒精性肝病( ALD) ,由初期的酒精性脂肪肝( AFL)逐渐发展为酒精性肝炎( AH)、酒精性肝纤维化( AHF)、酒精性肝硬化( AC)甚至肝细胞肝癌( HCC)〔1〕. 短时间内严重酗酒可直接诱发大量肝细胞坏死甚至肝衰竭. ALD发病趋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的又一大损肝原因〔2〕. 肝脏是酒精和脂质代谢的主要器官,酒精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长期饮酒可破坏糖脂代谢酶类的活性,造成代谢紊乱,特别是脂质代谢紊乱.

    作者:曹智丽;周俊英;王娟;王维;王艳;张文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