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制牛肉汤对脑缺血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和干扰素-γ的影响

李丹丹;王辛;马茜;蒋立;王爱红

关键词:特制牛肉汤, 脑缺血, 白细胞介素-1β, 干扰素-γ
摘要:目的 研究特制牛肉汤对脑缺血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及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 将9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特制牛肉汤组和肌肽组,每组24只.模型组、特制牛肉汤组和肌肽组采用线栓法制备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pM-CAO),于术后清醒2 h内首次灌胃给药,特制牛肉汤组予600 mg·kg-1·d-1特制牛肉汤,肌肽组予600 mg·kg-1·d-1肌肽水溶液.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每日2次,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1 d,3 d和7 d处死,各组各时点8只大鼠.采用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分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外周血中IL-1β、IFN-γ表达.结果 脑缺血后,各时点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上升;与模型组相比,予特制牛肉汤7 d后,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下降(P<0.05).脑缺血后,模型组、特制牛肉汤组和肌肽组均可见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灶.与模型组相比,予特制牛肉汤和肌肽1 d和3 d后,脑梗死体积分数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予特制牛肉汤7 d后,脑梗死体积分数显著降低(P<0.01).脑缺血后,各时点模型组大鼠外周血IL-1β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予特制牛肉汤7 d后,IL-1β水平明显下降(P<0.05);予肌肽7 d后,IL-1β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缺血后3 d和7 d,模型组大鼠外周血IFN-γ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予特制牛肉汤和肌肽7 d后,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特制牛肉汤通过下调促炎细胞因子IL-1β、IFN-γ表达,从而减轻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对脑起保护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力肌群锻炼对老年机械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干预效果

    目的 研究重力肌群锻炼对生物力学破坏所致老年机械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缓解作用.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病患94例均检测确诊属生物力学破坏引起机械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按照就医时间标号随机分组.观察组47例,针对腰椎间盘生物力学特点实施重力肌群锻炼持续干预;对照组47例,采取常规腰椎牵引配合骶管注射治疗.应用魁北克腰痛障碍评分量表(QBPDS)评估患者症状改善状况,记录不同时间节点疼痛缓解效果,记录患者腰背伸状态下平均功率(AP)、峰力矩(PT)、腰背屈/伸比值(F/E)等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首日(T1)QBPDS、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2 w(T2)QBPDS、VAS改善效果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45 d(T3)两组QBPDS、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T4)、治疗3个月(T5)QBPDS、VAS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5PT(60°、120°)、AP(60°、120°)、F/E(60°、120°)生物力学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同组T1、T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5 PT(60°)、AP(120°)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力学破坏所致老年机械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采取重力肌群锻炼效果确切,持续干预锻炼后患者后期脊柱生物力学调整效果及脊柱应力平衡均得到明显恢复,有效缓解腰痛症状.

    作者:苏绍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内质网应激PERK通路在脑泰方提取物保护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脑泰方(NTF)提取物(NTE)对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内质网应激PERK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 自备NTE连续灌胃7 d后,在体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观察术后大鼠的神经行为,同时使用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使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及RT-qPCR观察内质网应激PER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NTE对大鼠脑缺血后的行为有一定的改善作用;NTE可明显增加MCAO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存活.NTE从术后12 h开始抑制PERK通路p-PERK的表达,明显促进GRP78蛋白的表达,抑制术后CHOP蛋白的表达,尤其在术后24 h.RT-qPCR结果显示NTE可以显著降低MCAO术后72 h海马CA1区神经元内CHOP的表达.结论 NTE对脑缺血具有治疗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抑制内质网应激PERK通路,尤其是在脑缺血的早期.

    作者:石咏梅;马英民;廖君;易亚乔;余清平;黄娟;葛金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脂代谢调节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脂代谢调节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前列腺癌患者1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氟他胺联合戈舍瑞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血脂水平、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SA、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治疗组PS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TC及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调脂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PSA、TC及TG水平,提高肿瘤治疗效果,且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邹维;李卓;刚晓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脂多糖介导的TLR4信号通路在膀胱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脂多糖介导的Toll样受体(TLR)4信号通路活化在膀胱癌(BC)T24细胞系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T24细胞,使用1μg/ml的脂多糖分别刺激该细胞0、6、12、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量,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又称B7-H1)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中B7-H1蛋白的表达,分析TLR4表达与B7-H1 mRNA及其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TLR4阳性率随刺激时间的增长而上调,且在12 h时达到高值,24 h时表达略有降低,但仍较高.6、12、24 h时TLR4阳性率与0 h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及ELISA结果显示B7-H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随刺激时间的增长而上调,且在12 h时达到高值,24 h时表达略有降低,但仍较高.与0 h时比较,6 h和24 h T24细胞B7-H1 mRNA及蛋白表达量增高(P<0.05),12 h显著增高(P<0.01).TLR4与B7-H1 mRNA呈正相关(r=0.785,P=0.002),TLR4与B7-H1蛋白呈正相关(r=0.825,P=0.012).结论 脂多糖能活化TLR4信号通路,并上调B7-H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可能参与BC细胞免疫逃逸,为BC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吴高亮;周伟敏;齐雪亮;胡涌;黄骥;郝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降钙素原与肺部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肺部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肺部感染MDRAB病人116例,于入院第1、3、7天检测血清PCT,按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不同组的PCT水平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并对PCT与PSI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低危组(41例)占35.34%,中危组(56例)占48.28%,高危组(19例)占16.38%.入院时高危组的PCT阳性率为89.47%,显著高于中危组(75%)与低危组(26.83%,P<0.0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各组血清PCT水平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CT与PSI分值呈较强的正相关(r=0.727,P<0.05).结论 血清PCT与肺部感染MDRAB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监测其PCT水平能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

    作者:肖洋;赵鸣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与口服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疗效Meta分析

    目的 应用meta分析评估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与口服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EH)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纳入曼月乐和口服孕激素治疗EH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所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曼月乐组术后子宫内膜逆转率显著高于口服孕激素组(P<0.1).结论 与传统口服孕激素相比,曼月乐是一种安全、有效、保守性的治疗EH的手段.

    作者:金鑫;苑春莉;韩珊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住院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住院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广东省2所医院住院的117例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个维度得分为:心绞痛发作频率(AF)(69.41±17.39)分、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60.99±22.76)分,治疗满意程度(TS)(50.16±12.11)分、疾病主观感受(DP)(40.49±22.34)分、心绞痛稳定程度(AS)(25.25±15.55)分.②生活量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BMI及是否吸烟影响(P<0.01).③患者疾病应对方式的面对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常模,回避和屈服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SAQ各维度与应对方式的面对呈正相关,与屈服呈负相关(P<0.05);SAQ的PL、AF、TS、DP四个维度与回避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临床应重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评价,并做好影响因素的分析,积极采取生理和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瑞;芦夏;由天辉;陈冬梅;陈垦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系统评价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技术对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PubMed、Co-chrance Library五大数据库,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纳入符合标准的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评级,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566例患者.系统评价结果结果显示:ALB、TBIL、PT、PTA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P<0.05).结论 自体BMSCs移植治疗肝硬化是有效的,但仍需要基础研究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黄河;魏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绝经前女性冠心病高危因素及冠脉特点

    目的 探讨绝经前女性高危因素与冠心病(CHD)的发病关系及冠脉造影病变特点.方法 选择行冠脉造影检查术的绝经前女性114例和绝经后女性134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绝经前女性分为CHD组48例(42.1%),年龄(44.1±4.3)岁,共有70支病变冠脉,冠脉正常组66例(57.9%),年龄(44.3±3.8)岁;绝经后女性分为CHD组76例(55%),年龄(58±4.6)岁,共有152支病变冠脉,绝经后冠脉正常组58例(45%),年龄(57±3.8)岁.分析各组临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 绝经前女性CHD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绝经后女性CHD组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率显著高于绝经前女性;绝经前女性患者多为单支血管病变,绝经后女性多为双支及多支血管病变;绝经前女性冠脉病变多<20 mm,绝经后女性冠脉病变多≥20 mm.绝经前女性冠脉病变以左前降支为常见(70%).结论 高血压及糖尿病是绝经前女性CHD主要发病因素,高甘油三酯是绝经前女性CHD佳预测因素.绝经前女性CHD患者冠脉病变以单支血管、短病变为主,病变部位多位于前降支.

    作者:李志娟;程建新;罗润丰;闫鹏;刘相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栓弹力图预测老年重症患者血栓发生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预测老年重症患者血栓发生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重症监护室(ICU)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TEG、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及血小板计数(PLT)检查,对TEG参数、凝血4项指标、PLT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TEG、常规凝血功能指标预测敏感度、特异度进行评价.结果 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与凝血酶原时间(PT)无相关性,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呈正相关,TEG参数凝血形成时间(K)与纤维蛋白原(Fib)、PLT呈负相关,TEG参数大凝块强度(MA)与Fib、PLT呈正相关,TEG参数凝固角(Angle)与Fib、PLT呈正相关(均P<0.05);TEG参数R、K、MA、Angle与D-二聚体(D-di-mer)均无相关性(P>0.05);TEG参数R与K呈正相关,MA、Angle与K均呈负相关,MA与R呈负相关,MA与Angle呈正相关,Angle与R呈负相关(均P<0.05);TEG、常规凝血功能指标预测血栓敏感度均<50.0%,但TEG参数预测特异度高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结论 TEG预测老年重症患者血栓发生的敏感度较低,特异度较高,能降低血栓发生误诊风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且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无法相互替代,实际应用需与临床、实验室检测结合进行综合考虑.

    作者:罗蔓琳;赵佳丽;杨洁;白帆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太极拳练习对老年女性红细胞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太极拳练习对老年女性红细胞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老年女性受试者分为锻炼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不进行练习,锻炼组进行4个月太极拳练习,全部受试者练习前后各取血一次,检测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和CD35、CD55、CD59分子表达,并检测血浆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 锻炼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显著提高(P<0.05),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变化不明显(P>0.05);红细胞CD35、CD55数量显著升高(P<0.05);CD59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锻炼组丙二醛(MDA)显著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则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血液各项指标两次检测对比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太极拳练习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加强细胞对补体攻击的抵御,抗氧化功能同时增强,有利于红细胞免疫功能发挥.

    作者:张舒;赵永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泼尼松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细胞因子及肺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泼尼松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细胞因子及肺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10、干扰素(IFN)-γ、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TNF-α、IFN-γ、IL-4、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4、IL-10、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PC-Ⅲ、Ⅳ-C、HA、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肺纤维化程度.

    作者:杨晟楠;张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龄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

    目的 了解高龄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患者骨质疏松(OP)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411例高龄老年男性进行恶性肿瘤患病情况的调查,并检测其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标志物,包括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N端骨钙素(OC)、甲状旁腺素(PTH)、25-羟基维生素D3〔25(OH)D〕.结果 高龄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患者OP发病率明显高于无恶性肿瘤的高龄老年男性(P<0.05).与无恶性肿瘤的高龄老年男性相比,有恶性肿瘤者体重指数(BMI)显著较低(P<0.05),血清CTX、OC和PTH水平显著较高(P<0.05).结论 高龄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发生OP,而维持理想的体重、及时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和积极补充维生素D,可能是降低高龄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患者OP发生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施玲飞;沈朋;边平达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鼻咽癌组织中TRPC1表达及其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瞬时受时电位(TRPC)1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鼻咽癌组织标本80例和鼻咽慢性炎症标本80例;鼻咽癌C666-1细胞分为siRNA TRPC1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组织中TRPC1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TRPC1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测定细胞中TRPC1 mRNA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鼻咽癌组TRPC1蛋白阳性率高于鼻咽慢性炎症组(P<0.05).si-TRPC1组C666-1细胞中TRPC1蛋白和TRPC1 mRNA的表达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第3天和第5天si-TRPC1组C666-1细胞OD值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si-TRPC1组C666-1细胞G1期比例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S期比例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si-TRPC1组C666-1细胞早期凋亡比例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C666-1细胞侵袭力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TRPC1蛋白呈高表达,沉默TRPC1基因后鼻咽癌细胞中TRPC1水平下降,TRPC1能够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抑制鼻咽癌细胞凋亡.

    作者:王佳蓉;陈翊民;吴瑞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bFGF、TNF-α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TGP)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晚期NSCLC患者80例,按照乱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采用GP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TGP治疗,两组均治疗42 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血清VEGF、bFGF和TNF-α水平,并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VEGF、bFGF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恶心呕吐、食欲、便秘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气促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整体生活质量、食欲、便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气促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GP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与单独GP方案相当,但患者血清VEGF、bFGF和TNF-α水平下降更明显,生活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

    作者:臧晔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E6、p53 mRNA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老年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6、p53 mRNA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40例宫颈癌患者均按计划进行根治性放射治疗前后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p53 mRNA的表达水平,并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有效组29例和无效组11例,分析HPV16-E6、p53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72.50%;放疗前后无效组2例HPV16-E6、p53 mRNA和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后有效组4例HPV16-E6 mRNA、p53 mRNA表达水平明显改善,HPV16-E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p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 HPV16-E6感染、p53基因异常参与了老年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检测HPV16-E6、p53 mRNA的表达可判断宫颈癌组织放疗敏感性.

    作者:王庆西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内科胸腔镜对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技术在胸膜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内科胸腔镜技术对148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老年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病理明确诊断123例,未能明确诊断25例;结核67例,胸膜转移癌56例,其中来源于肺癌48例,妇科肿瘤2例,胃肠道肿瘤1例,胸膜间皮瘤4例,内分泌癌1例.结核T斑点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率为79.17%,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为75.00%,胸水CEA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96.00%,敏感度92.86%,特异度98.28%.结论 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应用内科胸腔镜技术具有微创、安全的特点,呼吸科医师可学习掌握,且其胸膜疾病的确诊率较高.

    作者:隋雨;谷月;温中梅;高丽娜;刘超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桑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桑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α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建立高脂饲料喂养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雄性Wistar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00 mg/kg灌胃)、桑叶总黄酮组(200,100,50 mg/kg灌胃),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4 w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肝脏PPARα和AMPKα2蛋白表达.结果 桑叶总黄酮能降低T2DM大鼠的FPG、FINS水平,Western印迹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PPARα和AMPKα2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经桑叶总黄酮干预治疗后,AMPKα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PPARα蛋白水平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桑叶总黄酮对T2DM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增加大鼠肝脏AMPKα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刘冬恋;凌保东;谭林;杨春梅;杨霞;游均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心房颤动并抑郁患者血浆神经肽Y、儿茶酚抑素、5羟色胺受体4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心房颤动并抑郁患者血浆中神经肽(NP)Y、儿茶酚抑素(CST)、5羟色胺受体4(5-HTR4)的变化与预测.方法 选择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根据年龄分为60~69岁组31例(A组),70~79岁组33例(B组),80~89岁组32例(C组),心房颤动未合并抑郁障碍组33例(D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浆NPY、CST和5-HTR4的含量.结果 与D组比较,A、B、C组NPY含量明显减低(P<0.05),CST、5-HTR4明显升高(P<0.05).随年龄增加NPY、CST、5-HTR4浓度逐渐减低(P<0.05).结论 NPY、CST、5-HTR4的变化可能成为老年心房颤动并发抑郁障碍风险的预测因子并影响其病程,且年龄与NPY,CST,5-HTR4的浓度均呈负相关.

    作者:侯军邑;昌艳艳;王润泽;董川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

    我国自1999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难题逐渐凸显,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1〕. 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减轻我国社会、政府、家庭负担,做好我国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2〕. 然而目前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需借鉴人口老龄化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以不断改进、完善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体系. 现将国内外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相关现状及完善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体系的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陈琦蓉;刘丹;唐四元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