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脑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心功能的影响

张健瑜;许兆延;梁茜;梁日明;蔡炜标;岑锦明

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 重组脑钠肽,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脑钠肽(rhBN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法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29例、接受常规治疗+rhBNP治疗的观察组27例.评估两组治疗效果;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心功能参数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功能参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w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右房压(R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参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压末期内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BNP可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优化血流动力学状态.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移植后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研究进展

    慢性移植肾肾病( CAN )被认为是导致移植肾晚期功能丧失(失功)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其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特征,不能充分有效地阐明疾病潜在的发展过程,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坏死( IF/TA)不能完全代替CAN,但其有具体性的移植肾失功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特征,便于研究移植肾晚期失功的形成原因,本文就移植术后的IF/TA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并介绍其相关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烽;任雨;姚许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清转氨酶对老年冠心病PCI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转氨酶对冠心病经皮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老年冠心病PCI手术患者765例,依据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n=718)和死亡组(n=47).比较两组生存状况,对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死亡组随访时间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78.72%为院内死亡,死亡时间(5.99±3.27)d.死亡组年龄>75岁的比例、心率、血糖、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尿素氮、尿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收缩压、舒张压、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年龄>75岁、门冬氨酸转氨酶高、丙氨酸转氨酶、尿酸、CK-MB是影响老年冠心病PCI手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75岁、门冬氨酸转氨酶高、丙氨酸转氨酶、尿酸、CK-MB是影响冠心病PCI手术老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高危患者,给予早期干预和有效治疗.

    作者:吴丹;张梅;姜铁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中文版骨质疏松知识评价工具在老年住院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

    目的 检验骨质疏松知识评价工具(OKAT)在中国老年住院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 将英文版骨质疏松(OP)知识评价工具OKAT翻译成中文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对300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和AMOS17.0软件进行信效度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分半信度系数、组内相关系数、条目-总分相关系数等评价信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评价其效度.结果 Cronbachα系数为0.811,分半信度系数0.901,各条目组内相关系数(ICC)0.236~0.532,条目相关性分析显示各条目得分与总分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经EFA得到两个因子,各条目的共同度为0.621~0.851,累计解释方差68.532%.对模型进行CFA得到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0.922、拟合优度指数(GFI)0.946、近似误差平方根(RMSEA)0.003、回归系数0.16~0.88.此评价工具的佳临界点为9分,≥9分时表示有OP的危险,其灵敏度73.6%、特异度为60.6%,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为0.755.结论 中文版OKAT在老年住院患者中应用信效度良好,可为筛查老年住院患者OP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宁;郭沐洁;杨宁;王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血压在血管性痴呆病理过程的作用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 VD)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可伴有语言、运动、视觉空间技能及人格障碍等症状. 在欧美国家, VD发病人数占总痴呆人数的15%~20%,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 AD) ,排在第二位,而在亚洲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越AD居于首位〔1〕. 目前发现的VD危险因素除非血管因素如遗传、年龄、教育水平等外,还包括诸多血管因素(尤指脑内血管),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在这些血管因素中,无论由脑血管本身的病变,还是颅外大血管及心脏病变引起的高血压,均对VD具有重要影响. Smid等〔2〕对VD 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同时患有高血压者占92.0%. Skoog〔3〕表明,VD患者中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者占据很大比例. 因此,高血压被视为VD的高危因素. 研究表明,高血压导致VD的病理机制为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AS)或形成动脉瘤、微栓塞,并诱发炎症、内质网反应等,改变脑血流动力学,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终导致神经元丢失,从而导致VD的发生〔4〕.

    作者:宋宛珊;李霖;岳少乾;朱金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太极拳练习对老年女性红细胞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太极拳练习对老年女性红细胞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老年女性受试者分为锻炼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不进行练习,锻炼组进行4个月太极拳练习,全部受试者练习前后各取血一次,检测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和CD35、CD55、CD59分子表达,并检测血浆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 锻炼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显著提高(P<0.05),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变化不明显(P>0.05);红细胞CD35、CD55数量显著升高(P<0.05);CD59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锻炼组丙二醛(MDA)显著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则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血液各项指标两次检测对比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太极拳练习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加强细胞对补体攻击的抵御,抗氧化功能同时增强,有利于红细胞免疫功能发挥.

    作者:张舒;赵永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pEGFP-N1-NUCB2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SH-SY5 Y细胞中的转染效率

    目的 构建pEGFP-N1-NUCB2重组子并比较Lipofectamine 2000和Xfect两种转染试剂在进行神经细胞转染时的转染效率.方法 构建pEGFP-N1-NUCB2重组子,然后采用碱裂解法进行质粒DNA的提取,PEG-MgCl2进行质粒DNA的纯化,后将纯化的质粒DNA分别用两种不同转染试剂分别在HEK293细胞和SH-SY5Y细胞中进行转染.结果 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进行pEGFP-N1-NUCB2重组子的转染实验,发现在HEK293细胞中可以转染成功,但是在SH-SY5Y细胞中基本没有荧光显现;采用Xfect进行pEGFP-N1-NUCB2重组子的转染实验,发现在SH-SY5Y细胞中虽有荧光显现,但是转染效率非常低.结论 Xfect的转染效率高于Lipofectamine 2000,pEGFP-N1-NUCB2在SH-SY5Y细胞中采用脂质体进行转染很难成功.

    作者:田小菲;陈财良;高如阳;张建岭;史满金;张国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系统评价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技术对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PubMed、Co-chrance Library五大数据库,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纳入符合标准的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评级,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566例患者.系统评价结果结果显示:ALB、TBIL、PT、PTA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P<0.05).结论 自体BMSCs移植治疗肝硬化是有效的,但仍需要基础研究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黄河;魏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VEGF与Hp感染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CHD患者60例为观察组,抽取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VEGF和Hp-IgG,统计组间结果.结果 观察组Hp-IgG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p感染阴性组纤维蛋白原(Fbg)、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计数(P<0.05).观察组Hp-IgG阳性血清VEGF及Hp-IgG感染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Hp感染联系密切,且用于VEGF及Hp-IgG的检测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还可应用于CHD病情评估、诊断及其临床预后评估.

    作者:赵桂香;刘志强;汪惠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内侧及后外侧联合入路结合漂浮体位治疗老年三踝骨折的效果

    目的 探讨漂浮体位下内侧及后外侧入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可耐受手术的60岁以上三踝骨折患者36例,男13例,女23例;年龄60~79岁,平均69岁,术中采用内侧及后外侧联合入路结合漂浮体位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并对其效果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36例中有31例获得9~29个月的随访,平均15.8个月.骨折在10~17 w内均愈合,平均12.6 w,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及内固定松动的病例发生,术后8个月时采用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足踝临床评分系统(AOFAS)进行功能评定,优良率达87.1%.结论 内侧及后外侧联合入路结合漂浮体位治疗老年三踝骨折,术中改变体位容易,且暴露充分、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刘耀辉;陈小微;徐浩;王云根;方姝晨;李翰林;黄兴锐;李雪林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胃癌患者CD4+和CD8+T细胞的PD-1高表达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CD4+和CD8+T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受体(PD)-1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的PD-1表达情况;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表达情况;比较胃癌组织、胃癌患者外周血与健康人胃黏膜中CD4+、CD8+T细胞的PD-1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分析胃癌组织中表达PD-1阳性与PD-1阴性的CD4+、CD8+T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PD-1表达和单核细胞的PD-L1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织中CD4+、CD8+T细胞表达的PD-1显著高于胃癌外周血和正常人胃黏膜中的PD-1表达;胃癌组织中PD-1阳性的CD4+,CD8+T细胞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7、granzymeB,肿瘤坏死因子(TNF)显著低于PD-1阴性.结论 胃癌患者体内CD4+、CD8+T细胞高表达PD-1抑制了T细胞的功能,促进胃癌的免疫逃逸.

    作者:何芳;王芳;张艳婷;李鹏;杨少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代谢综合征与老年原发性前列腺癌的关系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老年原发性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71例为研究组,另选健康体检者5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MS指标包括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脂指标及两组MS发病情况.结果 两组血压升高患者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BMI、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S发病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老年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MS发病率较低,MS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陈万钵;蔡仙国;陈柏康;俞洪元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多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研究与进展

    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新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约有4.15亿人,而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096亿,排名世界第一,推测25 年后,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达到6.42亿,我国也将有1.51亿糖尿病患者〔1〕. 糖尿病的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衰竭〔2 ,3〕. 《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 版)》指出,通过多种降糖药物共同治疗且药物剂量较大的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 HbA1 c )依旧在7%以上时应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方案来控制血糖〔4〕.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随访9年后仅有约25%对单药治疗的反应良好,而更多患者则需要胰岛素治疗〔5〕. 目前,为了缓解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症状,尤其是口服药物失效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方式有多种,如基础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预混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强化治疗等. 但每种治疗方案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本文就这些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优缺点进行综述比较.

    作者:王梦婕;李雅嘉;朱梦妤;王华;李强翔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WT1和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W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经手术切除的50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另选取同期获得的2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标本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所有组织标本中的WT1和VEGF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并结合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卵巢癌、良性卵巢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WT1阳性率分别为66.0%、10.0%和5.0%,VEGF阳性率分别为74.0%、30.0%和15.0%.WT1和VEGF均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高(P<0.05);卵巢癌组织中WT1的表达与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和病理类型有关(P<0.05),与年龄和淋巴转移无关(P>0.05);VEGF的表达则与病理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病理分级、病理类型和淋巴转移均无关(P>0.05);卵巢癌组织中WT1与VEGF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728,P<0.05).结论 WT1和VEGF均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可作为卵巢癌诊断、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会;王俊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脂多糖介导的TLR4信号通路在膀胱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脂多糖介导的Toll样受体(TLR)4信号通路活化在膀胱癌(BC)T24细胞系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T24细胞,使用1μg/ml的脂多糖分别刺激该细胞0、6、12、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量,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又称B7-H1)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中B7-H1蛋白的表达,分析TLR4表达与B7-H1 mRNA及其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TLR4阳性率随刺激时间的增长而上调,且在12 h时达到高值,24 h时表达略有降低,但仍较高.6、12、24 h时TLR4阳性率与0 h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及ELISA结果显示B7-H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随刺激时间的增长而上调,且在12 h时达到高值,24 h时表达略有降低,但仍较高.与0 h时比较,6 h和24 h T24细胞B7-H1 mRNA及蛋白表达量增高(P<0.05),12 h显著增高(P<0.01).TLR4与B7-H1 mRNA呈正相关(r=0.785,P=0.002),TLR4与B7-H1蛋白呈正相关(r=0.825,P=0.012).结论 脂多糖能活化TLR4信号通路,并上调B7-H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可能参与BC细胞免疫逃逸,为BC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吴高亮;周伟敏;齐雪亮;胡涌;黄骥;郝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桑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桑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α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建立高脂饲料喂养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雄性Wistar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00 mg/kg灌胃)、桑叶总黄酮组(200,100,50 mg/kg灌胃),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4 w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肝脏PPARα和AMPKα2蛋白表达.结果 桑叶总黄酮能降低T2DM大鼠的FPG、FINS水平,Western印迹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PPARα和AMPKα2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经桑叶总黄酮干预治疗后,AMPKα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PPARα蛋白水平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桑叶总黄酮对T2DM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增加大鼠肝脏AMPKα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刘冬恋;凌保东;谭林;杨春梅;杨霞;游均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海口市龙华区中老年人群打鼾情况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海口市龙华区中老年人群打鼾情况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2013年3~9月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学检查等方法对海口市龙华区随机抽样的1200例中老年人进行打鼾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计算打鼾的严重程度,分析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终共有1082例纳入分析,男587例,女495例.男性与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吸烟史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打鼾率高于女性,且重度及极重度打鼾率高于女性(P<0.05).不同打鼾程度人群体质量指数(BMI)、血肌酐(Scr)及尿酸(U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打鼾程度与BMI、Scr及UA呈正相关(P<0.05).结论 海口市龙华区中老年人群中,打鼾率较高,打鼾严重程度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呈正相关,应及时筛查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及早干预,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在打鼾人群中的发生.

    作者:梁丽花;林铃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幽门螺杆菌和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非CHD患者143例和CHD患者149例,CHD组根据病变支数又分为单支病变38例、双支病变46例、多支病变65支.所有病例行13C-呼气试验、血浆Hp抗体(Hp IgG)及血浆MMP-9水平检测,并计算CHD组Gensini积分;同时收集病史、尿酸(UA)、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评价Hp感染、MMP-9水平与CHD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吸烟、年龄、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CHD组Hp感染δ值、MMP-9水平及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非CHD组(P<0.05).Hp感染δ值、MMP-9水平及Gensini积分随病变血管数增加而升高(P<0.05).Hp感染δ值、MMP-9与Gensini积分正相关(r=0.869、r=0.932,均P<0.01),Hp感染 δ值与MMP-9正相关(r=0.90,P<0.01).结论 Hp感染和MMP-9水平对CHD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井立省;王德昭;邹爱春;李世敬;胡新科;陈浩;王伟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清激光拉曼光谱在非小细胞肺癌分期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血清激光拉曼光谱在非小细胞肺癌分期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非小细胞肺癌Ⅰ期患者23例,Ⅱ期24例,Ⅲ期19例,Ⅳ期11例和健康对照组14例的静脉血清,每个血清样品测3个点,将同一样品的3条光谱平均,以此代表该样品的血清拉曼光谱信号,将5组拉曼光谱信号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PLA)、线性判别分析(LDA)、交叉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平均拉曼光谱谱峰强度由健康对照组、非小细胞肺癌Ⅰ期、Ⅱ期、Ⅲ期、Ⅳ期逐渐减弱.在848 cm-1、999 cm-1、1152 cm-1、1446 cm-1及1658 cm-1处以健康对照组峰强强,Ⅲ期、Ⅳ期弱,除Ⅲ期、Ⅳ期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健康对照组、Ⅰ期、Ⅱ期和Ⅲ、Ⅳ期血清拉曼光谱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5.71%、65.21%、75%和86.67%,特异性分别为88.73%、100%、96.27%和91.91%,判别总准确性为92.21%(71/77).结论 血清拉曼光谱分析可有效区分Ⅰ、Ⅱ期和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作者:王虹;张少鸿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鼠妇提取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鼠妇水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骨桥蛋白(OPN)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MTT等方法,观测鼠妇不同浓度的水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分别在基础培养情况下及OPN诱导的条件下针对VSMC凋亡、增殖、迁移的影响作用.结果 ①OPN组及各浓度鼠妇水提取物、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于晚期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无影响.②不加入OPN刺激时,鼠妇水提取物对于细胞增殖起促进作用,且随着鼠妇水提取物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呈剂量依赖性.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细胞增殖,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各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呈剂量依赖性.给予OPN作用细胞后,两种提取物均发挥抑制细胞增殖作用.③OPN组、OPN+低浓度(0.5 mg/ml)鼠妇水提取物组、OPN+高浓度(1.00 mg/ml)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均可使细胞迁移数量增多,均有促细胞迁移的作用,其中OPN组迁移的细胞数量多,OPN+低浓度鼠妇乙酸乙酯提取物组、OPN+高浓度鼠妇水提取物组次之.结论 鼠妇提取物作为一种纯生物制剂,对于正常生长和刺激增殖后的平滑肌细胞作用是不同的;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抑制作用不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作者:段哲萍;于新江;李芳;李菁菁;赵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厄贝沙坦对帕金森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鱼藤酮致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PD模型组、PD+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组,每组12只.2.5 mg·kg-1·d-1鱼藤酮溶于二甲基亚砜和聚乙二醇(1:1)混合液中,埋于PD模型组、PD+厄贝沙坦组微量渗透泵中,余2组给予等质量的生理盐水;PD+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组同时给予1 mg·kg-1·d-1厄贝沙坦每天上午8时灌胃,其余2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试验周期为4w.行为学检测评定运动功能等损害症状;高效液相检测黑质区多巴胺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目;Western印迹检测黑质部位α-共核蛋白、caspase-3、核因子(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D模型组体质量、多巴胺含量显著下降,黑质区TH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α-共核蛋白、caspase-3、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但与PD模型组比较,PD+厄贝沙坦组经厄贝沙坦干预后,体质量、多巴胺含量显著提高,TH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加,α-共核蛋白、caspase-3、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厄贝沙坦可通过提高多巴胺含量、抑制黑质区TH阳性细胞凋亡和下调 α-共核蛋白、caspase-3、NF-κB蛋白表达而起到鱼藤酮致P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发满;黄新;敬泽慧;蒋德旗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