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身心功能活化运动对社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的促进作用

陆小香

关键词:身心功能活化运动, 健康促进
摘要:目的 探讨身心功能活化运动对社区和养老机构中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来自社区和养老机构的50名参与身心功能活化运动12个月的65岁及以老人运动过程中由专业人员进行实务带动,3~5次/w,2.5h/次,并在运动前、运动中每3个月共进行5次身心功能状态评定,包括体质状况、日常生活能力(ADL)、睡眠质量、情绪状态等.结果 ①与运动前相比,运动后老年人体质状况整体明显改善,如运动3个月体质指数(BMI)有一定程度改善(P<0.01);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降低,闭气时间、肺活量显著升高(P<0.01);运动后,老年人躯干、肩、肘的关节活动范围显著增加(P<0.01);握力(除运动3个月)、上、下肢肌耐力(除运动9个月)均有显著增强(P<0.01);②运动后3个月,ADL明显提高(P<0.0l),且随运动周期的延长,其能力提高更显著(P<0.0l);③身心活化运动对改善睡眠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④活动6个月后,轻度忧郁人数明显减少(P<0.01),忧郁指数显著下降(P<0.01).结论 身心功能活化运动设计融合了运动、竞赛、休闲、康复活动、音乐疗法等特色于一体,通过持之以恒的运动,可有效促进身体功能在关节活动度、肌力、平衡与协调,内脏与神经功能等方面的改善,进而改善老人睡眠质量和ADL.同时该运动通过团体协作、沟通和交流,发展友谊,增加社会互动,改善老人的心理健康,减轻抑郁.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10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效果、Harris评分、近期并发症及炎症因子、疼痛介质水平.结果 关节置换术后6个月,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9.63%)明显低于观察组(92.59%,x2=14.503,P=0.002).两组术后髋关节关节畸形评分无统计学差异(t=0.696,P=0.244);关节活动、疼痛程度及功能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483,P=0.007;t=7.869,P=0.000;t =4.343,P=0.000).两组术前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PG)E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1个月,观察组IL-1、TNF-α、5-HT、PG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3.297,P=0.000;t 21.423,P=0.000;t=36.400,P=0.000;t=37.671,P=0.000).术后半年内,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22%)明显高于观察组(5.56%,x2=6.271,P=0.012).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改善关节功能,避免术后并发症,减轻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更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华仲森;陈之青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干扰趋化因子CC受体-2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系增殖的机制

    目的 探讨干扰趋化因子CC受体(CCR)2基因的表达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Western印迹检测CCR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中的表达;用CCR2的siRNA转染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系(HOMC)细胞,转染48 h后用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CCR2蛋白表达;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印迹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 CCR2在OSF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阴性对照(NC)-siRNA组CCR2蛋白表达、细胞存活率及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2-siRNA组CCR2蛋白表达、细胞存活率及p-p38MAPK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CCR2在OSF中高表达,抑制CCR2的表达可通过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HOMC的增殖.

    作者:赵永;程志芬;玄延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及BPV对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226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将患者分为杓形组、非杓形组和反杓形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测定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评估BPV.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对三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24 h动态BPV、LVMI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颈动脉IMT与BPV各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杓形组比较,非杓形组和反杓形组LVMI明显增高(P<0.05],且反杓形组LVMI明显高于非杓形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颈动脉IMT与24 h SBPCV及nSBPCV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4和0.517;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与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血压病程、dSBPCV和nSBPCV有关(OR分别为1.077、0.090、1.011、1.181及1.132).结论 SBPBPV变化越大,颈动脉IMT增加越明显,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风险越高.

    作者:杨斌武;韩冰;张璐;杨彩兰;邓爱云;雷鹏;吴增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低强度复合振动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妇女慢性腰背痛的疗效

    目的 观察低强度全身复合振动(WBV)联合阿仑膦酸钠(ALE)治疗绝经后妇女慢性腰背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0P)患者60例,随机分为WBV组、ALE组和WBV+ALE治疗组(联合组),每组20例;WBV组给予低强度WBV(振动强度0.5 ~0.8 g,频率45~55 Hz,每次振动30 min,1次/d,5次/w,共6个月);ALE组予ALE 70 mg/w,1次/w;联合组给予WBV+ALE治疗.然后使用数字评价量表(NRS)测评治疗前后腰背痛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WBV组腰背部NRS评分降低22.03%,ALE组降低26.49%,联合组降低37.82%,3组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联合组降低程度显著高于WBV组和ALE组(P<0.05).结论 WBV、ALE和WBV+ALE3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绝经后妇女慢性腰背痛症状,其中低强度WBV联合ALE疗效佳.

    作者:陈国仙;王国荣;李国山;林宗锦;曾清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70岁及以上Ⅱ期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影响70岁及以上Ⅱ期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2015年就诊的89例70岁及以上接受根治性手术的Ⅱ期直肠癌患者病历资料,其中术式为Dixon式68例(75.6%),Miles 21例(24.4%);通过观察总生存(OS)及无病生存(DFS),分析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纳入了T分期、瘤体大小、术式、病理类型、淋巴结检出数、肿瘤大体形态、分化程度、术前癌胚抗原(CEA)、术前糖链抗原(CA)199、术后辅助放化疗.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组间生存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89例中位OS期为52.6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98.35%、86.80%、69.91%;中位DFS期为47.15个月,l、3、5年DFS率分别为94.40%、82.00%、75.65%.分析影响因素对患者总体OS均无明显获益(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P=0.004)、肿瘤大体形态(P=0.042)、淋巴结检出数(P=0.004)、术前CEA(P=0.042)、术前CA199(P=0.025)对DFS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检出数目(P=0.016)及T分期(P=0.030)为影响老年Ⅱ期直肠癌术后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分期、肿瘤大体形态、淋巴结检出总数、术前CEA、术前CA199等因素可作为70岁及以上老年Ⅱ期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DFS的预测因素,但不能作为长期预后的观测指标.此类患者OS及DFS并未从辅助治疗中明显获益.

    作者:孔祥泉;唐黎瑞;马礼钦;林亚来;杜开新;彭清琴;吴君心;李金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对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蒙特利尔认知(MoCA)量表在筛查脑白质疏松(LA)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LA患者113例为LA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7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MoCA量表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除命名和视空间执行功能外,LA组MoCA各分项得分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LA组与对照组MoC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oCA和MMSE评分对比,MoCA灵敏度80.53%,特异度76.63%:MMSE灵敏度22.12%,特异度88.78%.MoCA灵敏度显著高于MMSE(P<0.01).结论 MoCA量表在诊断LA患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及早发现LA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作者:王利军;王建平;牛延良;姜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虐待老年人评估量表研究进展

    老年人虐待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健康和社会问题[1],发生率为3.2% ~27.5%[2].联合国将老年虐待分为身体虐待、精神虐待、经济剥夺和疏忽照顾4类[3],而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性虐待、遗弃和自我疏忽[4].老年人一旦遭受虐待,就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导致过早死亡.因此,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定老年人虐待评估量表、建立养老院护理质量监督机构和为受虐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救助等措施来应对老年虐待问题.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期,同时家庭结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正经历着急剧的转型和变迁,这导致我国老人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面临较大的冲击[5].与早已进入老龄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制度还不健全,虐待老年人的相关研究还相对匮乏,且至今尚无自主制定的老年人虐待评估量表.应用便捷有效的老年人虐待评估工具,不仅有利于早期发现虐老风险,而且可及时地对虐老行为进行有效干预.本文对当前国外常用的5个老年人虐待评估量表进行综述.

    作者:高晓宁;陈珊珊;王云云;王泓午;窦昊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米力农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

    目的 探讨米力农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治疗效率、心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米力农组和米力农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率、心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米力农组,收缩末内径、舒张末内径显著小于米力农组,治疗效率显著高于米力农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米力农组(均P<0.05).结论 米力农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红;张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校退休人员孤独感形成原因及对策

    目的 了解高校退休人员的孤独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孤独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一般社会情况调查问卷对某高校的60岁及以上离退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孤独感平均得分为(31.65±8.347)分,女性、高年龄组、低知识层次及不良婚姻状况者孤独感水平相对较高,其中婚姻状况是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度和生活满意度相关性的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有无朋友和交流对象等成为孤独感产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针对交流对象的缺失,应从政府、社区、企业和个人4个层次全方位帮助老年人安享晚年.

    作者:陈灵泉;杨凯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血糖症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血糖症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621例老年AH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时血糖平均水平为7.6 mmol/L,其中41.1%患者有糖尿病病史.随访30 d,观察患者临床特征、治疗过程、血流动力学状态、生化指标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30 d,有62例(10%)死亡,与存活者相比,死亡者有较高的平均血糖水平(9.2 mmol/L vs 7.3 mmol/L,P<0.01),提示高血糖症与老年AHF患者30 d死亡率密切相关.结论 在老年AHF患者中,高血糖水平是30 d死亡率高危预测因素,独立于糖尿病及其他临床特征.因为血糖容易控制,可以作为治疗干预有效的指标.

    作者:张兰芳;齐晓勇;贾辛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老年中重度内痔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老年中重度内痔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方法 选择中青年PPH手术者47例为青年PPH组,老年PPH手术者40例为老年PPH组,老年传统外剥内扎术者36例为老年传统手术组.比较老年PPH组和老年传统手术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出院6个月后感染、出血、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尿潴留等并发症的随访情况;同时比较老年PPH组和青年PPH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老年传统手术组比较,老年PPH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6个月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与青年PPH组比较,老年PPH组6个月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治疗老年中重度内痔有效率高、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白金权;李柏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电针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中LncRNA差异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在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和电针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6只.模型组、电针组用皮下多点位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内关穴5d,比较各组心电图ST段偏移幅度;采用LncRNA芯片检测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心肌组织LncRNA的表达差异,筛选出电针治疗心肌缺血相关的LncRNA.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ST段偏移较小;上调和下调超过2倍的LncRNA共153条.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LncRNA表达谱变化显著.结论 LncRNA可能在电针治疗心肌缺血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萨喆燕;潘晓华;黄倩茹;万隆;董亚琴;许金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及其与血清B型钠尿肽的关系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及其与大鼠血清B型钠尿肽(BNP)的关系.方法 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50只)与正常对照组(30只),手术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进行心力衰竭造模,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手术处理,术前及术后50 d记录大鼠体重变化;在术后50 d采用超声心动仪对大鼠心脏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后壁厚度(LVPW)及室间隔厚度(IVS)进行测量,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内径缩短率(LVFS),测定大鼠血清BNP含量,比较心功能改变与大鼠血清BNP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心功能相比,LVIDd、LVIDs显著增高,LVPW、IVS、LVEF、LVFS均显著下降,血清BNP含量明显增高(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鼠血清BNP含量与LVPW、IVS、LVEF、LVFS呈负相关(P<0.05),与LVIDd、LVIDs呈正相关(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改变评价结果良好,且心功能的改变与大鼠血清BNP含量存在相关性.

    作者:回亚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城乡60~69岁老年人身体形态、功能指标比较

    目的 了解城乡老年人口体质差别,促进老年人口体质健康.方法 采用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城市和乡村低年龄组(60~ 64岁)和高年龄组(65~ 69岁)男、女老年人的身体形态、身体功能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60~64岁男性城乡老年人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和腹部皮皱厚度差异显著(P<0.05,P<0.01),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布兰奇指数差异显著(P<0.05,P<0.01);女性城乡老年人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皮皱厚度、体质指数异显著(P<0.05,P<0.01),收缩压、脉压、布兰奇指数等差异非常显著(P<0.01).65~ 69岁男性城乡老年人身高、腰围及胸腰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收缩压、肺活量、脉压、布兰奇指数差异非常显著(P<0.01);女性城乡老年人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皮皱厚度及体质指数差异非常显著(P<0.01),收缩压、肺活量和布兰奇指数差异显著(P<0.05).结论 乡村老年人应强化健康意识;老年人要注意合理锻炼,科学锻炼.

    作者:王祥全;王晓峰;冯志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前后PaO2、PaCO2、SpO2及pH指标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治疗对其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及pH指标的影响.方法从肺部感染患者中选取114例老年重症患者,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啰音的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SpO2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后和组间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可以显著改善PaO2、PaCO2、SpO2及pH等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显著.

    作者:李焕根;陈伟文;黄幼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老年高血糖高渗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糖高渗压综合征(HHS)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老年HHS患者62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高危组(n=28)和非高危组(n=34),使用急慢性生理健康评估Ⅱ评分表(APACHEⅡ)评估患者病情轻重,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HH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高危组平均APACHEⅡ分值明显高于非高危组(P<0.01),且高危组血糖和血浆渗透压值明显高于非高危组(P<0.01).而两组血糖和血浆渗透压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42,0.412;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血糖指数、血浆渗透压及昏迷状态与HHS有关联.结论 老年HHS患者的病情越重,血糖和血浆渗透压过高,是老年HHS病情危重的独立因素或联合因素,治疗时应重视这两个指标并对症下药.

    作者:宋志勇;唐学研;穆亚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胃腺癌中磷脂酶Cε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检测胃腺癌中磷脂酶Cε(PLCE)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特征,分析其意义.方法 经病理医师确诊为胃腺癌患者57例为观察组,正常胃黏膜组织18例为对照组,均留取完整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PLCE1和MMP-9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PLCE1和MMP-9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PLCE1和MMP-9表达与肿瘤脉管累犯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LCE1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有关.二者均与肿瘤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PLCE1和MMP-9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胃腺癌中PLCE1和MMP-9高表达对肿瘤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二者可能通过各自途径起作用.

    作者:史璇;张鑫;朱金朋;邸巍;田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久泻灵颗粒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2、IL-4、IL-10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久泻灵颗粒治疗前后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及结肠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大黄水煎液灌胃+肌注氢化可的松+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复建动物模型.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久泻灵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柳氮磺吡啶(SASP)组,药物干预后,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评分,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2、IL-4、IL-10含量,RT-qPCR法检测基因表达.结果 相比空白组,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2、IL-4、IL-10含量及结肠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均降低(P<0.05);相比模型组,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1L-2、IL-4、IL-10含量及结肠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均升高(P<0.05),作用显著的是久泻灵颗粒高剂量组(P<0.05).结论 久泻灵颗粒调节免疫活性,促进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中IL-2、IL-4及IL-10的分泌,从而抑制炎症发生,保护结肠黏膜.

    作者:殷银霞;刘永华;刘香玉;李海龙;蔺兴遥;程小丽;梁建庆;吴玉泓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社区老人衰弱综合征与肌少症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社区老人中出现衰弱综合征(老年衰弱)与老年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保健与老年医学科进行常规体检的社区老年人538人(年龄65 ~ 97岁).每位老人在完成常规体检项目基础上,由专门人员应用老人综合评估,筛查出处于老年衰弱或衰弱前期的老人,并对其应用握力、步速及双能X线测定(DXA)进行肌肉质量的评估,分析老年衰弱与老年肌少症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衰弱或衰弱前期204例,老年肌少症312例,老年衰弱或衰弱前期合并老年肌少症197例.老年衰弱与老年肌少症的相关性OR(95%CI)为3.76(2.02 ~4.05).结论 社区老年人中老年人肌少症的诊断对色年衰弱的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陶晓春;胡安梅;鲁新萍;魏书侠;王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剂量尿激酶滴注并封管预防老年透析患者导管通路形成纤维蛋白鞘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滴注并封管预防老年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导管通路形成纤维蛋白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并行长期血液透析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41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21例)和B组(20例),均给予Palindrome导管置管,透析完成后A组常规肝素封管,B组在透析置管同侧静脉滴注10万U尿激酶,然后10万U尿激酶封管.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导管功能不良事件,根据血管彩超结果评估有无纤维蛋白鞘,检测6个月时导管血流速度及患者凝血功能等.结果 B组导管功能不良率、纤维蛋白鞘形成率及血栓形成率均显著低于A组(均P<0.05).置管2w、6个月后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凝血功能异常,B组凝血酶原时间(PT)较A组明显延长(P<0.05),但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置管6个月后,B组平均透析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明显高于A组(均P<0.05).结论 尿激酶预防治疗可有效避免Palindrome导管内形成纤维蛋白鞘,且小剂量使用安全性较高,无明显出血.

    作者:李艳红;夏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