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泉;唐黎瑞;马礼钦;林亚来;杜开新;彭清琴;吴君心;李金銮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危重胆囊炎的短期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接收的95例急性危重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LC治疗的对照组患者52例,接受PTGBD联合LC的观察组43例,比较两组短期疗效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术后经口进食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8d两组CD3+、CD4+、CD4+/CD8+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8d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GBD联合LC治疗急性危重胆囊炎短期疗效好,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李永贵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颈椎失稳的影响因素.方法 老年RA患者394例,依据患者是否发生颈椎失稳分为颈椎失稳组(n=52)和对照组(n=342),对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颈椎失稳患者多为寰枢椎前后半脱位,下颈椎半脱位患者发生率低.颈椎失稳组体重指数(BMI)低、病程长、吸烟史长、外周关节骨破坏多、关节肿胀个数多、关节压痛个数多、使用生物制剂、长期使用激素、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AQ-DI)高、DAS28高、类风湿因子(RF)多、C反应蛋白(CRP)多的比例较对照组更高(P<0.05).病程长、外周关节骨破坏多、长期使用激素是老年RA患者颈椎失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病程长、外周关节骨破坏多、长期使用激素是老年RA患者颈椎失稳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高危患者,给予早期干预和有效治疗.
作者:杨喜梅;薛苗;孟磊;陈雁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73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其抑郁情况、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 出现不同程度抑郁症状376例(55.87%);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婚姻状况、医保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睡眠问题是影响患者患病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病程时间长、有睡眠问题是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患病的危险因素,家庭收入高是抑郁患病的保护性因素.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混合应对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其进行社会支持及心理干预.
作者:苏晓丽;徐彩霞;马琴;刘海宏;余彦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农村失能老年人焦虑、抑郁情绪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HPLP)Ⅱ,对开封市446例农村失能老年人进行人户调查.结果 农村失能老年人焦虑、抑郁总分分别为[(45.66±9.31)、(46.69±7.28)分],健康行为总分为(109.73±16.80)分;焦虑、抑郁情绪与健康行为总分及其各维度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农村失能老年人健康行为水平较低,焦虑、抑郁情绪与其健康行为密切相关.
作者:程彦如;路雪芹;陈传波;陈超然;李彦杰;王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1969年Mccully[1]在遗传性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死亡儿童尸检中发现广泛的动脉血栓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AS),首次提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可导致AS性血管疾病的假说.Hcy通过氧化应激反应导致内皮细胞和内质网损伤,破坏机体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平衡,使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加速AS进程.2006年美国心脏协会脑卒中指南[2]将HHcy作为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确定诊断标准为Hcy水平>10 μmol/L,我国脑卒中患病率远高于美国,2008年公布的全国第3次死因调查第一位就是脑卒中,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2010版将空腹血浆Hcy水平>10 μmol/L定义为HHcy.目前我国HHcy患病率为27.5%,北方地区较南部地区高,内陆地区较沿海地区高,农村居民较城市居民高,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增长,男性明显高于女性[4].本文就HHcy代谢特点、致病机制、相关疾病予以综述.
作者:孟晓冬;刘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人生回顾结合音乐疗法对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以南京市某养老机构的失能老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人生回顾和音乐活动的小组活动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抑郁量表(GDs)测评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在小组工作之后GDS得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 人生回顾结合音乐疗法对养老机构失能老人抑郁症状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殷文;耿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HAG(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化疗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疗效、安全性、环氧化酶(COX)-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AML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地西他滨+半量HAG化疗)和对照组(HAG方案),每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清COX-2、bFGF及VEGF水平.结果 对照组总缓解率明显低于观察组(x2=10.476,P=0.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1例)明显高于观察组(4例,x2=4.021,P=0.045);观察组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588,P=0.032;x2 =7.040,P=0.008;,=5.000,P=0.025);在肝功能异常、心功能不全及脱发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X2=0.157,P=0.692;x2 =0.213,P=0.644;x2 =0.721,P=0.396).化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COX-2,bFGF及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9.362,P=0.000;t=8.746,P=0.000;t=2.705,P=0.004).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HAG化疗方案可以显著降低老年AML患者VEGF含量,提高化疗效果,但是治疗过程中增加了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颜敏超;曾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不同方面及其程度与成功老龄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和入户访问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中老年人360名,并采用成功老龄化问卷和自编社会参与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中老年人成功老龄化处于中等水平.城镇中老年人碍分显著高于农村(P<0.05).年龄段、地区、居住状况、教育状况和收入情况对成功老龄化有重要影响(均P<0.05).社会参与度、社会参与频率、参与角色、退休后工作状态与成功老龄化呈正相关(P<0.001).结论 社会参与度对实现中老年人成功老龄化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妮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74和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及二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确诊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术后组织59例为观察组,24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24例子宫脱垂患者术后留取的子宫内膜组织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CD74和E-cadhefin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中CD74表达有明显升高趋势,E-cadherin表达有明显下降趋势;观察组中CD74和E-cadherin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CD74与肿瘤分化程度和周围炎细胞浸润程度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D74和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D74和E-cadherin异常表达是促进肿瘤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因素,CD74和E-cadherin的相关性可能与肿瘤转移相关.
作者:崔莹;张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老年骨质疏松(0P)患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BMD)与OP性骨折的关系.方法 OP患者432例中发生OP性骨折194例为骨折组,非骨折238例为非骨折组,检测髋及腰椎BMD,抽血清检测25羟维生素D3[25-(OH) D3]、总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骨折组BMD明显低于非骨折组,PINP、β-CTX均显著高于非骨折组,而25-(OH)D3显著低于非骨折组(P<0.01).年龄与体质指数(BMI)、BMD(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股骨转子间、总髋部、Ward三角区、腰椎等部位)及25-(OH)m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其他骨代谢指标无明显相关性.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股骨转子间、总髋部BMD与β-CTX呈负相关、与25-(OH)D3呈正相关(P<0.05),与PINP无相关性;各部位BMD与女性、年龄呈负相关,与BMI呈正相关(P<0.01).β-CTX的升高、女性是骨折的危险因素,而25-(OH) D3是骨折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骨代谢指标和BMD及OP性骨折关系密切,β-CTX升高可用于骨折危险的预测,25-(OH)D3的升高可减少骨折的风险.
作者:郑煜晖;吴世强;庄华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PEA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的关系.方法 纳入225例中国汉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100 mg阿司匹林及75 mg氯吡格雷双抗治疗7d后,根据血栓弹力图(TEG)结果将其分为CR组和氯吡格雷敏感(CS)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及直接测序法检测PEAR1基因的突变情况,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CR与PEAR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关系.结果 47例(20.9%)患者发生CR.PEAR1基因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其中rs41273215位点CC基因型在CR组与CS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携带CC基因型比CT+Tr基因型更易发生CR(OR=2.525,95% CI:1.300 ~4.905),且C等位基因在CR组发生频率较CS组高1.695倍(OR=1.695,95%a:1.046 ~2.746).未发现rs373722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CR的相关性,SHEsis软件分析两基因位点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D’=0.28;r2>0.06),无法构建单倍型.多因素回归分析后,rs41273215位点CC基因型是CR独立危险因素(P=0.007,OR=2.802,95% CI:1.321~5.943).结论 PEAR1基因rs41273215位点C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的发生有关.
作者:冯希振;王雁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高血糖症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621例老年AH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时血糖平均水平为7.6 mmol/L,其中41.1%患者有糖尿病病史.随访30 d,观察患者临床特征、治疗过程、血流动力学状态、生化指标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30 d,有62例(10%)死亡,与存活者相比,死亡者有较高的平均血糖水平(9.2 mmol/L vs 7.3 mmol/L,P<0.01),提示高血糖症与老年AHF患者30 d死亡率密切相关.结论 在老年AHF患者中,高血糖水平是30 d死亡率高危预测因素,独立于糖尿病及其他临床特征.因为血糖容易控制,可以作为治疗干预有效的指标.
作者:张兰芳;齐晓勇;贾辛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变化与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结直肠癌患者86例为结直肠癌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7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sIL-2R和IL-6水平,分析sIL-2R和IL-6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生活质量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组外周血sIL-2R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sIL-2R和IL-6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sIL-2R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NF分期Ⅲ~Ⅳ期者sIL-2R和IL-6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者(P<0.05);sIL-2R和IL-6高水平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终点事件发生率与sIL-2R和IL-6低水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L-2R和IL-6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呈高水平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有关,高水平IL-2R和IL-6者术后生活质量较低,临床预后较差.
作者:蒋丽萍;吴煌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阻断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神经元细胞活力,凋亡及泛连接蛋白(Panx)-1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SD新生乳鼠双侧海马,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至第9天,经鉴定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MK-801(地卓西平,NMDA受体拮抗剂)组.正常对照组为正常细胞的细胞培养液培养3h后恢复维持培养液;模型组为无镁细胞外液培养3h后恢复维持培养液;MK-801组加入含10 μmol/L MK-801维持培养液预保护30 min,更换为无镁细胞培养液培养3h后恢复维持培养液.模型建立24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神经元细胞活力,分别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神经元凋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印迹)检测神经元Panx-1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检测神经元Panx-1 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MK-801组神经元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5),神经元凋亡指数和凋亡率、Panx-1表达、Panx-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NMDA受体阻断可抑制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神经元损伤,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并抑制神经元Panx-1表达.
作者:罗海龙;贾茜;姜爱英;郭艳芹;董妍;毕鹏翔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及其与大鼠血清B型钠尿肽(BNP)的关系.方法 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50只)与正常对照组(30只),手术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进行心力衰竭造模,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手术处理,术前及术后50 d记录大鼠体重变化;在术后50 d采用超声心动仪对大鼠心脏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后壁厚度(LVPW)及室间隔厚度(IVS)进行测量,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内径缩短率(LVFS),测定大鼠血清BNP含量,比较心功能改变与大鼠血清BNP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心功能相比,LVIDd、LVIDs显著增高,LVPW、IVS、LVEF、LVFS均显著下降,血清BNP含量明显增高(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鼠血清BNP含量与LVPW、IVS、LVEF、LVFS呈负相关(P<0.05),与LVIDd、LVIDs呈正相关(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改变评价结果良好,且心功能的改变与大鼠血清BNP含量存在相关性.
作者:回亚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某队列人群老年消化系统癌症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整群抽取某队列人群职工医院2001~2010年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60岁及以上住院患者1 128例,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人均住院费用为5 209.26元,每人日均住院费用为375.31元,且与年份无相关性(P>0.05);影响因素优方程为Y=8.312-0.159 X1+0.219 X4-0.243X5+0.035 X6,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变量为治疗结局>付费方式>性别>住院天数.结论 应加强医院内部管理,采取综合措施降低老年消化系统癌症住院费用.
作者:张苗;白亚娜;苏辉;丁皎;李娟生;任晓卫;程宁;胡晓斌;刘龙飞;鲍俊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显像与超声检查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术前定位的效果.方法 选取PHPT患者90例,均进行99mTc-MIBI显像、超声检查和病理学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99mTc-MIBI显像和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术后病理学诊断共检出118个病灶,其中腺瘤78枚,增生34枚,腺癌6枚.99mTc-MIBI显像对甲状旁腺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99mTc-MIBI显像检查腺瘤、增生、腺癌的真阳性率、假阴性率、真阴性率、假阳性率与超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99mTc-MIBI显像检查腺瘤、增生的灵敏度、准确度显著高于超声检查(P<0.05),两种方法检查腺瘤、增生的特异度及检查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99mTc-MIBI显像应用于PHPT的术前定位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准确度,对于PHPT的诊断价值优于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较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姜楠;李明浩;温韦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治疗对其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及pH指标的影响.方法从肺部感染患者中选取114例老年重症患者,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啰音的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SpO2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后和组间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可以显著改善PaO2、PaCO2、SpO2及pH等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显著.
作者:李焕根;陈伟文;黄幼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遵义地区肺结核及肺外结核发病特征及耐药程度.方法 收集遵义地区连续时间段内肺内及肺外结核患者标本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MTB),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对人口学、临床特征、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收集MTB 84株,其中9株(10.7%)分离自肺外结核病患者.通过比较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和肺外结核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类型及耐药类型的分布上无显著差异(P>0.05).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病例中复治患者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显著高于初治患者(均P<0.05).结论 遵义地区MTB耐药较其他地区严重,应广泛开展培养及药物敏感检测,为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减少耐药的传播.
作者:刘梅;李娜娜;王建华;陈玲;兰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收集56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IHC)技术检测组织中SREBP-1的表达,分析结直肠癌组织SREBP-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体重、性别、肿瘤大小、临床Dukes分期及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比较SREBP-1阳性率与患者临床资料间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结直肠癌组织SREBP-1 mRNA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RT-PCR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SREBP-1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IHC的结果示结直肠癌组织中细胞SREBP-1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结直肠癌组织SREBP-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及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患者临床Dukes分期及病理学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癌组织中高表达SREBP-1的患者预后不良.结论 SREBP-1高表达于结直肠癌组织,且与肿瘤恶性程度、进展及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潜在的结直肠癌标志物.
作者:岳朝驰;杨向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