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红丽
一线抗结核药品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其不良反应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不但对病人有损害,同时影响短期化疗顺利进行和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实施该所从2007年11月-2008年12月参与了《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抗结核病药品不良反应研究安图调查点》,现将这期间临床观察的28例结核病人中发生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朴春山 刊期: 2012年第25期
本文通过对医疗行业执业现状的分析,提出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运用各种机制,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致力于人与医院的共同发展.营造和谐的环境,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宿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医院发展注人不竭动力.
作者:胥林花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骨科护理,对干预组再进行额外护理干预.评价生活质量采用自制生活质量量表,包括精神、活动、睡眠、疼痛、认知能力、自理能力、6个部分.每个项目分5个等级,每个等级10分,共50分.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精神、活动、疼痛、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红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甲状腺腺瘤是中青年女性常见疾病.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有创伤大、颈部留有疤痕的缺点.采用腹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不但克服了以上缺点,而且病人术后恢复也非常快,术后3d即可出院,术后一周即可正常参加工作.
作者:马笼 刊期: 2012年第25期
随着肿瘤对人类的威胁日益严俊,人们对癌痛的认识在不断更新,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1].晚期癌症病人70%伴有疼痛,约50%有中重度疼痛,30%有极度疼痛[2].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和难忍受的症状之一,常比癌症引起的死亡令人畏惧,癌症疼痛会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方面破坏患者生存质量,故疼痛的治疗及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程月芳 刊期: 2012年第25期
蜂蛰伤其毒力的强度有致命性,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毒素极易扩散到大脑、心脏等器官而造成损害.
作者:崔美玉 刊期: 2012年第25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草药的产业化生产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医药文化的重要因素和基础,决定了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趋势和现代化程度.国家重视中草药产业的发展并提出了中药产业现代化的目标,本文结合该战略目标探讨了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以基地建设为主的发展模式和策略.
作者:程丹;王国文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73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用腰硬联合穿刺针穿刺L2-3成功后,经蛛网膜下腔注入重比重混合局麻药1.5~2 mL,留置硬膜外导管3~4 cm,患者取平卧位,麻醉师调整麻醉平面及麻醉深度以满足手术需要.结果 所有患者麻醉诱导时间短,神经阻滞完全,麻醉效果确切,手术顺利安全完成.结论 在妇科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药用量少,效果确切,麻醉安全,副作用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瑞娜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小梁切除术中前房重建对于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该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45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45例青光眼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2组,即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的患者在运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之后不进行前房重建,而治疗组的患者则在进行小梁切除术之后进行前房重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组的23例患者中,显效的为12例,有效的为10例,无效的为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青光眼患者而言,在进行小梁切除术之后进行前房重建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非常的安全、可靠,并有效的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天恩 刊期: 2012年第25期
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医患关系之间的现状分析,探讨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及构建新形势下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提出构建新形势下的医患关系首先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国家应该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完善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意识等.
作者:衣玲;高德海;李胜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辅以内分泌治疗.本组病例中乳头状癌113例,滤泡状癌1例,髓样癌1例,未分化癌1例,淋巴结转移45例.手术方式有患侧全切+颈淋巴清扫,患侧全切+对侧大部切除,患侧全切+对侧大部切除+颈部淋巴清扫,双侧全切+颈部淋巴清扫,患侧次全切除,患侧全切除、姑息切除.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采用B超、细针穿刺、CK-19检测可以提高确诊率.
作者:贾兴东;刘春庆;刘建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家长配合下的心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配合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近期接收手术治疗的187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资料收集整理,他们有的接受了心理护理,有的没有接受心理护理,统计归纳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接收了家长配合下的心理干预的患儿术后的合作程度跟未接受心理干预的患儿相比有较大的提高,数据差异不具备显著性.结论 通过一定的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面对住院与手术的心理状态,同时有助于加快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钟静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和盐酸氨溴索(沐舒坦)雾化吸人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3月间,从儿科住院部抽选120例已排除其他病患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同时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的联合溶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临床体征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体征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结论 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的联合溶液雾化效果良好,作用明确显著,在临床可以作为主要方法应用.
作者:袁媛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婴儿皮测黄疸指数的影响,减轻婴儿生理性黄疸程度.方法 将160例婴儿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观察组婴儿出生24h后开始给于护理干预,1次/d,游泳20min,抚触10min.对照组单纯沐浴,观察记录皮测黄疸指数.结果 第2~6日观察组,婴儿皮测黄疸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明显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促使婴儿健康成长.
作者:夏红丽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17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HbA1c达标率为46.2%,HbA1c不达标组与达标组相比,年龄小,病程长、总胆固醇高、血糖监测不及时、没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结论 研究人群HbA1c达标率并不理想,影响达标的因素有年龄、病程、总胆固醇、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治疗情况.
作者:贾翠;杨胜慧;张利平;黄婷婷;苏雅丽;齐秀英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内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在ICU接受治疗的心理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干预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实施系统化护理;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评分相差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较前有所降低,但以干预组患者降低更明显,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能有效提高在ICU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改善.
作者:丁芸;再奴·米吉提;吕媛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探讨分娩镇痛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从2006年9月-2011年9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由于社会因素预想进行剖宫产的孕妇75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阴道试产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分娩的方式,分别分析两组患者剖宫产率、新生儿Apgra评分及两组患者产程.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剖宫产率明显下降,新生儿Apgra评分明显升高,患者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镇痛对于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同时提高新生儿Apgra评分、缩短产程,值得推广.
作者:于艳敏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前我国基层卫生医疗水平低下,人才严重缺乏,依然没有有效解决非城镇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当下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成了推进基层医疗改革的关键.本文就我国基层卫生人才现状做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作者:易国里;杨铭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和齐拉西酮组各60例,逐渐增加至治疗剂量,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末评定PANSS量表,并评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氯氮平组总有效率为83.3%,齐拉西酮组总有效率为81.7%,两组总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氯氮平组为40%,齐拉西酮组为16.7%,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齐拉西酮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耐受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娜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硝酸甘油、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麻醉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本院68例择期手术需要施行控制性降压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n=34)和B组(n=34),A组采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B组采用硝普钠降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控制性降压后MAP、HR、VET与降压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各监测点的HR、VET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停药5~10 min时间点的MAP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硝酸甘油、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均未引发全麻手术病人严重的并发症,用于全麻手术中能达到满意的降压效果.
作者:严慧 刊期: 2012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