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1年昭平县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陆春和

关键词:医疗机构, 消毒效果, 监测
摘要:目的 了解昭平县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情况,提高消毒质量,为卫生监督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方法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要求,对各级医疗机构使用中的消毒液、灭菌医疗用品、紫外线灯强度、压力蒸汽灭菌器、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室内空气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2011年共采样检测1524份,总体合格率为95.68%,其中县级医疗机构合格率为95.61%,乡(镇)卫生院合格率为85.88%,村级卫生所合格率为82.73%.结论 县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合格率高于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消毒效果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2 P<0.001),村级卫生所是加强消毒管理的重点.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超声心肌灌注显像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探究实时超声心肌造影(MCE)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灌注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 8例因胸痛就诊的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患者纳入此项研究.结果 7例患者确诊冠心病,并行PCI治疗.8例患者共记录图像清晰的有效节段为51个,其中7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记录43段.1例患者MCE检查发现2个节段灌注欠佳,但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为阴性,未行PCI治疗.以CAG为标准,MCE对LAD病变的检出率为100%,对LCX病变的检出率为60.0%,对RCA的检出率为66.7%.结论 ①MCE可以客观的反映PCI术后心肌的再灌注情况;②冠脉造影显示狭窄血管腔<50%的冠脉分布区,也会出现心肌灌注异常,进一步证明实时超声心肌造影可以补充冠脉造影的不足,准确地反映心脏微循环.

    作者:何小乔;邓彩妹;吕嘉玲;李荆;宋势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现代医院设备管理模式的探讨

    本文针对目前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设备管理部门今后的定位、发展提出了建议.

    作者:杜汴兴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发展壮大定期无偿成分血献血人群的招募体会

    目的 发展壮大定期无偿成分血献血人群.方法 改进采集模式,通过定向招募,改善献血环境,热情服务与沟通等提高服务质量.结果 成分血献血人数逐年增加,满足了临床日益增长的需求.结论 献血者是整个献血过程的主要部分,做好服务才能发展壮大定期无偿成分血献血人群.

    作者:田一;郭桂菊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与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该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38~76岁.回顾性分析该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评估护理风险并查找风险原因,加强防范措施,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制度.结果 在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时,常出现的风险有:患者本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此类患者占总数的16.25%;医护人员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此类原因占11.25%;医院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此类原因占2.5%.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护理的风险主要源自于3个方面,即患者本身、医护人员以及医院方面.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张京京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颈椎病的X线表现与临床分型的意义

    目的 探讨颈椎病的常见X线表现,进一步提高对颈椎病认识.方法 150例患者全部采用DR摄片,均摄正侧位、过伸过曲位、左右前斜位.结果 颈椎病X线表现为,颈椎椎体边缘骨质增生、前后纵韧带骨化、骨桥形成,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变窄、颈椎椎间孔变窄,颈部韧带钙化,吞咽困难.结论 X线是诊断颈椎病常用、基础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疗依据.

    作者:徐永雄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长期接触低剂量微波辐射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

    目的 分析男性生殖力受长期接触低剂量微波辐射的影响.方法 选取雷达作业已婚人员20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无电磁辐射的已婚官兵人员150例作为对照组,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根据不同工作区域,测量微波场强.结果 研究组的发生性功能障碍的几率为43.3%,对照组为22.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年内,研究组婚后自然受孕率是52.3%,对照组达83.4%.1年后,研究组的自然受孕率为47.7%,对照组仅为19.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男性在低剂量微波辐射处于长期接触状态下,发生性功能障碍的几率显著提高,在1年内的自然受孕率明显下降.

    作者:邱永生;周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建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食品中肠炎沙门氏菌的方法

    目的 利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食品中肠炎沙门氏菌.方法 根据沙门氏菌属共有基因序列和肠炎沙门氏菌的特异序列分别设计2组引物及探针,运用实时荧光PCR进行特异性、灵敏性及模拟样品的检测实验.结果 采用沙门氏菌属探针可检测到25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共49株),而11株阴性对照菌株未得到扩增;利用肠炎沙门氏菌探针可从25种不同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共49株)和11株阴性对照菌株中特异性的检测出全部15株肠炎沙门氏菌;以肠炎沙门氏菌系列稀释度菌液DNA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PCR扩增,菌株的模板浓度与Ct值之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系数(R2) 0.993,扩增效率87%,低检测浓度260 cfu/mL;分别接种肠炎沙门氏菌于四种样品进行模拟样品检测,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与经典培养鉴定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吻合.结论 实时荧光PCR检测食品中肠炎沙门氏菌的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可应用于食品中肠炎沙门氏菌的检测.

    作者:荣策;孙铭英;那晗;曹际娟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宜宾市南溪区2011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宜宾市南溪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麻疹疫苗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健康人群6222人,采用酶联免疫(ELl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共检测6222份血清标本,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2.51%,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14~16岁年龄组阳性率低.结论 通过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是既经济又有效的预防手段,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和接种率,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灵敏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消除免疫空白,是为进一步控制乃至消除麻疹的坚实基础.

    作者:莫沛霖;胡立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观察与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42例,回顾性分析病情发展过程及特征的观察意义与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42例手足口病患儿经综合护理措施后3~8d热退,白细胞的总数量降到了正常的状态,且患者的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的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再平均10 d内都消退,无死亡病例.结论 细致及时的观察和有效的综合护理能极早的改善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使其较快治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丽娟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加强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分析并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强化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实际作用,确立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以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的60例来我门诊登记记录的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n=30)和干预组(n=30),对照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门诊护理方式,即常规讲解结核病的基本情况,督促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同时告知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应的注意事项,并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化疗的作用和意义;干预组患者依照调查问卷获得的结果来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依据不同的评估结果实现护理干预措施的针对性;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调查结核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而后对比分析2组核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为56.67% (17/30),干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为86.67%(26/30),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够体现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健康教育宣传的实际效果,进而提升结核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树立积极治疗结核病的信心和意识,增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迟雨苗;孙方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微生态制剂经结肠途径治疗系统对慢性腹泻的效果

    目的 观察探讨微生态制剂经结肠途径对慢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40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肠泰口服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微生态制剂经结肠途径进行治疗之后,将60 mL肠泰口服液注入到结肠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微生态制剂同肠泰口服液相比,所取得的效果更好,并发症明显少于肠泰口服液,且患者的症状恢复比较快,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生态制剂经治疗慢性腹泻,能够减少人体肠肝循环,减少肠道重新吸收没有结合的胆红素,是治疗慢性腹泻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少,较为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家祥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和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在临床上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6月在该院普外科进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192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112例,进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80例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两者在手术时间上、患者恢复情况、复发率,及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40±5) min,对照组为(50±5)min,(P>0.05),2组患者复发率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少.尤其适用于中老年患者以及复发疝,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白建林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联合用药治疗55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9年9月-2011年9月间在该院就诊的55例不孕症患者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即联合使用人绝经促性腺激素(HM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C)及克罗米芬(CC),诱导排卵,观察其疗效.结果 127个周期,其中111个周期有排卵现象,排卵率87.4%,成功妊娠35例,妊娠率63.6%.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显著提高,且治疗中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整体效果显著.

    作者:汪九红;付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

    随着我国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护患关系要求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和个人隐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以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本文就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作者:王玲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重型再障并发感染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重型再障并发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观察组22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16例采取常规护理服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总满意率100%(22/22)优于对照组68.75%(11/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伟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某煤化工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目的 识别、分析与评价某年产30万t合成氨、52万t尿素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其职业病危害类别,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作一分类,并且做好职业病的相关防护措施,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对该项目职业卫生审查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方法 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和现场检测法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结果 该项目在产品的生产过程、检测维修和原料贮存运输等过程中,存在粉尘、噪声、化学毒物、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该项目生产工艺先进,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生产过程处于完全密闭的空间,防止了毒物的逸散及泄漏.结论 拟建设的项目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设计更加规范的设备,要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加强厂区的排风系统,避免有害气体对工作人员的危害.有效地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避免了职业病带来的负面影响.总之,经研究,该拟建设的项目具有可行性.

    作者:刘成风;师茂林;胡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医院医保管理的重大变革—总额预付

    历经3年医改,我国已基本进入全民医保时代,医保基金收入日益成为医疗机构主要经费来源,也成为财政对医疗机构财政补偿的主要方式之一.截止2011年12月31日止,我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已达12.8亿人,可以说从制度上进入了全民医保的新的历史时期.医保管理已由全面覆盖阶段转向成效管理和精细化管理阶段,而医保成效管理——支付制度改革是其中的关键.

    作者:邵玫;辛然;韩全意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实施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为改变与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834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用药指导、行为指导、主题电影播放及社区健康讲座等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群体行为的改变与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①干预后较之干预前,健康取向行为人数明显增多(P<0.01);②干预后患者血压值(137.8±10.7)/(86.3 ±7.2) mmHg较之干预前(159.4±13.4)/(102.1±9.5) mmHg明显降低(P<0.01).结论 实施系统化社区健康教育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控制血压水平.

    作者:陆宝宏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浅析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治疗模式的转变,现在大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也愈来愈高,现在倡导文明服务,构建和谐社会,人性化护理成为医疗服务的重点.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尊重病患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病人隐私,人性化护理是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式的、有效地护理模式.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就是推行人文式关怀服务.传统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正在被现代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取代,社会发展,医疗服务进步必须要采取人性化护理.

    作者:刘润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老年护理病房安全问题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 了解老年护理病房存在的医疗不安全因素,探讨不安全因素的成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 通过对上海市某区19家医疗机构设置的老年护理病房实地调查,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并研究防范对策..结果 医务人员的配置、医疗护理质量和病房管理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需要整改.结论 合理配置医务人员,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和病房管理,有利于住院患者的生活和医疗安全.

    作者:俞玲丽;刘森林;孙伟民;唐天明;赵幼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