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部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死亡焦虑状况

焦卉;陈丽;郭检生

关键词:死亡焦虑, 留守老人, 农村
摘要:死亡焦虑作为一种与死亡直接关联的负性心理状态,会对身心健康带来有极大危害〔1〕。而农村留守老人作为弱势群体,既要承受“空巢”的心理压力,又要承受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压力。本研究旨在了解中部地区农村留守老人在面对亲友的死亡及自身的生老病死等死亡提醒下的心理焦虑状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大、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空白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其余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治疗2 w。观察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组织病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8, IL-10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能够改善结肠黏膜病理变化,减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降低血清 TNF-α及IL-8的含量,升高血清IL-10的含量( 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能够降低血清 TNF-α及 IL-8的含量,升高血清 IL-10的含量( P<0.05);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中低剂量组能够降低血清TNF-α及IL-8的含量(P<0.05),但血清 IL-10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及IL-8,升高IL-10的含量有关。

    作者:李博林;刘启泉;张晶;闫丹丹;成亚亚;王志坤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经皮椎体成形联合Quadrant下髓核摘除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 )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 OVCF)方面已达到共识,但部分OVCF患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治疗少有报道。本文分析经皮椎体成形联合Quadrant下髓核摘除治疗OVCF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的疗效。

    作者:刘春磊;胡懿郃;王贵清;汤勇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槐耳清膏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

    目的:研究槐耳清膏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方法制备浓度为0、3、6、9 mg/ml的槐耳清膏与人肺腺癌A549细胞作用后,采用流式细胞检测观察细胞凋亡率,并分析药物干预36 h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槐耳清膏各浓度组均可发生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浓度组可使人肺腺癌A549细胞G0/G1、S期细胞比例减少,G2/M期细胞比例增多。结论槐耳清膏能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可能与细胞被阻滞于G2/M期有关。

    作者:鲁明骞;卢宏达;许新华;卢忠心;孔庆志;雷章;徐冰清;李颖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酶1和核因子-κB的表达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酶(TAK)1和核因子(NF)-κB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术后蜡块组织,37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TAK1和NF-κB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TAK1和NF-κB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TAK1和NF-κB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肿瘤的大径相关,TAK1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TAK1和NF-κB均与患者的年龄、分子分型无明显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TAK1和NF-κB呈正相关性。结论 TAK1和NF-κB高表达对促进肿瘤性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一定意义,二者具有正向协同作用。

    作者:刘广寅;刘琳;张志勇;崔永兴;王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miR-27 a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miR-27a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I)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初治老年AMI患者95例,以行骨髓标本检查的非白血病老年人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采取小剂量MA方案治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iR-27a表达。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6年4月30日,以miR-27a相对表达量的P25值为界值,将患者分为低表达组(n=24)和高表达组(n=71),利用Kaplan-Meier法对miR-27a相对表达量对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老年AMI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 miR-27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且单核系高于非单核系(P<0.05);老年 AMI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 miR-27a 相对表达量与年龄、细胞遗传学、FLT3-ITD 基因、NPM1/FLT3-ITD基因、白细胞(WBC)分组、首疗程治疗效果和NCCN预后分组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表达组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15.6个月,高表达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9.3个月,Log 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88,P<0.001)。结论 miR-27a在老年 AMI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呈高表达,且与年龄、染色体核型、基因位点突变及患者预后有关,有望为老年AMI基因治疗及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作者:李爱国;杨连华;徐刚;冀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下丘脑室旁核微量注射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VN)微量注射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2-VD方法复制VD模型;2 w后PVN注射AVP,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 AVP含量,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 PVN注射AVP可以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AVP及 NE含量增多。结论 VD的发生可能与下丘脑释放的AVP量减少导致大脑海马内AVP及NE含量减少有关。

    作者:李春颖;徐兆忠;李菁;崔雅惠;崔影;曲娴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结肠腺癌组织Aurora-B和靶向Xklp2靶蛋白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Aurora-B和靶向Xklp2靶蛋白(TPX-2)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85例结肠腺癌患者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30例结肠黏膜上皮内瘤变组织作为对照组,非肿瘤性的结肠黏膜组织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组中Aurora-B和TPX-2的表达。结果三组中Aurora-B和TPX-2阳性率差异显著。观察组中Aurora-B和TPX-2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Aurora-B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PX-2的阳性率与肿瘤的 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结论 Aurora-B和 TPX-2在结肠腺癌中高表达是促进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二者异常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进展。

    作者:杨瑞琦;王钟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生物反馈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60例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做Kegel运动锻炼盆底肌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尿失禁量、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静息状态都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静息状态(8.26±0.15)低于对照组(15.26±3.19),(P<0.05);两组患者的大收缩力、协调能力都有所上升,观察组〔(88.29±6.13)、(6.15±1.03)〕高于对照组〔(65.29±5.18)、(4.13±0.57)〕(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大尿流率(39.48±5.16)明显高于对照组(33.26±5.16),(P<0.05);观察组 PFIQ-7评分(0.56±0.02)低于对照组(1.03±0.03)(P<0.01);治疗2、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量都有所下降,观察组〔(1.85±0.03)、(1.43±0.02)〕低于对照组〔(2.06±0.05)、(1.59±0.01)〕(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P<0.01)。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戴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径向运动功能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径向应变能力。方法选取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组41例及已确诊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40例,行超声检查并存储患者心尖两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二维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分析并记录各个节段纵向峰值应变及各个切面的总体纵向峰值应变,计算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室间隔应变与侧壁应变的比值。结果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尖两腔心观、心尖四腔心观及心尖左心室长轴观总体纵向峰值应变低于正常对照组;左心室有心包覆盖的室壁纵向峰值应变峰值低于正常对照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室间隔应变与侧壁应变的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脏的纵向运动功能减低,心肌存在一定的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较射血分数更早地检测出心肌损伤,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功能的评估提供了一个更精确的方法。

    作者:刘琨;喻林;张玉红;胡卯秀;彭红兰;黄玲;罗进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合并结构性肺病的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合并结构性肺病的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CNKI)、MEDLINE及PUBMED数据库,汇总有关合并结构性肺病的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与单纯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对比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结构性肺病的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的患者较单纯肺部感染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OR及95%CI为2.43(1.33,4.44)。对发表偏倚及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表偏倚不明显,剔除任意一篇文献后结果无变化。结论合并结构性肺病的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较单纯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高,临床用药应兼顾该菌。

    作者:赵广丹;李方治;赵明静;王玲玲;孙佳英;王笑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农村空巢老人的慢性照护困境--基于江西省10个家庭的多案例研究

    目的:从空巢老人慢性病照护视角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使农村空巢老人病有所医。方法首先通过数据分析,明确了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群体数量庞大、经济来源有限、文化水平不高、健康状况不佳”这四个特性。随后,本文选取2016年入户访谈过程中患有慢性病的10户老人,从健康状况和慢性病患病及就医情况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整理。结果中国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着慢性病医疗费用负担过重、慢性病医保报销比例有限、慢性病知识普及不到位、可选择的医疗机构不多等问题。结论应从增加农村空巢老人养老补贴、加快医药改革步伐、选择适合农村居民的方式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加快村级卫生机构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作者:王峥;罗晴珊;钟诗怡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microRNA在成骨分化和骨代谢疾病中对Wnt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MicroRNA(miRNA,miRNAs)是一类长度在18-22nt的非编码RNA,可以通过与靶基因的UTRs(3′-untranslated regions )结合使基因沉默或诱导mRNA降解、阻断蛋白的翻译来抑制靶基因的表达〔1〕。 Wnt信号通路主要分为经典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非经典的Wnt 信号通路(钙离子依赖的Wnt 信号通路和Wnt细胞极性信号通路)。到目前为止有19个不同的Wnt 蛋白( Wnt1, Wnt2, Wnt2B, Wnt3, Wnt4, Wnt5A, Wnt5B, Wnt6,Wnt7A,Wnt8A,Wnt8B,Wnt9A,Wnt9B,Wnt10A,Wnt10B, Wnt11,Wnt16)被发现,其在骨骼的发育和稳定中起着关键性作用〔2〕。新研究发现microRNA可以调控Wn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3〕。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其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陈熙;郭健民;邹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 DN)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95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静注丹红注射液(20 ml/d),检测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Urea)、肌酐(Cr)、餐后2 h 血糖(2 hPG)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4%)。治疗前后两组DN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常规治疗后FPG、2 hPG、UAER水平显著降低;治疗组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显著降低了FPG、2 hPG、HbA1C、TC、TG、LDL-C、Urea与 UAER水平,提高了HDL-C水平;且治疗组治疗后的HbA1c、TC、TG、LDL-C、Urea与UAE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DN患者具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可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肾功能。

    作者:李明霞;赵轶峰;于珮;王俊芳;任卫东;苏胜偶;董运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老年发热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老年发热患者进行T-SPOT.TB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以年龄≥60岁的119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进行相关检查后没有明确发热原因,因不排除结核菌感染,进行T-SPOT.TB检测。对T-SPOT.TB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9例患者中,50例(42.02%) T-SPOT.TB检测阳性,64例(53.78%) T-SPOT.TB检测阴性,5例(4.02%)可疑阳性。 T-SPOT.TB检测阳性与阴性组之间在性别、年龄、既往有无结核病史、影像学检查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影像学有无结核病灶方面T-SPOT.TB检测阳性组较阴性组有更高的阳性率(20.45% vs 10.17%),T-SPOT.TB检测阴性组较阳性组更多地表现为影像学正常(45.76% vs 34.09%);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阳性组均高于阴性组,红细胞沉降率在T-SPOT.TB检测阳性组与阴性组间有显著差异( P=0.039),在终临床诊断为结核病方面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发热患者中,T-SPOT.TB检测结果与既往是否存在活动性结核病无关,但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相关,在排除其他感染的同时如炎症反应相关实验室检查升高,结合T-SPOT.TB检测阳性,要警惕结核病的可能,尤其是潜伏性结核菌感染的存在。

    作者:成金英;加丽丽;汪杨;王峰;鲍万国;李玉香;张凯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团体音乐治疗对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团体音乐治疗对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对南昌市某社区老年人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和一般情况的测评,随机选取100例老年人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观察组进行常规睡眠促进宣教,干预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开展团体音乐治疗,干预2个月后再次测评与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PSQI评分和睡眠问题检出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团体音乐治疗2个月后,除睡眠药物维度外,干预组PSQI评分和睡眠问题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和观察组(P<0.05);观察组评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音乐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社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作者:孙伟铭;袁也丰;董香丽;卢和丽;邹卿;何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骨质疏松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骨质疏松的筛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的骨质疏松患者80例,使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测评,研究哪些中医体质类型对骨质疏松具有易患性或易感性。结果(1)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医体质调查中,阳虚体质的人多,其次为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2)在倾向体质出现的频次中,有气虚倾向的人多,其次为血瘀倾向、气郁倾向、痰湿倾向。(3)在骨折患者中医体质调查中,骨折人群中阳虚体质的人多,其次为阴虚质、气虚质。(4)在骨折患者倾向体质出现的频次中,有气虚倾向的人多,其次为血瘀倾向、气郁倾向。结论骨质疏松患者中阳虚体质多,其次是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即骨质疏松与阳虚质相关度高,其次是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在脏腑辨证体系中,与阳虚、气虚、阴虚病机均有密切关联的为肾脏系统,故认为骨质疏松患者体质特点为“肾虚血瘀”。

    作者:郭杨;马勇;董维;郑苏阳;范竞;黄桂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3C胰岛素泵治疗脆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3C胰岛素泵与双C方案(胰岛素泵联合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治疗脆性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32例脆性糖尿病患者并分为3C组(16例)和双C组(16例),均治疗6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波动情况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6天3C组空腹血糖〔FPG,(6.3±0.6)mmol/L vs (7.1±0.5)mmol/L〕、平均血糖〔MBG,(7.87±0.72)mmol/L vs (10.86±1.08)mmol/L〕明显低于双C组(P<0.05),3C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3.79±0.50)mmol/L vs (4.98±0.41)mmol/L〕、低血糖风险系数〔LGBI,(0.39±0.13) vs (1.08±0.32)〕明显低于双 C 组(P<0.05),3C 组血糖<3.9 mmol/L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3.9,0.11±0.04)mmol· L-1· h-1 vs (0.49±0.15)mmol· L-1· h-1〕明显低于双C组(P<0.05)。结论3C胰岛素泵治疗脆性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双C方案。

    作者:杨晓琳;刘阁玲;俞芳;肖红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自我管理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病程进展的影响

    目的:探讨本地区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对病程进展的影响。方法调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疗区透析室已进行规律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96例。结果病程不同的两组患者文化程度、付费方式血压、血糖控制水平,否纠正贫血是否注意低盐、低胆固醇饮食,是否辨证服用中药、是否按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乱服任何非处方方药,尤其是引起肾损害的药物,对疾病知晓率的高低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行为影响老年慢性肾衰竭的病程进展,为了延缓进入终末期肾病的时间,必须加强自我管理。

    作者:崔成姬;杨帆;张守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人脑胶质瘤不同病理分级标本中神经丛素1与细胞增殖抗原的阳性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不同病理分级标本中神经丛素A1(plexinA1)和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阳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脑胶质瘤患者本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 HE染色)。根据病理分级Ki-67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1例(Ⅰ~Ⅱ级),B组29例(Ⅲ~Ⅳ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标本中神经丛素A1及Ki-67抗原的阳性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神经丛素A1在A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3.81%(5/21),低于B组72.41%(21/29)(P<0.05);Ki-67在A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29%(3/21),低于B组55.17%(16/29)(P<0.05);神经丛素 A1及Ki-67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 P<0.05)。结论对脑胶质瘤组织中神经丛素A1进行检测有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Ki-67和神经丛素A1可能起到协同作用。

    作者:王子谦;赵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