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脾损伤的保守手术与根除治疗的临床对比分析

周悦明

关键词:创伤性脾损伤, 保守手术, 根除治疗, 临床对比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创伤性脾损伤的保守手术与根除治疗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 摘取2010年5月—2012年6月在该院治疗创伤性脾损伤的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者采取保守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全脾切除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结果.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根除治疗相比,保守手术能够提高创伤性脾损伤的治疗效果,并且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真菌性阴道炎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6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38例.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在治疗期间 ;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阴道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真菌性阴道炎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程江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07-2011年间收治的38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男性20例,年龄在41~69岁之间,女性18例,年龄在42 ~73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闭角型青光眼.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的单纯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所有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38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9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2.1%.采用小梁切除术方法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的病情改善明显.结论 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疾病的过程中,采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妇产科急症术中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妇产科急症术中出血的急救护理.方法 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来收治的35例妇科急症术中出血的患者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经过我院护理科的精心护理,35例妇科急症术中出血的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且无一手术并发症.结论 对于妇产科急症术中出血的急救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很强责任感及专业知识.

    作者:段玉梅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MR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1年3月间到该院就诊的52例怀疑患脑血管疾病的病例作为观察对象,主要选用飞利浦1.5T超导核磁共振仪,软件3.0/P.先作平扫(MRI),然后进行脑血管成像(MRBA).结果 52例进行MR脑血管成像的病例中,阳性32例,占61.53%.诊断出脑血管畸形13例,其中AVM 9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 ;大脑动脉瘤12例:后交通支动脉4例、基底动脉2例、大脑前动脉2例及大脑中动脉4例.脑血管狭窄7例:大脑前动脉1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后动脉1例、颈内动脉虹吸部1例.结论 3D TOF MRA是常用的颅内动脉显示技术之一,其分辨率高,对比度强,信号强,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颅内动脉病变的部位和病灶的大小,能够更加有效地了解肿瘤情况和血管性病变提供有力诊断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医学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莎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影响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的常见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各类影响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的常见危险因素.方法 总结并分析来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120例肺动脉高压患儿,对120例患儿的胎龄、主要症状、检查结果、疗效等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患儿胎龄、主要合并症等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治愈患儿出院73例,好转出院21例,治疗效果较差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5例,死亡11例.早产儿治疗有效率为66.7%.结论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与早产联系不密切.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合并有膈疝、胎盘异常、肺发育不良等的患儿治疗疗效较差 ;合并有湿肺的患儿疗效疗效较好.

    作者:江敏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氨茶碱、可拉明联合治疗慢性肺心脏病晚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氨茶碱与可拉明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晚期的疗效.方法 以该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晚期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相同治疗条件下对照组给予可拉明,治疗组给予氨茶碱和可拉明合剂,然后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患者状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比对照组明显,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89%)大干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6.67%).结论 氨茶碱、可拉明联合治疗慢性肺心脏病晚期疗效显著.

    作者:徐力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评价此类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全部愈合 ;术后患者疗效优良率达到90%;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但经救治,顺利康复.结论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合并性疾患,给出佳的手术治疗方案,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刘正鑫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7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4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8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347,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疤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显著,且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80例临床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方法的分析

    目的 结合临床医学中肝硬化所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资料以及临床表现,探讨有效地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医院收治的80例该病症的患者进行治疗,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上采用或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方法,观察具体的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手术治疗的作用比较明显,病情得到很好地改善,死亡率大为降低,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此病症的方法.

    作者:王小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诊断及防治分析

    目的 分析并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4月—2011年11月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26例,对26倒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诊断,处理与防治措施.结果 26例患者中出血量在500~800 mL的患者18例,1例出现休克 ;出血量在800 mL的患者8例,有3例出现休克.结论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于产妇的影响比较大,例如不及时止血甚至会出现休克,影响到产妇的生命健康,因此在手术中必须加强对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及时诊断及处理产后出血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降低死亡率.

    作者:高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儿童药疹30例临床分析

    分析探讨儿童药疹临床特征,提出预防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6月收治的30例儿童药疹患者的年龄分布、药疹类型、致敏药物及治疗措施.结果 麻疹样型14例(46.7%),荨麻疹型8例(26.7%),多形红斑型3例(10.0%),猩红热型3例(10.0%).重症药疹2例(6.7%) ;致敏药物有7类,以抗生素类为主(56.7%).结论 引发儿童药疹的致敏药物以抗生素类居首,就诊时临床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避免滥用药,减少药疹的发生.

    作者:李家晓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中医外治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对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的进展进行研究,以临床常用的药物敷贴、推拿、针灸及物理疗法的临床操作方法,疗效及优势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证实中医外治法在治疗乳腺增生中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依从性高等优势.是治疗乳腺增生的理想疗法,日具有良好的发展方向.

    作者:肖新海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重组人α-2b干扰素局部注射联合复方苯甲酸治疗跖疣的疗效观察

    本文针对传统的激光冷冻治疗跖疣创面多、难愈合、易复发的缺点,提出采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局部注射联合外用复方苯甲酸酊剂对跖疣进行治疗,通过对临床51例患者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4周后治愈共38例,好转12例,有效率100%,疣体表浅者多在2周内治愈,随诊一个月未复发.

    作者:张绮霞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指导体会

    目的 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护理指导进行探讨分析,使母乳喂养能够得到普及,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 摘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一共2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2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 ①通过进行护理指导,实验组母乳喂养率、运动、饮食、喂养技巧以及休息等多项指标,都比对照组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P<0.05或者P<0.01).②通过进行护理指导,实验组的新生儿发病率都比对照组的新生儿低,实验组新生儿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都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 通过分析母乳喂养影响因素以及对产妇进行护理指导,得出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美容因素、生理因素、科学因素以及喂养因素.对产妇进行系统性的护理指导,可以使母乳喂养率得到提高,从而可以使新生儿能够健康成长,值得推广.

    作者:李月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急诊昏迷病人的临床护理

    目的 分析与探讨针对急诊昏迷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 应用各种形式、各种方法为急诊昏迷病人进行护理,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昏迷,临床应当采取什么方法更合适就尤为重要.结果 急诊第一时间准确有效的诊治及护理,决定了后病人抢救成功与否以及病人日后的身体恢复情况.同时增强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其业务水平可以有效的救助昏迷病人,减少急诊过程中的死亡率,从而减少医患纠纷.结论 抓住佳时机治疗护理急诊昏迷病人,规范护理人员操作在急诊昏迷病人的护理在治疗整个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小玲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上消化道内科护理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内科护理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诊治的上消化道疾病进行的内科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常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其应对之策.结果 针对常见问题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明显,患者恶心呕吐、腹痛、上消化道出血和焦虑常见问题得到明显的纠正,护理前后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针对常见问题实施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上消化道内科护理效果.

    作者:林淑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三种修复方式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究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病人出现的症状,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更有效的修复方式.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该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根尖周病和牙髓炎的口腔患者的牙齿20颗,随机分为四组,甲乙丙丁组各5名颗,其中甲乙丙为实验组,丁为对照组,分别对患者采用根管治疗,然后对各实验组采用不同的修复方式,收集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1].结果 甲组修复效果与其他两个实验组差异明显,破坏载荷与其他三组(包括对照组)存在较大差距.结论 高嵌体法可有效修复根管治疗后牙面的缺损 ;树脂充填法会降低牙的抗折性 ;全冠法和高嵌体法能增强牙的强度,避免牙的第二次损坏.

    作者:邱飞云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信息人才现状分析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推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而与此同时,信息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却严重滞后,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已无法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加大医院信息人才的配备和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已经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作者:韩霞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骨科白2010年3月—2011年3月通过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5例患者手术后无伤口感染、局部血肿形成,随访1年内经X线照片检查,未发现内固定材料断裂、松动情况.结论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是一种相对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手术后并发症好、疗效肯定的技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范正良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并分析手术病人在心理上的特点以及医护人员与其沟通所需的方法和技巧.方法 对于2008年1月—2010年6月间在该院就诊的800例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800例患者中,524例为男性患者,276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7~84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800例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查和研究,之后通过有针对性的沟通方法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干预.结果 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0例手术病人在手术前都普遍存在恐惧、紧张、急躁、焦虑、悲观等心理特点,医护人员通过合理有效的沟通方法使所有患者均已稳定的心态过度到手术阶段,且手术中没有出现因不良心理状态而影响手术进程的现象.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对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全面的掌握,并且能通过技巧性、科学性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顾虑,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

    作者:刘红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