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琴;王玉春;齐占朋;孙超;李淑艳
目的:观察稳定腹膜透析( PD)时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价各种营养指标对预测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入选规律随访患者112例,年龄≥60岁,收集患者稳定透析时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脂、体质指数(BMI)、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标准化的氮出现率相当蛋白( nPNA)等营养指标及一般临床数据。随访时间4年,以患者死亡为终点事件。采用 Kaplan-Meier分析和多元 Cox回归模型对预后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ROC曲线用于评价各营养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营养的各项指标中,SGA、白蛋白、nPNA为影响老年PD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三种指标预测死亡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693、0.628;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3%、65.7%,71.2%、60.5%,69.4%、58.1%。结论老年PD患者营养状态较差者预后差,SGA是有效预测患者生存预后的指标,更适合老年PD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
作者:曾颖;石永兵;沈华英;施晓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红景天酪醇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型冠心病的作用。方法取30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与给药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联合用药的方法,正常对照组喂养基础饲料,模型组与给药组喂养高脂饲料,连续5 w。腹腔注射4%异丙肾上腺素(Iso)5 ml/kg,在通过装有钠石灰缺氧再给氧的装置制造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冠心病模型,红景天酪醇灌胃给药1 h后,记录心功能,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磷酸激酶(CK)及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给药组心电图变化较模型组明显改善,LDH 和CK 水平明显下降,心肌MPO和MDA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红景天酪醇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军鸽;朱凯;李娜;徐伟;邱智东;于智莘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糖尿病(DM)控制和并发症实验(DCCT)及其后续研究证实,早期开始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降低DM后期的并发症〔1〕,但强化治疗的广泛应用也提高了低血糖的发生率,对于病程较长且胰岛素分泌严重障碍的难治性、脆性DM患者更易发生无症状的低血糖〔2,3〕。胰岛素“3C”整合管理系统包括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CGM)、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 CSII)和DM管理软件(Carelink),根据CGM的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泵的剂量,并上传到网上进行结果分析,优化了血糖管理〔4〕。现就胰岛素“3C”整合管理系统在临床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作综述。
作者:仇铁英;黄金;刘邵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有研究显示〔1〕,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 QOL )的因素有性别、年收入、慢性病史和居住方式等。而婚姻生活往往被视为人生幸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国外研究所证实〔2〕。本文探讨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QOL的关系。
作者:王晶;陈长香;李淑杏;郝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中扣针蛋白( Fibulin)-5、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和P-选择素( P-selectin)的影响。方法12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6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于治疗前、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血清中Fibulin-5、vWF和P-selecti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梗死灶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评分的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 Fibulin-5、vWF和 P-selectin 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脑梗死的疗效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Fibulin-5、vWF和 P-selectin的含量,减少其诱导的相关级联反应,优化内环境。
作者:李春雷;张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CR)与可移动数字X线摄影系统( DR)对老年危重患者胸部摄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者1000例,分为两组各500例,CR组进行CR摄片,DR组进行DR摄片,比较两组对心肺部不同结构的显影效果,重复检查情况和废片情况以及摄片所需时间、出图时间和曝光剂量。结果 CR组对肺部病灶、纵隔病灶以及心影后肺部结构的检出率显著低于DR组(P<0.05),CR组重复检查率和废片率均高于DR组(P<0.05),CR组摄片所需时间长于DR组,但出图时间长于DR组,曝光剂量大于DR组(均P<0.05)。结论使用DR对老年危重患者进行胸部床旁照片,其诊断效果优于CR,且缩短了检查时间和出图时间,是一种效率更高更环保的检查方法。
作者:向若谷;雷冬梅;余成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改善糖尿病( DM)患者的自我效能是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1〕。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DM患者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张小丽;张玉芹;汪凤兰;邢凤梅;孙玉倩;张盼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检测Kruppel样因子KLF4基因在人胃癌细胞株MKN-45及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的表达情况,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KLF4基因启动子区序列,预测胃癌发生中其涉及的转录调控因子。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检测 MKN-45及 GES-1中 KLF4 mRNA的表达;利用多种在线软件获取并分析人KLF4基因启动子序列,预测其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胃癌组织中相关的转录因子。结果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KLF4 mRNA在人胃癌细胞株MKN-45中的表达低于在人正常胃黏膜细胞株 GES-1中的表达(4.24±0.15 vs 6.66±0.23)( P<0.01);KLF4基因启动子序列全长为4915 bp,共涉及183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在胃癌中异常表达的转录因子有17个,包括AP-1、AP-2、HIF-1、SP3等。结论 KLF4 mRNA在胃癌细胞株MKN-45中表达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在胃癌发生中 AP-1、AP-2、HIF-1、SP3转录因子等可能参与调控KLF4的表达。
作者:杨菁;周力;许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腺癌中 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1、组织蛋白酶(Cath)-D 和 Ki-67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经病理确诊的124例结肠腺癌术后组织及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80例上皮内瘤变的结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8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组中NQO-1、Cath-D和Ki-67的表达。结果三组中NQO-1、Cath-D和Ki-67表达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NQO-1、Cath-D和Ki-67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NQO-1和Ki-67、Cath-D和Ki-67的表达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结肠腺癌术后组织中 NQO-1、Cath-D 和 Ki-67均高表达,NQO-1和Cath-D均与Ki-67的表达具有协同作用,对促进肿瘤的发生、进展和增殖有一定作用。
作者:屈中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脑动脉瘤手术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颅内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Ⅰ~Ⅱ级,年龄65~74岁。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 D组)和生理盐水组( N组),每组20例,D组麻醉前20 min开始泵入右美托咪啶0.4μg· kg-1· h-1持续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N组泵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采用比色法测定全麻诱导前( T1)、术毕(T2)、术毕6 h(T3)、术毕12 h(T4)及术后24 h(T5)血清 SOD、MDA浓度。结果两组SOD活性有显著差异,T4和T5时点较T1显著降低(P<0.05),T4和T5时间点D组显著高于N组(P<0.05);两组MDA含量有显著差异,T4和T5时点较T1显著升高(P<0.05),T4和T5时间点D组显著低于N组(P<0.05)。结论老年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可增加患者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具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张满和;周秀敏;张树立;赵昕;徐翔;康师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索shR-377联合细胞因子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HADMSCs)向神经干细胞( NSCs)定向分化。方法采用吸脂术获取健康青年人腹部大网膜脂肪组织,胶原酶消化法分离HADMSCs,行表型鉴定和细胞周期检测。 shR-377转染第三代HADMSCs,48 h后流式检测 nes-tin表达率,72 h后行RT-q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测定 nestin 和 musashi,并对转化后细胞增殖培养分析。结果流式结果显示 HADMSCs 表面标志CD45及CD117表达呈阴性,CD29及CD44呈阳性,诱导24 h后nestin表达率为(64.6±3.2%);RT-qPCR结果表明诱导72 h后神经干样细胞球 nes-tin、musashi表达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nestin染色阳性。神经干样细胞球增殖培养7 d可见多个克隆球。神经干样细胞球进一步分化培养,可见到很明显的细长突触,双极或多极神经元样形态。结论 shR-377联合细胞因子的诱导方法可以使 HADMSCs 定向分化为 NSCs,诱导时间约48 h。转化时间和转化率比传统方法有较大提高,为体外大量获得NSCs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张淑华;刘秋玲;吴志婷;王云霞;温明华;葛郁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按照结核性脑膜炎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糜蛋白酶,观察组给予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糜蛋白酶。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脑脊液检查结果改善的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死亡率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头痛、发热、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高颅内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定量和脑脊液糖水平的恢复时间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可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柳兴军;黄玉宝;陈子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出血后忧郁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2013年入住该院治疗的80例脑出血后忧郁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DS、SAS、SCL-90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焦虑症状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除精神病性外其他8项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忧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因此值得临床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桑琳霞;赵丽娟;高增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评价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老年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80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进行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血清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水平,并且分析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卡氏(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和CD4+/CD8+和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FN-γ、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4、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能够改善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刘凤勤;李丹;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大鼠继发性脊髓损伤( SCI)后神经元自噬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甲泼尼龙治疗)及电针组(电针大椎、命门穴治疗)4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采用改良的Allen打击装置(50 g/cm)复制大鼠 T10~11中度SCI模型。分别于SCI后6 h、1 d、7 d取损伤局部脊髓组织,经透射电子显微镜及Western印迹法,观察各组SCI后神经元自噬的病理变化及轻链(LC)3Ⅱ、bcl-2/腺病毒E1B19000相互作用蛋白(BNIP)3的表达。结果①SCI后1 d脊髓组织中LC3Ⅱ、BNIP3表达明显升高(P<0.01);电针组和西药组SCI后脊髓组织中LC3Ⅱ、BNIP3的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差异显著( P<0.01);西药组与电针组差异不显著( P>0.05)。②在透射电镜观察下,对照组脊髓组织神经元细胞核膜完整,胞质中线粒体形态分布及数目正常,未发现自噬小体,溶酶体数目也未见增多;模型组脊髓组织可见线粒体肿胀明显、空泡化,溶酶体数量增多,细胞核形不规则,可发现自噬小体;西药组和电针组可见脊髓组织神经元细胞肿胀,线粒体也略肿胀,核形规则,核内染色质欠均匀,溶酶体数目未见明显增多。结论电针可降低SCI大鼠脊髓组织中LC3Ⅱ和BNIP3的表达,抑制细胞自噬,减缓脊髓损伤后的病理损害,其作用与甲泼尼龙相仿。
作者:杨波;隋汝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HO)-1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Wistar健康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干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各10只,分别给予烟熏配合脂多糖造模,烟熏配合脂多糖造模+大蒜素6.17 mg/kg灌胃,正常喂养等干预措施,5 w后进行肺功能测定,包括动脉血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氧合指数( PaO2/FiO2)。同时光镜下观察肺脏的形态,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HO-1 mRNA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模型组3 s用力呼气容积(FEV)3.0/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PaO2、PaO2/FiO2、HO-1蛋白及基因表达下降显著(P<0.01),PaCO2升高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 FEV3.0/FVC、PEF、PaO2、PaO2/FiO2、HO-1蛋白及基因表达升高显著(P<0.01),PaCO2下降显著(P<0.01)。各组光镜下肝脏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肺结构清晰,肺泡间毛细血管轻度扩张,部分支气管旁间质存在少许淋巴细胞浸润;模型组肺组织结构模糊,肺泡间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并伴有出血,见大小不一凝固性肺坏死灶;药物干预组肺组织结构尚清,少量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存在少许水肿液。结论 HO-1可能在 COPD的发病过程中起保护作用,大蒜素改善COPD大鼠肺功能结构。
作者:徐冰;张一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通过对老年人群潜水活动前后四项身体功能医学指标的检测分析评价老年人群是否适应参加休闲潜水运动。方法选择初次参加潜水运动60~65岁健康老年男女各15人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潜水活动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呼吸次数、脉搏次四项身体功能医学指标的变化,分析老年人群身体生理功能指标在潜水运动环境中的变化。结果潜水后,60~65岁年龄段初次参与潜水男性女性老人的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呼吸次数、脉搏都高于潜水前( P<0.05或<0.01)。结论老年人对水下的特殊环境产生心理紧张,导致血压、肺活量、呼吸、脉搏四项身体功能医学指标显著增大,建议参加休闲潜水活动的老年人要严格体检后,方能进行休闲潜水活动。
作者:王云峰;马维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方案初治及复治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符合条件的晚期肺腺癌患者96例,分为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组(培美曲塞组)及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组(吉西他滨组)。培美曲塞组应用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奈达铂80 mg/m2,第2、3天;治疗前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过程中补充叶酸及维生素 B12;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天;奈达铂80 mg/m2,第2、3天。每组方案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个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根据RE-CIST标准对肿瘤的疗效进行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进展(PD)、疾病稳定(SD),以 CR+PR计算临床治疗有效率(RR),以CR+PR+SD为疾病控制率( DCR)。记录患者胃肠道反应程度、骨髓抑制情况,并适时给予白细胞或血小板等对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评估两组方案的毒副反应及安全性。结果培美曲塞组42例,有效率为31.0%,疾病控制率为69.0%;吉西他滨组54例,有效率为26.0%,疾病控制率为68.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初治/复治、男性/女性、PS评分0~1/PS评分2的分层分析后,两组也均有较高的有效率,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培美曲塞组的Ⅲ和Ⅳ度毒副反应率低,并且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患者肿瘤标志物均有所降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较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更适用于晚期肺腺癌的治疗。
作者:李函阳;方鹤;南钰;鲍欣;于平;刘林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服用吉非替尼期间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成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0.25 g/d,治疗4 w为1个周期。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问卷(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总有效率(RR)比较差异显著(χ2=6.445,P<0.05),观察组患者11例出现皮疹,8例出现腹泻,其余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肺癌相关症状量表(LESS)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呼吸困难、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加重,其他症状无明显改变(P>0.05);躯体功能状态(PS)评分<3分者,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方面SF-36评分明显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对照组 SF-36各项评分变化不明显( P>0.05);PS 评分≥3分者,观察组SF-36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 P>0.05),而对照组SF-36各项评分明显降低( P<0.05)。结论吉非替尼的服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不同癌变程度患者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故应早期对肺癌患者进行吉非替尼干预。
作者:王玉凤;商敏;关淑芬;赵旭伟;刘继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成像(MRI)波谱(1H-MRS)方法分析脑内胶质瘤组织与炎性病变间代谢物差别及对脑内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26例胶质瘤老年患者,20例炎性病变的1 H-MRS图像进行分析,得到 N-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肌酸( Cr)、胆碱复合物( Cho)峰值并计算 NAA/Cr、Cho/Cr、NAA/Cho 比值,比较各组数据。结果脑内肿瘤组织1 H-MRS 与炎性病变脑组织比较 NAA 降低( P<0.01),Cho升高(P<0.05)。结论1H-MRS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胶质瘤和炎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池琦;张国安;申国强;张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