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魏酸钠对脂多糖引起的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的信号传导机制

闫恩志;范莹;隋海娟;刘婉珠;刘卓

关键词:阿魏酸钠, 阿尔茨海默症, 脂多糖, c-Jun氨基末端激酶,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SF)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 SD大鼠灌胃给予SF(100,200 mg/kg)3 w后,脑室注射LPS建立损伤模型,对照组灌胃及注射等量生理盐水,Western蛋白印迹观察磷酸化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的激酶4(MKK4)、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磷酸化c-Jun和caspase-3表达,应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进行p-JNK和OX-.42双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磷酸化JNK的表达部位.结果 与LPS损伤组比较SF(100,200 mg/kg)能对抗LPS引起的海马CA1区磷酸化MKK4、磷酸化JNK1和磷酸化c-Jun及caspase-3表达水平增加(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磷酸化的JNK主要在小胶质细胞表达.结论 SF通过抑制JNK激酶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对抗LPS引起的海马炎症反应.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40例老年耳源性眩晕的诊断与疗效

    晕眩通常为患者自感周围景物旋转、移动等视觉效果,或感自身具有倾倒,头重脚轻,头昏无力等体征表现.大脑皮层的自我感觉,是患者自身与所处空间位置关系感觉失常,看到或者感到不存在的运动表现[1].主要以神经源性眩晕为主,其次为全身性眩晕和耳源性眩晕[2].本次研究主要以耳源性眩晕为主,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以免造成误诊和误治.

    作者:余文发;王萍;边文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敏肌钙蛋白T与心肌梗死三联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价值分析

    近些年研究表明在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蛋白会出现明显变化,对于病变进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肌钙蛋白(cTn)属于一组cTn复合物中的多肽,在心肌梗死的演变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高敏cTnT是其中的一种,目前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属于常见的炎症急性期的蛋白,由其介导的补体可以在激活人体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敏cTn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苗微微;程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相关性

    2型糖尿病(T2DM)为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并发心血管病变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是观察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常用的指标之一,能反映出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而且IMT的病变进展程度与患者心血管意外发生的风险性关系密切[2,3].血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mAlb)是检测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文献报道[4-7]显示UA、mAlb变化与IMT之间亦具有密切相关性,UA、mAlb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本文就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进行了UA、mAlb检测,并且观察了其IMT变化,旨在探讨血UA、mAlb与T2DM颈动脉内膜病变的相关性.

    作者:沙依拉·海米提;热孜万古丽·乌斯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膳食危险因素调查其对策

    目的 研究新膳食结构形势下老年高血压疾病的膳食危险因素及其相应的措施.方法 采用2d记录+24 h回顾法调查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膳食种类及营养素摄入量.结果 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平均每人每日热能、脂肪、钠盐摄入量均明显高于各自对照人群的推荐摄入量;而维生素C、Vit B2、钙、钾、镁、铁等摄入量明显低于各自对照人群的推荐摄入量(P<0.05).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锌的摄入量明显不足(P<0.05),同时三大营养紊供热比和三餐能量比也不甚合理.结论 新膳食结构形势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膳食结构不够合理,高血压与热能、脂肪、钠盐摄入量过多以及维生素C、钙、镁、钾、锌摄入量过低密切相关,合理调配膳食结构有助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蒋相兵;瞿颖;胡健;陶丽丽;王慧铭;李咏;王慧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影响老年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的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的因素.方法 选取262例老年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分析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VAS评分、Tegner评分及膝关节屈曲度,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基线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262例患者中改善206例(显著127例,一般79例),未改善56例,改善率达78.63%;术后的Lysholm评分和VAS评分低于术前,Tegner评分和膝关节屈曲度均高于术前(P<0.01,P<0.05);影响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年龄、病因、软骨缺损面积、半月板损伤、病程、软骨损伤程度、术后并发症和初治.结论 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可提高老年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软骨缺损情况并改善关节活动受限,但影响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的因素较多,在给予手术治疗的同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制定防治措施.

    作者:吴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FOLFOX4方案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疗效

    目的 探讨FOLFOX4方案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该院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FOLFOX4方案治疗,仅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分析化疗3个周期后的总体、不同部位的近期疗效(采用RECIST标准评价有效率RR和临床获益率DCR)和不良反应(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并观察不同化疗周期的营养指标(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清总蛋白TP、转铁蛋白TF)和免疫指标(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RR和DC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多为1~2级,发生率高均为26.47%,其中对照组为恶心呕吐,而观察组为血小板减少和纳差,且两组大肠癌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化疗前的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除化疗1个周期的TLC外,观察组化疗后的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OLFOX4方案联合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效果较好,同时可改善由化疗和病程进展导致的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迅速降低.

    作者:叶峰;张映红;王淳阅;赵鑫;李佳艺;刘顺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尿酸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象来自2006~2007年开滦集团公司员工健康查体数据库,选取符合T2DM诊断标准的研究对象作为观察队列,于2008~2009年进行第2次体检,纳入终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2 802例(男2 344例,女458例),年龄22~88岁.UA作为发生NAFLD的一个预测指标,根据2006 ~ 2007年的UA水平四分位数分组,比较不同基线UA水平人群2008 ~ 2009年进行第2次体检时NAFLD的发病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基线尿酸水平对T2DM患者第2次体检时发生NAFLD的影响.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尿酸水平对T2DM患者发生NAFLD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2年观察队列中有813例(29.01%)发生NAFLD.②发生NAFLD患者基线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287 vs 268μmol/L,P<0.01).③按2006年UA水平四分位分组如下:<217,217.01 ~263,263.01 ~316,>316 μnol/L,2年后NAFLD的发病率随UA基线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22.9%,28.7%,29.3%,35.3%,P<0.01).④UA>316 μmol/L发生NAFLD的风险是<217 μ.mol/L的1.83倍(95 %CI 1.45~2.31,P<0.01).对UA以男性420 μmol/L女性360 μmol/L为临界值及以第80百分位点为临界值分组后进行统计分析,UA与NAFLD相关性依然存在,OR值分别为1.75(95% CI1.25 ~2.46),1.49(95% CI1.23 ~1.81)(均P<0.01).结论 基线UA水平对NAFLD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UA水平较高者发生NAFLD的风险增加.

    作者:张艳敏;蒋晓忠;常延河;张杰;段和力;张萌;佟博;王谦;王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胺碘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的临床疗效

    目的 比较胺碘酮和毛花甙C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及心房扑动(房扑)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病发阵发性房颤及房扑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毛花甙C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和毛花甙C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后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胺碘酮组复律成功26例(72.2%),毛花甙C治疗组16例(44.4%).两组比较胺碘酮的治疗有效率较毛花甙C明显偏高(P<0.05).两组患者给药后心室率均出现明显下降,但两组治疗后差异不显著(P>0.05).毛花甙C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较胺碘酮组(8.3%)明显偏高(P<0.05).结论 胺碘酮对治疗阵发性房颤及房扑的成功率高,转复律疗效高于毛花甙C,且治疗安全,副作用少.可作为阵发性房颤和房扑患者复律治疗的一线药物.

    作者:周芸羽;卢国良;吴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1例

    牙源性透明细胞瘤(CCOT)是罕见的颌骨肿瘤,曾被认为是良性肿瘤.有关CCOT的报道较少,显示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易复发,并可发生局部或远处转移[1].本文报道1例CCOT,以提高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

    作者:刘瑞;及昕;韩茹钰;韩成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脑水肿的发生是脑出血后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的一个必经的病理生理过程,起病急,进展快,可形成脑疝等严重并发症.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方法亦越来越高效、个体化.本文将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徐永强;刘超;王阳洋;刘军;宿跃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与其主要照顾者知信行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主要照顾者的知信行现状,探索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知信行问卷,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活质量量表简表对福州市3所医院和4个社区的230名对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采用统计描述和Spearman相关分析等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照顾者的知信行总分为(109.14±15.16)分,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50.59±6.90)分,知信行得分与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密切相关(r=0.199.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主要照顾者的知信行水平均不高,二者呈正相关.

    作者:郑丽维;张冬梅;许乐;钟桂钦;邓丽金;郑智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管理

    随着养老服务领域的私营化改革以及对政府福利支出效果的评估,福利服务质量管理成为西方福利国家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时至今日,“质量”已经成为公共福利服务评估与发展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是一个非常复杂、多维度的概念.对于管理者、专家、服务使用者、质量管理咨询家而言,质量都会有不同的意义和内涵,在其衡量和实施上也相应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方式.本文将系统梳理服务质量概念发展的脉络,结合英国和香港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相关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经验,对目前国内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管理发展方向提供可能的借鉴.

    作者:丁华;徐永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会支持对高校运动与非运动离退休老教育工作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高校运动与非运动离退休老教育工作者健康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在本市5所高校老于部管理中心随机抽取部分运动与非运动离退休老教育工作者进行社会支持调查.结果 运动组社会支持程度高于非运动组,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非运动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并与SCL-90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呈显著和非常显著正相关(P<0.05,P<0.01),而非运动组与SCL-90中的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0.05);运动组在EPQ人格维度中,除L维度外,P维度、E维度和N维度与社会支持4项指标均有显著相关关系,其中,E维度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和N维度与社会支持各项指标呈显著负相关,而非运动组E维度、P维度、N维度与社会支持4项指标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 运动有利于增进离退休老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支持程度和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傅兰英;李继华;江洪;谭建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或氯胺酮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的比较

    目的 研究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咪唑安定)或氯胺酮麻醉诱导对老年人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 行气管插管全麻老年病人40例,随机分成两组:咪唑安定组(M组)和氯胺酮(K组).麻醉诱导开始时,两组分别静注咪唑安定0.05 mg/kg或氯胺酮0.5mg/kg,再依次给予同样剂量的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辅助通气3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插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术后随访病人有无躁动、噩梦等精神方面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麻醉诱导过程血压、心率组间总的变化比较没有差异(P>0.05),氯胺酮组插管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程度小于咪唑安定组(P<0.05).M组、K组诱导期出现平均动脉压<60 mmHg分别有4例、1例,均可用麻黄素治疗,组间无差异(P<0.05).苏醒期两组各有2例,3例患者出现轻度躁动,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第1、2天两组患者均无噩梦、幻觉等精神方面不良反应.结论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较复合咪唑安定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且苏醒后无更多躁动、噩梦、幻觉等精神方面不良反应.

    作者:罗晨芳;刘德昭;高婉菱;黄品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唐山市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唐山市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及采取对策的依据.方法 选取唐山市乔屯办事处下属社区≥60岁老年人,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唐山市社区1 500名老年人中有睡眠障碍285人(19.0%);睡眠质量差437人(29.1%);每天睡眠<6 h 88人(5.9%);睡眠效率低于65% 60人(4.0%).且患慢病(如心脏病、便秘等)、运动等与老年人睡眠状况相关(P<0.01或P<0.05).结论 唐山市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不佳,且慢性病、不经常运动是引发睡眠障碍,导致睡眠质量较差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刘桂阳;陈长香;张燕;李叶娟;高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元呼吸康复训练模式在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多元呼吸康复训练模式对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86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责任护士宣教示范方式进行呼吸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多媒体、病友交流、出院后随访等多元呼吸康复训练模式.1年后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康复训练前后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呼吸康复训练后,症状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社交心理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呼吸康复训练前(均P<0.05).对照组呼吸康复训练后的症状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社交心理评分,和呼吸康复训练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圣乔治呼吸问卷总评分,显著低于呼吸康复训练前(P<0.05).观察组呼吸康复训练后的症状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社交心理评分以及圣乔治呼吸问卷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多元呼吸康复训练对控制老年COPD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民;张晓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凋亡相关蛋白死亡受体5、细胞内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在胃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不同胃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死亡受体(DR5)、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胃癌、正常胃黏膜及胃炎组织中DR5和c-FHP蛋白的表达,以及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R5在胃癌、慢性胃炎、正常胃黏膜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7%、53.85%和28.13%;c-FLIP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5%、30.77%和18.75%,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R5蛋白在高、中、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8.1%、55%、78.95%,c-FLIP分别为47.62%、70%、94.74%,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DR5与c-FLIP蛋白在胃癌中均高表达,两者均参与了胃癌的发生.

    作者:朱亚平;周雨;刘静;王乐;凌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痴呆知识宣传对社区居民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上海社区居民进行老年期痴呆知识干预的效果及对策.方法 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选择在上海市区两个社区作为抽样单位,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老糊涂概念正确理解、老年期痴呆的早期识别、就诊科室、就诊时间、治疗看法、对痴呆患者态度等共10题.对其中一个社区进行为期3个月的老年期痴呆知识干预,分别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3个方面分析社区居民对痴呆相关知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经3个月干预后,对照组回收有效问卷504份,有效率为81.55%;干预组回收有效问卷362份,有效率为87.02%.干预组对老糊涂概念认同、痴呆早期识别、就诊时间、就诊科室、治疗看法、对痴呆患者态度等老年期痴呆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提高(均P<0.05).而对照组和之前比较对老年痴呆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没有明显变化.干预后人群分组分析显示,在对老糊涂概念正确理解率、痴呆早期识别率、治疗看法及对痴呆患者态度正确回答率方面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文化程度比较是大专及以上组>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P<0.01);年龄分组比较对老糊涂概念和治疗看法正确理解率是中年组>青年组>老年组,对痴呆早期识别率是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对痴呆患者态度正确回答率是青年组>老年组>中年组(均P<0.01).结论 应加大对此方面的宣传力度,普及痴呆相关的科普知识,特别是针对年轻人、受教育程低者进行痴呆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对痴呆患者的识别率.

    作者:朱敏捷;肖世富;季曹珺;方文莉;林翔;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γ-分泌酶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与神经型尼古丁受体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临床上将其定义为进行性认知功能的丧失和从中年期到晚年期缓慢发生的进行性记忆损伤[1].病理学上以细胞外老年斑(SPs)形成及神经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结(NFTs)为主要特征[2],还伴有颗粒空泡变性(GD)、平野小体(HB)、神经元减少等[3].

    作者:任家谋;齐晓岚;官志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中B型钠利尿肽的动态变化及对心室重塑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行介入术患者B型钠利尿肽(BNP)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对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冠脉介入术)与对照组(非冠脉介入治疗)各30例,随后对两组患者的BNP质量浓度使用自动免疫分析仪进行测定,同时应用超声仪测定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早期第1、2天内的BNP质量浓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第3、7天的BNP质量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5.564,4.591,P<0.05);1 w左右,观察组EDV值及ESV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5.403,6.492,均P<0.05),两组患者的EF值相比无显著差异(t=1.115,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冠脉介入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第3、7天的BNP质量浓度,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对心室重塑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作者:于安石;刘丽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