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志军
目的 观察碳酸氢钠清洗口腔联合氟康唑治疗小儿鹅口疮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120例鹅口疮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2%碳酸氢钠液涂擦口腔黏膜,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康唑.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诶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碳酸氢钠清洗口腔联合氟康唑治疗小儿鹅口疮效果明显,对口腔黏膜刺激性小,能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儿痛苦,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岳梨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分子影像学是被美国医学会评为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十个医学科学前沿领域之一,被誉为21世纪的医 学影像学.分子影像学是传统医学影像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相结合而诞生的新兴学科.传统医学影像诊断显示的是生物组织细胞病变的解剖变化,而分子影像学则着眼于生物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它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有望在分子细胞水平发现疾病,真正达到早期诊断.
作者:吴树成;李洪;韩玉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2月至2010年11月收到治的93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93例,发生院内皮肤感染6例,院内获得性肺炎3例,其余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体重增加,血糖已降至正常水平,并发症基本痊愈,总有效率为90.32%.结论 对糖尿病并发症应给予正确的认识,早期发现,对症治疗,制定妥善的护理方案,病程中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李晶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滴注方法 进行肠内营养对ICU老年危重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43例ICU老年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连续滴注组和间歇滴注组.观察鼻饲期间消化道症状以及血糖异常情况.比较2组发生率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间歇滴注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连续滴注组,P<0.05.结论 定时间歇滴注的肠内营养方式优于连续滴注的方式.
作者:章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对策,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方法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采取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诊疗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高血压患者91例经过治疗与护理,显效37,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1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药物加护理对策效果显著,对控制患者的血压有较大的作用.
作者:荆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癌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癌症痛是患者常见、难忍受也是害怕的症状之一,癌症疼痛的治疗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及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关心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而护士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疼痛的耐受性可因人而异.由于癌症疼痛严重地影响病人休息、睡眠,给病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带来极大痛苦,因此,解除癌症疼痛对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鞠秀波;刘丽娟;魏艳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药物综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提高临床诊治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进行治疗的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的86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值明显降低,血黏稠度减低,总胆固醇减低,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肝益肾活血化瘀方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调整脂代谢、减少蛋白尿、改善血黏度和延缓肾功能减退进程等作用.
作者:叶荣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超声诊断仪,对呕吐患儿临床上怀疑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者进行超声检查,注意观察幽门形态结构,测量幽门管长径、直径及幽门肌厚度并与手术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0例临床怀疑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患儿,其超声检查测量各经线均达到了诊断标准,并与手术结果 相符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超声对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邓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本文运用Ridit法,针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在选取相关指标的基础上,对2001年至2010年以来入住我院的150例老年患者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 表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是一项综合而全面的工作,特别是老年骨折病人心理的护理具有特殊性,这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应加以提高和加强,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苗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方法 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5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6例,予以常规用药+咪哒普利治疗;治疗组26例,在常规用药+咪哒普利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S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治疗后LVEF均有明显增高(P<0.05~0.01),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0.01),且舒张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比索洛尔具有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等作用,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值得基层医院的推广.
作者:汤千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的处方和工艺规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结果 本品经加速6个月和长期18个月考察,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规定.结论 该处方和工艺合理,利于生产操作,能保证产品质量.
作者:李明丽;宋倩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小儿烧伤的原因与特点,制定有效护理及预防措施,减少烧伤的发生.方法 对82例烧伤住院的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患儿采取系统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82例小儿烧伤患经治疗护理后均治愈及好转出院.结论 了解小儿烧伤的特点,对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及对预防再次引起小儿烧伤的措施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卫群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研究应用变异腭杆结合下颌支抗钉纠正上下第二磨牙正锁颌的操作方法 及疗效,证实变异腭杆结合下颌支抗钉在纠正上下第二磨牙正锁颌的确切疗效.方法 以我院口腔科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纠正的6例单侧或双侧第二磨牙正锁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上颌使用变异腭杆,下颌种植支抗钉结合纠正第二磨牙正锁颌.结果 6例患者均在1.5~2个月内完成矫治,上下磨牙建立良好咬合关系.结论 变异腭杆结合下颌支抗钉在纠正上下第二磨牙正锁颌畸形中显著疗效,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洁;张在德;廖颖晖;邓立兰;李兰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死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这是降低AMI死亡率的关键.临床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对AMI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海梦;瞿世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残根残冠桩核冠修复治疗方法 的疗效.方法 随访同一医师行残根残冠桩核冠修复病例,患牙数51例4~6年.结果 成功38例,成功率74.5%,失败13例,失败原因分别为桩核松动脱落5例;根尖周炎4例;桩核折断1例;牙根折断3例.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及时拍片检查,确定桩核的直径与长度,了解根尖的封闭状况.严格掌握残根残冠的桩核冠修复的适应证,对提高修复成功率至关重要.
作者:闫冬枝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慢性附件炎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治疗组97例采用西医治疗与对照组97例采用中医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治愈48例(59.79%),总有效率90.72%:对照组,治愈40例(41.23%),总有效率70.1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医采用抗生素方法 治疗慢性附件炎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吸收好,组织浓度高、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丁亚波;王志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脑出血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脑部急性病症.本文针对脑出血治疗和康复时期的健康教育进行了初步研讨.并提出几点有效措施.
作者:汤维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中医外治法的实际临床方法,探讨中医外治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倒,使用中医外治三联法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使用注射透明质酸钠进行治疗,然后2组患者进行疗后评分和疗效评价,以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但治疗后的指标相比却没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 中医外治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大面积烧伤是由各种致热因子引起的损伤,是指烧伤总面积达50%~85%或Ⅲ度烧伤面积10%~19%.大面积烧伤使患者的外表形象及肢体功能发生改变,失去皮肤屏障功能,使皮肤完整性受损,局部炎症反应,引起疼痛.甚至致残.大面积烧伤后大量体液渗出,血容量减少,加之营养失调等一系列的生理改变,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在治疗转归中,患者会有恐惧死亡,面对残疾的心理;创面愈合后又怕生活不能自理等心里状态.这时做好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孙扬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求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好的治疗方法 并初步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 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推拿加穴位敷贴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法.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结论 本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崔绍;滕永波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