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期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

刘敏;张惠实;李红丽;杨雪

关键词:抑郁症, 认知功能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其与情感症状的关系.方法 对33例老年期抑郁患者发作期(抑郁组)、缓解期(缓解组)及3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比较抑郁患者和对照组,缓解期患者与对照组,以及患者发作期与缓解期的认知功能.结果 老年期抑郁患者MoCA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注意、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延迟记忆四个分量表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2,P=0.02,P=0.04);缓解期的老年期抑郁患者MoCA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15),但执行功能和延迟记忆评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2,P=0.04);老年期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缓解后,MoCA评分有明显改善(P=0.02).结论 老年期抑郁患者发病期有广泛的认知功能受损,抑郁症状缓解后,认知功能可部分恢复,但并非完全可逆.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肾病合并膜性肾病1例

    临床上依靠糖尿病史及蛋白尿即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病例有许多,而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脏病变的病例亦与日俱增,当糖尿病患者存在非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迹象时应及早行肾活检等进一步检查,避免相关疾病的误诊漏诊.

    作者:马铭泽;王雁德;陈韬;罗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B超与高分辨MRI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价值

    目的 探讨B超与高分辨MRI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分析该院收治的临床拟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2例,比较B超与高分辨MRI的诊断价值.结果 高分辨MRI检出斑块数明显高于B超(P<0.05);斑块特征中纤维帽破裂、纤维帽形态、斑块内是否出血或血栓与是否发生临床事件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B超与高分辨MRI均能准确评估管腔狭窄,但是MRI能够准确分析斑块的成分、形态,有效评估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潘秀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评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行冠脉造影的住院患者279例,其中临床确诊为CHD患者228例,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分,按评分结果CHD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LP(a),进行one-way ANOVA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HD组HDL-C、ApoA1较非CHD组显著降低,而TC和LDL-C显著增加,随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升高,TC水平升高而HDL-C水平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DL-C与CHD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而TC与CHD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HDL-C异常与老年CHD患者的关系密切,可作为老年CH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英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致大量视网膜下及玻璃体积血56例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正常生活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且其确切原因至今尚未明确.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湿性AMD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何在不损害视网膜的前提下有效地封闭CNV是目前治疗热点之一.目前有较多方法治疗AMD,包括向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1]、光动力学疗法[2]及应用中医药[3]等,并取得了较好疗效.而对于已经导致大量视网膜下及玻璃体积血的AMD患者而言,以上方法显然并不合适,本研究观察对该类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的效果.

    作者:李云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的提高,由心肌坏死或长期供血不足所导致的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其非降脂依赖性心脏保护作用也日益得到重视;曲美他嗪是一种新的具有独特抗心肌缺血作用的药物,可以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直接保护心肌细胞,并且不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对心力衰竭疗效肯定[1].本文拟观察应用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ICM患者的效果.

    作者:张国天;陈永生;梁海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婚姻、家庭、环境因素与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婚姻、家庭、居住环境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的影响,为促进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在中国20省(市)按城乡分层随机抽查45 ~ 57岁的妇女1 102例,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和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的发生与家庭社会支持、伴侣健康状况、伴侣有否工作、婚姻质量、婚姻状况、居住自然环境、居住情况、与子女和邻居关系有相关性(P<0.05).对围绝经期抑郁的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由大到小的因素为婚姻质量、家庭社会支持、子女关系、伴侣健康状况、婚姻状况、伴侣工作与否、邻里关系、居住环境、居住情况.结论 婚姻、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的发生,促进婚姻家庭和谐可以降低抑郁的发生.

    作者:马素慧;窦娜;李丹;邱忠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镇痛对老年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的疗效

    颌面部有大量神经末梢分布,在围术期可表现为剧烈的神经刺激症状,导致疼痛;尤其是骨折类手术,骨折断端的神经末梢会持续释放炎性物质和致痛物质,从而产生持续疼痛.有研究显示[1],颌面外科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92%为中轻度疼痛,8%为重度疼痛.可见,控制颌面外科围术期疼痛很有必要.本文就我院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老年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作者:胡格吉胡;拉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药物干预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脑蛋白及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6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蛋白组、银杏叶组、联合组),每组大鼠根据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又分为缺血2h再灌注6、12、24、72 h、7d五个亚组(30只/亚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缺血2h再灌注模型,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采用药物进行干预.分别于再灌注6、24、48、72 h及7d断头取脑,观察缺血半暗带脑组织Na+-K+-ATP酶活性、脑组织水肿程度、脑梗死范围及神经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Na+-K+-ATP酶活性于6h开始降低,48 h达低值,72 h稍有回升,7d趋于稳定.与单一用药组(蛋白组或银杏叶组)比较,联合组能显著提高大鼠缺血半暗带神经元Na+-K+-ATP酶活性(48、72 h亚组,P值均为0.000),降低脑组织含水量(24、48、72 h亚组,P值均为0.000),减小脑梗死面积(24、48、72 h、7d亚组,P值均为0.000),减少神经症状评分(48、72 h、7d亚组,P值均为0.000).结论 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能更有效地抑制缺血级联反应,从而大限度地挽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的功能.

    作者:唐士婷;李吕力;张丽香;罗永坚;肖继东;陈渊;黄浩;蔺心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B超检查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对老年白内障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3例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B超检查,分析B超检查对老年白内障的诊断价值.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前后采用B超检查方法,测量患者眼轴长度与屈光度,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73例老年白内障患者经B超检查患眼均有晶体增厚,晶体厚度4.1~5.4 mm,厚5.9 mm.超声显示晶体内存在点状光点与长短不一的条索状、斑片状强回声.5例(6.85%)患者轴距增宽,3例(4.11%)患者视网膜脱离,l例(1.37%)患者晶体位置异常,1例(1.37%)患者玻璃体内出血.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后采用B超和接触式A超测量眼轴与屈光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眼科B超检查对诊断老年白内障与评价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乐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Cdc42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表达Cdc42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模型组、实验组(2VO模型+干细胞移植),每组分8、10、12w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用Morris水迷宫筛选出造模成功的大鼠并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区Cdc42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和模型组大鼠海马区Cdc42的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其逃避潜伏期逐渐延长(P<0.05);较之2VO模型组,同一时间点实验组Cdc42表达明显增高(P<0.05),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大鼠认知功能,这可能与其能促进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Cdc42的表达有关.

    作者:于晓云;张博爱;李俊敏;刘宇;李晓晓;崔璨;崔红卫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的疗效与安全性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近年来的研究显示[1,2],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危人群,这可能与老年人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下降有着直接的关系.研究证实[3],随着年龄的增长,GERD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下降,食管对酸的清除能力下降等因素,老年GERD的症状往往不典型且病程相对较长、病情相对较重.在临床治疗中,如果诊疗不恰当,往往可能诱发上消化道出血或其他一些内科疾病,导致老年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出现一些严重的副反应.本研究旨在观察和评估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GERD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白班俊;黄国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与GCS、GOS评分的关系

    大面积脑梗死发生后可引起短暂的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进展的纤溶亢进状态,当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时常有血液黏稠、血流减缓的情况,此阶段易引发血栓,导致脑组织微循环障碍,而纤溶亢进则可能导致继发性出血.所以学者认为大面积脑梗死后的凝血紊乱可以加重病情和影响患者预后[1].笔者观察死于脑挫裂伤大部分患者,其共同点是凝血功能均高度异常;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率大约占80%,而无DIG者只有12%.

    作者:霍永生;许守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红景天冻干粉针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红景天冻干粉针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麻醉犬冠状动脉结扎造成心肌梗死模型,采用心外膜标测和定量组织学硝基四氮唑蓝染色法,测定心肌损伤范围及损伤程度,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红景天冻干粉针可明显减轻由心外膜电图所标测的心肌缺血程度及心肌缺血范围;显著减小通过N-BT染色所显示的梗死区;可显著抑制血清CK、LDH、AST、SOD活性,明显降低MDA水平.结论 红景天冻干粉针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作者:汪春红;吕文伟;刘芬;陈霞;吕若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小板平均容积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4例老年COPD患者,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MPV、血脂等生化指标,并检测超声心动图相关数据,分析MPV与老年COPD的相关性.结果 MPV与左心室射血分数、FEV1%呈负相关(β=-0.252、-0.384,均P<0.01),与右肺动脉直径呈正相关(β=0.311,P<0.01).结论 高MPV可以作为COPD患者前期心肺功能损伤的一个标志.

    作者:张雅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ATF7在结直肠癌临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活化转录调控因子(ATF)/CREB家族一员ATF7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72例随访完整且有病理切片的患者,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其ATF7的表达情况.分析ATF7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因素的相关性及其对总生存(0S)和无进展生存(PFS)的影响.结果 7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有43例(59.7%)表达ATF7,有29例(40.3%)未表达ATF7,其表达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41);表达ATF7的患者对比未表达的患者五年生存率分别为74.4%、41.4% (P <0.002),两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9.8%和37.9% (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PFS和OS的因素包括:ATF7的表达,淋巴结受侵情况(有无淋巴结受侵、受侵数目),病理学分期和癌周淋巴结,多因素分析显示:ATF7的表达和淋巴结受侵数目影响患者OS(P=0.010、P=0.001),ATF7的表达和有无淋巴结受侵影响患者PFS(P =0.007、P <0.001).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ATF7与临床病理学分期呈负相关,与OS和PFS呈正相关,ATF7和淋巴结受侵情况共同影响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刘鸥飞;郭宏强;黄国良;刘艳艳;赵燕;姚志华;姚书娜;杨树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VIP、CNKI、万方、CBMdisc,收集以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干预措施治疗DPN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8个RCT,包括2 381例DPN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改善DPN症状及体征的总有效率优于B族维生素等西药,三组比较结果显示RR(95% CI)分别为[1.42(1.17,1.72),P=0.000 4]、[1.33(1.19,1.48),P<0.000 01]及[3.96(3.01,5.20),P<0.000 01],对DPN腓总感觉、腓总运动、正中感觉、正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亦优于西药组.缺乏对黄芪桂枝五物汤不良反应及长期副作用的报告.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DPN的疗效优于B族维生素等西药,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存在较大的偏倚风险,不能评价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使其对DPN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受到限制.

    作者:顾静;车敏;李海龙;吴红彦;张秋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3R疗法延缓认知功能减退的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神经心理学指标、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系统评价往事回忆,现实定向和再激发的3R疗法对延缓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型研究设计,选择AD患者34例,进行神经心理学指标(MMSE、ADAS-cog、FAQ、N PI)、P300的基线评定,然后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3R疗法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在开始实施训练后的第3个月、第6个月时,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各项指标的评定与分析.结果 3R治疗组生活能力显著提高(P<0.01);社会活动能力提高(P<0.05);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加(P<0.01).结论 3R疗法能有效提高AD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延缓认知功能减退.

    作者:何丽婵;邓婉清;何锐;张素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水平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和30例CKD3期患者血清sTfR水平,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液铁代谢指标、hsCRP和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血透组血清sTfR、TfR-F指数高于非血透析组(P<0.05).血透组中15例患者缺铁,血清sTfR水平显著高于非缺铁组(P<0.05).血清hs-CRP与sTfR水平无相关性.血透组血清sTfR水平与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使用剂量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75、-0.396和0.591(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TfR对缺铁有诊断价值.结论 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血清sTfR水平升高反映的是机体铁贮存和红细胞生成刺激的综合效应.sTfR不受炎症影响,对血透患者铁缺乏的评估有一定价值.

    作者:严震文;陈伟军;陆轶君;张晓丽;张斌;叶志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OCT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评估及介入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OCT是一种继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IVUS)后评价血管内病变程度的又一新技术.其原理是将光学相干技术与激光扫描共焦技术相结合,利用波长为1 300 nm左右的近红外线光波作为光源,通过分光器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样本光束和参照光束,采用距离相同的参照光束与样本光束反射波相遇后产生的光学相干现象,经计算机处理成信号后得到相应图像,用光波反射时间和光波延迟时间测量距离,光波强度代表深度,从而获得组织图像.

    作者:原野;王智慧;王丽珊;王向荣;李亚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老年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价值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与慢性炎症和气道反应性增高有关.国外有关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老年哮喘并不少见,老年期是哮喘发病的第二高峰;同时,老年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老年哮喘与儿童哮喘、青年哮喘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不完全一致[1].国内有关老年入支气管哮喘诊断状况的调查显示老年人哮喘误诊率高达46.03%[2].因此,检测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老年人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本文通过比较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支气管舒张试验、过敏原、痰诱导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查,进一步明确FeNO诊断老年人支气管哮喘的应用价值.

    作者:姜庆利;靳英丽;李晓辕;刘超英;彭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