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秀
目的 探讨子宫穿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23例子宫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 人工流产致子宫穿孔18例,钳制致子宫穿孔2例,放置宫内节育器致子宫穿孔2例,取环致子宫穿孔1例.单纯性损伤19例,复合性损伤4例.结论 在进行宫腔操作时,特别是人工流产时,要谨慎操作,防止子宫穿孔的发生.本院近年来推行的在B超引导下宫腔操作,可有助于及时发现子宫穿孔,有效地预防子宫穿孔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任建营;张芳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技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性手术,观察组应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技术,比较2组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应、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对照组术后3例出现膀胱穿孔,经紧急抢救修补成功.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9.5±2.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4.5±13.2)mL,平均住院时间为(6.2±2.0)d,上述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上述指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3例,多余观察组,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手术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曾铁兵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转运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统计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89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在转运过程中的急救与护理.结果 成功85例.急救途中死亡2例,入院后死亡2例.成功率95.5%.结论 经过院前评估,途中正确的转运及护理,能够促进转运成功率.
作者:豆利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高血压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慢性病,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高血压患者迅速增加,提高对老年高血压疾病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旨在分析老年高血压的临库特点、治疗方法 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提高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作者:韩瑞芝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手术室患者临床护理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结果 舒适护理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舒适护理组术后并发症、舒适度、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如何稳定和发展医院的市场份额,关键在于能不能提供过硬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通过从环境、服务、技术等方面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细致化服务,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建立病人与医院的诚信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薛志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方式在剖宫产中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80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病人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等,同时提高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蒋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白领人群脂肪肝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参加健康体检的本地区白领人群290人的脂肪肝与高脂血症的诊断与检测情况.结果 250例不合并脂肪肝,脂肪肝患者40例,发生率为13.8%.脂肪肝患者的高脂血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领人群脂肪肝发病率高,同时与高脂血症的发生呈正向相关性,值得预防控制.
作者:古丽孜热.毛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疗效观察.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Epley手法进行复位治疗.结果 多数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部分患者头昏、头疼等症状加重,经后续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采用Epley手法治疗BPPV患者,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韩彦林;李华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信息化系统在手术患者门前交接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6月30日手术患者60例(对照组)与2009年7月2日手术患者60例(实验组),利用医院信息网络“手术室管理系统”软件,通过条码手腕带对手术患者身份、手术方式及手术部位等进行确认,比较2组患者交接所花时间、手术室及病房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平均交接时间由原来的5.2min减少到3.5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房护士满意度由78%上升到100%,手术室护士满意度由87%上升到98%.结论 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手术室门前交接的效率和质量,有效保证了对各种手术病人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实现了交接班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准确化、信息化管理,减少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确保了手术病人的安全.
作者:陆燕弟;张兰梅;罗雁平;黎海芹;刘翠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社区卫生中心作为作为居民医疗卫生的基本保障和服务机构,对居民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建立居民档案的重要性及如何建立居民档案做一简单讨论.
作者:李新宁;张文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中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60例首诊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教化疗组和单纯放射治疗组.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的近期疗效及5年生存率优于单纯放疗组;2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晚期鼻咽癌进行同步放化疗,不仅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且能提高生存率和降低远处转移率.
作者:李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围生期母婴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6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围生期母婴临床资料、护理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6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手术产30例,无切口感染,阴道分娩6例.新生儿Apgar评分均>8分,巨大儿1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例,低血糖4例,呼吸窘迫综合症1例.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要的危害较大,易致母儿并发症,加强围生期监护与饮食控制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张迎春;孙丽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胸腹联合伤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非同期队列比较法,收集我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接诊抢救的胸腹联合损伤患者50例,其中2005年1月之前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按原有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救治;2005年以后的30例患者作观察组,采用科学综合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二者的病死率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腹联合损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有其特殊性,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是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肖成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输液治疗单上准确签上输液时间、滴速和操作者姓名,并告知用药情况及注意事项,在整个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切实傲到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作者:赵腊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门诊开放性研究,对42例符CCMD-3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的老年患者采用阿立哌唑10~20mg/d治疗,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2周后.PANSS阳性、阴性症状分和总分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体重增加和心血管副反应.结论 阿立哌唑能有效缓解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性症状,安全性高,适合于老年精神分理症患者的治疗.
作者:赵黎明;王龙锦;孙洋;云人华;李丹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微创穿刺引流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创引流治疗的86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恢复正常43例,生活自理20例,卧库不起9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0例.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是一种使捷、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崔炎增;张金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7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7例结肠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34例术后恢复效果良好,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89%.结论 制定合理的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关健.对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秀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化疗对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86例,并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放疗联合化疗组(观察组)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各43例,对比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结果 对比得知,观察组止痛效果、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0.7%,对照组为74.4%,差异较显著(P<0.05).结论 临床对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放疗联合化疗进行诊治,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及患者的活动能力,对延长患者的生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健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肿瘤的免疲治疗机制是通过调动机体的天然防卫机制或给予靶向性很强的物质来取得抗肿瘤效应.在肺癌的免疫治疗中,肿瘤疫苗具有很好前景,如EGFR疫苗、MAGE-A3疫苗和针对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MUC1生产的L-BLP25等.Catumaxomab三功能抗体和Anti-p185HEH-2-RTA等在对抗胃癌中的治疗过程中也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郭唯一;王一北;单风平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