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穿孔23例临床分析

任建营;张芳丽

关键词:宫腔操作, 子宫穿孔, B超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穿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23例子宫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 人工流产致子宫穿孔18例,钳制致子宫穿孔2例,放置宫内节育器致子宫穿孔2例,取环致子宫穿孔1例.单纯性损伤19例,复合性损伤4例.结论 在进行宫腔操作时,特别是人工流产时,要谨慎操作,防止子宫穿孔的发生.本院近年来推行的在B超引导下宫腔操作,可有助于及时发现子宫穿孔,有效地预防子宫穿孔的发生,值得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泵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剖宫产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泵的应用效果.方法 统计剖宫产术产妇200例,根据剖宫产术后的产妇使用硬膜外镇痛泵与不使用镇痛泵分为2组,每组100例.观察2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母乳喂养及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产妇术后24h镇痛效果显效率为98%,对照组显效率为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产妇术后临床症状与体征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泵术后48h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剖宫产术后产妇,而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差异,故自控硬膜外镇痛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爱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医学类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研究

    由于医药行生的特殊性,职业道德建设在医学类高职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在分析了医学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基础上,提出加强医学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几种途径.

    作者:方小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9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整体化的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有其特殊性,对其连行整体化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透析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同时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临床好转.

    作者:文家惠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分析及临床特征

    目的 通过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胸部X线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MP-IgM阳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X线表现和临床特征.结果 间质浸润23例(29.5%);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28例(35.9%);肺门阴影增浓15例(19.2%);节段或叶型实质浸润12例(15.4%),均有咳嗽,伴有发热症状.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各异,易混淆,应结合X线征象、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早期诊断.

    作者:金勤剑;祖孝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81例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护理体会

    随着直肠癌手术后置人工肛门的患者越来越多,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实施心理、身体、精神.社会的全面系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得当与否对病人术后恢复尤为重要.

    作者:赵小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从络经腑脏谈血淤辨证施治

    随着医学的发展,活血化淤法已广泛运用于各科临床.本文将经络腑脏仲引为血淤病证的辨证纲领,用以代表浅、深、轻、重4个不同证侯类型,从而作为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依据.

    作者:赵国平;王卫中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关于福利院脑瘫儿童康复护理的体会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我国儿童常见的一种伤残疾病,并发率很高,并且在不断增长.但是对于脑瘫儿童的治疗,目前仍没有特别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方法.为了减少并发症,减少患病儿童的痛苦,做好康复治疗显得非常重要,笔者以对本福利院的百余名脑瘫儿童长期护理经验为基础,试图探讨关于福利院脑瘫儿童康复护理的体会.

    作者:黄丽雅;黄涌森;运秀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招募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的工作探讨

    目的 通过有效的机采献血招募方法 、途径、措施,迅速组建一支安全的无偿固定成分献血队伍,满足临床成分用血需求.方法 开展多渠道宣传、动员招募献血者.强化血站服务理念,保持与献血者的联系沟通.结果 通过以上途径全面实现临床用机采血小板100%来自无偿捐献.结论 运用这些招募措施实现无偿成分献血有显著效果.

    作者:冯亚青;边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实行整体护理的研究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方式在剖宫产中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80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病人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等,同时提高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蒋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浅谈科室执行力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

    提高医院管理效能,科室执行力是关锭,对医院的兴表成致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通过提高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职工的培训,强化监督、检查和激励机制,设计完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等方面工作,提高科室执行力,推动医院发展壮大.

    作者:阿米娜·阿巴斯;孟桂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针刀治疗慢性臀上皮神经损伤

    目的 探讨运用针刀治疗慢性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痛点位置的不同,针对性的选择针刀进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1年,疗效评价结果 为优15例,良1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结论 针刀治疗慢性臀上皮神经损伤,疗法创伤小、费用低,疗效高,患者易于接受,效果满意.

    作者:赵德民;王文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放化同步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中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60例首诊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教化疗组和单纯放射治疗组.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的近期疗效及5年生存率优于单纯放疗组;2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晚期鼻咽癌进行同步放化疗,不仅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且能提高生存率和降低远处转移率.

    作者:李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血色病一例

    血色病又称遗传性血色病,对于该病及早做出诊断对于预防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预防肝癌的发生是很重要的.本文笔者通过针吸细胞学发现淋巴结内含铁血黄素沉积并诊断血色病的患者,旨在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叶圣;涂跃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新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门诊开放性研究,对42例符CCMD-3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的老年患者采用阿立哌唑10~20mg/d治疗,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2周后.PANSS阳性、阴性症状分和总分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体重增加和心血管副反应.结论 阿立哌唑能有效缓解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性症状,安全性高,适合于老年精神分理症患者的治疗.

    作者:赵黎明;王龙锦;孙洋;云人华;李丹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关于提高病理质量管理策略之我见

    病理科是综合医院的重要科室,病理诊断誉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病理质量的好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结合存在问题,提出强化规章制度落实、注重人员素质培养、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加大设备投入管理、研究学科建设模式策略,以加强和改进病理科建设,提高病理质量管理.

    作者:程绍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38例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分别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输卵管妊娠38例,设为腹腔镜组,同期应用开度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35例,设为对照组,运用统计学方法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开放手术组(P<0.05或P<0.01).结论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间短,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张学秀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水胶体敷料在小儿双下肢悬吊牵引皮肤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 水胶体敷料在小儿双下肢悬吊牵引皮肤护理起到了良好效果.方法 生理盐水清洗双下肢,先将水肢体敷料贴于患儿双下肢,再将备好的自粘性弹力绷带沿双例肢体纵轴平行贴于肢体内侧与外侧,保护了皮肤完整性,从而充分起到预防牵引水泡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刘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影响医学实验动物麻醉的几个因素

    由于动物种属间的差异等情况,所采用的麻醉方法 及选用的麻醉剂亦有所不同.麻醉处理不当,会给实验结果 带来难以分析的误差.在实验准备期,我们就应该考虑到影响实验动物麻醉的各方面因素,并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尽可能的减少实验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发生.

    作者:梁婕;毕穗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浅谈人参临床实验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自身的医疗保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健康是宝贵的财富,所以人类从古至今都在不断探索着强身健体之道.中国是人类医药文化早的发祥地之一,迥异于西方医学的中医药学更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成为中国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医药学内容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国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的先人们更是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著作.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作出了详细的记载:人参能补五脏血脉,益气生血,故为强壮药,能振奋精神.本文通过对人参功效的探究,分析和阐述了人参在中医药临床中的应用,以及在连补时的误区和注意事项,并对人参花蕾进行了实验研究,探明了其相对人参本身的高效的药用价值.

    作者:李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胆道手术中胆心反射的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中胆心反射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16例胆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肛心反射发生率与手术期限,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前ECG改变、胆囊床局部封闭、应用阿托品等因素有显著关系.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全麻、术中局部封闭及静注阿托品是预防胆心反射的有效措施.

    作者:林勇;罗建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