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髓损伤后肌痉挛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王文龙;田江宜

关键词:脊髓损伤, 痉挛, 影响因素,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肌痉挛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方法 对234例脊髓损伤患者脊髓损伤后肌痉挛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早期(发病2周内)应用N6治疗组相比未应用N6治疗组其脊髓损伤后痉挛的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晚期应用N6治疗组其痉挛治疗的有效率相比未应用N6治疗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 脊髓损伤后早期应用N6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损伤后肌痉挛的发生,晚期应用N6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肌痉挛后治疗的好转率.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桃红地黄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采用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地黄汤治疗,平均疗程均为18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24h尿蛋白量、血白蛋白.结果 2组间比较,治疗组上述实验室指标变化及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桃红地黄汤能提高激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魏善斋;冯占荣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普通外科中住院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控制

    为避免因素间的混杂及交互作用,经回归性分析筛选出5个显著变量,分别是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切口类型和手术持续时间5项内容.

    作者:张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米力农与多巴酚丁胺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对比米力农与多巴酚丁胺2种药物分别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根据用药情况分为米力农组52例和多巴酚丁胺组46例,观察比较2组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后,米力农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多巴酚丁胺组,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米力农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多巴酚丁胺组,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均较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用于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心肌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婧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依那普利联合长效降压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高血压可以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动脉血栓形成;血压骤然升高可引起破裂而致脑出血,高血压严重的并发症是脑中风.笔者认为运用依那普利联合长效降压片治疗高血压可以使患者血钾轻度升高,血尿酸下降,并且可避免单用其中的一种药导致的高血钾、低血钾、高尿酸血症等.两药联合运用治疗高血压安全有效.

    作者:张博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发展性照顾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发展性照顾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早产儿1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90人,观察组采用发展性照顾,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分别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早产儿14d体重增长情况、呕吐腹泻情况、以及平均住院天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疾病恢复,能增加机体免疫力,减少致残率以及提高生存率.

    作者:周钝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谈如何做好急救护理工作

    我院急救中心是一所依附于医院形式的急救中心,是我市唯一的医疗救护绿色通道,肩负着全市20余万人民群众的急诊救护工作.现将急救护理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吕艳杰;王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RICU中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研究进展

    由于非肺部感染性病变和原有肺部感染性病变进行机械通气治疗48h以后,到拔除人工气道后48h以内发生的肺实质性感染性炎症.

    作者:张艳;张桦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微创穿刺自然引流术与传统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微创穿刺自然引流术与传统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CSDH的疗效.方法 选取90例CSDH患者,随机分为2组,45例采用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A组),45例采用传统钻孔冲洗引流术进行治疗(B组).结果 经微创穿刺自然引流术治疗的45例患者(A组)脑受压消失,血肿大部分甚至完全清除;经传统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的45例患者(B组),有7例术后血肿复发,颅内积气4例.结论 微创穿刺自然引流术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是治疗CSDH的一种更加有效安全、简捷经济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永全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1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5例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每晚5mg口服,治疗2个月.对照组15例偏头痛患者仅采用氟桂利嗪治疗,每晚5mg口服,治疗2个月.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67%,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都没有出现很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服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能够对偏头疼的治疗起到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国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MPCNL术后出血及其预防、治疗手段

    微创造瘘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MPCNL)是针对尿路结石的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具有损伤程度小、适用范围广等诸多优点,也会诱发相关的并发症,其中出血就是典型的症状之一,严重者危及生命.本文提出相关的积极预防及正确的处理方法.

    作者:薛康颐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AST、LDH、CK、CK-MB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氩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法及速率法对7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和40名健康儿童血清AST、LDH、CK、CK-MB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支气管肺炎患儿组血清AST、LDH、CK、CK-MB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检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AST、LDH、CK、CK-MB活性对其心肌损害及病情变化的检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徐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盐酸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7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本文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4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 本组74例显效39例,占52.7%;有效33例,占44.6%;无效2例,占2.7%.结论 胺碘酮在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中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刚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对6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与护理报告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对6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患者中,轻度、中度患者全部治愈,重度患者死亡2例.结论 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及时、彻底清除毒物,彻底洗胃,早期正确使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维持循环及呼吸功能,认真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存琼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关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相关探讨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如何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思考、多钻研、努力提高教学技能;正确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作者:尹祖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中麻醉药物的临床观察

    目的(1)研究0.5%耐乐平连续腰麻用于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研究血糖水平对麻醉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1)选择糖尿病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痛觉阻滞程度、高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2)观察不同血糖水平对麻醉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1)2组患者均可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但耐乐平的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大运动阻滞时间均比布此卡因显着延长(p<0.05);(2)术前血糖水平<7.8mmol/L麻醉效果佳,术前血糖水平>11.2mmol/L麻醉效果不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小剂量0.5%耐乐平连续腰麻用于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在临床上安全可行;(2)适宜血糖水平麻醉效果好.

    作者:魏军;李昌祁;张宝华;李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16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77%,对照组总有效率79.0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腹泻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且安全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治疗小儿腹泻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法.

    作者:汪春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治疗胆石症100例疗效观察

    通过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观察,来探索胆石症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从而降低手术率和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程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提高分析

    临床医学检验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是通过对标本的正确收集与检测,为临床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报告.随着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高低与检验结果呈正相关,因此,笔者综合分析目前医学检验技术,总结提高临床检验技术的方法措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侯小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胃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 通过检索近几年国内外的文献了解我国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建立胃癌发病风险预警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国各地区胃癌发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的相关资料,采用多水平Meta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结果 共搜集24篇文献,其中有14篇符合纳入标准.结论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肿瘤家族史,胃病史,吸烟均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饮酒与胃癌的关系尚需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作者:孔莲芳;王凯娟;代丽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析加强护士综合素质培养,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人们对医院和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综合素质以成为评价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提高护理质量的基本保证.分析影响护士综合素质提高的因素,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不断完善自我,要求自我,达到患者满意,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作者:王礼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