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中失血量与手术患者记忆障碍的相关性

张新华;雷鹏琼;陈长香;姚美;邵通;安子薇

关键词:术中失血量, 记忆障碍, RBMT-Ⅱ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记忆障碍的患病情况及术中失血量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整群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外科手术患者282例,男105人,女177人,平均(55.61±11.37)岁,采用行为记忆测验第二版(RBMT-Ⅱ)进行术后记忆功能的测评.结果 术后记忆障碍发生率为68.9%,其中轻度记忆障碍占34.8%,中度记忆障碍占33.0%,重度记忆障碍占1.1%;术中失血量越多的患者术后记忆障碍发生率高,且程度重,有统计学意义;失血量多的患者BMTⅡ单项标准分提示,出现较差或差的发生率高,且失血量越多,记忆问题越严重,除立即回忆信件、定向和日期两项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术中失血量对术后患者的记忆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减少术中失血量对降低术后患者记忆障碍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CRRT组30例,给予脓毒症常规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照组26例,给予脓毒症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治疗前、治疗后48 h及治疗后7 d APACHEⅡ评分、炎症反应及免疫指标变化及CD3+ 、CD4+ 、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 +/CD8+比值.结果 CRRT组APACHEⅡ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CD3+百分比、CD4+/CD8+比值上升优于对照组.结论 CRRT具有增强老年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可能有改善作用.

    作者:李楠;张彧;范松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腹部创伤急救165例临床分析

    腹部创伤占各种损伤的0.4% ~1.8%[1].腹部创伤的严重程度与患者是否发生内脏损伤密切相关,对于合并有内脏损伤患者,其危险性显著升高,内脏损伤后出现大出血、休克、感染,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2].统计显示,合并有内脏损伤患者,死亡率高达10% ~ 20%,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早期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急诊手术的165例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郭庆源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前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1].目前缺乏冠脉介入治疗后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影响的系统评价体系[2].本文旨在全面评价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1)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必须符合2011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制定的《稳定性心绞痛诊治指南》[3]和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4]中的相关内容.(2)符合卫生部发布《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09版)的纳入标准,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排除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疾病.

    作者:颜文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引发胸腔积水的常见疾病之一,传统方法治疗胸腔积液采用反复的穿刺抽液,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1].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7 ~ 69[平均(34.7±2.3)]岁,病程3~47 d,平均(13.2±1.3)d.全部患者均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超声检查显示患者胸腔内有积液,且胸腔已形成纤维分隔或纤维索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胸腔积液量、胸膜肥厚程度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郝延红;李婉宁;席俊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强度受损为特征的骨骼疾病,也是常见的老年病之一,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本文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研究所选病例100例全部来源于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男43例,女57例,年龄60 ~75[平均(64.2±4.9)]岁,排除依从性差的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龄(63.8±4.9)岁;其中X线显示阳性轻度46.00%(23/50),阳性中度30.00%(15/50),阳性重度24.00% (12/50);对照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4.3±5.1)岁,X线显示阳性轻度48.00%(24/50),阳性中度30.00% (15/50),阳性重度22.00%(11/50).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作者:刘耿朗;张华峰;刘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珍龙醒脑胶囊对小鼠脑缺氧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珍龙醒脑胶囊对脑缺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压密封法、断头法分别测定脑缺氧小鼠的喘息时间;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珍龙醒脑胶囊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珍龙醒脑高剂量(400 mg/kg)能明显延长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高、中剂量(400、200 mg/kg)能明显延长断头小鼠喘息时间,降低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含水量、MDA含量,升高SOD、Na+-K+-ATP酶、Ca2-ATP酶的活力.结论 珍龙醒脑胶囊对脑缺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脑组织ATP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减轻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高伟;张会鲜;孙建云;焦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卧位改良19例

    老年耳鼻喉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存在,抵抗力较差,耐受性也较一般人群差,采用局麻可能增加手术的创伤,还有可能增加危险事件的发生[1].另外部分患者具有较为严重的基础病患,昏迷时,可能会导致麻醉后血液、组织分泌物进入呼吸道造成窒息[2],故全麻是一种优势较大的麻醉方法.在全麻后进行气管插管可以刺激伤口及手术部位渗血、水肿,患者苏醒后还会诱发呼吸道阻塞、喉痉挛等并发症[3].本文观察针对此类状况进行麻醉术后的卧位改良防止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效果.

    作者:李艳;熊瑞锦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吸烟与戒烟对哮喘模型大鼠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哮喘模型大鼠在吸烟及戒烟后大体症状、肺功能、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变化,探讨吸烟与戒烟对哮喘患者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致敏组、吸烟致敏组、戒烟致敏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大体症状,测定各组大鼠肺功能,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取血清以ELISA方法测定IL-13、IgE蛋白质含量.结果 哮喘模型大鼠制备成功;被动吸烟后呼吸急促、喘鸣等症状加重,肺通气功能减低,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血清IL-13、IgE水平上升;而戒烟后喘息症状略有减轻,肺功能短期内即有恢复,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血清IgE水平下降.结论 吸烟可加重哮喘模型大鼠喘息症状,使得肺通气功能进一步减低,炎症反应加重;通过戒烟,可明显改善哮喘模型大鼠生存状态,建议及早戒烟.

    作者:姜洪芳;白雪;王佳贺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女性患者抑郁疗效对比

    抑郁症是多种老年女性疾病的共有产物,本文拟另一方面也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1].多种高效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2].对比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女性患者抑郁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86例,年龄65 ~ 81[平均(68.54±8.37)]岁,平均病程(1.92±1.16)年.均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器质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3],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项评分≥17分.临床治疗前经相关病史调查和各项辅助检查,排除存在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精神类疾病患者,且患者意识清晰,无理解和表达障碍,能正确阐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作者:毕冬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心血管疾病中监测抗血小板药物指标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是至今发现的活性强的内源性血小板抑制剂之一,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胶原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心血管疾病多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抗栓治疗,其传统监测指标主要依赖测定血小板聚集性的高低来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由于近年来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氯吡格雷、普拉格雷、西洛他唑等不同作用机制抗血小板药不断问世,监测或影响抗血小板药物的新指标开始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刘军锋;贾克刚;刘运德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DM合并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或缺血性脑卒中)(HD组)和初诊T2DM(无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各80例,年龄和性别匹配.抽血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MBL、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结果 血浆MBL水平在HD组明显高于DM组(P<0.05).HD组TC、TG、LDL均高于DM组(P<0.05),两组间FPG、HbA1c、HDL、病程、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BL、CPR、TC、LDL进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DM血管病变与MBL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MBL、CRP水平升高与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BL与CRP两项指标之间在DM病人中不显示相关,提示可能以不同机制参与T2DM大血管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春霞;刘阁玲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蛋白伴侣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短暂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蛋白伴侣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Wistar大鼠分为缺血组及缺血后处理组,每组按照再灌注时间进一步分为12 h恢复组、24 h恢复组、48 h恢复组及72 h恢复组.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脑缺血后神经元死亡;差速离心结合蛋白印迹分析短暂脑缺血后蛋白伴侣hsp70和hsp40在细胞内数量的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缺血后处理显著降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蛋白印迹分析显示,缺血后处理显著提高了hsp70的表达,同时还降低了缺血再灌注所致的hsp40的减少.结论 缺血后处理能够显著减少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hsp70和hsp40的含量,进而抑制蛋白聚集物的形成,降低了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

    作者:李光民;葛鹏飞;孟繁凯;杨颖;王光明;罗毅男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导致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及心源性猝死.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大约1900万人死于心脏疾病,ACS占主要原因[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ACS有效的方法之一,但PCI可诱发或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血管内皮的增生或再狭窄,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导致急性血栓形成[3].本文探讨PCI对ACS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澈;齐大屯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高频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结果对比

    心电图(ECG)是诊断冠心病的基本方法之一,但E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不理想[1].高频心电图(HFECG)是一种在常规ECG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电检测技术,它可观察高频信号变化,能表现ECG不能显示的微小且快速变化的高频成分,可反映心电活动的细微改变[2],本文观察隐匿型冠心病患者(HFECG)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利民;都雯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预防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出血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以尿频、夜尿增多、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潴留伴有膀胱刺激征为主要表现[1].手术是彻底治愈前列腺增生的唯一方法[2],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是泌尿外科中常用的手术方法,因疗效好、安全性较高、痛苦少,目前应用广泛,但由于患者年纪偏大、慢性基础病多的影响,TUR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3],如膀胱痉挛、疼痛、术后出血、电切综合征及尿道狭窄等,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前后护理措施有一定的关系[4].其中膀胱痉挛和术后出血与护理关系为密切[5].本文对我院泌尿外科住院实施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患者有预见性地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吕静;姜杰;闫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预防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多需要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老年病科患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1].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对于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预防老年N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4月30日至2011年6月30日在我院就诊的160名老年呼吸衰竭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其中气管切管切开通气73例、气管插管通气87例,男93例、女67例.

    作者:马小彬;李素清;陈亚静;高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家庭功能的调查

    目的 探讨老年人健康水平和家庭功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整群抽取锦州市老年大学1 015名老年人,采用美国简明健康量表(SF-36)和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8.2%的老年人存在家庭功能障碍;家庭功能良好的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功能障碍的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处于较差水平;女性老年人家庭功能好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患慢性病的发生家庭功能呈下降趋势;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子女数、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医疗保险影响老年人的家庭功能;家庭功能与SF-36量表8个维度及生理、心理健康范围存在显著正相关;家庭功能评分越高,SF-36总分越高.结论 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家庭功能相互影响,生理、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家庭功能越好,反之亦然.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改善家庭功能需要社会和子女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作者:张惠;刘堃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养老机构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8 060个,床位266.2万张.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入住老人摔伤、骨折、猝死、走失等伤害事故以及由此引起的纠纷也不断攀升,这不仅给老年人带来伤害和痛苦,也直接影响着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养老机构不是医疗机构,发生入住老人伤害事故不能按照国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进行处理.由于法律的不完善,常常使入住老人的伤害事故处理变得复杂化.本文拟对养老机构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进行分析.

    作者:张岩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物理治疗方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物理方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近期在该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3例,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72)和对照组(n=71),观察组患者给予物理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只给予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1.4%、26.4%、95.9%均高于对照组患者36.6%、18.3%、84.5%(P<0.05);而观察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物理治疗方法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物理治疗.

    作者:黄月乔;陈光;徐鑫亚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分子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AL)-Ⅰ类分子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60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石蜡切片标本,使用抗HLA-Ⅰ、抗原处理相关转运蛋白(TAP)-1、低分子量蛋白(LMP)-2单克隆抗体研究这三种分子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结果 食管鳞癌原发灶中这三种分子表达缺失比例分别为35.0%,38.3%,23.3%,表达下调的比例分别为23.3%,21.7%,30.0%.结论 食管癌中HLA-Ⅰ类抗原分子存在表达明显下调或者缺失的现象,这种表达异常有助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不利于肿瘤的免疫治疗.

    作者:王星洁;郝迎涛;孙启峰;赵小刚;彭传亮;姜兴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