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瑜;栾丹萍;江卫;苏琪;陆云南;刘海英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后程三维适形放疗(3D-CRT) 同步紫杉醇(paclitaxel)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脑转移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第1~21天,28 d为1个周期,至少用药2个周期以上.两组均行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紫杉醇化疗,间隔3 w后用紫杉醇+顺铂(TP)方案化疗2~6个周期,28 d为一周期;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个周期后,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CR+PR)(75.0%)高于对照组(66.7%),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Karnofsky计分提高+稳定者占80.0%(16/20)高于对照组44.4%(8/18),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1、2 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后程3D-CRT 同步紫杉醇化疗治疗老年NSCLC脑转移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王海波;刘秀艳;王建涛;陈红;宋文广;王瑞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与细胞凋亡减少密切相关.存活素(survivin)是凋亡抑制家族的成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强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细胞凋亡,是凋亡调控过程中的关键因子[1].
作者:艾力·艾尼;史永华;陈涤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原发性淀粉样变肾病合并肾组织内乙肝标志物阳性实属罕见,二者是合并存在还是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关性尚有待探讨.本文报告淀粉样变肾病伴肾组织内乙肝标志物阳性(资料来源于解放军总医院肾科)1例.
作者:康乃新;张雪光;邱强;吴镝;刘述文;尹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扩大根治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对老年患者T细胞亚群、NKT细胞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老年直肠癌患者31例,分为腹腔镜直肠癌扩大根治术(腹腔镜组)12例和传统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开腹组)开腹组19例.于术前1 d及术后1、3、5 d采外周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T细胞、NK细胞的百分比.结果 术后1天,CD3+、CD4+ T细胞、CD4+/CD8+、NK细胞腹腔镜组比开腹组明显升高,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术后3 d,NK细胞腹腔镜组比开腹组升高,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术后1 d与术前比较:开腹组各指标均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差异,而腹腔镜组仅NKT细胞和NK细胞降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开腹手术创伤使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下降,而腹腔镜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小.
作者:王旻;陈学博;王爽;王韶;于杰;房学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前列腺癌(PCa)日益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009年美国PCa发病率超过男性肺癌发病率居第一位,其死亡率也为第一位[1].在我国PCa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尽管较欧美等国发病率低,但由于缺乏对PCa危险因素的积极防控及其早期诊断,本病发病和死亡日渐增多.
作者:杨裕华;王际莘;贺法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四逆汤含药血清治疗早老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和治疗组;2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四逆汤含药血清混浊液2 ml/d灌胃;治疗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混悬液400 mg·kg-1·d-1,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21 d后,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改变及电镜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 四逆汤含药血清能够改善SAM-P/8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减少早老性痴呆模型小鼠的包涵体数量,增加大脑皮层及海马区NGF的含量,对SAM-P/8小鼠具有较好防治作用.结论 四逆汤含药血清能够明显改善早老性痴呆小鼠的学习能力和相关蛋白的表达.
作者:张鹏;费洪新;纪亮;丁晨曦;宋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进展性脑卒中在临床上较常见,由于病情呈进展性恶化,且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非进展性脑卒中高,因此对于进展性脑卒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磊;李瑞华;王泽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脑组织钙化在临床头颅影像学检查中并不罕见,常呈点片状分布,一般因不引起临床症状而被忽视,多因颅脑其他疾病行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而小脑大面积钙化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本文对一特殊病例进行报道并对小脑钙化的病因进行分析.
作者:高洁;王鸣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FGF-21表达变化对FGF相关受体(FGFRs)和脂肪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构建2条针对小鼠FGF-21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序列,运用双荧光蛋白检测系统初步验证其有效性,筛选出抑制有效的pGenesil-FGF21重组质粒,分别用FGF-21过表达质粒pcDNA-FGF21和FGF-21 RNAi表达载体pGenesil-FGF21转染3T3-L1脂肪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GF-21、FGFRs、脂联素、Visfatin以及瘦素(Leptin) 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2条FGF-21-shRNA重组质粒.转染上述重组载体的细胞内,两组pGenesil-FGF21 GFP平均荧光强度/RFP平均荧光强度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均P<0.05),且pGenesil-FGF21-1组更低.转染pcDNA-FGF21的3T3-L1脂肪细胞内FGF-21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转染pGenesil-FGF21-1的细胞内FGF-21 mRNA表达降低77.8%(P<0.05).FGF-21过表达的脂肪细胞内以β-klotho和FGFR1 mRNA表达明显升高,而Lept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而FGF-21表达缺陷时则相反(均P<0.05).结论 FGF-21可能主要通过β-klotho和FGFR1途径激活受体后信号系统,并且可能通过影响脂肪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对代谢发挥其调控作用.
作者:朱伟;李伶;杨刚毅;李钶;晏丕军;李龙辉;董靖;吴丹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岳阳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980名老年人以调查其健康状况.结果 岳阳地区农村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1.4%,2 w患病率为37.0%,与非空巢老人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受损率(42.1%)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50.2%)(P<0.05).结论 岳阳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通过加强慢性病健康教育、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强老年人自我护理等方面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姜娜;孙梦霞;廖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郁安神方对老年肝郁失眠证候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夹尾刺激+睡眠剥夺复制并评价老年肝郁失眠证候大鼠模型.然后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脑皮质及下丘脑Glu及GABA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证候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水平显著下降(P<0.01),大脑皮质及下丘脑Glu及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且Glu/GABA比值增高,经舒郁安神方干预后各指标趋于正常范围.结论 舒郁安神方能增强老年肝郁型失眠证候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脑内氨基酸毒性作用有关.
作者:游秋云;王平;吴丽丽;田代志;孔明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核结合因子α亚单位1(Cbfα1)在糖尿病肾病(DN) 大鼠肾实质内小动脉上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探讨其对DN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设对照组和DN组两组,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N大鼠模型.茜素红染色观察肾实质内小动脉周围钙盐沉积,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mRNA 原位杂交法检测Cbfα1在肾实质内小动脉上的蛋白表达及基因定位.结果 (1)茜素红染色DN 组第4 ~12周时偶见肾内小动脉少许点状红色钙盐沉积,第24周时可见肾实质内小动脉及周围组织有较多红色点片状沉积;对照组茜素红染色为阴性.(2)DN组肾实质内小动脉Cbfα1蛋白及mRNA 在4 w时已有表达,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各时间点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fα1是糖尿病血管钙化的重要转录因子及早期生物学标志;肾内小动脉上Cbfα1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DN进展.
作者:赵安菊;黄颂敏;欧三桃;焦桂萍;王里;陈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分化成熟,建立获取成熟破骨细胞的方法.方法 用破骨细胞前体细胞RAW264.7细胞为模型,RANKL诱导培养4~9 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形成,罗丹明-鬼笔环肽荧光染色观察纤维性肌动蛋白(F-actin)环,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牛骨片表面的吸收陷窝情况.结果 RANKL可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细胞,形成F-actin环,骨片吸收陷窝明显.结论 RANKL可诱导RAW264.7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分化,该诱导模型可用于破骨细胞分化研究.
作者:巫松辉;钟招明;陈建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由于目前医疗技术的进展,对脑卒中的抢救措施越来越规范和及时,使其致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国内报道[1]其致残率可高达86.5%,病后1年,日常生活依赖者达5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主要照护者护士及家属在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就护理人员、家属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训练认知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有效的干预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龚素芬;邢凤梅;唐惠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凝血及血小板指标的变化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 肝硬化患者67例,Child-Pugh分级A级21例,B级24例,C级22例;正常对照组22例.全部受试者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PC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LT、PCT显著下降(均P<0.001),MPV、PDW显著升高(均P<0.001);肝功能B、C 级与A 级比较,C级PLT 和PCT下降显著(均P<0.01),MPV、PDW显著升高(均P<0.01);老年肝硬化患者PT、APTT 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均P<0.001),FIB 明显降低(P<0.01).结论 老年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血小板异常,且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李红艳;斯庆图娜拉;张永贵;王静;王江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脑梗死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病死率平均10%~15 %,致残率极高.造成脑梗死高发危险因素很多,如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糖尿病、心脏病、肥胖、血液黏度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提示,老年期雌激素水平变化与脑梗死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1,2),因此,探讨雌激素与脑梗死之间因果关系,对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脑梗死患者性激素、血脂水平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梁仲城;彭契六;李登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都江堰地区长寿老人营养状况,探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在长寿老人营养状况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MNA营养状况评价问卷对四川省都江堰地区776名长寿老人进行调查,并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MNA调查结果 显示长寿老人平均得分为(22.7±2.4)分,其中营养不良者占1.3%,处于营养不良的危险者占63.7%,营养正常者占35.1%.结论 年龄和文化程度是长寿老人营养状况评价的影响因素,另外,该地区60%以上的长寿老人属于潜在营养状况不良,而真正营养状况不良者较少.对于MNA问卷的评价标准是否适合于长寿老人应做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王文蕾;曾果;吴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老年性骨质疏松是以衰老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骨代谢异常、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性升高的全身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均寿命的逐渐延长,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老年人骨折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衰老影响运动,运动影响骨代谢平衡.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病因及可能的运动康复机制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付松芳;刘翠鲜;沈志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硒化壳聚糖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NB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ML-RARα融合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硒化壳聚糖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电镜下观察药物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PML-RARα融合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硒化壳聚糖对体外培养的NB4细胞可产生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抑制作用,50~100 mg/L硒化壳聚糖作用NB4细胞24 h可诱导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经硒化壳聚糖作用24 h后,NB4细胞内PML-RARα融合蛋白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硒化壳聚糖可通过下调PML-RARα融合蛋白含量对NB4细胞产生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作者:邓守恒;李林均;蔡晓军;许涛;李芳;陈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80%的食管癌患者临床确诊时,局部病灶已经广泛浸润和(或)远处转移[1],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老年食管癌患者因体质和年龄问题对联合治疗耐受性差,以放射治疗为主,但放疗的局部控制率与远期生存率都较低,总体治疗效果差,5年生存率在10%~15%[2].本文拟观察放疗同期胃镜下植入5-FU缓释粒子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疗效.
作者:吴中平;季峰;丁进;汤世伟;纪卫;楼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