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虹
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86例CRF患者的评分.结果 50岁以上和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男性出现焦虑症状的比例高于女性(P<0.05);50岁以上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透析6个月以上的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性别和年龄与SAS评分有相关性(P<0.05);年龄和透析时间与SDS评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 CRF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透析时间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产生影响.
作者:周良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发生,因此DN患者进行定期的肾功能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肌酐和尿素氮是肾功能检查的传统指标,但这些指标受影响因素较多,造成各指标间的变化与临床症状不一致[1].近年来研究发现[2],多种因素参与了 DN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 Cys-C)进行检测,观察其在DN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周肇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核因子Kappa B(NF-κB)初发现是一种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子κB序列特异结合并调节κ轻链转录的核蛋白因子.随后发现NF-κB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及炎症反应等基因表达调控[1,2],同时研究表明在很多常见的情况下出现NF-κB的异常激活或抑制,如肿瘤、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这些都表明NF-κB无论是在正常还是疾病状态下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骨质疏松(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OP发生是由于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失衡,大量研究表明,NF-κB信号通路不仪在骨形成和骨吸收起着重要作用,而且通过与其他信号通路相互联系,彼此作用,影响OP的发生.因此,我们就NF-κB信号通路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吴昆鹏;戴永武;杨巧珠;马凤燕;刘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方法 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分为2组,颈动脉内中膜无增厚组(简称无增厚组)73例,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简称增厚组)62例,所有患者均测量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增厚组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无增厚组(P<0.01),且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尿素氮、空腹C肽、2hC肽呈正相关.结论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韦秀英;郑杨杨;周玉;梁晓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显,为良性病变,手术治疗能有效地防止出血和控制癫痫的发作,多数患者手术后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或学习[1].本文观察老年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围术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规律.
作者:田小文;徐世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评估罗格列酮联合丹参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 db/db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在模型组给予高热量饮食基础上罗格列酮(DM-R)组、罗格列酮和丹参联合用药(DM-R+ D)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治疗,12 w末处死动物留取标本检测各相应指标.结果DM-R组较模型组血糖(FBG)、血清甘油三酯(TG)、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明显降低(P<0.05),血浆胰岛素水平(Ins)显著降低(P<0.01),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P <0.05);DM-R+D组较DM-R组FBG、Ins、ALT及TG均明显降低(P<0.05),TNF-α显著降低(P<0.01),SOD明显升高(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改善db/db小鼠糖脂代谢和肝脂肪变性,同时联合丹参抗氧化应激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杜玉茗;黄海燕;刘利则;于燕;姚庆春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定量分析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mRNA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4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ACE 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转移状态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ACE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3).胃癌组织ACE mRNA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转移状态等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结论 ACE mRNA在胃癌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提示其与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牛辉;陈光裕;苑克伟;史美龙;陈治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组织及富于淋巴组织的器官,发生于结外淋巴组织器官者为结外淋巴瘤,原发结外部位有胃肠道、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肝脏等,而原发于软组织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十分少见[1-4],Travis报道其发病率仅占淋巴瘤的0.11%[4],组织学类型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5].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软组织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探讨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等情况.
作者:赵娟;夏大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老年性骨质疏松(OP)患者发生脊柱新鲜性骨折时可表现为腰背部的剧烈疼痛,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1].至于如何快速减轻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时腰背疼痛,目前多主张采用椎体成形术(PVP)或后凸成形术(PKP)进行治疗[2,3],但 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有时因基础疾病太多而难以执进行,多采用抗骨质疏松与对症止痛治疗,止痛效果比较差,恢复腰背功能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我科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腰背剧烈疼痛老年患者,在行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腰背部配合小针刀治疗,可以快速地减轻患者的腰背疼痛程度,恢复一定的腰背功能.
作者:刘保新;王力平;徐敏;黄承军;唐福宇;娄宇明;梁柱;王继;梁冬波;唐汉武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可预测化疗疗效的指标.方法 采用奈得铂、异环磷酰胺、硫酸培洛霉素治疗48例宫预癌病人,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eif-4E 、Ki-67.结果 化疗奏效率58.8%.eIF-4E在奏效组、无效组用药前后阳性率差异不显著(x2=0.071 5,P>0.05)(x2 =0.4040,P=0.751 2).奏效组及无效组,用药前Ki-67阳性数差异不显著(P=0.72);用药14 d后奏效组较治疗前有减少趋势(P=0.21),无效组治疗14 d后Ki-67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 eIF-4E不能预测化疗有效性,而Ki-67在1个疗程终止后组织中阳性数的变化能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作者:于桂云;魏敏;窦丽君;向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在缺氧条件下,Aβ下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PAJU-ICAM-5细胞及PAJU-NEO细胞)后细胞株凋亡的情况,探讨缺氧环境中ICAM-5对Aβ神经毒性作用有无影响.方法 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为常态组、Aβ干预组、缺氧组、缺氧+Aβ 干预组.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观察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PAJU-ICAM-5 及 PAJU-NEO细胞中缺氧组、Aβ组、缺氧并Aβ干预组较常态组细胞突起变短、减少,PAJU-ICAM-5细胞突起的长度较PAJU-NEO细胞的突起长.MTT染色:PAJU-ICAM-5细胞及PAJU-NEO细胞中缺氧组及Aβ组的细胞存活率较常态组降低(P<0.05),缺氧并Aβ干预组的细胞活性较常态组明显降低(P<0.01),缺氧组与A3组比较,其存活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Aβ42能引起PAJU细胞的凋亡,缺氧能促进其凋亡;ICAM-5可以减轻Aβ42的神经毒性作用.
作者:涂秋云;丁斌蓉;杨霞;唐湘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脑耗盐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S)是指颅内疾病导致肾脏钠及水丢失过多,临床上出现低钠血症、尿钠及尿量排出明显增多及低血容量的一组综合征[1].笔者1999年10月至2009年8月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576例,发现低钠血症76例,其中58例诊断为CSWS.
作者:吴睿;刘合玉;许梦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前为止外科手术仍是食管癌治疗的有效方法[1].5-氟尿嘧啶(5-FU)是治疗食管癌的一线化疗药物,可是其疗效受限于目前的给药途径,导致血浆药物半衰期短、局部药物浓度低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提出间质性化疗的慨念,使这一问题迎来解决的契机.植入性5-FU缓释剂是目前已通过临床验证的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将化疗药物5-FU经过特殊工艺包裹形成的一种缓释植入剂,已在消化道肿瘤及乳腺癌等肿瘤的植入性局部化疗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其在食管癌术中植入治疗的安全性已有较多的临床研究.本文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术中植入5-FU缓释剂的临床资料.
作者:曲明江;王启文;张立新;赵晖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索白介素-18( IL-18)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30只老年同龄雄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新西兰大白兔制成60个动脉粥样硬化板块标本,采用析因设计,给予IL-18进行刺激,以不同的IL-18刺激时间和刺激浓度组合作为新处理组,将60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随机分入新处理组中(n=5),测量在不同刺激时间和刺激浓度下,纤维帽的厚度与脂核横截面厚度的变化,TUNEL法检测斑块内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 帽/核比值与斑块内细胞凋亡指数随着IL-18的浓度及刺激天数的改变而变化(P<0.01).帽/核比值随着IL-18的浓度及刺激天数增加而降低(P<0.01),斑块内细胞凋亡指数随着IL-18的浓度及刺激天数增加而升高(P<0.01);斑块内细胞的凋亡指数与帽/核比值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0.776,P<0.001).结论 IL-18诱导斑块内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促易损斑块形成的重要机制.
作者:李巧汶;李志樑;邱健;傅强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杜香提取物熊果酸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杜香提取物—熊果酸,将其作用于H22荷瘤小鼠模型,计算肿瘤抑制率.结果 剂量分别为0.25、0.5、1.0 mg/kg的熊果酸对H22荷瘤小鼠肿瘤抑制率分别为25.93%、44.39%和65.5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杜香提取物熊果酸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作者:刘海军;孙晋民;贾兰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糖尿病导致的血管病变尤以下肢动脉疾病所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目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仍然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金标准,但是由于其有创、费用高、老年患者的耐受性差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随着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临床应用,尤其是64层螺旋CT的使用,其扫描范围更大、时间及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提供了安全、无创、可靠的新途径[1].本文回顾性分析经DSA明确诊断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64-MSCTA图像,并与DSA结果对比,以探讨64-MSCTA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技术优势及其应用价值.
作者:赵恒宇;关小英;孙健男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 PIO)配合生活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的影响,探讨PIO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对SHR降压及心血管保护的机制.方法 SHR大鼠33只,随机均分为三组:SHR空白组(SHR),PIO+生活干预组(P)及硝苯地平组(N).药物添加到大鼠饮水中,生活干预为每日减少投食量并游泳6 ~ 15 min,实验周期为12 w.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检测心肌及主动脉组织中AT1R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PIO配合生活干预可抑制SHR AT1 R和mRNA表达.结论 PIO配合生活干预可能通过抑制AT1表达发挥降压及心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陈海燕;李杰;孙艳伏;唐文娟;王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由抗磷脂抗体(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引起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动静脉血栓、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以血中存在的抗磷脂抗体等自身抗体为特征.
作者:程政平;吴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sn)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喂饲建立大鼠AS模型.测定各组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免疫组化观察内膜粥样硬化斑块中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 Tsn组内膜增生较模型组明显减轻.VCAM-1在Tsn组中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Tsn可明显抑制VCAM-1表达,此可能为其防治AS的机制之一.
作者:黎洪展;吕永恒;陈琪;黄光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目前越来越多地被临床应用.本文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3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相关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PCI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金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