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出量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彩超测量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测量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同时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IMT值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年龄,性别,病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压(BP)、体重指数( BMI)及空腹血糖(FPG)水平间的关系.结果 (1)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其股总动脉IMT值大于尿白蛋白正常的糖尿病病人(P<0.0l),明显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IMT值大于微量蛋白尿患者(P<0.01).(2)2型糖尿病IMT值与糖尿病的病程、TC、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相关,而与FPG、BMI、TG无相关关系.结论 (1)伴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下肢大血管病变.(2)2型糖尿病IMT值与糖尿病的病程、TC、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呈正相关.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防治大血管病变.
作者:王福涛;王晶;刘晓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由于随增龄发生的生殖器官生理性改变,绝经妇女较年轻女性更易发生宫腔积脓.但由于老年妇女敏感性下降,体温调节能力降低,对疼痛的反应差,绝经后宫腔积脓临床表现不典型;尤其是随着合并糖尿病、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增多,临床上老年宫腔积脓的表现多样,易误诊[1].本文总结分析老年宫腔积脓的临床资料,为该病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宋陈红;王文革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b)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首次发生AMI住院行急诊PCI治疗的老年患者320例,依据患者入院时Hb水平将其分为A( <80 g/L)、B(80~99 g/L)、C(100~119 g/L)、D(≥120 g/L)四组,分析不同Hb水平患者的30 d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结果 入院时Hb水平较低组有较高的30 d病死率,四组患者分别为26.2%,20.4%,10.4%,5.4%(P<0.05).Hb水平越低发生心力衰竭、肺炎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危险也越高,分别为心力衰竭35.7%、25.5%、13.6%、5.5%,肺炎33.3%、22.4%、8.8%、1.8%,消化道出血19.0%、5.1%、2.4%、1.8%(均P<0.05),但是,心肌再梗死率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水平较低是老年AMI患者PCI术后近期病死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依据Hb水平,AMI患者近期死亡和(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呈J型曲线,Hb水平越低,近期死亡和(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作者:张文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瘦素对兔急性肺栓塞(APE)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 -1β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三组,健康对照组(同样行颈内静脉穿刺),模型组又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瘦素组.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术毕行病理分析.结果 瘦素组TNF-α,IL-1β,Hs-CRP水平明显下降;生理盐水对照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病理检查瘦素组缺血渗出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结论 外源性瘦素通过下调APE后TNF-α、IL-1β和Hs-CRP的水平,对肺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姚艳敏;徐彤彤;武琦;吕祥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老年患者由于其心血管代偿功能减弱,因此在施行全麻诱导时要求既能很好地抑制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又能很好地维持整个全麻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1].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及其衍生物舒芬太尼能有效抑制全麻诱导时的心血管反应[2].本文采用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插管时对患者进行干预,同时以芬太尼作为对照,以期寻求佳的麻醉方法.
作者:任凌云;朱辉;杨进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黄芪皂甙Ⅳ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 ADSC)移植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神经功能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老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DSC组、黄芪皂甙Ⅳ组、黄芪+ADSC组,应用PKH-26标记移植的ADSC,NSS法检测神经功能恢复,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均能使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评分降低,以联合组恢复为明显(P<0.05).黄芪皂甙Ⅳ组SDF-1蛋白和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联合组PKH-26标记的细胞个数高于ADSC组(P<0.05).联合组和ADSC组BDNF和IGF-1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其中联合组表达为显著(p<0.05).结论 联合组促进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和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其机制可能与黄芪皂甙Ⅳ上调脑缺血区SDF-1表达,促进移植的ADSC迁移和存活有关.
作者:王莹;李文媛;李明秋;丁利;赵斯达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70%~90%为缺血性脑卒中,常起病急骤,对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局部炎症反应及血管损伤中起重要作用[1,2].本研究应用葛根芩连汤化裁联合西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其对患者血hs-CRP及D-D水平的影响.
作者:吴远华;曹丽平;黄媛;朱广旗;邵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浆脑利尿钠肽(BNP)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因胸闷、胸痛在本院心脏中心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38例,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冠脉造影中每支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定.按冠状动脉病变多少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BNP,比较各组间BNP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比例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多支病变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比例及肌酐、尿酸、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冠状动脉病变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多支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冠心病组BN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是多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BNP明显升高,BNP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BNP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维华;马依彤;马翔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头面部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NF)常因累及头皮、额颞部、眼睑、鼻、唇等重要器官,给病人带来巨大的心理生理压力,也给整形外科医生的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中老年各种头面部巨大NF16例,多为单侧面部NF,选择性采用多种整形外科技术修复切除后的创面,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春;刘海鹏;邵丽洁;纪莉;王保志;张舵;黄元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硬骨鱼紧张素ⅡT21M基因(UTS2-T21M)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甘肃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用PCR-RFLP及电泳分析法进行基因分型;SPSS软件分析各基因型与不同性别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包括3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74例,女性144例.233例正常人中男性134例,女性99例.男性高血压患者与女性高血压患者在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上均无显著差异(P =0.443,0.490).UTS2-T21M多态性,TT,TM,MM基因型的频率在男性病例组中分别25.3%,55.7%,19.0%;在女性病例组中相应基因型的频率为31.3%,49.3%,19.4%.T,M等位基因频率在男性病例组中分别53.2%,46.8%,在女性病例组中相应的等位基因频率为55.9%,44.1%.结论 UTS2-T21M基因多态性与甘肃不同性别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无关,有关UTS2-T21M基因多态性与甘肃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作者:张冬蕾;伊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现代旅游企业如何通过情感营销来获得老年旅游市场.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千名老人下江南”旅游项目的顾客进行调查.结果 “情感”因素在老年旅游产品营销中的确具有独特的优势.结论 旅游企业无论是在设计旅游产品还是对产品进行促销的过程中,都应该与情感结合起来,从心理上打入消费者的内心.老年市场的特殊性要求人们必须认真地分析老年人对于旅游产品的消费心理,才能准确地指导市场开发策略.
作者:马宏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全面了解海南岛≥55岁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AD)的现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人口学、健康史、长谷川痴呆量表( HDS)、哈金斯基缺血指数量表(HIS)、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等问卷和量表进行筛查.结果 海南岛55岁及人群AD的患病率为1.45%(中国发达地区平均发病率2.0%),西部、中部及南部地区的患病率分别较北部和东部地区高(P<0.05);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P<0.05);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P<0.01).单身、听力障碍是AD的危险因素(OR>1),而脑力劳动、富含鱼饮食则是保护因素(OR<1).结论 海南岛AD患病率较国内发达地区低,患病率有一定地区差异,高患病率与女性、高龄、单身及存在障碍损伤有密切关系.
作者:劳梅丽;张海英;易西南;黄奕弟;吴志虹;罗刚;张显芳;赵久红;赵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云克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强化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OP)疼痛症状及提高骨密度(BMD)的临床作用.方法 入选的124例原发性OP患者,采用前瞻对照配对分组,每组31例.云克治疗组,给予云克注射液静推;脉冲电磁场治疗组,给予PEMFs治疗;云克治疗+脉冲电磁场治疗组,给予云克+PEMFs治疗;阿仑膦酸钠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70 mg/片),晨起空腹每周1片口服.前三组均20d1个疗程,行3个疗程治疗.所有入选的病人均摄入适量的钙和维生素D.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及6个月观察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变情况;测定第四腰椎(L4)及股骨颈BMD.结果 ①四组治疗2个月后疼痛改善效果的有效率分别为67.7%、74.2%、93.5%、35.5%;治疗6个月后疼痛症状缓解的有效率分别为80.6%、77.4%、96.8% 、61.3%.②云克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L4的BMD与治疗前差异显著,治疗6个月后L4及股骨颈的BMD与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脉冲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2个月、6个月后,L4和股骨颈的BMD增加明显,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L4的BMD增加,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③联合治疗组治疗2个月、6个月后,L4及股骨颈的BMD增加明显,与云克治疗组、脉冲治疗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云克联合PEMFs强化治疗老年型骨质疏松能在短期内迅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BMD.
作者:潘卫民;王身坚;谢权;王超群;颜卫文;周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留置导尿是神经外科术前必做的侵入性操作,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恢复排尿功能、减少或杜绝额叶皮层损伤术后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是神经外科医生主要任务之一.本文探讨颅脑术后应用中频电刺激恢复排尿功能的疗效.
作者:赵航;赵丛海;李桂杰;庞灵;陈卓;佟鑫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新器械的出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囊切除的首选,但在老年人群中尤其是年龄> 70岁的老年人中是否也安全可靠尚无定论.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10年因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 82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估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
作者:高丽虹;刘志毅;金虎;谷洋;翟春亮;李丹;张红裔;戴春雷;刘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短期血糖变化后糖尿病(DM)大鼠内脏脂肪组织内脂肪素(visfatin)mRNA表达及血清visfatin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 SD大鼠予小剂量STZ+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制备DM大鼠,予胰岛素分别控制血糖在<10 mmol/L( DM血糖严格控制组)、10~14 mmol/L( DM血糖非 严格控制组)和> 16.7 mmol/L( DM血糖未控制组)3个不同水平,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分别检测四组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及内脏脂肪组织visfa tin mRNA的表达,观察不同血糖水平的DM大鼠血清visfatin、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及内脏脂肪visfatin mRNA表达 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三组DM大鼠内脏脂肪的visfatin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但血糖严格控制组及非严格控制组均较DM血糖未控 制组显著减低( 36.39±22.57,96.47±16.53 vs272.85 +48.21,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M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ng/ml)显著增高,但DM 三组间无显著差异( 177.57±77.30,192.84±130.26,202.68±100.67 vs 90.05±36.83).DM大鼠中血糖严格控制组血清FFA (mmol/L)、TG (mmol/L)水平较其他糖尿病组均显著减低(分别为0.52+0.15 vs 0.72 +0.19;1.14±0.78 vs 2.33±2.11,均P<0.05);血糖严格控制组及未严格 控制组大鼠血清TC水平较血糖未控制组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短期的血糖变化不能显著影响糖尿病大鼠血清visfatin水平,但能降低其内 脏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的表达.visfatin可能不是一个随机体血糖变化而急剧变化的激素.
作者:廖鑫;黄琦;高琳;陈玲;阳琰;吴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老年岩斜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全麻下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岩斜区肿瘤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均在显微镜下手术,全切除22例,其中脑膜瘤8例,听神经瘤6例,胆脂瘤5例,三叉神经瘤3例;次全切除4例,其中脑膜瘤2例,听神经瘤1例,胆脂瘤1例;大部分切除1例,为胆脂瘤;死亡1例,死于后组颅神经麻痹引起的肺炎.术后并发症:失语5例,均为一过性,全部在1个月内恢复;颅内血肿4例,其中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肺部感染4例,其中1例高龄老人死亡;脑脊液耳漏2例,经腰穿引流、抗感染治疗后好转;皮下积液1例,2 w后自愈.术后脑神经症状和体征8例缓解,6例同术前,13例较术前加重,其中偏瘫2例,周围性面瘫8例,动眼神经功能障碍1例,后组颅神经麻痹2例.结论 显微外科下经岩骨乙状窦前人路治疗老年岩斜区肿瘤手术视野清楚,对颞叶和小脑牵拉轻,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减轻术后并发症.
作者:欧明亮;张贵升;陈军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CHD)患者冠脉不同病变程度血浆线粒体耦联因子-6在冠脉循环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用放免方法分别测定不同病变程度的CHD患者与对照组外周、冠状静脉窦与主动脉根部血浆中CF6浓度,利用冠状静脉窦-主动脉根部求出经冠脉循环后心脏局部分泌并释放的CF6浓度.结果 CHD不同病变程度患者外周血浆中CF6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组冠状静脉窦CF6浓度与主动脉根部及外周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CHD组心脏局部CF6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HD患者血浆CF6浓度明显增高,经冠脉循环后心脏局部有CF6的产生.提示CF6参与了CHD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机体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CHD的病程发展过程中有可能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
作者:马健;庞继恩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农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与非COPD者血清微量元素铜、铁、锌的含量及其相关性.方法 COPD组150例和非COPD组150例,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血清铜、铁、锌的含量,并对比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OPD组血清锌的含量与非COP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铜和铁、铁和锌的含量均呈负相关.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与非COPD者血清铜、铁、锌含量有差异,COPD组血清锌明显低于非COPD组.
作者:崔维娜;加孜那·托哈依;贾汉·沙比提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一线化疗药物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自我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46例,分别接受三种一线化疗药物联合顺铂治疗,分为紫杉醇+顺铂(TP)、吉西他滨+顺铂(GP)及多西紫杉醇+顺铂(DP)三个治疗组.并根据每日吸烟量分为吸烟组及不吸烟组.RECIST评分评价疗效及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老年晚期NSCLC患者疗效及影响因素对比中,吸烟组DP治疗组DCR为54.8%,GP治疗组DCR为51.5%,TP治疗组DCR为51.7%.三组之间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吸烟组DP治疗组DCR为73.3%,GP治疗组DCR为77.7%,TP治疗组DCR为70%,三组直接对比无统计学差别(P>0.05).吸烟组DP、GP及TP的疾病控制率与非吸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中发现,吸烟组白细胞下降73例(78.5%),不吸烟组白细胞下降46例(86.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心功能障碍21例(22.6%),不吸烟组心功能障碍17例(32.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线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而相对于吸烟组患者,非吸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也少于吸烟组.
作者:刘震天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