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浊解毒和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患者的治疗作用

高绍芳;李佃贵;崔建从;张纨;张金丽;史纯纯

关键词:胃炎, 萎缩性/中医药疗法, 癌前状态/中医药疗法, Cyclin D_1, PTEN
摘要:目的 探讨化浊解毒和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10例CAG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给予化浊解毒和胃方口服,对照组(55例)给予胃复春片口服,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内镜、病理疗效及治疗前后Cyclin D_1和PTEN表达积分值的变化.结果 胃镜下治疗组对黏膜白相和胆汁反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病理疗效变化比较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化浊解毒和胃方能显著抑制Cyclin D_1的表达,升高PTEN的表达(P<0.05).结论 化浊解毒和胃方对CAG癌前病变的胃镜征象、病理变化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促进胃癌前细胞凋亡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胰岛素泵治疗老年糖尿病鼻饲患者的优越性

    目的 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常规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鼻饲患者的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n=34)及MSII组(n=33).以CGMS观察治疗2 w后血糖谱的变化,比较2种治疗方法在全天血糖曲线变化、控制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方面的差别.结果 CSII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MSII组(P<0.05,P<0.01),低血糖发生率也低于MSII组(P<0.01).结论 CSII治疗使糖尿病鼻饲患者全天血糖曲线波动小,血糖控制更为平稳,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张洁红;张彤;段敏虹;陈广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集中与机会性筛查应用于绝经后宫颈病变患者的早期诊断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宫颈病变的特点、筛查的必要性.方法 对313例妇女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其中187例为社区宫颈癌普查者(对照组),126例为门诊妇科就诊已绝经患者(研究组).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率分别为43.85%、41.27%,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HPV的阳性率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宫颈细胞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51.34%、49.21%,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分别为22.46%、19.05%,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CINⅢ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早期发现宫颈病变,阻遏疾病进展为宫颈癌,在绝经后妇女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是必要的.

    作者:徐又先;李立;涂强;杨岚;陈广莉;蒋燕明;明芳;陈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雌激素与女性皮肤老化

    国内外研究已发现雌激素对人体的许多系统,特别是生殖、神经、心血管及运动系统都有影响.皮肤是一个雌激素敏感器官,但是,关于雌激素对皮肤影响的研究较少~([1]).

    作者:张东妍;康尔恂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老年甲状腺切除术30例临床分析

    尽管年龄不是外科手术的禁忌证~([1]),但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不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2]).本研究试图解决甲状腺手术对于老年病人和年轻人相比是否有更多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在总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二者是否一致等问题.

    作者:任强;邓放;牛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亚群的分离及其生物学行为分析

    目的 研究人前列腺癌PC3肿瘤细胞系中是否存在具有干细胞特征的细胞亚群,并对其形态及克隆生长特征进行分析,同时探讨染料Rho123着色强度是否可用于区分不同的肿瘤细胞亚群.方法 采用Rho123染色后流式细胞仪分析;Rho123与DAPI复染后荧光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及细胞克隆生长特征分析等方法.结果 PC3细胞中存在对Rho123着色显著差异的两类细胞亚群,其形态结构、增殖能力及克隆生长方式均有明显差别.结论 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系中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亚群,对Rho123拒染的特性可用于区分肿瘤干细胞与其他肿瘤细胞.

    作者:曲珊珊;李荣贵;苏学今;张海英;王洋;李玉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甲肝-麻疹-水痘联合疫苗对老年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甲肝-麻疹-水痘联合疫苗对老年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甲肝-麻疹-水痘联合疫苗、甲肝疫苗、麻疹疫苗、水痘疫苗分别注射老年小鼠,观察抗体的阳转率及在不同时间内抗体的消长情况.结果 阳转实验显示,联合疫苗与单价疫苗具有同样良好的免疫原性.抗体检测结果中,联合疫苗产生的甲肝抗体、麻疹抗体与单价疫苗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水痘抗体与单价疫苗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抗体产生的时间早于单价疫苗.补体总活性结果中,联合疫苗与单价疫苗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甲肝-麻疹-水痘联合疫苗中的三种病毒对抗体产生具有正协同作用,联合疫苗对增强老年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强于单价疫苗.

    作者:李英华;关锋;代玉银;赵红光;王琦;林承赫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观察

    近来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肾功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1]).也有学者报道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性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2]).本研究通过对一组80岁以上高龄老年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连续1年的观察,以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该类患者的影响.

    作者:包纪盛;陈亚萍;林志;苏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施普善(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是采用现代化技术经标准化酶解的猪脑蛋白水解物,含85%自由氨基酸和15%低分子肽,不含蛋白、脂肪及其他抗原性物质,每毫升施普善中含有215.2 mg猪脑蛋白水解物.

    作者:张露远;孙晓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谷胱甘肽与顺铂合用对肝癌细胞HepG_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 (GSH) 与顺铂 (CDDP) 联合应用对人肝癌细胞HepG_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酸性磷酸酶法 (APA) 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经CDDP、GSH处理后的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GSH与CDDP合用对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罗丹明123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Δψm) 变化.结果 GSH与CDDP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抑制HepG_2细胞增殖,癌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变化,其作用明显高于GSH组与对照组细胞,且不低于CDDP单独给药组;GSH与CDDP联合应用引起Δψm更明显地下降.结论 GSH与CDDP联合用药不降低CDDP对肝癌细胞的作用,其诱导肝癌细胞HepG_2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通路实现的.

    作者:徐艳岩;安郁宽;李波清;李京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微小RNA-21和肿瘤抑素与膀胱肿瘤的关系

    微小RNA(miRNA) 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内源性单链小分子非编码蛋白质的RNA,长度约为21~25个核苷酸,可特异性识别靶mRNA的3'-非翻译区(3'-UTR)并与之结合,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从而负调控基因表达~([1]),并调节许多重要的细胞活动,与个体发育、干细胞分化和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任明;刘禄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以疼痛为首发症状老年带状疱疹误诊10例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其特征是沿感觉神经的相应节段出现疱疹并伴有严重的疼痛.带状疱疹易侵犯年老体弱者,尤其好发于老年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注射用通栓欣粉针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观察注射用通栓欣粉针对脑缺血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注射用通栓欣粉针对大鼠脑血管通透性、脑组织形态学、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通过血小板黏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观察注射用通栓欣粉针对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 注射用通栓欣粉针可明显降低不完全性脑缺血大鼠脑血管通透性,使缺血脑组织病变程度减轻,脑组织发生病变的动物数减少,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可明显降低血小板黏附百分率,抑制血小板聚集.结论 注射用通栓欣粉针可抑制血栓的形成,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魏菲;纪凤兰;温富春;周继胡;丁涛;刘嵋松;徐惠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CD32在人肝癌细胞株上的表达

    目的 检测CD32在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BEL-7404 、HepG2上的表达,探索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应用RT-PCR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种肝癌细胞株上CD32的表达情况,以u937为阳性对照.结果 u937高表达CD32,而肝癌细胞株SMMC-7721、BEL-7404 、HepG2未检测到CD32的表达.结论 肝癌细胞株SMMC-7721、BEL-7404 、HepG2不表达CD32,应用基因工程方法调节肿瘤细胞上不同亚型CD32的表达,或许可以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李和军;刘宁;李频;郑祥雄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冠心病患者ADMA浓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对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 arginine,ADMA)浓度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冠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睡前服用)、普罗布考治疗组(B组,普罗布考500 mg口服,每日2次)、阿托伐他汀合用低剂量普罗布考治疗组(C组,阿托伐他汀20 mg/d,睡前服用;普罗布考250 mg,每日2次口服)、阿托伐他汀合用高剂量普罗布考治疗组(D组,阿托伐他汀20 mg/d,睡前服用;普罗布考500 mg,每日2次口服),共治疗6个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检测治疗前后ADMA浓度,比色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管内超声检测治疗前后冠脉粥样斑块负荷.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ADMA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C组与D组较A组与B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血脂水平A、C、D组较B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C组与D组血脂下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LDL-C水平B、C、D组较A组下降明显(P<0.05).各组治疗前后粥样斑块负荷无显著差异.结论 ADMA是一个独立的冠心病危险因子,ADMA浓度升高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起始和病情进展的标志.

    作者:赵雷;李淑梅;张吉凤;赵佳怡;张基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老年人小肠间质瘤19例的诊治

    小肠间质瘤(stromal tumor of small intestine,SIST)是消化道少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1]).由于小肠解剖结构、位置及生理功能的特性,早期无特殊表现,当肿瘤较大或转移时才出现症状.因小肠的检查手段有限,早期诊断较困难,易延误诊治~([2,3]).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60岁以上小肠间质瘤患者19例,占同期住院SIST患者的44.2%.

    作者:郭仁乐;苗瑞政;刘立青;姜言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影响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

    国内文献对老年人肺炎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基础疾病及病原体对肺炎预后的影响~([1]),本文对2005年~2007年我科收治的以社区获得性肺炎为原发病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整理,探讨影响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降低死亡率.

    作者:周秀梅;刘珊珊;刘雪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湖南省某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疾病负担

    目的 探讨安仁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疾病负担.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4~2005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监测资料,分别计算潜在期望寿命损失年(the expected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EYPLL)、早死生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死亡率等疾病负担指标.结果 2004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EYPLLP、YLLs/1 000分别为82.79/10万、885.83年、10.42,2005年上述指标分别为85.74/10万、706.22年、10.38.2005年死亡率较2004年升高,而EYPLLP、YLLs/1000下降;疾病负担为女性高于男性,呈现0岁和60岁以上两个高峰,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分别以0岁组和>35岁组为疾病负担之首.结论 COPD和肺炎是安仁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主要疾病负担,<1岁和>60岁居民是重点人群.

    作者:李飞跃;黄民主;李成华;凡琴;张群力;明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骨关节成形术的重要的并发症,高龄、长时间制动等是DVT发生的重要因素,而凝血功能的改变是DVT形成病理基础之一~([1]).膝关节成形术的病人多为老年人,采用的麻醉方法有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全麻所用药物对于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硬膜外麻醉也对于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于凝血功能的影响是不同的~([2,3]).

    作者:宋万军;董江龙;李欣;李志华;柳顺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老年及老年前期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和内镜特点

    目的 探讨老年及老年前期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以及中青年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和内镜下特点及治疗效果,以提高对老年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及老年前期与中青年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部位,病变程度,病理表现及治疗缓解情况.结果 老年及老年前期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病变范围以直乙结肠及左半结肠为主,较中青年患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与中青年患者在疾病分度及病理表现上无明显差别.结论 两组应用水杨酸制剂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缓解率无明显差别.

    作者:张黎明;刘玉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老年人垂体腺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垂体瘤患者年龄分布较广,以20~50岁多见,50岁以后较为少见,而临床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的垂体瘤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其中中老年患者的垂体瘤无论是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还是一些肿瘤生物学行为标记物的染色情况,都与年青患者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针对中老年垂体瘤患者的治疗应该不同于年青患者~([1]).

    作者:胡佳;吕盛涛;崔新国;刘建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