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叶;傅余芹;方华伟;韩亚莉;杜月娟
目的 观察Klotho蛋白对C57BL/6小鼠黑质神经元数目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分3组:野生型雄性小鼠(WT),Klotho基因过表达型(Tg)小鼠,Klotho基因敲除鼠(KO)各6只,行为学观察及体重测定,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黑质神经元的变化.结果 KO小鼠与WT、Tg组小鼠相比体重明显降低(P<0.01).WT组小鼠与Tg组小鼠相比体重差别不显著(P>0.05);与WT小鼠相比KO组小鼠脑黑质神经原数目上调而Tg组小鼠脑黑质神经原数目下调,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Klotho基因可影响黑质纹状体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目.与WT组小鼠相比KO小鼠脑黑质神经原数目上调而Tg小鼠脑黑质神经原数目下调,可能是Klotho-FGF23共受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影响.
作者:杜洪霞;周芳;张湛睿;李新华;弥曼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设计针对老年人心理疾病的运动处方,并检验其效果.方法 将62名患有心理疾病的老年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8 w的运动处方干预,并使用SCL-90量表对干预前后的被试进行测量,以确定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在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忧郁、焦虑、精神病性和其他症状六个因素上均得到显著改善,且干预效果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结论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用恰当的运动处方进行自我调治,是治疗老年心理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薛武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脂质体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 反义寡核苷酸对肺癌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微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BALB/C小鼠皮下肺癌模型30只,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 (PBS组)、正义寡核苷酸对照组 (SODN组) 和反义寡核苷酸干预组 (AODN组).接种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后24 h内,分别用PBS、SODN及AODN皮下注射进行治疗,观察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4 w后,处死动物,留取瘤体标本,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C反义寡核苷酸对种植瘤中VEGF-C表达水平和微淋巴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AODN组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 (4.61±1.5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种植瘤内微淋巴管密度为 (3.2±1.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脂质体介导的VEGF-C反义寡核苷酸可以显著降低肺癌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VEGF-C的表达水平,并对其微淋巴管生成具有较强抑制作用.
作者:丁成智;钱永跃;郭旭峰;徐中华;徐忠恒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观察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与MMP-9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胃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PTEN基因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PTE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61.4%)明显低于相应正常组织(100%)(P<0.01),其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1). 胃癌组织MMP-9蛋白表达的阳性率(73.7%)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19.3%)(P<0.01),其表达水平随胃癌浸润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进展而增高.PTEN蛋白表达强度与MMP-9蛋白表达强度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s=-0.462,P<0.01). 结论提示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由于PTEN蛋白的低表达或失表达,不能有效抑制MMP-9的异常激活,促进了癌细胞的浸润、转移.
作者:覃月秋;黄赞松;何守搞;周喜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p16基因甲基化与人类长寿的关系. 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对巴马156例(年龄90~105岁,平均93.2岁,长寿组)健康壮族长寿老人和142例健康壮族成年人(年龄20~72岁,平均34.8岁,对照组)的p16基因甲基化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长寿组p16基因甲基化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39%)(P<0.05).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与人类长寿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作者:陈文成;潘尚领;覃志坚;韦叶生;何印蕾;林伟雄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关系及斑块破裂的原因.方法 109例住院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再经64排螺旋CT检查根据斑块形态分为正常对照组,Ⅰ型、Ⅱ型、Ⅲ型斑块组.对纳入者进行血清TNF-α检测并对照分析.结果 ACS组Ⅰ型、Ⅱ型、Ⅲ型斑块组TNF-α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冠脉组(P<0.01);Ⅱ型斑块组TNF-α血清水平显著高于Ⅰ型、Ⅲ型斑块组(P<0.01);Ⅲ型与Ⅰ型斑块组血清TNF-α水平相比也有明显升高.结论 血清TNF-α水平增高是ACS危险因子之一,其水平可作为判断ACS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提示局部炎症反应是导致冠状动脉斑块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丛也彤;亓波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参贞(人参、黄芪、女贞子)合剂对S180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小鼠胃饲参贞合剂,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T细胞亚群变化,MTT法检测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IL-2诱生量.结果 胃饲参贞合剂使荷瘤小鼠的T淋巴细胞亚群、增殖能力和IL-2产生量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参贞合剂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将其研制成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药物具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李丽;汪军;郭军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张家口地区健康人群CYP1A1基因MspI和Ile/Val的多态性.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分析360例张家口地区健康成人的CYP1A1基因3′端限制性内切酶MspI位点和Exon7位点的3种基因型的分布规律.结果 张家口健康人群MspI基因型m1m1占35.8%,基因型m1m2占50.2%,基因型m2m2占14.0%,等位基因m1m2分别为60.9%,39.1%.Ile/Val多态性,其Ile及Val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68.5%,31.5%.Ile/Ile,Ile/ Val,Val/Val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4.4%,48.1%,7.5%.结论 张家口地区健康人群CYP1A1基因存在MspI和Ile/Val的多态性.
作者:刘芳;孙黎;杨翠军;李华;刘开扬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 在老年酒精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60只Wistar老年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1组、观察组4组(包括4 w组、8 w组、12 w组和16 w组).参照相关文献,观察组各组大鼠用白酒灌胃法复制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开始造模后的第4、8、12、16周时处死各组动物,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PPAR-α的表达,并检测脂质过氧化指标(血清FFA水平、肝组织中MDA含量及SOD活力)变化,分析PPAR-α的表达与其他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观察组各组大鼠PPAR-α的表达受抑制,随造模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特别是在12、16 w时更为明显(P<0.05,P<0.01);而血清FFA水平、肝组织中MDA含量逐渐升高,肝组织中SOD活力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PPAR-α的表达与血清FFA水平、肝组织中MDA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效应关系,呈负相关,而与肝组织中SOD活力呈正相关.结论 PPAR-α与脂质过氧化关系密切,在老年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龙;张填;杨世忠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影响社会网络为老年人所提供的社会支持数量及质量的根本因素.方法 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北京市某城区2004年随机整群抽样及系统抽样方法的老年人家庭入户询问调查.结果 当老年人需要社会支持时,他们首先想到家庭网络,家庭网络的信任度高;老年人非正式网络呈现出社会资本量降低的趋势.结论 应采取措施增加正式网络的社会资本量,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共同作用以保证老年人得到充分的社会支持.
作者:何敏媚;吴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痴呆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9年1月至7月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精神科联络会诊明确诊断为痴呆的6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与242例会诊后明确为非痴呆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痴呆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非痴呆患者[(81±7)岁 vs(59±18)岁,P<0.05].痴呆组主要来自呼吸内科(27.7%)、老年科(24.6%)和骨外科(16.9%),比例高于非痴呆组(11.2%,12.8%,5.8%),而来自神经内科及其他外科较少(10.8% vs 24.8%,3.1% vs 5.8%),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组以行为紊乱、精神病性发作、认知障碍作为会诊原因的比例(33.8%,18.5%,13.8%)高于非痴呆组(8.3%,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组罹患呼吸系统疾病(29.2%)者高于非痴呆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患者罹患疾病种类(4.6±2.1)多于非痴呆组患者(3.2±2.3),差异有显著性(P<0.05).精神科会诊后96.9%的患者应用了药物.结论 综合医院对痴呆认识不足;对于因呼吸系统疾病、创伤住院的高龄患者表现有行为紊乱、精神病性发作者应考虑痴呆的可能.
作者:王效敏;田少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对高龄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损害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对2008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24例80岁以上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慢性肾脏病患者由高血压、恶性肿瘤、糖尿病引起的肾损害分别占51.6%、25.0%、11.3%.124例患者中内生肌酐清除率(Ccr)≥60 ml/min 15例,占12.1%;30 ml/min≤Ccr<60 ml/min 80例,占64.5%;15 ml/min≤Ccr<30 ml/min 22例,占17.7%;Ccr<15 ml/min 7例,占5.6%;患者血肌酐水平在Ccr<30 ml/min时才有明显升高.高龄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红蛋白随着肾功能的减退呈下降趋势(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血红蛋白与Ccr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 高龄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损害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和恶性肿瘤,应常规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控制血压;纠正高尿酸血症和贫血有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
作者:郑海建;谢燕;潘兴强;王翎;唐巧云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PPARγ) mRNA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序贯收集发病3 d以内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脑梗死患者64例,同时收集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用RT-PCR法测定两组对象空腹周围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表达情况,用散射速率法测定CRP含量.结果 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PARγ mRNA表达值分别为(0.321±0.038)和(0.843±0.07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为(38.41±12.05)mg/L,对照组血清CRP浓度为(5.53±2.12)mg/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PPARγ mRNA表达和血清CRP水平呈负相关(r=-0.539, P<0.01.结论 发病3 d内脑梗死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表达下调,并与血清CRP水平呈负相关,提示PPARγ可能通过调节CRP路径参与脑梗死病理方面的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和促进血栓形成.
作者:卢冬;陆小婵;覃志坚;韦世革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白介素(IL)等含量明显增高,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可减轻脑损伤程度.在局灶性脑缺血和再灌注后,脑实质血管内皮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表达增高,sICAM-1高表达进一步引起缺血性脑损伤,而IL-6可减轻sICAM-1高表达加重的缺血性脑损伤[3].本文探讨人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IL-6、sICAM-1和TNF-α的影响.
作者:齐建祥;包玉双;任秀乾;王建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PD)大鼠神经行为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于脑右侧黑质造成单侧PD损毁模型,并用中药天麻钩藤饮(浓度为5.13 g/ml)进行治疗,共给药14 d.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观察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变化,同时运用化学比色法测定大鼠中脑黑质、纹状体部位活性氧、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活性.结果 神经行为学方面,模型组大鼠治疗前后旋转圈数无显著差异;天麻钩藤饮组大鼠旋转圈数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活性氧、MDA明显升高,GSH、GSH-Px、SOD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而天麻钩藤饮对其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可以明显改善PD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变化,并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作者:王文武;何建成;丁宏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约占四肢骨折的14%.在对于一些稍不稳定的和(或)涉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一般可进行传统的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制动或者手术切开内固定制动,本文拟探讨特定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小夹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华;邓强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及其需求,为社区生活照顾服务提供信息.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的开放性访谈问卷对25 位城市社区空巢老人进行个体化调查,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包括在家料理家务困难、外出购物困难、参加社区活动困难;当老人遇到困难时,首先会选择依靠自己的力量或夫妇分工合作来解决问题,当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而不能自行解决时,会选择求助子女、亲戚、邻居或雇佣保姆/钟点工来克服困难;多数空巢老人都表示遇到困难时会尽量自己解决,不愿求助别人,主要原因是老人认为雇佣保姆/钟点工的费用贵、对其不放心、自己不习惯;但又对亲戚邻居的义务帮忙感觉会欠人情.针对老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希望社区能够解决老人生活上的困难、丰富业余生活、掌握基本信息、帮其出谋划策.结论 社区应该针对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提供适合空巢老人特点的日常生活照顾.
作者:田君叶;刘均娥;岳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找出优化NADP生成荧光法测定红细胞醛糖还原酶 (AR) 活性的方案.方法 通过研究血红蛋白浓度、激发荧光水浴时间以及NADP溶液贮存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优化红细胞AR活性测定的NADP生成法;以此方法测定正常及糖尿病大鼠AR活性.结果 NADP生成法的精确度受血红蛋白影响,在终止反应后的NADP溶液中加入250 μl 6%高氯酸沉淀血红蛋白可消除此影响;水浴激发荧光时间5、30、60 min,荧光值变异系数无差异;在激发荧光前将反应体系生成的NADP溶液贮存于-20℃的条件下至少可以稳定保存4 w.糖尿病大鼠AR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优化的NADP生成法可以更准确测定红细胞AR活性.
作者:王俊杰;方会龙;段小毛;肖和平;谷娟;李玲;欧阳冬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衰老对大鼠腰骶髓排尿相关核团5-羟色胺转运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3月龄和24月龄Wistar大鼠各6只,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腰骶髓排尿相关核团5-羟色胺转运体的免疫反应强度及其分布.切片以HPIAS-1000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测量各月龄组大鼠灰质后连合(DGC)、中间外侧核(IML)、前角运动核(VH)、背外侧核(DLN)、球海绵体肌脊髓核(SNB)和骶副交感核(SPN)SERT免疫反应强度的灰度值.结果 3月龄及24月龄大鼠腰骶髓排尿相关核团均存在SERT免疫阳性纤维及膨体,两组所观察核团未见SERT免疫反应分布方式的改变,但表现SERT免疫反应强度的不同,24月龄组SERT免疫阳性纤维及膨体少于3月龄组大鼠.24月龄组大鼠在脊髓DGC、IML、VH、DLN及SNB的SERT免疫反应强度灰度值明显高于3月龄组(P<0.05).结论 老年大鼠腰骶髓排尿相关核团SERT免疫反应强度的减弱提示5羟色胺能神经纤维对这些核团支配随衰老而减少.
作者:樊平;康云霄;石葛明;王磊;张国梁;李锦 刊期: 2010年第12期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病率较高,约为30%~50%,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焦虑、失眠、易激惹、兴趣丧失等,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及预后[1].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PSD的干预治疗,并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作者:满玉红;李立森 刊期: 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