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玉红;李立森
目的 观察脂质体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 反义寡核苷酸对肺癌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微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BALB/C小鼠皮下肺癌模型30只,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 (PBS组)、正义寡核苷酸对照组 (SODN组) 和反义寡核苷酸干预组 (AODN组).接种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后24 h内,分别用PBS、SODN及AODN皮下注射进行治疗,观察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4 w后,处死动物,留取瘤体标本,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C反义寡核苷酸对种植瘤中VEGF-C表达水平和微淋巴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AODN组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 (4.61±1.5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种植瘤内微淋巴管密度为 (3.2±1.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脂质体介导的VEGF-C反义寡核苷酸可以显著降低肺癌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VEGF-C的表达水平,并对其微淋巴管生成具有较强抑制作用.
作者:丁成智;钱永跃;郭旭峰;徐中华;徐忠恒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关系及斑块破裂的原因.方法 109例住院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再经64排螺旋CT检查根据斑块形态分为正常对照组,Ⅰ型、Ⅱ型、Ⅲ型斑块组.对纳入者进行血清TNF-α检测并对照分析.结果 ACS组Ⅰ型、Ⅱ型、Ⅲ型斑块组TNF-α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冠脉组(P<0.01);Ⅱ型斑块组TNF-α血清水平显著高于Ⅰ型、Ⅲ型斑块组(P<0.01);Ⅲ型与Ⅰ型斑块组血清TNF-α水平相比也有明显升高.结论 血清TNF-α水平增高是ACS危险因子之一,其水平可作为判断ACS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提示局部炎症反应是导致冠状动脉斑块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丛也彤;亓波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其与生活质量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健康状况量表(SF36-Ⅱ)及一般情况调查表等对湖南省某县1 040例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湖南农村老年人中睡眠质量差者占81.1%;不同睡眠质量的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不同(P<0.01);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总分及各因子的评分与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利于其睡眠质量的改善.
作者:谢知;陈立章;肖亚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PPARγ) mRNA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序贯收集发病3 d以内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脑梗死患者64例,同时收集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用RT-PCR法测定两组对象空腹周围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表达情况,用散射速率法测定CRP含量.结果 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PARγ mRNA表达值分别为(0.321±0.038)和(0.843±0.07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为(38.41±12.05)mg/L,对照组血清CRP浓度为(5.53±2.12)mg/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PPARγ mRNA表达和血清CRP水平呈负相关(r=-0.539, P<0.01.结论 发病3 d内脑梗死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表达下调,并与血清CRP水平呈负相关,提示PPARγ可能通过调节CRP路径参与脑梗死病理方面的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和促进血栓形成.
作者:卢冬;陆小婵;覃志坚;韦世革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 在老年酒精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60只Wistar老年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1组、观察组4组(包括4 w组、8 w组、12 w组和16 w组).参照相关文献,观察组各组大鼠用白酒灌胃法复制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开始造模后的第4、8、12、16周时处死各组动物,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PPAR-α的表达,并检测脂质过氧化指标(血清FFA水平、肝组织中MDA含量及SOD活力)变化,分析PPAR-α的表达与其他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观察组各组大鼠PPAR-α的表达受抑制,随造模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特别是在12、16 w时更为明显(P<0.05,P<0.01);而血清FFA水平、肝组织中MDA含量逐渐升高,肝组织中SOD活力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PPAR-α的表达与血清FFA水平、肝组织中MDA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效应关系,呈负相关,而与肝组织中SOD活力呈正相关.结论 PPAR-α与脂质过氧化关系密切,在老年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龙;张填;杨世忠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研究者发现肿瘤干细胞(CSC)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SC是存在于肿瘤组织中具有干细胞样能力的肿瘤细胞亚群,一个CSC能够产生整个肿瘤组织的(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所有肿瘤细胞[1].CSC概念的提出为研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新思路,并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靶点,目前已逐渐成为肿瘤防治研究的新的热点.
作者:张祎;魏素菊;韩文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内皮素- 1(ET-1)、血小板反应蛋白- 1( TSP-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 例NSCLC 组织和18 例正常肺组织中ET-1、TSP-1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计数.结果 NSCLC 组织中ET-1的阳性表达率(42.22%)显著高于对照组,ET-1的表达与NSCLC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ET-1阳性组MVD明显高于ET-1阴性组.TSP-1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37.78%)低于对照组,TSP-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TSP-1阳性组MVD低于TSP-1阴性组.MVD与ET-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TSP-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在NSCLC 组织中ET-1作为一种促血管生成因子,TSP-1作为一种抑制血管生成因子,两者参与肺癌的血管形成,且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春玲;阎红娥;刘甡;李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找出优化NADP生成荧光法测定红细胞醛糖还原酶 (AR) 活性的方案.方法 通过研究血红蛋白浓度、激发荧光水浴时间以及NADP溶液贮存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优化红细胞AR活性测定的NADP生成法;以此方法测定正常及糖尿病大鼠AR活性.结果 NADP生成法的精确度受血红蛋白影响,在终止反应后的NADP溶液中加入250 μl 6%高氯酸沉淀血红蛋白可消除此影响;水浴激发荧光时间5、30、60 min,荧光值变异系数无差异;在激发荧光前将反应体系生成的NADP溶液贮存于-20℃的条件下至少可以稳定保存4 w.糖尿病大鼠AR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优化的NADP生成法可以更准确测定红细胞AR活性.
作者:王俊杰;方会龙;段小毛;肖和平;谷娟;李玲;欧阳冬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Snail mRNA和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对68例结肠癌和20例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组织进行Snail mRNA及其蛋白检测,分析该转录因子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的关系.结果 在黏液癌(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低分化、浸及浆膜、有淋巴结转移及处于Dukes C+D期的结肠癌中,Snail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01或<0.05),但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无关(P>0.05).结论 Snail的表达与结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Snail mRNA及其蛋白对大肠癌的诊疗有一定价值.
作者:陆洪军;王淑秋;刘振平;任翊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方法 比较3,8和24周龄小鼠脑组织中GSH含量及GSH合成酶 (GCL)、GSH还原酶 (GR)、GSH过氧化物酶 (GSH-Px) 和GSH巯基转移酶 (GST) 活性的差异.结果 不同年龄小鼠脑内GSH含量、GCL和GR活性无明显变化.8和24周龄小鼠脑内GSH-Px明显低于3周龄组.24周龄小鼠脑内GST活力明显高于3和8周龄.结论 小鼠脑内GSH含量及其合成相关的GCL和GR活性不随年龄明显改变,而GSH依赖的抗氧化酶GST和GSH-Px的活性则具有明显差异.
作者:梁青宁;夏玉叶;盛雨辰;闵旸;蒋萍;季莉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皮脂腺增生(SGH)临床上以单个或散在的皮色或淡黄色丘疹为主要症状,一般无特殊不适感,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面部.本文观察分析了SGH 28例临床治疗情况.
作者:刘兵;李海燕;于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对高龄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损害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对2008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24例80岁以上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慢性肾脏病患者由高血压、恶性肿瘤、糖尿病引起的肾损害分别占51.6%、25.0%、11.3%.124例患者中内生肌酐清除率(Ccr)≥60 ml/min 15例,占12.1%;30 ml/min≤Ccr<60 ml/min 80例,占64.5%;15 ml/min≤Ccr<30 ml/min 22例,占17.7%;Ccr<15 ml/min 7例,占5.6%;患者血肌酐水平在Ccr<30 ml/min时才有明显升高.高龄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红蛋白随着肾功能的减退呈下降趋势(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血红蛋白与Ccr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 高龄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损害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和恶性肿瘤,应常规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控制血压;纠正高尿酸血症和贫血有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
作者:郑海建;谢燕;潘兴强;王翎;唐巧云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与非老年人七氟烷MAC-BAR(阻止肾上腺素能反应的低肺泡有效浓度)的差别.方法 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行低流量循环紧闭式气管内全麻,使用七氟烷加纯氧吸入麻醉,维持呼气末CO2 浓度于36~38 mmHg.根据气体监护仪显示的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调节挥发罐使得达到目标肺泡浓度Ct,并维持15 min以上.在距诱导40 min后进行切皮.于切皮前2 min(T1)、前1 min(T2)、切皮前即刻(T3)以及切皮后即刻(T4)、后1 min(T5)、后2 min(T6)分别记录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计算切皮前后HR和MAP的平均值.比较切皮前后的HR、MAP变化,判断交感肾上腺素反应.所有病例均按序贯试验原则确定所给予的目标肺泡浓度Ci,两组中第1例患者的目标肺泡内浓度设定为2MAC(3.4%),下一位患者的目标肺泡浓度依据前一位患者的交感肾上腺素反应±0.1个MAC,依次反复测出从无效到有效或从有效到无效共6对患者(A1,A2)……(F1,F2),取每对患者各自目标肺泡浓度的平均值,得到6个测定结果再进一步计算均数和标准差.结果 非老年组和老年组七氟烷MAC-BAR分别为(2.93±0.11)%和(2.43±0.26)%,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相比下降17%,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人七氟烷MAC-BAR较非老年人明显下降.
作者:许铿;王卡;李建;赖玮宏;毕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影响社会网络为老年人所提供的社会支持数量及质量的根本因素.方法 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北京市某城区2004年随机整群抽样及系统抽样方法的老年人家庭入户询问调查.结果 当老年人需要社会支持时,他们首先想到家庭网络,家庭网络的信任度高;老年人非正式网络呈现出社会资本量降低的趋势.结论 应采取措施增加正式网络的社会资本量,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共同作用以保证老年人得到充分的社会支持.
作者:何敏媚;吴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p16基因甲基化与人类长寿的关系. 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对巴马156例(年龄90~105岁,平均93.2岁,长寿组)健康壮族长寿老人和142例健康壮族成年人(年龄20~72岁,平均34.8岁,对照组)的p16基因甲基化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长寿组p16基因甲基化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39%)(P<0.05).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与人类长寿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作者:陈文成;潘尚领;覃志坚;韦叶生;何印蕾;林伟雄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盐酸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小檗碱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以及正常盐酸小檗碱组.用药组灌胃给药8 w后,做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的水平;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小檗碱治疗组FPG、TC、TG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清胰岛素水平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盐酸小檗碱能明显提高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同时提高大鼠对腹腔注射葡萄糖的耐受力,改善胰岛素抵抗(均P<0.01);盐酸小檗碱可显著降低糖尿病组大鼠血清中NO含量,提高SOD水平(P<0.05,P<0.01);显著降低胸主动脉组织eNOS蛋白表达(P<0.05);而正常大鼠给予盐酸小檗碱治疗,上述指标未出现明显改变.结论 盐酸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卓;王春梅;王春艳;白岩;王丽杰;徐嘉琪;陈立 刊期: 2010年第12期
肝癌治疗手段很多,目前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肝癌的消融方法广泛应用,尤其对于小肝癌的治疗,已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1,2],但巨大肝癌射频治疗的报道较少,更无5年生存的报道.本文旨在探讨经CT引导治疗巨大肝癌的疗效.
作者:赵恒军;才子斌;李薇;崔久嵬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衰老对大鼠腰骶髓排尿相关核团5-羟色胺转运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3月龄和24月龄Wistar大鼠各6只,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腰骶髓排尿相关核团5-羟色胺转运体的免疫反应强度及其分布.切片以HPIAS-1000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测量各月龄组大鼠灰质后连合(DGC)、中间外侧核(IML)、前角运动核(VH)、背外侧核(DLN)、球海绵体肌脊髓核(SNB)和骶副交感核(SPN)SERT免疫反应强度的灰度值.结果 3月龄及24月龄大鼠腰骶髓排尿相关核团均存在SERT免疫阳性纤维及膨体,两组所观察核团未见SERT免疫反应分布方式的改变,但表现SERT免疫反应强度的不同,24月龄组SERT免疫阳性纤维及膨体少于3月龄组大鼠.24月龄组大鼠在脊髓DGC、IML、VH、DLN及SNB的SERT免疫反应强度灰度值明显高于3月龄组(P<0.05).结论 老年大鼠腰骶髓排尿相关核团SERT免疫反应强度的减弱提示5羟色胺能神经纤维对这些核团支配随衰老而减少.
作者:樊平;康云霄;石葛明;王磊;张国梁;李锦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冬虫夏草 (CS) 对糖尿病肾病 (DN)大鼠纤溶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4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 (给予链脲佐菌素55 mg/kg体重腹腔注射),CS早期干预组及冬虫夏草晚期干预组,12 w后测体重、肾重、血糖、血肌酐 (Scr)、24 h尿蛋白等指标,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表达 (PAI).结果 模型组肾重、血糖、Scr、24 h尿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AI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体重、t-P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干预组肾重、Scr、血尿素氮 (BUN)、24 h尿蛋白、t-PA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体重、PAI表达低于模型组,高于正常组,血糖较模型组无明显变化;冬虫夏草早期干预组效果优于晚期干预组(P<0.05).结论 DN时存在t-PA/PAI失衡,冬虫夏草治疗DN的机制之一为矫正t-PA/PAI失衡.
作者:陈叶;傅余芹;方华伟;韩亚莉;杜月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及其需求,为社区生活照顾服务提供信息.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的开放性访谈问卷对25 位城市社区空巢老人进行个体化调查,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包括在家料理家务困难、外出购物困难、参加社区活动困难;当老人遇到困难时,首先会选择依靠自己的力量或夫妇分工合作来解决问题,当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而不能自行解决时,会选择求助子女、亲戚、邻居或雇佣保姆/钟点工来克服困难;多数空巢老人都表示遇到困难时会尽量自己解决,不愿求助别人,主要原因是老人认为雇佣保姆/钟点工的费用贵、对其不放心、自己不习惯;但又对亲戚邻居的义务帮忙感觉会欠人情.针对老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希望社区能够解决老人生活上的困难、丰富业余生活、掌握基本信息、帮其出谋划策.结论 社区应该针对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提供适合空巢老人特点的日常生活照顾.
作者:田君叶;刘均娥;岳鹏 刊期: 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