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T-1、TSP-1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王春玲;阎红娥;刘甡;李爽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内皮素-1, 血小板反应蛋白-1, 血管形成
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内皮素- 1(ET-1)、血小板反应蛋白- 1( TSP-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 例NSCLC 组织和18 例正常肺组织中ET-1、TSP-1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计数.结果 NSCLC 组织中ET-1的阳性表达率(42.22%)显著高于对照组,ET-1的表达与NSCLC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ET-1阳性组MVD明显高于ET-1阴性组.TSP-1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37.78%)低于对照组,TSP-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TSP-1阳性组MVD低于TSP-1阴性组.MVD与ET-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TSP-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在NSCLC 组织中ET-1作为一种促血管生成因子,TSP-1作为一种抑制血管生成因子,两者参与肺癌的血管形成,且有协同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病率较高,约为30%~50%,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焦虑、失眠、易激惹、兴趣丧失等,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及预后[1].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PSD的干预治疗,并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作者:满玉红;李立森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脑梗死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 mRNA表达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PPARγ) mRNA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序贯收集发病3 d以内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脑梗死患者64例,同时收集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用RT-PCR法测定两组对象空腹周围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表达情况,用散射速率法测定CRP含量.结果 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PARγ mRNA表达值分别为(0.321±0.038)和(0.843±0.07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为(38.41±12.05)mg/L,对照组血清CRP浓度为(5.53±2.12)mg/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PPARγ mRNA表达和血清CRP水平呈负相关(r=-0.539, P<0.01.结论 发病3 d内脑梗死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表达下调,并与血清CRP水平呈负相关,提示PPARγ可能通过调节CRP路径参与脑梗死病理方面的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和促进血栓形成.

    作者:卢冬;陆小婵;覃志坚;韦世革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

    目的 研究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探讨MS各组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临床神经心理学检查评定认知功能,分析MS及其各组分对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年龄、各代谢指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MS组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画钟测验(CDT)、数字广度测验(DS)、听觉词语学习(AVMT)第一、第二、第三次回忆和延迟记忆的测定分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MS组内高血压伴高血糖组在MMSE、CDT、DS、AVMT即刻、延迟记忆和再认的测定分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高TG伴低HDL组仅在MMSE、DS、AVMT即刻记忆和延迟记忆的得分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组分中高血压、高血糖的比值比分别为1.067、1.299(P<0.05).结论 老年MS患者存在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及视觉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认知功能损害;MS组分组合不同对认知功能损害作用不同;各组分中高血压、高血糖对认知损害起主要作用.

    作者:陈雯洁;俞茂华;黄延焱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湖南某县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其与生活质量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健康状况量表(SF36-Ⅱ)及一般情况调查表等对湖南省某县1 040例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湖南农村老年人中睡眠质量差者占81.1%;不同睡眠质量的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不同(P<0.01);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总分及各因子的评分与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利于其睡眠质量的改善.

    作者:谢知;陈立章;肖亚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人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sICAM-1和TNF-α的影响

    白介素(IL)等含量明显增高,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可减轻脑损伤程度.在局灶性脑缺血和再灌注后,脑实质血管内皮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表达增高,sICAM-1高表达进一步引起缺血性脑损伤,而IL-6可减轻sICAM-1高表达加重的缺血性脑损伤[3].本文探讨人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IL-6、sICAM-1和TNF-α的影响.

    作者:齐建祥;包玉双;任秀乾;王建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广西巴马壮族长寿老人p16基因甲基化

    目的 探讨p16基因甲基化与人类长寿的关系. 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对巴马156例(年龄90~105岁,平均93.2岁,长寿组)健康壮族长寿老人和142例健康壮族成年人(年龄20~72岁,平均34.8岁,对照组)的p16基因甲基化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长寿组p16基因甲基化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39%)(P<0.05).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与人类长寿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作者:陈文成;潘尚领;覃志坚;韦叶生;何印蕾;林伟雄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运动处方对老年心理疾病的干预作用

    目的 设计针对老年人心理疾病的运动处方,并检验其效果.方法 将62名患有心理疾病的老年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8 w的运动处方干预,并使用SCL-90量表对干预前后的被试进行测量,以确定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在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忧郁、焦虑、精神病性和其他症状六个因素上均得到显著改善,且干预效果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结论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用恰当的运动处方进行自我调治,是治疗老年心理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薛武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关系及斑块破裂的原因.方法 109例住院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再经64排螺旋CT检查根据斑块形态分为正常对照组,Ⅰ型、Ⅱ型、Ⅲ型斑块组.对纳入者进行血清TNF-α检测并对照分析.结果 ACS组Ⅰ型、Ⅱ型、Ⅲ型斑块组TNF-α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冠脉组(P<0.01);Ⅱ型斑块组TNF-α血清水平显著高于Ⅰ型、Ⅲ型斑块组(P<0.01);Ⅲ型与Ⅰ型斑块组血清TNF-α水平相比也有明显升高.结论 血清TNF-α水平增高是ACS危险因子之一,其水平可作为判断ACS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提示局部炎症反应是导致冠状动脉斑块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丛也彤;亓波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脂质体介导的VEGF-C反义寡核苷酸对肺癌微淋巴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脂质体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 反义寡核苷酸对肺癌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微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BALB/C小鼠皮下肺癌模型30只,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 (PBS组)、正义寡核苷酸对照组 (SODN组) 和反义寡核苷酸干预组 (AODN组).接种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后24 h内,分别用PBS、SODN及AODN皮下注射进行治疗,观察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4 w后,处死动物,留取瘤体标本,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C反义寡核苷酸对种植瘤中VEGF-C表达水平和微淋巴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AODN组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 (4.61±1.5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种植瘤内微淋巴管密度为 (3.2±1.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脂质体介导的VEGF-C反义寡核苷酸可以显著降低肺癌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VEGF-C的表达水平,并对其微淋巴管生成具有较强抑制作用.

    作者:丁成智;钱永跃;郭旭峰;徐中华;徐忠恒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丙泊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丙泊酚组(P组).IR组、P组均建立大鼠原位肺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 h,再灌3 h),P组于缺血前30 min静脉输注丙泊酚5 mg·kg-1·h-1.实验结束后立即取左肺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与Bax蛋白表达情况,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检测肺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同时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凋亡指数增加,肺组织中Bcl-2、Bax表达均增强,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 (P<0.05);与IR组相比,P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减少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光镜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轻于IR组.结论 丙泊酚对大鼠LIR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蛋白表达从而减轻肺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付笑飞;赵松;刘东雷;王建军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心率震荡观察

    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是指一次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先加速后减速的变化,即窦房结对室性早搏的反应敏感性变化.近年研究发现严重心脏器质性病变如慢性心衰(CHF)患者HRT明显减弱或消失[1~3].本文对65例老年CHF患者和42例非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健康体检者窦性HRT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冬梅;乔云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荧光法测定醛糖还原酶活性的优化

    目的 找出优化NADP生成荧光法测定红细胞醛糖还原酶 (AR) 活性的方案.方法 通过研究血红蛋白浓度、激发荧光水浴时间以及NADP溶液贮存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优化红细胞AR活性测定的NADP生成法;以此方法测定正常及糖尿病大鼠AR活性.结果 NADP生成法的精确度受血红蛋白影响,在终止反应后的NADP溶液中加入250 μl 6%高氯酸沉淀血红蛋白可消除此影响;水浴激发荧光时间5、30、60 min,荧光值变异系数无差异;在激发荧光前将反应体系生成的NADP溶液贮存于-20℃的条件下至少可以稳定保存4 w.糖尿病大鼠AR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优化的NADP生成法可以更准确测定红细胞AR活性.

    作者:王俊杰;方会龙;段小毛;肖和平;谷娟;李玲;欧阳冬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痴呆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临床特点

    目的 了解痴呆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9年1月至7月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精神科联络会诊明确诊断为痴呆的6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与242例会诊后明确为非痴呆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痴呆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非痴呆患者[(81±7)岁 vs(59±18)岁,P<0.05].痴呆组主要来自呼吸内科(27.7%)、老年科(24.6%)和骨外科(16.9%),比例高于非痴呆组(11.2%,12.8%,5.8%),而来自神经内科及其他外科较少(10.8% vs 24.8%,3.1% vs 5.8%),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组以行为紊乱、精神病性发作、认知障碍作为会诊原因的比例(33.8%,18.5%,13.8%)高于非痴呆组(8.3%,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组罹患呼吸系统疾病(29.2%)者高于非痴呆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患者罹患疾病种类(4.6±2.1)多于非痴呆组患者(3.2±2.3),差异有显著性(P<0.05).精神科会诊后96.9%的患者应用了药物.结论 综合医院对痴呆认识不足;对于因呼吸系统疾病、创伤住院的高龄患者表现有行为紊乱、精神病性发作者应考虑痴呆的可能.

    作者:王效敏;田少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老年不对称性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chronic Guillain-Barre syndrome,CGBS)又称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激素治疗有效.典型病症具有对称性的特点[1],感觉和运动功能同时受累,发病年龄有双峰现象,即16~25岁和45~60岁出现两个高峰,60岁以上很少发病.本文报道1例老年期发病、不对称性肢瘫、单侧眼动神经麻痹的患者.

    作者:刘雯雯;黄流清;殷仁富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雌激素对紫外线作用下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雌二醇(17β-E2)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下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UVB组、E2组,分别加入不同的处理因素,UVB组在UVB灯下照射6 min后继续培养,E2组照射前预先给予17β-E2使其终浓度达10-7 mol/L,正常组不加处理因素;照射结束后继续培养12 h后收集细胞,测定各组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以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UVB组和E2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0.05),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UVB组相比较,E2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差别不显著(P>0.05),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17β-E2可通过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拮抗UVB引起的HaCaT细胞损伤,对UVB照射下的HaCaT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仇金鹏;李澄;任明;胡玉琳;佟倜;王艳姝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特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后的远期疗效对比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约占四肢骨折的14%.在对于一些稍不稳定的和(或)涉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一般可进行传统的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制动或者手术切开内固定制动,本文拟探讨特定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小夹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华;邓强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系统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方法 比较3,8和24周龄小鼠脑组织中GSH含量及GSH合成酶 (GCL)、GSH还原酶 (GR)、GSH过氧化物酶 (GSH-Px) 和GSH巯基转移酶 (GST) 活性的差异.结果 不同年龄小鼠脑内GSH含量、GCL和GR活性无明显变化.8和24周龄小鼠脑内GSH-Px明显低于3周龄组.24周龄小鼠脑内GST活力明显高于3和8周龄.结论 小鼠脑内GSH含量及其合成相关的GCL和GR活性不随年龄明显改变,而GSH依赖的抗氧化酶GST和GSH-Px的活性则具有明显差异.

    作者:梁青宁;夏玉叶;盛雨辰;闵旸;蒋萍;季莉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参贞合剂对S180荷瘤小鼠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参贞(人参、黄芪、女贞子)合剂对S180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小鼠胃饲参贞合剂,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T细胞亚群变化,MTT法检测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IL-2诱生量.结果 胃饲参贞合剂使荷瘤小鼠的T淋巴细胞亚群、增殖能力和IL-2产生量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参贞合剂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将其研制成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药物具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李丽;汪军;郭军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C反应蛋白与老年人冠心病相关性研究概况

    冠心病(CH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伴有急性心血缺血、心肌梗死或猝死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因此CHD是老年人生命和健康危害极大的常见病.目前研究证明[1,2],CHD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血清中许多炎性因子含量与CHD有关,其中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是评价CHD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ACS的预测价值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应地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目标.CRP和CHD的相关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血清CRP生物学特性及其与CHD发生、发展和治疗的相关性加以概述.

    作者:孙黎;张云强;牛书雷;薄爱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老年人社会资本量与社会支持提供机制

    目的 探讨影响社会网络为老年人所提供的社会支持数量及质量的根本因素.方法 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北京市某城区2004年随机整群抽样及系统抽样方法的老年人家庭入户询问调查.结果 当老年人需要社会支持时,他们首先想到家庭网络,家庭网络的信任度高;老年人非正式网络呈现出社会资本量降低的趋势.结论 应采取措施增加正式网络的社会资本量,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共同作用以保证老年人得到充分的社会支持.

    作者:何敏媚;吴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