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的影响

付笑飞;赵松;刘东雷;王建军

关键词:丙泊酚, 肺缺血再灌注, 凋亡
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丙泊酚组(P组).IR组、P组均建立大鼠原位肺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 h,再灌3 h),P组于缺血前30 min静脉输注丙泊酚5 mg·kg-1·h-1.实验结束后立即取左肺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与Bax蛋白表达情况,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检测肺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同时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凋亡指数增加,肺组织中Bcl-2、Bax表达均增强,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 (P<0.05);与IR组相比,P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减少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光镜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轻于IR组.结论 丙泊酚对大鼠LIR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蛋白表达从而减轻肺细胞凋亡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其需求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及其需求,为社区生活照顾服务提供信息.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的开放性访谈问卷对25 位城市社区空巢老人进行个体化调查,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包括在家料理家务困难、外出购物困难、参加社区活动困难;当老人遇到困难时,首先会选择依靠自己的力量或夫妇分工合作来解决问题,当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而不能自行解决时,会选择求助子女、亲戚、邻居或雇佣保姆/钟点工来克服困难;多数空巢老人都表示遇到困难时会尽量自己解决,不愿求助别人,主要原因是老人认为雇佣保姆/钟点工的费用贵、对其不放心、自己不习惯;但又对亲戚邻居的义务帮忙感觉会欠人情.针对老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希望社区能够解决老人生活上的困难、丰富业余生活、掌握基本信息、帮其出谋划策.结论 社区应该针对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提供适合空巢老人特点的日常生活照顾.

    作者:田君叶;刘均娥;岳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Klotho基因及其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Klotho基因是Kuro等[1]于1997年发现的与衰老有关的新基因,并用古希腊神话中纺织生命之线女神的名字命名.Klotho基因被敲除的小鼠(KL-/-小鼠)可出现类似人类衰老的各种表型,如寿命缩短、不育症、动脉硬化、皮肤萎缩、骨质疏松、肺气肿等.近年来对klotho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现将有关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孟庆玲;黄曙;范志宁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四种嵌合免疫受体在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人源抗癌胚抗原(CEA)单链抗体(scFv)的4种嵌合免疫受体(CIR),比较其在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情况.方法 将构建好的嵌合免疫受体CIRZ、CIR1、CIR2、CIR3通过电穿孔方法分别转染人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嵌合免疫受体在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有3种嵌合免疫受体成功表达在T细胞的表面,它们分别是CIR1、CIR2、CIR3,其中CIR3的表达更好.结论 嵌合免疫受体能够在T淋巴细胞的表面有效表达,为下一步的体内实验打下基础,同时为这一治疗策略终应用于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骆耐香;陈森洲;徐雅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老年手术病人七氟烷MAC-BAR的变化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与非老年人七氟烷MAC-BAR(阻止肾上腺素能反应的低肺泡有效浓度)的差别.方法 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行低流量循环紧闭式气管内全麻,使用七氟烷加纯氧吸入麻醉,维持呼气末CO2 浓度于36~38 mmHg.根据气体监护仪显示的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调节挥发罐使得达到目标肺泡浓度Ct,并维持15 min以上.在距诱导40 min后进行切皮.于切皮前2 min(T1)、前1 min(T2)、切皮前即刻(T3)以及切皮后即刻(T4)、后1 min(T5)、后2 min(T6)分别记录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计算切皮前后HR和MAP的平均值.比较切皮前后的HR、MAP变化,判断交感肾上腺素反应.所有病例均按序贯试验原则确定所给予的目标肺泡浓度Ci,两组中第1例患者的目标肺泡内浓度设定为2MAC(3.4%),下一位患者的目标肺泡浓度依据前一位患者的交感肾上腺素反应±0.1个MAC,依次反复测出从无效到有效或从有效到无效共6对患者(A1,A2)……(F1,F2),取每对患者各自目标肺泡浓度的平均值,得到6个测定结果再进一步计算均数和标准差.结果 非老年组和老年组七氟烷MAC-BAR分别为(2.93±0.11)%和(2.43±0.26)%,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相比下降17%,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人七氟烷MAC-BAR较非老年人明显下降.

    作者:许铿;王卡;李建;赖玮宏;毕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系统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方法 比较3,8和24周龄小鼠脑组织中GSH含量及GSH合成酶 (GCL)、GSH还原酶 (GR)、GSH过氧化物酶 (GSH-Px) 和GSH巯基转移酶 (GST) 活性的差异.结果 不同年龄小鼠脑内GSH含量、GCL和GR活性无明显变化.8和24周龄小鼠脑内GSH-Px明显低于3周龄组.24周龄小鼠脑内GST活力明显高于3和8周龄.结论 小鼠脑内GSH含量及其合成相关的GCL和GR活性不随年龄明显改变,而GSH依赖的抗氧化酶GST和GSH-Px的活性则具有明显差异.

    作者:梁青宁;夏玉叶;盛雨辰;闵旸;蒋萍;季莉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CT引导分次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24例

    肝癌治疗手段很多,目前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肝癌的消融方法广泛应用,尤其对于小肝癌的治疗,已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1,2],但巨大肝癌射频治疗的报道较少,更无5年生存的报道.本文旨在探讨经CT引导治疗巨大肝癌的疗效.

    作者:赵恒军;才子斌;李薇;崔久嵬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内镜下高频电治疗老年人消化道息肉56例临床分析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具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可一次性切除等优点,已成为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1].我院胃镜室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老年消化道息肉患者56例.

    作者:程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广西巴马壮族长寿老人p16基因甲基化

    目的 探讨p16基因甲基化与人类长寿的关系. 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对巴马156例(年龄90~105岁,平均93.2岁,长寿组)健康壮族长寿老人和142例健康壮族成年人(年龄20~72岁,平均34.8岁,对照组)的p16基因甲基化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长寿组p16基因甲基化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39%)(P<0.05).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与人类长寿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作者:陈文成;潘尚领;覃志坚;韦叶生;何印蕾;林伟雄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运动处方对老年心理疾病的干预作用

    目的 设计针对老年人心理疾病的运动处方,并检验其效果.方法 将62名患有心理疾病的老年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8 w的运动处方干预,并使用SCL-90量表对干预前后的被试进行测量,以确定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在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忧郁、焦虑、精神病性和其他症状六个因素上均得到显著改善,且干预效果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结论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用恰当的运动处方进行自我调治,是治疗老年心理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薛武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关系及斑块破裂的原因.方法 109例住院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再经64排螺旋CT检查根据斑块形态分为正常对照组,Ⅰ型、Ⅱ型、Ⅲ型斑块组.对纳入者进行血清TNF-α检测并对照分析.结果 ACS组Ⅰ型、Ⅱ型、Ⅲ型斑块组TNF-α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冠脉组(P<0.01);Ⅱ型斑块组TNF-α血清水平显著高于Ⅰ型、Ⅲ型斑块组(P<0.01);Ⅲ型与Ⅰ型斑块组血清TNF-α水平相比也有明显升高.结论 血清TNF-α水平增高是ACS危险因子之一,其水平可作为判断ACS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提示局部炎症反应是导致冠状动脉斑块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丛也彤;亓波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变迁.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衰退,社区养老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方式.而社区为老服务是社区养老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指的是老年人不脱离所生活的家庭、社区,同时又能享受到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各种服务.在城市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立与老年需求相适应的社区为老服务体系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目前各地社区养老实践层出不穷,有关社区养老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学者们从社区养老的意义、现状、特点、问题及对策等层面对此问题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与探讨[1].

    作者:刘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锁阳水提液对衰老模型小鼠肝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锁阳水提液对衰老模型小鼠肝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以D-半乳糖(D-gal)建立人工致衰模型,观察锁阳水提液对肝线粒体组织形态、NADH脱氢酶、H+-ATP酶活性的影响及MDA的含量变化.结果 衰老模型组肝线粒体减少,内外膜模糊不清,嵴变形、断裂或消失,线粒体出现肿胀、空泡化等改变,NADH脱氢酶和H+-ATP酶活性均降低,MDA含量升高;锁阳水提液可减轻肝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损伤,使NADH脱氢酶和H+-ATP酶的活性升高(P<0.05,P<0.01),降低MDA含量(P<0.05).结论 锁阳水提液对衰老模型小鼠肝线粒体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丽华;张涛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病率较高,约为30%~50%,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焦虑、失眠、易激惹、兴趣丧失等,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及预后[1].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PSD的干预治疗,并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作者:满玉红;李立森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老年人社会资本量与社会支持提供机制

    目的 探讨影响社会网络为老年人所提供的社会支持数量及质量的根本因素.方法 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北京市某城区2004年随机整群抽样及系统抽样方法的老年人家庭入户询问调查.结果 当老年人需要社会支持时,他们首先想到家庭网络,家庭网络的信任度高;老年人非正式网络呈现出社会资本量降低的趋势.结论 应采取措施增加正式网络的社会资本量,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共同作用以保证老年人得到充分的社会支持.

    作者:何敏媚;吴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脑梗死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 mRNA表达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PPARγ) mRNA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序贯收集发病3 d以内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脑梗死患者64例,同时收集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用RT-PCR法测定两组对象空腹周围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表达情况,用散射速率法测定CRP含量.结果 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PARγ mRNA表达值分别为(0.321±0.038)和(0.843±0.07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为(38.41±12.05)mg/L,对照组血清CRP浓度为(5.53±2.12)mg/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PPARγ mRNA表达和血清CRP水平呈负相关(r=-0.539, P<0.01.结论 发病3 d内脑梗死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表达下调,并与血清CRP水平呈负相关,提示PPARγ可能通过调节CRP路径参与脑梗死病理方面的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和促进血栓形成.

    作者:卢冬;陆小婵;覃志坚;韦世革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零下非结冰保存L-02细胞的效果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 采用UW液零下非结冰(-0.8℃)保存生物人工肝用L-02细胞,与常规低温(4℃及0℃)比较,探索零下非结冰保存肝细胞的效果以及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制备好的UW液保存的L-02细胞悬液分为3组:-0.8℃组(零下非结冰组),0℃组(0℃非结冰组),4℃组(对照组).低温保存24 h、48 h及72 h后,分别测定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流式细胞术)、LDH释放、尿素合成功能、白蛋白分泌功能.结果 零下非结冰(-0.8℃)较常规低温(0℃及4℃)明显提高了低温保存L-02细胞的存活率[72 h:-0.8℃(70.17±2.82)% vs 4℃(60.05±3.17)%],降低了细胞凋亡率[72 h:-0.8℃(5.73±1.68)% vs 4℃(9.20±2.35)%].零下非结冰明显抑制了LDH的释放[72 h:-0.8℃(113.88±5.64)U/L vs 4℃(170.47±11.80)U/L],更好地维持了L-02细胞的尿素合成功能[72 h:-0.8℃(1.01±0.14)mmol/L vs 4℃(0.66±0.09)mmol/L]及白蛋白分泌功能[72 h:-0.8℃(9.04±0.53)μg/ml vs 4℃(7.70±0.52)μg/ml].结论 与0℃及4℃相比,零下非结冰(-0.8℃)可明显提高L-02细胞存活率,降低低温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有效的保护肝细胞尿素合成功能和白蛋白分泌功能.

    作者:李庆勇;张清华;蒋知新;李安全;夏爱祥;李丽;陈玲;高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C反应蛋白与老年人冠心病相关性研究概况

    冠心病(CH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伴有急性心血缺血、心肌梗死或猝死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因此CHD是老年人生命和健康危害极大的常见病.目前研究证明[1,2],CHD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血清中许多炎性因子含量与CHD有关,其中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是评价CHD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ACS的预测价值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应地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目标.CRP和CHD的相关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血清CRP生物学特性及其与CHD发生、发展和治疗的相关性加以概述.

    作者:孙黎;张云强;牛书雷;薄爱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Klotho蛋白对C57BL/6小鼠黑质神经元数目的影响

    目的 观察Klotho蛋白对C57BL/6小鼠黑质神经元数目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分3组:野生型雄性小鼠(WT),Klotho基因过表达型(Tg)小鼠,Klotho基因敲除鼠(KO)各6只,行为学观察及体重测定,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黑质神经元的变化.结果 KO小鼠与WT、Tg组小鼠相比体重明显降低(P<0.01).WT组小鼠与Tg组小鼠相比体重差别不显著(P>0.05);与WT小鼠相比KO组小鼠脑黑质神经原数目上调而Tg组小鼠脑黑质神经原数目下调,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Klotho基因可影响黑质纹状体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目.与WT组小鼠相比KO小鼠脑黑质神经原数目上调而Tg小鼠脑黑质神经原数目下调,可能是Klotho-FGF23共受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影响.

    作者:杜洪霞;周芳;张湛睿;李新华;弥曼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湖南某县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其与生活质量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健康状况量表(SF36-Ⅱ)及一般情况调查表等对湖南省某县1 040例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湖南农村老年人中睡眠质量差者占81.1%;不同睡眠质量的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不同(P<0.01);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总分及各因子的评分与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利于其睡眠质量的改善.

    作者:谢知;陈立章;肖亚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

    目的 研究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探讨MS各组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临床神经心理学检查评定认知功能,分析MS及其各组分对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年龄、各代谢指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MS组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画钟测验(CDT)、数字广度测验(DS)、听觉词语学习(AVMT)第一、第二、第三次回忆和延迟记忆的测定分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MS组内高血压伴高血糖组在MMSE、CDT、DS、AVMT即刻、延迟记忆和再认的测定分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高TG伴低HDL组仅在MMSE、DS、AVMT即刻记忆和延迟记忆的得分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组分中高血压、高血糖的比值比分别为1.067、1.299(P<0.05).结论 老年MS患者存在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及视觉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认知功能损害;MS组分组合不同对认知功能损害作用不同;各组分中高血压、高血糖对认知损害起主要作用.

    作者:陈雯洁;俞茂华;黄延焱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