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宗凤;陈立新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在致炎因素作用下小胶质细胞被激活成反应性小胶质细胞,反应性小胶质细胞既具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也能分泌细胞毒因子、补体蛋白而损害神经元.尽管目前其发病机理还不清楚,但大多数学者认为Aβ沉积激活小胶质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神经毒性作用是AD的核心病理机制.
作者:蔡志友;晏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对于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404例患者分别用中西医结合综合(试验组199例)和西医加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05例)治疗.在28 d、3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rve functional failure,NF)、愈显率的比较,在14、21、28 d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治疗后28 d及3个月后随访,NF评分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28 d后愈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月后愈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14、21 d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8 d,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能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NF评分、提高随访愈显率.
作者:杜宝新;黄培新;黄燕;卢明;梁伟雄;蔡业峰;贾妮;王小艳;奚肇庆;陈眉;董少龙;陆晖;李军;东贵荣;李海聪;赵建军;刘茂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37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HP感染状况与年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和分型的关系.结果 HP感染率随年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HP感染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组(56.2%)、乙型肝炎肝硬化组(69.9%)、乙型肝炎合并肝癌组(75.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3.4%)(P<0.01),各组与慢性胃炎组(57.9%)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肝硬化组和合并肝癌组HP感染率均高于肝炎组(P<0.05).不同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不同病毒载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基因型、C基因型和D基因型HP感染率分别为61.3%、63.3%和50.0%,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加,且HP感染率随着肝病病变程度的进展而增加.
作者:张永贵;王江滨;季尚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手术治疗的费用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为5%~20%,再手术率高达4.33%[1].骶管阻滞可阻断疼痛传导通路[2],松解局部黏连[3],减轻疼痛,已成为非手术治疗LDH的基本疗法甚至首选疗法.但临床多采用门诊治疗[4],患者往往得不到足够的临床护理.针对老年LDH患者行骶管治疗时,若掌握其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护理,可望促进康复,预防并发症,为此我们进行了对照观察.
作者:黄淑玉;周蕙芹;刘兴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14-3-3γ和ζ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脂多糖(LPS)刺激后其表达变化情况,探讨14-3-3蛋白与小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应用小鼠小胶质细胞株BV-2作为体外小胶质细胞的模型,以LPS刺激其活化,应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14-3-3γ和ζ蛋白在刺激前后的表达变化,ELISA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 小鼠小胶质细胞株BV-2在未刺激状态下表达14-3-3γ和ζ蛋白;LPS刺激细胞活化后释放TNF-α,同时14-3-3γ和ζ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正常小鼠小胶质细胞高表达14-3-3γ和ζ蛋白,LPS刺激后表达下降,提示其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应答的调节.
作者:何静;孙圣刚;陈小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因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差别很大,治疗上也应有所侧重.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199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作者:谢忠士;汲崇德;赵航;柳福海;刘志毅;武鸿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富露施(fluimucil,Flu)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I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8例老年COPD合并PIF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18例,除吸氧、呼吸功能训练外,不给予任何治疗;B组20例,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Flu 600 mg/次,3次/d,疗程为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肺CT、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A组呼吸困难,气短症状,肺CT、血氧分压(PaO2)及肺功能[包括肺总量(TLC)、肺活量(VC)、肺弥漫功能(DLCO)]有所改善,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上述比较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Flu对老年COPD合并PIF的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左孟华;于振香;吕晓红;彭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脑梗死急性期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含植物雌激素中药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并于造模后6、12、24 h动态观察各组脑梗死大鼠血清中SOD、MDA的含量变化.结果 含植物雌激素中药能起列与内源性雌激素类似的作用,明显下调去势后脑梗死大鼠血清中MDA的水平,提高SOD活性.结论 在脑梗死急性期,含植物雌激素中药能有效对抗并减轻自由基代谢失衡造成的氧化损伤,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作者:王霞;韩淑芬;田义龙;徐华州;吕素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龙芽楤木总皂苷(total aralosides of aralia elata(Miq)seem,TASAES]对实验性糖尿病(DM)大鼠肾脏功能及结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DM大鼠模型,于8 w时对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不同剂量TASAES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DM大鼠进行尿量、肾重体重比、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测定;RT-PCR技术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核酸水平上的转录情况;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8 w时模型组、低、中、高剂量TASAES组大鼠尿量、相对肾重/体重比、24 hmALB明显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低、中、高剂鼍TASAES组大鼠相对肾重/体重比,24 h mALB下降(P<0.05),而血肌酐虽无明显变化,但有上升趋势;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TASAES组CTGF在分子水平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电镜显示:模型组肾基底膜增厚,厚薄不均.上皮细胞内线粒体空化,低、中、高剂量TASAES组明显减轻.结论 龙芽楤木能有效降低DM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降低CTGF在肾脏的表达;改善肾脏超微结构,防止基底膜增厚,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
作者:奚树刚;张学新;孙中华;赵春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观察阿魏酸钠(SF)对大鼠肾脏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组,②假手术组,③模型组,④治疗组,测定各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观察肾功能变化、组织过氧化情况及机体抗氧化能力;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模型组各项指标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说明模型制作成功.同时治疗组可明显降低SCr、BUN及MDA含量,并升高SOD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且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减轻.结论 SF对大鼠肾脏IR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对抗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有关.
作者:孙晶;顾华;吴曼;罗丛娟;黄凤霞;许钟镐;苗里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八仙长寿汤对小鼠脑、肝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法,观察了八仙长寿汤对小鼠在体和体外肝脏与脑组织匀浆及四氯化碳(CCl1)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同时观察了对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影响.结果 八仙长寿汤对小鼠体内和体外及CCl4诱导产生的脑、肝组织中的丙二醛(MDA)生成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且有量效关系,不同剂量的八仙长寿汤还能减轻CCl4对肝脏的损害.结论 八仙长寿汤能降低脑和肝脏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可减少MDA的生成.
作者:杨苹;韦玉先;唐祖年;梁荣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鸡胚低分子提取物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以孵化16d的鸡胚为原料经酸碱水解、反复酶解、超滤等精制鸡胚低分子提取物.实验小鼠(BALB/C)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及高剂量用药组,每组12只.小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造成亚急性衰老模型,同时在低、高两种剂量用药组分别给予模型鼠鸡胚低分子提取物.检测各组小鼠红细胞与肝、脑组织内SOD与GSH-Px酶活性及MDA含量.结果 模型组红细胞与肝、脑组织内的SOD与GSH-Px酶活性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而MDA含量显著升高(P均<0.01).鸡胚低分子提取物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可增强红细胞与肝、脑组织内SOD与GSH-Px酶活性(P均<0.05),减少MDA含量(P均<0.05).结论 鸡胚低分子提取物有增强D-半乳糖拟衰老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过氧化脂质的作用.
作者:陈姝;何蕴韶;程刚;高劲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是DM血管病变的主要并发症,病死率高[1].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血红蛋白在高血糖作用下发生缓慢连续的非酶促糖化反应的产物,是血糖控制不良的DM患者导致冠心病、血管病变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2]';C反应蛋白(CRP)由肝脏分泌,属于一群独特的血清蛋白家族,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炎性标记物,其作为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危险因素已逐渐被人们证实[3];而胆红素与DM合并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报道较少,且意见尚未统一.
作者:刘怀平;庞国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柯萨奇B病毒感染对ICR小鼠心肌组织亲嗜性及损害作用,探讨病毒感染与心肌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ICR小鼠130只随机分为感染组(120只)和对照组(10只),感染组再分为CVB3组(60只)和cVB4组(60只).CVB3组每只腹腔注射4×100TCID50CVB3/MKP 0.2 ml,CVB4组每只腹腔注射4×100TCID50 CVB4/jlu06 0.2 ml,对照组每只腹腔注射PBS 0.2 ml.分别在感染后1、4、8、15、27和60 d处死小鼠,无菌取心肌组织,收集血液分离血清,用于病毒滴度的测定及病理学分析.结果 两株病毒均在小鼠心肌组织中有较高滴度增殖,并导致了小鼠心肌组织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 CVB3/MKP株具有较强的心肌亲嗜性,可引起ICR小鼠心肌组织的严重损伤,该株病毒感染可能与心肌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周密;李哲;李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I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48 h内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随机分为A组414例和B组41例.A组应用依达拉奉静脉给药,剂量为30mg,2次/d,共14d,余治疗与B组相同.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ADL)、APACHE Ⅱ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结果 治疗7 d后,A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其中ESS和ADL有显著升高(P<0.01,P<0.05),APACHE Ⅱ和CRP有显著下降(P<0.05),A组的ESS和APACHE Ⅱ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在治疗14 d后,B组的各项指标才较治疗前出现显著差异,而同期A组的各项指标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A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
作者:龙威;陆刚;丁春梅;陆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CHF患者63例,分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和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两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MP-9水平,记录心脏彩超各指标,结果与30例健康对照组及常规抗心衰治疗3个月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血清MMP-9水平在CHF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在sHF组较DHF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MMP-9与代表心功能的参数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MP-9在CHF尤其是SHF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抑制MMP-9,可以延缓心衰进程;心衰治疗过程中,检测MMP-9水平,可以为评价药物治疗效果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周书春;牛杏果;赵玉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香菇多糖(Lentinan,LNT)对谷氨酸(glutarnate,Glu)损伤体外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胚胎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建立Glu损伤模型,观察LNT的保护作用.结果 LNT能显著提高Clu损伤神经细胞的生存率,降低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量,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丙二醛(MDA)的生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论 LNT对Glu损伤神经细胞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拮抗Glu诱导的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逯爱梅;于天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验证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存活素(Survivin)在膀胱肿瘤细胞的表达并揭示其与膀胱肿瘤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验证3种物质在膀胱肿瘤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 膀胱肿瘤STAT3表达阳性组的病理分级较高(大部分位于Ⅱ级以上)、5年生存率较低(31.1%),同时均有VEGF、Survivin的异常表达.结论 STAT3在膀胱肿瘤异常表达时会导致肿瘤的恶性程度增高、预后更差,且有可能是通过其下游的VEGF、Survivin来起作用.
作者:李相良;马雪涛;张灵;赵燕颖;吴卓;潘玉琢;孔祥波;赵雪俭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淀粉样变是器官组织中异常的细胞外蛋白物质沉积所造成的慢性炎症,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家族遗传性、多发性骨髓瘤伴发、血液透析伴发的淀粉样变;继发性淀粉样变的主要病因是结缔组织病、肿瘤或结核等慢性感染.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PSA)临床罕见,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常常被延误诊断.本文对本院诊断的20例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的资料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张进安;肖婉侠;董济民;于志云;王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20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急剧变化反映出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46%和7.10%,2005年这两个比例分别达到了13.01%和9.07%[1].选择经济、适宜、有效的养老方式是应对老龄化危机的根本出路[2].在人口老龄化压力日益增大的趋势下,传统家庭养老难以适应城乡家庭结构变化,但城乡现有养老机构由于存在着体制、功能、经费、管理、质量、服务和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尚难以承担社会化养老的重任.
作者:刘岚;陈功;郑晓瑛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