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残疾问题现状调查

郁贝红;蔡素容

关键词:老年残疾人, 残疾老年人, 健康老龄化
摘要:目的 调查老年残疾现状,分析影响残疾的主要因素,为防治老年残疾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福州市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老年致残原因、致残比率、残疾集中类型、致残的重要疾病、致残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致残速率达到32.1%;60~74岁的老年致残者占老年残疾人的59.8%;老年残疾类别以肢体残疾为首位;老年残疾主要原因由慢性病引起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性别(P=0.02<0.05)、年龄(P<0.05)、收入(P<0.05)对老年致残原因具有显著差异.而居住情况(P>0.05)、60岁前从事的职业(P>0.05)对老年致残原因并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政府与社会应共同关注老年残疾问题,共同探讨有效预防老年致残的应对措施,使得老年人能够健康长寿减轻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负担.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病程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多指标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 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检出效果.方法 分别对131例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年龄相当的15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测定血清Cys C、尿mALB、尿RBP含量及尿NAG活性,计算单独及联合应用后的检出阳性率.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尿mALB、尿RBP含量及尿NAG均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对肾损害的检出率分别为26.0%、26.0%、20.6%及29.8%,多指标联用后的检出率分别为(mALB+NAG)35.1%、(Cys C+NAG)37.4%、(mALB+NAG+RBP)41.2%、(NAG+RBP+Cys C)40.5%,多指标联用较单指标检出阳性率有显著提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尿mALB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r=0.431,P<0.05),血清Cys C、尿mALB、RBP及NAG均与病程时间长短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73、0.451、0.575、0.403,P均<0.05). 结论 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其肾功能损害程度,适当选择多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作者:张德太;宋斌;张科;董仙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不同生活背景老年人幸福感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生活背景老年人幸福感的差异.方法以总体幸福感量表为工具,调查329名不同生活背景老年人,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除性别、年龄和养老方式仅在个别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所有变量:生活地、生活来源、婚姻状况、子女数及子女生活现状在老年人的总体幸福感上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 老年人的幸福感受其生活背景多因素的影响.

    作者:曹坚;吴振云;辛晓亚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血脂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糖尿病足(DF)多发生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存在脂代谢异常,以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隆低为主要特征.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血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目前较为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足病变不同程度的血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甘宇;谌静;张锦;郑长虹;张继斌;李宏革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EA、CYFRA21-1测定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预后差,如何早期诊断肺癌是临床医生一直探讨的总是肿瘤标志物是肺癌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之一,如癌胚抗原(CEA)、可深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R21-1)为大家所熟悉,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研究标本多为血清或胸水.

    作者:秦娥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络脉舒通预处理对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络脉舒通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络脉舒通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脉舒通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的方法制备AMI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完成全部手术操作,只穿线不结扎冠状动脉.脉舒通组制模前每天灌药1次(1.5 g·kg-1·d-1),连续3 d,术前2 h再灌药1次;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均灌胃同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血流动力学改变,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1)络脉舒通组缺血再灌注后2 h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内压大收缩和舒张变化速率(±dp/dtmax)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LVEDP则显著下降(P<0.05).(2)络脉舒通组心肌梗死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小(P<0.05).(3)对照组MDA含量比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5),而SOD和NOS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络脉舒通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和NOS活性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络脉舒通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获得较好的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孙祎;陈玉国;徐峰;李瑞建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丙二醛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丙二醛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MDA-LDL)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以及与其他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糖尿病无冠心病组9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110例、73例无糖尿病无冠心病的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DA-LDL含量;同时对受检者的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用直线相关分析法.结果 T2DM患者血清MDA-LDL水平为(121.63±43.24)U/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3.28±23.24)U/L(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血清MDA-LDL水平(135.63±53.24)U/L与糖尿病无冠心病组(100.81±26.14)U/L、正常对照组(83.28±23.24)U/L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MDA-LDL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比值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为(53.21±2.69)mmol/L,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冠心病组(40.38±2.59)mmol/L和正常对照组(33.74±1.58) mmol/L差异显著(P均<0.05);血清甘油三酯(TG)、LDL-C与MDA-LDL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16,0.44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MDA-LDL水平呈负相关(r=-0.409).结论 MDA-LDL与T2DM有冠心病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T2DM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魏明;佘红纯;李素娟;卢永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神经干细胞移植用于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交通的日益发展,交通事故导致的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在临床日渐增多,神经根丝从脊髓离断后,其相应脊髓节段前角的运动神经元胞体会发生一系列形态、生化、代谢及基因表达的改变,严重者可导致神经元死亡,因此臂丛神经根撕脱伤致残率很高.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神经移位、带血管的神经干移植、神经和肌肉联合移位及功能重建等综合性手段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但是由于可供移位的神经数量有限,质量欠佳,同时要牺牲移位神经的功能,术后手内在肌功能恢复亦欠佳.

    作者:李晓涛;路来金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三七总皂甙对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帕金森病大鼠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甙对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帕金森病(PD)大鼠后移植细胞的存活及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经传代扩增后,在分化液中诱导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应用6-羟基多巴胺制备的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组、多巴胺能神经元+三七总皂甙组、三七总皂甙组及手术对照组,每组8只,进行移植手术,移植后检测PD大鼠不对称旋转行为的变化及纹状体移植区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存活的情况.结果 与手术对照组比较,移植后20 d多巴胺能神经元组大鼠不对称旋转圈数开始明显下降(P<0.01).移植后10~60 d,多巴胺能神经元+三七总皂甙组大鼠的不对称旋转圈数明显低于多巴胺能神经元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多巴胺能神经元+三七总皂甙组大鼠纹状体移植区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多巴胺能神经元组(P<0.01).结论 三七总皂甙具有提高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PD大鼠后移植细胞的存活率及移植疗效的作用.

    作者:柯春龙;陈白莉;郭少雷;黄正松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尾加压素Ⅱ及其受体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及其受体(GPR14)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及模型组(UUO组),采用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复制UUO模型.术后第14和28天分别处死两组大鼠,取左肾进行HE和Masson染色,并用免疫组化检测肾间质中UⅡ和GPR14的表达,RT-PCR检测UⅡ和GPR14 mRNA表达.结果 HE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增宽,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多,随时间进展病变更加明显(P<0.01);免疫组化显示UUO组2 w时肾间质UⅡ及GPR14表达明显增多,与Sham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UUO组4 w时UⅡ及GPR14持续高表达(P<0.01).RT-PCR显示2 w后,与Sham组比较,UUO组大鼠肾组织中UⅡ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GPR14表达也有增加趋势,但无显著差异性;4 w后UUO组UⅡmRNA表达仍明显高于Sham组(P<0.01),GPR14表达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 UⅡ及GPR14 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在UUO大鼠肾间质中明显增加,提示UⅡ的表达与肾纤维化有关,可能参与了肾纤维化的过程.

    作者:王丹;李才;李相军;于晓艳;孙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吉林地区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活检513例报告

    目的对2000年6月~2006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的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活检(TUGPB)的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方法 直肠指诊检查阳性,血清PSA>4 ng/ml及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怀疑前列腺占位病变的513人进行TUGPB.结果 513例活检病理结果显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295例占57.5%,前列腺癌(PCa)167例占32.6%,前列腺炎25例占4.9%,前列腺上皮内瘤14例占2.7%,结核4例占0.7%,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5例占1.0%,肉瘤3例占0.6%.结论 在合理筛选病例的前提下,TUGPB 6针活检操作简单,并发症及痛苦少,在PCa和前列腺其他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尧;王伟华;计国义;范海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东乡族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ACE)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东乡族原发性高血压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02例正常人,采用PCR及电泳分析法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各基因型与东乡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在东乡族高血压患者中,ACEI/D基因携带D等位基因患者的收缩压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II基因型有显著差异.其中DD基因型者24个,ID基因型 74个,II基因型 22个.收缩压(kPa)分别为19.3±11, 19.3±12, 18.0±10(P=0.012),高密度脂蛋白水平(mmol/L)分别为1.14±0.2,1.3±0.35,1.9±1.11(P=0.010),而在对照组中则无此差异.结论 ACEI/D基因多态性D等位基因与东乡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高收缩压及较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相关.

    作者:伊琳;方金瑞;周瑞霞;谢小冬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宫腔镜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76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子宫出血(PMB)病因复杂,传统的诊断方法是诊断性刮宫及B超,但漏诊率高.利用官腔镜直视下观察官腔比B超检查或盲目诊刮更易于明确宫腔病变的性质和部位,尤其在观察微小宫腔内病变时更具有价值.宫腔镜检查还可发现同时存在的多种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与黏膜下肌瘤同时存在等.由于官腔镜检查的直观性,对存在异型血管的部位及其他可疑病灶可定位活检,能显著提高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也使诊断性宫腔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成为绝经后子宫出血评价的可靠方法

    作者:佟卫兵;郭杰;严玉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老年复发性脑出血56例临床分析

    按照以往的观点,脑出血是一种单时程事件,复杂者罕见.然而近年的研究表明,复杂性脑出血并不少见1,且病死率较高,预后不良.高血压控制不佳可增加再出血的危险,基底节基底节型出血原因多为高血压,脑叶-脑叶型出血可能与演粉样脑血管病有关.

    作者:苏卫红;佟秀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两种代谢综合征定义在预测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实用价值

    目的探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以腰围作为诊断代谢综合征(MS)的必要条件在预测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1998~2002年在该院门诊体检人群中年龄28~74岁,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资料完整,既往无大血管病史者857人平均随访6.8年,记录此期间内新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分别应用WHO关于MS定义和 IDF的MS定义诊断MS,比较两种定义的诊断符合率及对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预测.结果 两种定义对MS诊断一致性为80.3%(阳性一致208例,阴性一致480例),WHO(1999) 与IDF(2005)定义的MS患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基本一致,OR值分别为3.44 和3.84(男),3.06和3.83(女).结论 以腰围代替胰岛素抵抗诊断MS从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临床实践中简便易行,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作者:张贺芳;蔡志刚;张庚良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金雀异黄素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调控的作用.方法将Gen分为5.0、10.0、20.0 μg/ml 三个浓度处理组和对照组(未加金雀异黄素),作用SMMC-7721细胞不同时间后,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内Bax、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en处理组可使细胞核内异染色质呈块状凝集、胞质内线粒体肿胀空化,随着作用浓度增加,细胞核呈固缩状,核内异染色质趋边凝集,细胞质空化明显;免疫组化显示,随着Gen浓度增加,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减弱,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 金雀异黄素可以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作者:王宝海;田晓丰;曹宏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益肾活血胶囊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胶囊提取液(YSHXC)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组织贴块法体外原代培养兔VSMCs,由HCY诱导建立细胞增殖模型并分组:正常组、HCY刺激组(HCY 1 mmol/L)、HCY+叶酸组(HCY 1 mmol/L+叶酸5 mmol/L)、HCY+YSHXC大剂量组(HCY 1 mmol/L+YSHXC 5 000 mg/L)、HCY+YSHXC小剂量组(HCY 1 mmol/L+YSHXC 500 mg/L).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检测各组TGF-β1蛋白及mRNA的表达,同时通过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度.结果 HCY刺激后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细胞内TGF-β1表达显著增强(P<0.01),而YSHXC大、小剂量组细胞增殖活度减低,TGF-β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下降(P<0.01),并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且此抑制作用优于叶酸组(P<0s.01或P<0.05).结论 YSHXC可明显抑制HCY诱导的细胞内TGF-β1的表达,减少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这可能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来丽萍;张继东;刘粉叶;于淑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TNFA和LTA基因等位基因变异分析

    目的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研究TNF超家族基因等位基因变异是否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相关联.方法 以5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研究TNF超家族基因(TNFA和LTA)等位基因变异分布.结果 TNFA基因多态性位点-308G/A COPD组和对照组比较AA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显著(χ2=7.111,P<0.01),OR值为10.756(95%CI为9.875~12.640).-308G/A多态性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显著(χ2=8.219,P<0.01);LTA基因+252A/G多态性位点AG基因型频率分布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1.974,P<0.01),OR值为4.373(95%CI为3.301~6.872).LTA基因+252 A/G多态性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不显著.在COPD患者组中TNFA基因GG正常基因型和LTA基因AG杂合基因型结合个体频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χ2=4.10,P<0.05).结论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LTA基因等位基因变异、TNFA基因多态性变异组合与COPD相关联.

    作者:张瑛琪;卢宝全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氨磷汀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保护作用

    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化疗的有效性,近年来对于细胞保护剂的研发成为现实,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广谱的细胞保护剂氨磷汀,它对化疗患者的血液、肾、神经、心脏等器官毒性均有保护作用,我们选用此药,以减轻化疗的副反应,尤其观察氨磷汀对老年肿瘤患者化疗的保护作用及安全性.

    作者:李东辉;姚淑莲;宁亚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大豆异黄酮对Aβ25~35诱导的Alzheimer病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舷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Aβ25~35诱导的Alzheimer病(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Aβ25~35双侧海马注射的AD模型大鼠,分组后给予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大豆异黄酮对海马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4区及齿状回神经元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可见较多的神经细胞胞质浓染,核固缩.大豆异黄酮治疗组及雌激素治疗组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增多,胞质浓染神经元少见.透射电镜下,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元较少,可见部分神经细胞膜皱缩,胞体缩小,核膜完整,核染色质电子密度增强.大豆异黄酮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异常神经元较模型组明显减少. 结论大豆异黄酮能有效地改善Aβ25~35所致AD大鼠海马神经元丢失.

    作者:王萍;毕建忠;王世军;于君;谢兆宏;王晓云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人参皂甙Rb1对短暂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b1组,每组12只.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b1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暂时夹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行手术而不进行缺血.人参皂甙Rb1组模型制备前3 d给药30 mg/kg,持续给药至缺血后3 d,共6 d.三组大鼠均在缺血后3 d处死.采用HE染色及光镜观察计数CA1区、CA2区、CA3区、DG区和皮层神经元死亡数量.蛋白印迹分析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 缺血组中海马CA1区、CA2区、CA3区、DG区和皮层神经元死亡率分别为:(98.2±1.1)%、(95.5±2.2)%、(54.3±11.5)%、(11.7±4.3)%、(23.1±8.6)%;人参皂甙Rb1组各脑区的死亡率分别下降至(55.2±9.7)%、(5.4±2.4)%、(4.3±3.1)%、(2.4±1.2)%、(3.7±1.9)%,与缺血组相比较死亡率显著下降(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后的CA1、DG及皮层区神经元内bcl-2表达显著减少,而bax表达显著增加.与缺血组相比较,Rb1组中CA1、DG及皮层神经元内的bcl-2表达显著增加,而bax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人参皂甙Rb1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及下调bax的表达来实现对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罗天飞;刘姗姗;葛鹏飞;张纪周;洪敏 刊期: 2008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