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干细胞移植用于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李晓涛;路来金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 臂丛神经, 根性撕脱
摘要:随着现代交通的日益发展,交通事故导致的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在临床日渐增多,神经根丝从脊髓离断后,其相应脊髓节段前角的运动神经元胞体会发生一系列形态、生化、代谢及基因表达的改变,严重者可导致神经元死亡,因此臂丛神经根撕脱伤致残率很高.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神经移位、带血管的神经干移植、神经和肌肉联合移位及功能重建等综合性手段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但是由于可供移位的神经数量有限,质量欠佳,同时要牺牲移位神经的功能,术后手内在肌功能恢复亦欠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病程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多指标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 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检出效果.方法 分别对131例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年龄相当的15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测定血清Cys C、尿mALB、尿RBP含量及尿NAG活性,计算单独及联合应用后的检出阳性率.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尿mALB、尿RBP含量及尿NAG均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对肾损害的检出率分别为26.0%、26.0%、20.6%及29.8%,多指标联用后的检出率分别为(mALB+NAG)35.1%、(Cys C+NAG)37.4%、(mALB+NAG+RBP)41.2%、(NAG+RBP+Cys C)40.5%,多指标联用较单指标检出阳性率有显著提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尿mALB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r=0.431,P<0.05),血清Cys C、尿mALB、RBP及NAG均与病程时间长短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73、0.451、0.575、0.403,P均<0.05). 结论 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其肾功能损害程度,适当选择多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作者:张德太;宋斌;张科;董仙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阿立哌唑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阿立哌唑属第2代新型抗精精病药,国内外报道1-4,其临床疗效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当,副作用小等特点.本研究对阿立哌唑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副反应进行了评价,并与利培酮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作者:蒋军生;徐鹏;张新卿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益肾活血胶囊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胶囊提取液(YSHXC)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组织贴块法体外原代培养兔VSMCs,由HCY诱导建立细胞增殖模型并分组:正常组、HCY刺激组(HCY 1 mmol/L)、HCY+叶酸组(HCY 1 mmol/L+叶酸5 mmol/L)、HCY+YSHXC大剂量组(HCY 1 mmol/L+YSHXC 5 000 mg/L)、HCY+YSHXC小剂量组(HCY 1 mmol/L+YSHXC 500 mg/L).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检测各组TGF-β1蛋白及mRNA的表达,同时通过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度.结果 HCY刺激后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细胞内TGF-β1表达显著增强(P<0.01),而YSHXC大、小剂量组细胞增殖活度减低,TGF-β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下降(P<0.01),并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且此抑制作用优于叶酸组(P<0s.01或P<0.05).结论 YSHXC可明显抑制HCY诱导的细胞内TGF-β1的表达,减少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这可能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来丽萍;张继东;刘粉叶;于淑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次序改变对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chronic MCA occlusion)后颅内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以提高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其的检出率和准确性.方法 TCD诊断单侧MCA慢性闭塞患者32例,并经核磁血管造影(MRA)或脑血管造影(DSA)进一步确诊.标记患侧(affected,a),同侧(ipsilateral,i)和对侧(contralateral,c-lat),分析其Willis环周围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SPV)和脉动指数(PI).结果 (1)患侧MCA的SPV明显低于健侧MCA及同侧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的SPV,具有明显的脑血流次序改变.(2)aMCA/c-lat MCA、aMCA/iACA、aMCA/iPCA 的比值分别为 0.559、0.541、0.797.(3) MCA慢性闭塞时患侧MCA的SPV变化范围很大(30~85 cm/s),患侧MCA的SPV低于70 cm/s的患者占64.5%.(4)M1段闭塞与M2段闭塞相比较,患侧MCA的SPV似乎减慢的更显著,但差异无显著性;而前者与后者相比,健侧ACA及双侧PCA的PI值明显减低.结论 增强对MCA慢性闭塞时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的认识可提高对MCA慢性闭塞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作者:邢英琦;韩珂;白竹;徐静;刘影;江新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和骨质疏松患病率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97例绝经后T2DM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体重指数、年龄和绝经年限是影响腰椎和髋部BMD的主要因素.②低体重组的BMD低于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P<0.05或P<0.01),其骨质疏松(OP)患病率为100%,显著高于肥胖组(69%)(P<0.0).③绝经年限≥6年组的BMD明显低于绝经年限<6年组的BMD(P<0.01),其OP患病率为88%,也显著高于绝经年限<6年组(55%)(P<0.0).④随着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增加,BMD逐渐下降,但组间BMD和OP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⑤并发视网膜病变组其髋部BMD明显低于未并发视网膜病变组(P<0.05),前者OP患病率为91%,显著高于后者(75%)(P<0.0).结论 绝经年限长、体重低、并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或高龄的绝经后T2DM妇女BMD低,易发生OP.

    作者:莫慧;刘石平;周智广;李建伟;陈晶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氨磷汀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保护作用

    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化疗的有效性,近年来对于细胞保护剂的研发成为现实,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广谱的细胞保护剂氨磷汀,它对化疗患者的血液、肾、神经、心脏等器官毒性均有保护作用,我们选用此药,以减轻化疗的副反应,尤其观察氨磷汀对老年肿瘤患者化疗的保护作用及安全性.

    作者:李东辉;姚淑莲;宁亚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1998~2005年中国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及其满意度

    目的 研究1998~2005年中国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方法 依据1998~2005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库>四次调查数据,分析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结果 大多数高龄老人健康自评中上、经济来源靠家人、能及时治病、与家人同住、室内活动无需帮助,生活满意度评分居中上水平;但2002年健康自评较差、享有养老金比例较低、与家人同住比例较低和独居比例较高,生活满意度评分较低.与1998年被试跟踪调查结果类似.结论 1998~2005年中国大多数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居中上水平,但2002年相对较低.

    作者: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吉林地区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活检513例报告

    目的对2000年6月~2006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的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活检(TUGPB)的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方法 直肠指诊检查阳性,血清PSA>4 ng/ml及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怀疑前列腺占位病变的513人进行TUGPB.结果 513例活检病理结果显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295例占57.5%,前列腺癌(PCa)167例占32.6%,前列腺炎25例占4.9%,前列腺上皮内瘤14例占2.7%,结核4例占0.7%,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5例占1.0%,肉瘤3例占0.6%.结论 在合理筛选病例的前提下,TUGPB 6针活检操作简单,并发症及痛苦少,在PCa和前列腺其他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尧;王伟华;计国义;范海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神经干细胞移植用于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交通的日益发展,交通事故导致的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在临床日渐增多,神经根丝从脊髓离断后,其相应脊髓节段前角的运动神经元胞体会发生一系列形态、生化、代谢及基因表达的改变,严重者可导致神经元死亡,因此臂丛神经根撕脱伤致残率很高.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神经移位、带血管的神经干移植、神经和肌肉联合移位及功能重建等综合性手段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但是由于可供移位的神经数量有限,质量欠佳,同时要牺牲移位神经的功能,术后手内在肌功能恢复亦欠佳.

    作者:李晓涛;路来金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C反应蛋白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以及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能否降低高血压患者的CRP水平及阻断或逆转LVH的发生.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根据Devereux标准分为LVH 组26例和无LVH 组24例,予以替米沙坦治疗24 w,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计算左室肥厚指数(LVMI).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伴LVH者hsCRP水平较无LVH者高(P<0.05),hsCRP与LVMI呈正相关(P<0.05);经替米沙坦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左室肥厚组LVMI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CRP水平可能是LVH的危险因子,炎症可能是形成LVH的机制之一,ARB类降压药物可通过降低CRP的水平减少LVH的发病风险.

    作者:付军;白晶;冷吉燕;张晶;陈俊俊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与血清脑钠肽的关系

    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肾、脑损害是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血肌酐(Cr) 常常是人们判断肾功能是否受损的指标.由于肾的储备能力及代偿能力较强,只有当肾功能损害到相当程度时,CR水平才增强.而近年发现的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血清胱蛋白酷抑制齐.

    作者:曹萍;李春;沈丹;钟亚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OSAHS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30例,测定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率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评价其相互关系.结果 OSAHS患者RBC-C3bRR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RBC-I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OD活性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RBC-C3bRR率降低呈正相关((P<0.05).结论 OSAHS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由此导致红细胞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下调,对OSAHS病情进展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苏力;翟瑜;孙洁静;李萍;牛占丛;韩书芝;平芬;赵景春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络脉舒通预处理对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络脉舒通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络脉舒通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脉舒通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的方法制备AMI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完成全部手术操作,只穿线不结扎冠状动脉.脉舒通组制模前每天灌药1次(1.5 g·kg-1·d-1),连续3 d,术前2 h再灌药1次;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均灌胃同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血流动力学改变,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1)络脉舒通组缺血再灌注后2 h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内压大收缩和舒张变化速率(±dp/dtmax)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LVEDP则显著下降(P<0.05).(2)络脉舒通组心肌梗死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小(P<0.05).(3)对照组MDA含量比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5),而SOD和NOS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络脉舒通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和NOS活性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络脉舒通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获得较好的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孙祎;陈玉国;徐峰;李瑞建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TNFA和LTA基因等位基因变异分析

    目的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研究TNF超家族基因等位基因变异是否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相关联.方法 以5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研究TNF超家族基因(TNFA和LTA)等位基因变异分布.结果 TNFA基因多态性位点-308G/A COPD组和对照组比较AA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显著(χ2=7.111,P<0.01),OR值为10.756(95%CI为9.875~12.640).-308G/A多态性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显著(χ2=8.219,P<0.01);LTA基因+252A/G多态性位点AG基因型频率分布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1.974,P<0.01),OR值为4.373(95%CI为3.301~6.872).LTA基因+252 A/G多态性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不显著.在COPD患者组中TNFA基因GG正常基因型和LTA基因AG杂合基因型结合个体频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χ2=4.10,P<0.05).结论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LTA基因等位基因变异、TNFA基因多态性变异组合与COPD相关联.

    作者:张瑛琪;卢宝全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鼠纹状体生长相关蛋白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rTMS)对帕金森病(PD)模型鼠纹状体生长相关蛋白(Growth activty protein-43,GAP-43)和突触素(synaptophysin,p38)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D模型组,假磁刺激(srTMS)组,rTMS组,每组10只.小鼠皮下注射MPTP(15 mg·kg-1·2 h-1·次-1,注射4次)复制PD模型,rTMS干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GAP-43和p38的表达变化,并借助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PD模型组、srTMS组及rTMS组GAP-43阳性产物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以rTMS组GAP-43表达升高为明显,且着色深,PD模型组和srTMS组校正光密度值(CO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TMS组C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及PD模型组和srTMS组(P<0.05).PD模型组和srTMS组及rTMS组p38表达较对照组反应产物明显减少,PD模型组和srTMS组 CO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rTMS组 C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rTMS组p38表达较PD模型组和srTMS组增多,COD显著高于PD模型组和srTMS组(P<0.05).结论 rTMS可诱导受损的纹状体区GAP-43和p38的表达上调,从而推测rTMS可能通过促进轴突再生和突触重塑,进而对受损的多巴胺转运通路起修补作用,增加多巴胺转运,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作者:王全懂;顾平;董巧云;王彦永;刘力;王铭维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

    目前临床有很多关于中医药、耳针、耳穴按压治疗高血压的报道,但针刺体穴治疗的报道较少,且所选穴位不一.笔者对针刺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太冲等穴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进行了疗效观察.

    作者:李东朝;牛春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老年残疾问题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老年残疾现状,分析影响残疾的主要因素,为防治老年残疾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福州市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老年致残原因、致残比率、残疾集中类型、致残的重要疾病、致残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致残速率达到32.1%;60~74岁的老年致残者占老年残疾人的59.8%;老年残疾类别以肢体残疾为首位;老年残疾主要原因由慢性病引起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性别(P=0.02<0.05)、年龄(P<0.05)、收入(P<0.05)对老年致残原因具有显著差异.而居住情况(P>0.05)、60岁前从事的职业(P>0.05)对老年致残原因并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政府与社会应共同关注老年残疾问题,共同探讨有效预防老年致残的应对措施,使得老年人能够健康长寿减轻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负担.

    作者:郁贝红;蔡素容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大豆异黄酮对Aβ25~35诱导的Alzheimer病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舷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Aβ25~35诱导的Alzheimer病(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Aβ25~35双侧海马注射的AD模型大鼠,分组后给予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大豆异黄酮对海马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4区及齿状回神经元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可见较多的神经细胞胞质浓染,核固缩.大豆异黄酮治疗组及雌激素治疗组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增多,胞质浓染神经元少见.透射电镜下,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元较少,可见部分神经细胞膜皱缩,胞体缩小,核膜完整,核染色质电子密度增强.大豆异黄酮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异常神经元较模型组明显减少. 结论大豆异黄酮能有效地改善Aβ25~35所致AD大鼠海马神经元丢失.

    作者:王萍;毕建忠;王世军;于君;谢兆宏;王晓云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不同生活背景老年人幸福感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生活背景老年人幸福感的差异.方法以总体幸福感量表为工具,调查329名不同生活背景老年人,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除性别、年龄和养老方式仅在个别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所有变量:生活地、生活来源、婚姻状况、子女数及子女生活现状在老年人的总体幸福感上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 老年人的幸福感受其生活背景多因素的影响.

    作者:曹坚;吴振云;辛晓亚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人参皂甙Rb1对短暂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b1组,每组12只.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b1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暂时夹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行手术而不进行缺血.人参皂甙Rb1组模型制备前3 d给药30 mg/kg,持续给药至缺血后3 d,共6 d.三组大鼠均在缺血后3 d处死.采用HE染色及光镜观察计数CA1区、CA2区、CA3区、DG区和皮层神经元死亡数量.蛋白印迹分析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 缺血组中海马CA1区、CA2区、CA3区、DG区和皮层神经元死亡率分别为:(98.2±1.1)%、(95.5±2.2)%、(54.3±11.5)%、(11.7±4.3)%、(23.1±8.6)%;人参皂甙Rb1组各脑区的死亡率分别下降至(55.2±9.7)%、(5.4±2.4)%、(4.3±3.1)%、(2.4±1.2)%、(3.7±1.9)%,与缺血组相比较死亡率显著下降(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后的CA1、DG及皮层区神经元内bcl-2表达显著减少,而bax表达显著增加.与缺血组相比较,Rb1组中CA1、DG及皮层神经元内的bcl-2表达显著增加,而bax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人参皂甙Rb1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及下调bax的表达来实现对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罗天飞;刘姗姗;葛鹏飞;张纪周;洪敏 刊期: 2008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