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金森病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韩威;胡林森;张颖

关键词:帕金森病, 模型
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生率接近1%~2%,主要的病理标志为选择性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残存神经元呈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泛素染色阳性的胞浆内包涵体(LB)形成.迄今为止,PD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但是已有迹象提示许多遗传和环境因子可能在PD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从自由基理论解释吸烟危害

    医学调查表明:吸烟除了人所共知的尼古丁的危害之外,在吸烟的气相和焦油中还存在着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攻击细胞膜成分,导致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尤其是焦油和气相烟雾可以引起支气管和肺损伤,而且可以导致死亡率高的心血管疾病,气相和焦油中的微量致癌物质,可引发各种癌症.本文从自由基理论方面解释吸烟的危害及其致病机理,以及如何消除和防止吸烟过程中的自由基对人类健康的损害[1].

    作者:刘晓瑞;俞仲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C-myc基因和P53基因表达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与C-myc基因及P53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用W-S染色法观察不同胃病黏膜组织中Hp感染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技术检测不同胃病组织的C-myc基因和P53基因表达产物.结果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1),C-myc基因和P53基因的表达也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1).Hp感染阳性组的C-myc基因和P53基因表达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组(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通过激活C-myc基因,同时使P53基因失活从而诱发胃黏膜的癌变.

    作者:郭晓林;姜雅秋;王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和红细胞山梨醇浓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DM)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发DM大鼠模型.造模1 w后开始用不同剂量的复方丹参片进行治疗.用药4 w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FBG)、糖化血清蛋白(GSP)、体重(W)、坐骨神经山梨醇、红细胞山梨醇(RBCS)含量的变化,同时测定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复方丹参片能降低DM大鼠GSP、坐骨神经和RBCS含量,增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论 复方丹参片对DM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有防治作用.

    作者:杨桂珍;黄科军;吴莉;杨美玲;袁本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姜黄素对前列腺癌PC-3M移植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前列腺癌PC-3M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4~6周龄的BALB/c(nu/nu)雄性裸小鼠l8只随机分为3组.姜黄素小剂量组:于裸鼠皮下接种PC-3M细胞次日开始腹腔注射姜黄素50mg/kg,每天1次,0.1 ml/次,共4 w;姜黄素大剂量组:同样方法腹腔注射姜黄素100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含6%(体积分数)聚乙二醇和含6%(体积分数)无水乙醇的水溶液,1次/d,0.1 ml/次,共4 w.计算移植瘤的体积、瘤重、抑瘤率、移植瘤组织标本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3组移植瘤瘤重分别为(0.94±0.03)、(0.59±0.05)、(0.46±0.03)g,瘤体积分别为(1061±76)、(695±34)、(544±22)mm3,3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抑瘤率分别为37.23%、51.02%.姜黄素治疗组VEGF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肿瘤生长早期,姜黄素对前列腺癌PC-3M移植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移植瘤中肿瘤细胞VEGF表达有关.

    作者:刘立民;孔祥波;常喜华;那万里;张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胰岛素抵抗与男性勃起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胰岛素抵抗(IR)与男性勃起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IR指数HomA-IR>2.8的200例患者,进行相关血生化及前列腺彩色超声检测,并记录基础疾病.并用勃起功能国际指数(IIEF-5)评估这些患者的勃起功能,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患ED的总发生率为47%,包括轻度ED 20.5%,中度ED 7.5%,重度ED19.0%.200例患者中高血压46例,其ED发病率37%(17/46例);肥胖24例,其ED发生率38%(9/24例);冠心病50例,其ED发生率40%(20/50例);血脂异常(LDL-C ↑、HDL-C ↓)30例,其ED发生率ED47%(14/30例);糖尿病分别为50例,其ED发生率68%(34/50例).6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ED总发生率39.39%(26/66例).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勃起功能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0.48,P≤0.05);血脂异常(LDL-C↑、HDL-C↓)、冠心病、高血压、肥胖、糖尿病与勃起功能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41,-0.45,-0.47,-0.51,P≤0.05);FBG、FINS、HomA-IR、BPH、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与勃起功能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0.23,-0.31,-0.32,-0.41,-0.43,P≤0.05);HDL-C与勃起功能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43,P≤0.05).结论 年龄、肥胖、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影响男性勃起功能的重要因素.其中HomA-IR上升是ED的重要的危险因素;HDL-C为保护因素.HOMAIR、WHR、BPH、TC/HDL-C比值和HDL-C水平的检测都是预测ED发生的敏感指标.

    作者:陈思娇;杨野;李廷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肝春6号抗H22肝癌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复肝春6号(FGC-6)抗肝癌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荷H22肝癌小鼠模型,以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FGC-6对肿瘤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以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制备FGC-6含药血清,观察其对体外培养H2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FGC-6可诱导肿瘤组织DNA片段化,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可见梯状条带出现;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GC-6使肿瘤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而bax基因的表达水平却明显升高;FGC-6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H22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FGC-6的抗肝癌作用可能与调节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量,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李秀娟;毛宇湘;王俊霞;张焕铃;刘福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和补体C3、C4、备解素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C3、C4和备解素(P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24例.测定循环血清中MBL、C3、C4和Pf水平.同时测定糖脂代谢指标及尿微量自蛋白排泄率.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MBL和Pf水平无明显变化,C3和C4水平增高.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TG)是MBL的独立预测因素,TG、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入C3回归方程,TG是C4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C3、C4水平与肥胖及脂肪代谢异常有关,MBL与2型糖尿病肾脏并发症无直接关系.

    作者:马西文;刘永铭;薛芙珍;尚东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脂联素与部分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IR)患者血清脂联素(AN)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等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测定25例正常对照、30例糖调节受损(IGR)、30例2型糖尿病(T2DM)个体血清AN水平,RIA法测定HsCRP、IL-6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AN水平显著高于IGR组及T2DM组(P<0.001),HsCRP水平显著低于IGR组及T2DM组(P<0.001),IL-6水平低于IGR组(P<0.01),显著低于T2DM组(P<0.001);AN与HsCRP、IL-6呈负相关(r=-0.416,P<0.05,r=-0.366,P<0.05),控制性别因素后,相关性存在(r=-0.427,P<0.01,r=-0.337,P<0.05),控制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后,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AN可预测T2DM发生,AN与炎症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肥胖连接起来的.

    作者:苏丽清;于荣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70岁以上老年中心型肺癌介入微波治疗的疗效观察

    中心型肺癌腔内生长容易引起气道阻塞,给患者带来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痛苦,引起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为解决这一临床难题,近5年来我们借助纤维支气管镜进行介入微波治疗,缓解了气道阻塞,获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

    作者:曹慧玲;刘晓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奥氮平对MPP+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防护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MPP+作用于培养的PC12细胞,MTT法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荧光染料吖啶橙(AO)染色观察MPP+作用PC12细胞后的凋亡变化.用不同浓度的奥氮平预处理细胞后,加入MPP+共孵育,测MTT并AO染色,观测奥氮平的防护作用.结果 在MPP+终浓度为250 μmol/L时,细胞存活率降低为60.14%,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而奥氮平(200 μmol/L)的高防护作用是79%.结论 奥氮平能拮抗MPP+诱导的PC12细胞的凋亡.该药具有的防护作用可能与抑制MPP+诱导的凋亡有关.

    作者:张艳梅;常明;胡林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动态变化

    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高尿酸血症,且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1,6].本文通过临床观察8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动态改变,探讨血清尿酸与慢性心衰的关系.

    作者:何慕芝;蔡闯;江亚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肺栓塞16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中易发生肺栓塞病并且易误诊,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1].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诊断意识,完善诊断技术十分重要.

    作者:王连兴;刘丹微;张维杰;贾志艳;邢丽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罗格列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eNOS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评价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心肌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靶器官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SHR大鼠36只,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给予罗格列酮、硝苯吡啶口服,并设空白对照组.观察期8 w,采用鼠尾动脉血压间接测量法定期测血压,并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SHR大鼠心肌eNOS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SHR大鼠经罗格列酮和硝苯吡啶结果治疗后血压明显降低.罗格列酮同时可以明显增加SHR大鼠心肌eNOS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硝苯吡啶对eNOS mRNA和蛋白质表达影响不如罗格列酮显著.结论 罗格列酮可能通过纠正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eNOS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发挥降压和靶器官保护作用.

    作者:李鸿兰;孔俭;何淑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老年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国外文献报道显示,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能改进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耐力[1],并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2].而国内的研究也发现,rhGH对老年慢阻肺及其他慢性病合并的营养不良能促进蛋白质代谢,改善营养状况[3,4].本研究旨在观察rhGH对老年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易仁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执行衰退假说及其行为学研究策略

    执行衰退假说(executive decline hypothesis)是近年来认知年老化研究领域内一个新兴的理论,该理论主要关注执行功能与大脑额叶皮层的关系,以及执行功能在认知年老化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陈天勇;李德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玉竹多糖对衰老模型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玉竹多糖对衰老模型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制备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同时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玉竹多糖.6w后,用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SI);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脾T淋巴细胞亚群;用PI染色法测脾淋巴细胞的凋亡率,观察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3种不同剂量的玉竹多糖均能提高脾B淋巴细胞转化SI;高剂量玉竹多糖能够提高脾T淋巴细胞转化SI;玉竹多糖能够显著提高衰老模型鼠的CD8+细胞数及降低CD4+/CD8+比值;高剂量玉竹多糖能够明显抑制脾淋巴细胞的凋亡.结论 玉竹多糖可增强衰老模型小鼠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单颖;姜东;潘兴瑜;李淑云;王维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双歧杆菌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老年模型,用双歧杆菌液拌少量小鼠饲料喂饲小鼠,实验前后取血检测血中S0D、GSH-Px及MDA值进行比较.结果 双歧杆菌明显提高小鼠全血SOD含量(P<0.01)和GSH-Px含量(P<0.05),明显降低小鼠全血GSH-Px含量.结论 双歧杆菌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王挺;李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延迟手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通过研究患者术前不同时期的凝血功能,来探讨延迟手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180例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均未进行预防性药物抗凝治疗,其中85例于伤后48 h内进行手术治疗,95例手术时超过伤后48 h.术前常规检查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凝固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对术后出现患肢肿胀和/或疼痛,伴有或不伴有Homans征/Neuhofs征阳性的患者常规应用加压超声技术进行超声多谱勒检查.结果 早期手术组DVT发生率(24.7%)、明显延迟手术组DVT发生率(41.1%)(P<0.05),二组APTT、PT、TT、Fib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 延迟手术可导致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增高.

    作者:杨玉辉;刘景臣;刘敏;张力;高忠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纤维连接蛋白在肥胖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N)在肥胖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24周龄肥胖Zucker大鼠和12周龄肥胖db/db小鼠用于实验,以瘦Zucker大鼠和瘦db/m小鼠分别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FN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肥胖db/db小鼠的体重和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db/m小鼠(P<0.01).肥胖Zucker大鼠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瘦Zucker大鼠(P<0.01),但肥胖Zucker大鼠的血糖未明显高于对照组瘦Zucker大鼠.RT-PCR结果表明肥胖db/db小鼠和肥胖Zucker大鼠肾皮质FN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组(P<0.01).病理检查表明肥胖db/db小鼠和肥胖Zucker大鼠肾小球明显大于各自的对照组,肾小球内FN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组.结论 单纯肥胖可引起肾脏纤维化.

    作者:常晓敏;许钟镐;崔英春;武仁;苗里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升黄益智方对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胆碱乙酰化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升黄益智方对模型痴呆小鼠脑组织胆碱乙酰化转移酶(CAT)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升黄益智方等不同干预药物对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内CAT活性的影响,检测正常组及各实验组小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Ach)含量.结果 痴呆模型组小鼠脑组织Ach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下降非常明显(P<0.05).结论 升黄益智方提高模型痴呆小鼠脑组织Ach生成量,提示该复方能够增强大脑组织内CAT的活性,对尚存的胆碱能细胞的功能有保护和代偿性增强作用.

    作者:孙强三;王伟;徐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