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琼晓;金帆;黄荷凤
三维(3D)超声技术能对靶器官的解剖结构进行立体构像和显示,总结3D超声技术特点,介绍了3D超声在垂体降调节、卵巢储备、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胚胎移植等辅助生育中的应用,并分析了3D超声技术的优势和技术局限.
作者:张宜生;周馥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遗传外重新编程(epigenetic reprogramming)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题,它主要涉及基因组DNA的甲基化/去甲基化和核小体核心组蛋白的甲基化和乙酰化,还有相关的基因印记.大量的体外实验表明,遗传外重新编程在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中起关键性的作用,由此推测克隆胚胎的低成功率(大量重组卵卵裂受阻、囊胚形成受阻)的原因可能是遗传外重新编程的不彻底性.就遗传外重新编程中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去甲基化过程及遗传外重新编程与克隆的关系作简要的阐明.
作者:黄琼晓;金帆;黄荷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袁芳;王惠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杨辰敏;刘晓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一种孕激素拮抗剂,是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的抗早孕药物,还具有潜在的避孕作用,其避孕效果已在临床得到验证,无论每日低剂量还是排卵后立即给予大剂量米非司酮,抑或用于紧急避孕均可取得良好效果.其作用机理主要包括: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和分泌期改变、阻止孕卵着床、抑制卵泡的发育和排卵.就米非司酮的避孕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作者:田园;顾向应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是影响现代辅助生育技术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超排卵方案损害了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是一类新型的辅助超排卵药物,由于其副作用小,治疗周期短,Gn需要量低,OHSS发生率低等,已通过FDA认证并用于临床.GnRHA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成了目前人们颇为关注的问题.
作者:阮恒超;黄荷凤;金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又称试管婴儿,其发展为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开辟了新领域,但由于胚胎质量、低种植率、IVF-ET后的高流产率及早产等原因,到目前为止IVF-ET的抱婴儿回家率(take baby home rate)仍只能达到20%~30%左右,因此对IVF-ET后流产的高危因素的研究对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竹洁;徐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围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较特殊的生理阶段,人体的各系统将发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应用口服避孕药(OCs)除发挥有效安全的避孕作用外,还有许多非避孕益处,如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保护骨质密度,降低卵巢癌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危险,缓解血管舒缩症状等.正确合理地应用,有益于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殖健康,并能提高总体生活质量.
作者:季芳;刘晓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杨玉健;李奕;刘惠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杜涌瑞;朱楣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王凤英;韩志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阳豫;唐家龄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存在于正常卵巢中,在正常和肿瘤细胞生物学中起重要作用.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IGF系统及其在卵巢癌发生发展及耐药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卵巢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IGF-1及IGF-1R、IGFBP-2水平增高,而IGFBP-3水平降低.IGFBP-2水平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增高,并与CA125正相关,有望成为卵巢癌潜在的标志物.使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在基因水平上高度选择性地抑制IGF-1、IGF-2或IGF受体的表达均可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显示抗IGF-1受体的反义策略可提供治疗卵巢癌的新方法.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卵巢癌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莉;孙红;丰有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众多人类疾病是由基因异常所至,因此,产前基因治疗在生殖医学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胎儿的生理特征,包括其体内的干细胞有多项分化潜能、胎儿体积小及其免疫系统尚不健全等为基因治疗提供了独特的条件.利用产前基因治疗可以将治疗基因转染到胎儿,可使许多疾病在发病前得以治愈;另一方面作为一项新技术、新疗法,它还存在很多风险.
作者:于松;刘蕴华;李守柔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柏海燕;曹缵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卢士燕;高羽;王振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杨辰敏;刘晓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孔慧娟;孙莹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的染色体和基因分析技术,目前广泛用于产前诊断各种染色体异常,不仅可以用于羊水或绒毛细胞来筛查非整倍体,同时可以用于母亲外周血分离胎儿有核红细胞及宫颈冲洗收集滋养细胞等细胞数少、不适合常规染色体分析的染色体异常的检测.FISH技术还发展到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对单个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查选择适宜的胚胎植入官腔从而避免患儿的出生.
作者:赵丽;李红;薛永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甾体激素受体作为核受体家族中的一大类别,决非单独与DNA靶序列上的应答元件作用调节靶基因的表达,而是在一系列辅助调节因子参与下,通过蛋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靶基因的协同调控.而且各种辅助调节因子又受各种不同信号途径的调节,形成了不同信号途径之间的交叉调节.在辅助调节因子的参与下,激素-受体-靶基因调控方式与多种信号传导途径间通过交叉调节,形成建立在不同时空上的基因表达网络调控模式.
作者:陈桂勇;王介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