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锌对衰老大鼠睾丸细胞凋亡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李积胜;汪超;王静;王鹏;贺智

关键词:补锌, 衰老, 睾丸, 细胞凋亡, 一氧化氮合酶
摘要:目的探讨补锌对衰老过程睾丸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24月龄Wistar雄性大鼠16只,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补锌)组和对照组分别喂养补锌和常锌饲料.喂养4 w后,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锌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睾丸酮含量;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法显示睾丸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采用原位缺口平移技术(INST法)显示睾丸凋亡细胞数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大鼠补锌4 w后,血清锌含量明显升高(P<0.05);血清睾丸酮水平明显升高(P<0.05);睾丸间质细胞NOS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NOS阳性细胞反应强度明显减低;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锌是睾丸发育必需的营养素,补锌可使老年大鼠睾丸细胞凋亡数目减少,这种变化可能与补锌对衰老大鼠睾丸细胞NOS活性和睾丸酮水平的调节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各补肾中药方对果蝇寿命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肾虚与衰老的关系.方法采用果蝇寿命试验,观察不同的补肾方药对果蝇寿命的影响.结果填补肾精、补肾气、温肾阳、滋肾阴中药方对果蝇寿命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作用,但以填补肾精、补肾气、滋肾阴方作用尤为显著.结论肾中精气亏损,肾阴虚衰似与衰老关系为密切.

    作者:徐品初;赵伟康;林水淼;金国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了解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及运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治疗后血压及ET的变化.方法采用连续样本自身前后对照法,44例老年EH患者按舒张压水平分轻、中、重三组,观察每天用氯沙坦50 mg前及连续用药12 w后血压及血浆ET的变化,并与20例非高血压病人(对照组)在血浆ET水平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较对照组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P<0.001),在EH三组中ET随血压的升高而升高;用氯沙坦治疗后血压及ET均有显著性下降(P<0.001;P<0.01).结论 ET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氯少坦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除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外,对血浆ET的下降亦有帮助.

    作者:陈丽清;孙小丰;程梅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居家养老模式的理论探讨

    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剧,养老问题在原有传统养老体制和养老模式中日益显得矛盾突出,若不予以战略上的重视并寻求对策妥善解决,难免对社会进步、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障碍.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动脉硬化形成中转录因子的作用

    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密切相关.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致病危险因子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作者:庞晋萍;孙安乐;潘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能力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42例老年HFRS患者血清中IL-6、IL-2和TNF含量.PHA刺激体外培养的HFR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观察产生IL-6、IL-2和TNF能力.将HFRS患者血清加入正常的PBMC进行体外培养,检测IL-6、IL-2和TNF的分泌量.结果老年HFRS患者血清IL-6、IL-2和TN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IL-6、IL-2的高峰值在少尿期,TNF的高峰值在低血压期.PHA刺激HFRS患者PBMC产生IL-6、IL-2和TNF在发热期已达高水平,低血压期、少尿期持续在高水平,多尿期开始下降.加入HFRS患者血清后,正常人PBMC在PHA刺激下产生的IL-6、IL-2和TNF减少,特别是在少尿期与正常组比较减少更明显(P<0.05,P<0.05,P<0.01).结论 HFRS患者在发病初期PBMC既处于活化状态,在发病过程中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参与肾脏的免疫损伤.HFRS患者血清中存在对PBMC产生细胞因子有抑制作用的物质,细胞因子在免疫性损伤中的作用取决于PBMC的分泌量与抑制物质的抑制的双重作用.

    作者:苗里宁;周闻华;李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血IL-1、IL-6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与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密切有关[1].我们测定了老年及非老年糖尿病肾病血IL-1、IL-6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田林红;陈雪红;倪安民;宁英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苯乙酸诱导分化胶质瘤细胞过程中基因表达变化

    目的观察诱导分化剂苯乙酸对胶质瘤细胞C6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癌基因C-myc,抑癌基因P16的蛋白水平变化.方法 3H-TdR掺入法测细胞增殖率;免疫组化SP法检测C-myc、P16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应用苯乙酸后,细胞CPM值降低;C-myc基因胞浆阳性表达下降,P16基因胞浆阳性表达升高.结论苯乙酸对胶质瘤细胞存在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方式为抑制胞浆中RNA合成.这些作用与苯乙酸降低了C-myc基因对细胞恶性增殖的转录调节作用,增强了抑癌基因P16活性有关.

    作者:田宇;陈阳;陈宝琴;赵丛海;田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伍用ILIB疗法对脑血栓病人血浆SOD、CAT、GPx、LPO指标变化的研究

    目的将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ILIB)、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SGB)并用于脑血栓病人,观察其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变化.方法将ILIB和SGB以单独和并用的方式,应用于三组(共56例)脑血栓病人,并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浆内SOD、CAT、GPx等内源性自由基清除剂活力和自由基LPO含量的变化.结果在提高SOD活力方面Ⅰ(ILIB)组作用较弱(P>0.05),Ⅱ(SGB)组、Ⅲ(ILIB+SG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在提高CAT、GPx活力方面Ⅰ组不起作用,Ⅱ组升高不明显,Ⅲ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降低LPO含量方面,除Ⅱ组治疗前后相比P<0.05外,其余二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结论 ILIB与SGB二种方法并用对血浆SOD、CAT、GPx提高明显,而LPO含量变化三组均不明显,可能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与自由基大量产生的内科疾病有关,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史珞;裴劼;张朝民;高旋;冯刚;王秀丽;胡文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长春城市社区老年人群意外伤害致死水平与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对长春市城区老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1990~1996)及构成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调查核实,按国际疾病ICD-9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春市老年人群意外伤害死亡率为59.99/10万,其中交通事故居死因首位,男性老年是暴露于意外伤害危险因子的高危人群,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加强社会健康教育及危险人群监测及危机干预,同时进行法制宣传和防护措施的实施是降低意外伤害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新;孙丽艳;黄立娃;周艳霞;杨云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13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术前误诊分析

    目的总结13例老年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MEC)的临床治疗,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对病例的临床表现,肿瘤好发部位,手术治疗及病理分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误诊为混合瘤首次单纯局部切除手术9例(69.2%),而行再次根治术.结论 MEC与涎腺混合瘤极其相似,术前误诊率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王飞宇;李洪生;王玉奎;张成君;孙歆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中药木回春对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

    目的观察中药木回春体外抗肝癌、肺癌的作用.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木回春对人肝癌细胞QGY-7703和人肺癌细胞SPC-A-1细胞的抑瘤效应.结果对人肝癌细胞半数生长抑制值为462.1 μg/ml,对QGY-7703细胞DNA合成量较对照组皆有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01),其合成量随药物浓度增加呈减少趋势.ED50值为270.9 μg/ml;对SPC-A-1细胞半数生长抑制值为512.7 μg/ml.结论木回春很可能成为治疗多种肿瘤的理想药物.

    作者:杨世忠;刘铁军;杨玉洁;白静丽;张静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实验性兔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组织bFGFmRNA表达变化

    目的为探讨bFGFmRNA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组织中的变化规律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bFGFmRNA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逐渐加重,其心肌组织bFGFmRNA表达也逐渐增强.实验组8、10 w心肌组织bFGF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12 w bFGFmRNA表达明显高于实验组8、10 w及对照组(P<0.01).结论 bFGF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心肌细胞的反应性增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介导作用.

    作者:吴汉明;王勇;李树岩;杨春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D-二聚体与老年急性脑梗塞预后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塞患者体内存在凝血纤溶反应的异常[1].本文测定老年急性脑梗塞病人不同治疗时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重点探讨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梗塞预后的关系.

    作者:刘志婷;孙捷;于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茶多酚对HL-60细胞氧化损伤时DNA双链残余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HL-60细胞氧化损伤时DNA双链残余率的影响.方法采用DNA荧光解旋法(FADU)对DNA双链残余率进行检测.结果过氧化氢可以对细胞DNA造成损伤,细胞浓度为1.5×109/L时,过氧化氢浓度在0.1~0.5 mmol/L时与DNA双链残余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茶多酚浓度在10~80 mg/L时过氧化氢诱导的DNA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但茶多酚浓度过高,DNA双链残余率有减少趋势.结论过氧化氢可以造成HL-60细胞DNA的氧化损伤,茶多酚具有保护细胞,抑制DNA氧化断裂程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与其浓度成正比,过高浓度的茶多酚则抗氧化能力下降.

    作者:张海涛;祝其锋;莫丽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醋柳黄酮片与单硝酸异山梨酯对老年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醋柳黄酮片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对老年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疗效.方法 80例60岁以上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进入为期6 w的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每日3次口服醋柳黄酮片10 mg,对照组每日2次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左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77.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52.5%.左心功能指标(心搏量,心输出量,心搏指数)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心绞痛缓解率和心电图改善率与治疗组相近,但左心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善.结论醋柳黄酮能安全、有效地防治老年缺血性心脏病.

    作者:杨树平;崔世贞;谈中茹;宫玲;陈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补锌对衰老大鼠睾丸细胞凋亡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锌对衰老过程睾丸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24月龄Wistar雄性大鼠16只,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补锌)组和对照组分别喂养补锌和常锌饲料.喂养4 w后,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锌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睾丸酮含量;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法显示睾丸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采用原位缺口平移技术(INST法)显示睾丸凋亡细胞数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大鼠补锌4 w后,血清锌含量明显升高(P<0.05);血清睾丸酮水平明显升高(P<0.05);睾丸间质细胞NOS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NOS阳性细胞反应强度明显减低;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锌是睾丸发育必需的营养素,补锌可使老年大鼠睾丸细胞凋亡数目减少,这种变化可能与补锌对衰老大鼠睾丸细胞NOS活性和睾丸酮水平的调节有关.

    作者:李积胜;汪超;王静;王鹏;贺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老年学习记忆损害大鼠海马和新皮质小白蛋白神经元的丢失

    目的探讨老年学习记忆损害与海马和新皮质GABA能神经元亚型--小白蛋白(PV)神经元的关系.方法通过Morris水迷宫行为检测将相同年龄老年大鼠分为老年学习记忆正常和损害两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定量计数各脑区PV神经元数密度.结果老年记忆损害鼠CA3区和齿状回PV神经元数密度较老年正常鼠明显减少;PV神经元数密度与大鼠在水迷宫中的行为密切相关.结论 CA3区和齿状回PV神经元丢失可能是老年记忆损害的原因之一,提示GABA能系统可能参与老年学习记忆损害.

    作者:洪岸;李校坤;林剑;姚志彬;陈以慈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一氧化氮(NO)的影响,以阐明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50、100、150 μg/ml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和OX-LDL,37 ℃下温育24 h,然后采用镉柱还原比色法检测条件培养基中NO的含量,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与LDL组和对照组比较,OX-LDL组明显减少内皮细胞NO产生量和抑制NOS活性.结论 OX-LDL能够抑制内皮细胞合成NO.

    作者:杜怡峰;孙圣刚;童萼塘;申黎青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视网膜电图测定与术后视力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视网膜电图(ERG)在预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眼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了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将术前ERG、光定位、辨色力等检查结果与术后视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患者术后视力与ERG的a、b波振幅及辨色力之间存在有显著性正相关,与ERGa、b波潜伏期之间存在有显著性负相关;术后视力与光定位检查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 ERG在白内障患者的视网膜功能判断方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可根据术前ERG预测患者术后视力.

    作者:胡群英;罗光伟;苏小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醒脑益智方对SAM-P/10老化痴呆鼠脑皮层、海马、纹状体Ach、AchE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醒脑益智方作用机制.方法选择7月龄SAM-P/10老年痴呆鼠48只,给药治疗后断头处死,并进行乙酰酯碱(Ach)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结果小鼠脑皮层、海马AchE活性降低与P/10空白对照组比较,预防组、1号方组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0.05),预防组Ach升高,在海马更优于西药组,2号方仅于皮层Ach、AchE水平较SAM-P/10空白组表现出有意义的改善.结论以脑萎缩、学习记忆障碍为特征的SAM-P/10老化痴呆鼠确有胆碱能系统功能减退,且以皮层、海马明显,而醒脑益智方能明显增强胆碱能系统的功能,调节Ach的代谢,且预防给药效果为明显.

    作者:王平;李平;张六通;邱幸凡;梅家俊;周安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