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泾县陈村水库灌区钉螺生态学研究-水位变化对钉螺生存的影响

吕大兵;姜庆五;汪天平;赵根明;吴维铎;张世清;任晓联;许国祥;戴尚金;张功华;汪奇志;方国仁

关键词:人工灌区, 钉螺, 生存, 水位
摘要:目的了解人工灌区水位变化对钉螺生存的影响,为生态控制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水位变幅较大的引水总干渠内选择一坡滩作为观察点,同时以水深(水位)相对稳定的灌溉斗渠作为对照点;每月系统抽样查螺,室内鉴别钉螺死活;分析钉螺死亡率与气象及水位等因素的关系;以斗渠钉螺死亡率为基准,对干渠钉螺死亡率进行校正,分析校正钉螺死亡率与水位关系.结果干渠与斗渠的钉螺死亡率变化呈相同趋势,并高度相关;干渠校正钉螺死亡率与上月的水深呈显著负相关;干渠坡滩钉螺密度高,适宜钉螺孳生.结论在陈村水库灌区,钉螺生存除主要受气温等季节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水位变化显著有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相关文献
  • HCV结构区蛋白的免疫与疫苗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一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人类黄病毒属.基因组全长约9400nt,由5'末端、3'末端及位于其间的单一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组成.ORF长约9030nt,几乎跨越整个HCV基因组,编码约3010个氨基酸(Amino acid,aa)组成的病毒多蛋白前体(Precursor polyprotein).根据病毒基因所编码蛋白结构与功能的不同,将ORF分为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和非结构基因(Nonstructural gene).结构基因又分为核心区(Core region)和包膜基因区(Enyelope gene),分别编码病毒的核心蛋白C及包膜蛋白E1、E2/NS1,组成病毒颗粒.

    作者:王克霞;汪雪峰;李朝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安徽东至县2003年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安徽东至县属血吸虫病未控制流行区,为掌握全县血吸虫病疫情,为今后的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2003年血吸虫病疫情进行了初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贵;解卫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白细胞介素在旋毛虫感染中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初是指由白细胞产生而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一类细胞因子(cytokine,CK),虽然后来发现白细胞介素也可由其它细胞产生并能作用于其它细胞,但这一名称仍沿用至今,目前报道的白细胞介素有18种(IL-1~IL-18).随着分子免疫学、分子寄生虫学及寄生虫免疫学的发展,发现白细胞介素在旋毛虫感染的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宿主感染旋毛虫后,淋巴细胞在受到旋毛虫抗原刺激后被活化而分泌白细胞介素.多数白细胞介素可促进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调节作用,可提高宿主对旋毛虫感染的抵抗力和加速排虫反应;而有些白细胞介素则具有免疫抑制活性,对免疫应答具有负调节作用,可降低宿主对旋毛虫感染的抵抗力和延迟排虫反应.

    作者:韩化敏;崔晶;王中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20例老年脑囊虫病患者临床分析

    本文对我院1997年3月以来住院确诊的120例老年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

    作者:王中磊;曹健;李怀菊;胡颖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按治疗前血清ALT水平将CHB患者分为二组:A组26例ALT>200IU,B组34例ALT<200IU.C组为30例HBV携带者.所有受试对象均接受拉米夫定治疗一年,并加中西药辅助治疗.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肝五项指标.结果治疗后A组血清HBV DNA含量2.96±0.74,显著低于C组(P<0.01),血清HBV DNA阴转率84.6%、HBeAg阴转率69.2%、HBeAb转换率61.5%,均显著高于C组(P<0.05,P<0.01).治疗后B组血清HBV DNA含量3.33±1.20,显著低于C组(P<0.05),血清HBeAg阴转率58.8%、HBeAb转换率50.0%,均显著高于C组(P<0.05).治疗后C组血清HBV DNA含量4.22±1.81,HBV DNA阴转率56.7%,HBeAg阴转率33.3%,HBeAb转换率23.3%.结论拉米夫定对CHB患者治疗效果好,对HBV携带者也有一定疗效;治疗前ALT水平高的CHB患者对拉米夫定治疗更为敏感.

    作者:蔡立勉;黄毅;伍严安;马晓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福建连江县鼠疫监测结果与分析

    鼠疫是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历史上福建连江县的凤城、丹阳、浦口、琯头、马鼻、黄岐、筱埕等乡镇均发生过鼠疫流行[1].根据福州市卫生防疫站安排,我县为市级鼠疫监测点,2002和2003年对浦口镇和凤城镇开展鼠疫宿主和传媒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信华;晋承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不同种株旋毛虫肌肉期幼虫温变形态观察比较

    目的探索我国是否存在旋毛虫的不同类型及其在生物学性状方面与布氏旋毛虫(T.britovi,T3)和南方旋毛虫(T.nelsoni,T7)存在的差异.方法在4℃低温下观察云南、湖北、黑龙江、河南4地和2株国际标准株(T3、T7)旋毛虫肌肉期幼虫(ML)形态及其分布.结果4地旋毛虫及2株国际标准株旋毛虫ML形态分布各不相同,呈螺旋状卷曲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4.1%、41.1%、12.1%、39.5%、3.5%和25.7%.其中湖北株、河南株比例接近,并且比例较高;云南株、黑龙江株分布比例接近,比例较低.该四株与T3、T7比例皆相差较远.云南、湖北、黑龙江、河南4地和2株国际标准株(T3、T7)的温变率分别为3.92、9.86、6.72、9.40、2.43、11.68.结论我国4地与2株国际标准株旋毛虫ML在低温下形态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提示我国4地旋毛虫存在2种不同的生物学类型,且与国际标准株(T3,T7)的亲缘关系较远.

    作者:张光磊;庞静;崔晟华;黄薇;牛安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HIV/AIDS抗病毒治疗中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986年,当叠氮胸苷(AZT,ZDV)作为第一种抗艾滋病病毒(HIV-1)药物应用于临床时,显示出可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感染者和病人(以下称HIV/AIDS)CD4淋巴细胞上升[1].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发现其不能有效地阻断HIV感染者发展成AIDS,并存在着严重的不良反应.1989年就发现HIV对AZT的抗药性,其出现取决于用药时间的长短与疾病所处的阶段[2].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的基础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研制成功并试用于临床,但这类药物单独使用极易产生耐药,使临床应用受限.研究发现二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可提高HIV/AIDS CD4水平并可使血清HIV-1 RNA水平下降[3].

    作者:鲁朝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H5N1型禽流感病毒增殖实验研究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呈球形,直径80~120nm颗粒,有包膜;新分离到的病毒多为丝状体;基因组为含8个节段的单股负链RNA.依其外膜血凝素(H)抗原和神经氨酸酶(N)的不同,目前可分为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而不同禽流感病毒亚型,甚至同一亚型不同病毒株之间对不同宿主的毒力亦有很大差别.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是特定亚型的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禽类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近年来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多次在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爆发流行,香港、越南等地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事件,提示AIV对人体组织和细胞具有亲嗜性,明确这种嗜性是由于基因重组抑或表面抗原漂移、抗原转换,对预防AIV的流行及其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要达到上述目的,首先必须制备大量的禽流感病毒液.近来,我室选用鸡胚培养法对H5N1型禽流感病毒进行了增殖,现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唐小龙;蔡淑玉;方习武;周昕;温筱芸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998年特大洪水对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目的了解1998年特大洪水对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对全省灾情以及灾区钉螺和感染螺分布、灭螺工程的水毁程度、人群接触疫水、急性感染的发生、灾后延迟效应以及溃堤地区溃破后居民血吸虫感染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结果1998年特大洪水使60个灭螺设施遭受不同程度的毁损;与1997年相比,人群接触疫水人数增加了2.32倍;急性感染和疑似急性感染病例数上升61.73%和345.45%.灾后延迟效应非常明显,人群IHA阳性率上升了31.16%,感染螺环境处数上升了23.01%.圩堤溃破地区,溃破后居民IHA阳性率上升了93.04%,粪检阳性率上升了17.57%.结论1998年特大洪水对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产生了很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疫情的加重.

    作者:葛继华;张世清;汪天平;张功华;陶承国;吕大兵;汪奇志;吴维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吡喹酮对心脏的影响和机理

    广谱抗寄生虫药吡喹酮(Praziquantel,Embay 8440)对寄生人体的5种血吸虫(埃及、曼氏、日本、湄公和间插血吸虫)均有杀灭作用,对肺吸虫、华支睾吸虫、姜片虫等多种吸虫病和多种绦虫病,以及囊虫病也均有效.国内自1978年将该药用于临床治疗,20多年来治疗数逾千万人次计,使中国日本血吸虫病的化学治疗与疾病控制有了突破性进展,血吸虫病的流行率与死亡率明显下降,感染程度与危害明显减轻.

    作者:易志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961例慢性血吸虫病人B超调查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B超对肝实质改变的分级在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病情上的价值,指导临床治疗,我们对2002~2003年1 961例间接血凝(IHA 1:10)阳性病人进行现场B超检查,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江;谈宜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眼囊虫病1例报告

    患者,女,15岁,白族,云南大理市人,因右眼视力突然下降,视物模糊入院.患者自诉有食生肉史,否认绦虫病史.查右眼视力不到0.1,血清囊虫抗体阴性,超声检查发现眼底一活动囊肿伴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并取出囊肿经病理鉴定为猪囊尾蚴,两周后视力恢复至0.6.术后给予吡喹酮治疗两个疗程.

    作者:王会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型血吸虫病误诊1例

    患者,男,59岁,农民,于2001年6月入院,主诉近10天来头痛头昏,左上肢麻木,活动障碍伴抽搐,去年7月开始抽搐,共抽2~3次,近来加重,故入院求治.入院后,体格检查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显示,左侧肢体肌力Ⅱ~Ⅲ级,感觉轻度障碍,其余均正常.化验室检查:血RT:WBC 5.5×1012/L,N 0.6×1012/L,L 0.7×1012/L.

    作者:黄月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人体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yzeer首先于1907年在实验小鼠胃肠道内发现的一种能广泛感染脊椎动物的单细胞寄生原虫.直到1976年Nime和Meisel分别各报告一例人体隐孢子虫病,才首次证实隐孢子虫也可感染人体.文献报道的隐孢子虫共有20多种[1],目前公认的只有6个虫种[2],它们分别是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小鼠隐孢子虫(C.munris)、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is)、贝利隐孢子虫(C.baileyi)、蛇隐孢子虫(C.serpentis)及鱼隐孢子虫(C.nasorum).其中感染人类的是微小隐孢子虫,它引起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目前隐孢子虫病被确定为世界常见的6种腹泻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于1986年将隐孢子虫病列为艾滋病(AIDS)的怀疑指标之一[3],并将隐孢子虫作为艾滋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因此,隐孢子虫及由该虫引起的人体隐孢子虫病在国内外的研究报道日趋增多.本文就人体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作者:许礼发;李朝品;张荣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关注和重视HIV/AIDS机会性感染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s,OIs)是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人体免疫功能受损、防御功能降低的情况下所引发的炎症性疾病.OIs多发生于HIV/AIDS,以及肿瘤、器官移植和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作者:卢思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日本血吸虫尾蚴经口腔黏膜感染小鼠的研究

    在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家兔和小白鼠做日本血吸虫病的动物模型,过去通常用直接经腹壁皮肤或经腹腔注射尾蚴的方法感染动物[1、2、3],但用尾蚴经口腔黏膜感染动物模型的方法未见文献报道,笔者经过数年的摸索,进行了经口腔黏膜感染的观察研究.

    作者:李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8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病例报告逐渐增多,我院1999年9月~2003年9月,共收治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共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及临床资料7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年龄24~39岁.有冶游史5例,静脉吸毒史3例.8例均有消瘦、持续不规则发热1个月以上.咳嗽、咳痰5例,腹痛、慢性腹泻、腹胀2例,胸痛、咯血2例,头痛、恶心呕吐1例,浅表淋巴结肿大3例,脑膜刺激征1例,腹水征阳性1例,肺部啰音3例.

    作者:张中运;肖莹;何明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清淋冲剂体外及小鼠体内抗菌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清淋冲剂体外及小鼠体内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清淋冲剂小抑菌浓度,通过小鼠体内抗菌试验了解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体内的保护作用,计算ED50.结果抗菌试验显示:清淋冲剂在体外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和对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结论清淋冲剂在体内外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因此在急性尿路感染治疗中将会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程惠娟;汪长中;汤华阳;乐红霞;胡敏;龙子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淮南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血清学分析

    目的探索淮南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28例孕妇(妊娠八周至七个月)静脉血中弓形虫(Toxoplasma godii,TO)抗体,即Tox-IgG抗体和Tox-IgM抗体.结果发现有猫犬接触史(指现在或曾经养过猫犬的)孕妇弓形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无猫犬接触史孕妇(P<0.0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但城市与乡镇、适龄(≤35岁)与高龄>35岁)孕妇弓形虫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首次妊娠孕妇与非首次妊娠孕妇弓形虫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无猫犬接触史是孕妇感染弓形虫的主要因素,二者相关性显著.

    作者:陆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