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主办的全国血吸虫病(寄生虫病)专业性技术类科技期刊。1989年2月创刊,为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办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防治、促进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事业发展,为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资料可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字精练。文稿请用Word普通页面格式、1.5倍行距设置,论文题目用二号加粗宋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其他部分用五号宋体格式;文中所有表格均采用规范的Word或Excel三线表格式样。论著、综述一般在5 000字左右,防治研究、实验研究、防治管理等3 000字左右,防治经验、病例报道2 000字左右。论文写作以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业医学名词为准,暂未审定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尽量少用缩略词,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或英文缩略词。所有来稿请登录本刊网站进行在线投稿。
1 文题(中、英文) 力求简明、醒目,能反映文章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单词)。
2 作者及工作单位(中、英文) 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如有外籍作者,则用其本国语名。不同工作单位、多位作者署名的文章,应在姓名右上角以上标形式加注数字序号。第一作者工作单位注明所在地名及邮编,外籍作者单位应列其国名。通信作者需明确标出(如未标明,本刊默认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并附电话号码及E-mail地址。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获基金资助,应以脚注形式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516),作为脚注的第一项;如获多项基金资助,用分号隔开;投稿后将基金证明复印件寄至本刊编辑部(亦可扫描后作为附件与稿件一同在线投稿)。
3 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 所有来稿均须附中、英文摘要。论著、防治研究、实验研究、防治管理、防治经验均须附结构式摘要,其他栏目论文附指示性摘要。结构式摘要不少于400字,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结论(Conclusion) 4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概括论文目的、结果等主要要素。论文须标引关键词3~8个。
4 层次与序号 尽量减少文章层次,有标题内容才列序号(无标题内容用自然段落表示)。
5 计量单位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具体参照2004年王云亭等编著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三版)一书。
6 数字书写的要求 按照《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201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等均用阿拉伯数字。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如:5%~95%不能写成5~95%,(65±2)%不可写作65±2%。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 ×3 cm ×5 cm,不可写作4 ×3 ×5 cm3。
7 统计学符号书写的要求 统计学符号按《统计学名词及符号(GB 3358-82)》的有关规定书写,均需斜体。
8 图表 图表应少而精,凡文字可说清的不必列图表。图名、坐标、图例等文字用中文说明,论著应加英文对照。表格一律用横三线表,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该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中数据应与正文中一致,表中“-”表示该项未发现,“0”表示实测结果为零,空格表示未测或无此项。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并附文字说明。
9 参考文献 所有论文均需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每篇参考文献必须与原文核对无误,并按文献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建议论著类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防治研究、实验研究和防治管理类不少于10篇,防治经验和病例报道不少于5篇,且以近年发表的期刊文献为宜。参考文献按国际《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著录,外文刊名缩写参照Medline/PubMed。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弓形虫慢性感染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脑部损害的作用.方法 将1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感染组每鼠腹腔感染1×107/ml弓形虫速殖子2ml,对照组每鼠腹腔注射灭菌生理盐水2 ml.弓形虫感染后10周,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和IL-4水平;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TLR4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弓形虫慢性感染组大鼠脑TLR4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血清IL-1β含量显著上升(P<0.05),IL-4含量也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4在弓形虫慢性感染大鼠的脑部损害中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周永华;王尚尚;杨静;陶建平;许永良;黄玉政;高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全面了解晚期血吸虫病(晚血)脾切除病人的生存质量,评价防治效果,为提高晚血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1990年以来在册的晚血脾切除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晚血脾切除病人的寿命比晚血未切脾病人平均延长3年,死亡率仅为未切脾晚血病人的1/5;手术后5年其健康状况与劳动力可恢复正常同龄人水平,预期寿命与本地居民差别无显著性;切脾年龄随血吸虫病防治时间逐渐后移,每10年可提高4.3岁.晚血通过切脾等治疗措施对生长生育无明显影响.结论晚血病人适时选择手术治疗,对改善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等有较大的作用.
作者:黄金华;赵正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钉螺在山东省微山湖区生存繁殖的环境温度因素.方法 在微山湖区设立钉螺放养点,连续26个月每日定时采集钉螺放养点温度和泥皮下6cm地温,并以Excel建立数据库.统计年平均温度、1月份平均温度、年极端低温和高温等,计算钉螺和血吸虫的年有效积温(ET).结果 放养点钉螺能生存繁殖.ETs/SDTs比值为1.03,说明钉螺在微山湖区可生存繁殖;ETp/SDTp比值为2.31,表明在微山湖区钉螺体内血吸虫幼虫全年可完成2.3个发育周期.结论 微山湖区的环境温度适宜钉螺的生存繁殖.
作者:缪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干部,2005-04-16日入院,确诊为慢性血吸虫病.既往体健,无心脏病史,无过敏史及其他特殊病史,一般情况可.在无吡喹酮明确禁忌症的情况下,按60 mg/kg,总量3 600 mg,2日疗法病原治疗.
作者:范秀菊;曾庆朗;李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云南省高原山区核桃抑螺防病林下草本植物变化与钉螺分布关系.方法 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法选择云南省洱源县兴林抑螺综合试验示范区的不同林龄(2、4、6、8、10年)核桃林为试验组,并以无林地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林分生长情况及林下草本植物的种类、生物量、盖度、高度,土壤湿度,核桃生长情况及螺情变化.结果 6年生核桃抑螺防病林基本郁闭(0.65);在郁闭度为0.77的核桃林(10年生)中林下有6科11属11种草本物,科、属、种数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了64.71%、69.44%和77.08%,林下草本植物生物量、盖度、高度分别是对照组的12.63%、19.00%和22.18%.林地土壤平均含水率月变幅随林龄增加而明显增大,除对照组和2年生核桃林中发现钉螺外,其他各组均未查获钉螺,且2年生核桃林中的活螺框出现率为1.25%,较对照组下降了50.00%,活螺密度较对照组下降了60.16%.结论 云南省高原山区(核桃适生区)营建核桃抑螺防病林可抑制草植物生长,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如适当进行林下间作,在兴林抑螺的同时可达到建设美好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光、热等资源利用率及农民经济收入的效果.
作者:张春华;刘方炎;刘广福;孙永玉;唐国勇;李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河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加强寄生虫病防治队伍建设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普查法,先设计调查表,由河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填写本单位从事寄生虫病专业人员信息及流动情况等,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调查179个疾控机构,设有独立寄生虫病防治所/科的占19.0%(34/179).全省从事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专职人员共25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仅占61.9%(159/258).卫生技术人员中大专及以下学历占60.3% (96/159),初级及以下职称占57.9%(92/159),工作年限在20年及以上占42.1%.结论 河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机构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总体偏低,应重点加强基层寄防人力资源配置.
作者:张雅兰;朱岩昆;陈伟奇;邓艳;李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钉螺人工群体感染血吸虫的优化时间.方法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日本血吸虫毛蚴分别感染钉螺2、3、4h 3组,观察感染60 ~ 120 d后各组钉螺死亡率、钉螺感染率及尾蚴获得量,分析各组3个指标的差异,以钉螺死亡率相对低、钉螺感染率和尾蚴获得量相对高的钉螺感染时间为优时间.结果 3h感染组60 d的钉螺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钉螺死亡率低于其他组(P<0.05),60 ~ 120 d的尾蚴获得量显著高于2h感染组(P< 0.05),与4h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室条件下,血吸虫毛蚴人工群体感染钉螺3h为相对优化的感染时间.
作者:熊春蓉;姚韵怡;杨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2017年山东省疟疾疫情特征,为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山东省疟疾疫情资料及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对2017年疟疾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疟疾病例诊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山东省共报告疟疾病例209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155例,占74.16%;由非洲输入205例,占98.09%.全省16个地级市有疟疾病例报告,其中烟台、济宁、威海、德州、青岛、泰安6市共报告154例,占全省疟疾病例总数的73.68%.全省17个地级市均有病例分布,其中烟台、泰安、威海、青岛4市共有疟疾病例110例,占全省病例总数的56.41%.病例从发病到就诊中位时间为1 d,7 d以上就诊者27例(12.92%);从就诊到确诊中位时间为1 d,7 d以上确诊者22例(10.53%).结论 防控境外输入性疟疾仍是当前山东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针对疟疾疫情呈现的集中趋势应加强重点输入地区医务人员的疟疾诊治培训和高危人群健康宣教,防范既往疟疾流行区再次出现本地病例的风险,确保山东省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作者:孔祥礼;许艳;程鹏;王用斌;卜秀芹;王龙江;赵长磊;闫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软体动物建立了复杂的固有免疫系统以对抗病原生物体的入侵.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是软体动物启动固有免疫应答的首要分子,其种类甚多,如Toll样受体、C型凝集素及半乳凝素、脂多糖葡聚糖结合蛋白、补体相关分子和肽聚糖识别蛋白等.PRRs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在软体动物的固有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软体动物PRR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倩;赵琴平;马晓雪;董惠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尊敬的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昨天联系了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你好,请问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