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老年性激素与氧化抗氧化系统关系研究

叶钦勇;邱山东;郑安;林求诚

关键词:中老年, 性激素, LPO, SOD
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性激素与氧化抗氧化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选择766例健康体检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35例,女性331例,同步检测血清T、E2、T/E2、LPO、Mn-SOD、Cu,Zn-SOD、T-SOD.结果中老年男性T与LPO,E2与T-SOD,T/E2与T-SOD均呈显著负相关;中老年女性T及T/E2与T-SOD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中老年性激素内环境紊乱是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的重要危险因子,维持性激素内环境稳定对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冠心病患者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与微量元素代谢变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机体微量元素代谢与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36例正常人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同时测定血清锌、硒、铜等13种元素及血清铜蓝蛋白(CP)、铁蛋白(SF)、脂质、脂蛋白等.各检测指标与OX-LDL行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浆OX-LDL、血清TG、LDL-C、铜、CP、SF、铜/锌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硒、锌、HDL-C、铬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G、铜、CP、铜/锌与OX-LDL呈显著正相关,而HDL-C、硒、锌与OX-LDL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硒、锌、铜、铁等微量元素可影响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结论铁、铜可能促进体内OX-LDL的形成,而硒、锌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可能起保护作用.

    作者:田庆印;平雨华;潘其兴;邹明瑾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老年骨质疏松小鼠钙含量的研究

    目的建立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老年小鼠骨质疏松模型,探讨以单位体积的钙重量变化来反映骨质疏松状况.方法老年小鼠按不同剂量每周肌注地塞米松2次(高剂量组0.005 mg/g;中剂量组0.001 mg/g;低剂量组0.000 5 mg/g),实验第12周末时,采用排水法测量小鼠右侧股骨体积,采用化学方法测量小鼠骨钙.结果对照组骨钙含量(0.221 5±0.023 6 g/cm3)较中等剂量组(0.169 8±0.240 0 g/cm3)高(P<0.01),与低剂量组(0.211 9±0.021 5 g/cm3)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该动物模型及单位体积的钙重量表达方式可应用于实验研究.

    作者:张建国;袁丁;王遵琼;李红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TNFα、IL-6在老年急腹症、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表达及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老年急腹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中的地位及作用,旨在探讨其发病机理与细胞因子网络密切相关,为临床治疗开辟新途径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MTT法)[1]检测48例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前、术后1、3、7、14 d;2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TNFα、IL-6蛋白活性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TNFα、IL-6活性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均为P<0.01).其升高幅度与炎症程度、预后、MOFE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 TNFα、IL-6是老年感染及MOFE中机体病理生理改变的主要调节因子,是促发MOFE的重要介质,应开辟介质疗法新途径.

    作者:张淑堃;华勇;刘风兰;康禄惠;张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哈尔滨市区老年人膳食营养因素调查

    老年人膳食直接影响其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指导老年人的膳食,及时发现老年膳食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于1998年5月对≥60岁哈尔滨市区老年人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导如下.

    作者:闫雅更;孙淑芝;张国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及转归

    报道34例肾病综合征的病因、治疗和转归.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4例(41.1%),以膜性肾病(6例)为常见的病理类型,继发性20例,以淀粉样变多见(17.6%).临床表现为镜下血尿、持续性非选择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12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达59%,提示老年肾病综合征经积极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徐健;熊永潜;詹如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骨内减压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休息痛84例

    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疾病之一.本病引起的休息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药物治疗又往往难以有效缓解疼痛.为探讨确实可靠的治疗方法,作者对84例有休息痛的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进行了骨内减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永清;孙仲篪;王坤正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无症状性脑梗塞危险因素分析

    无症状性脑梗塞(SBI)组共116例,既往无明确中风病史,经CT或MRI检查有小梗塞灶,年龄62~85岁.神经系统检查除68例掌颌试验阳性外,其余均阴性.临床主诉有头晕97例,头痛27例,肢体麻木79例,耳鸣19例,视物旋转16例,记忆力下降84例,睡眠欠佳51例,行走缓慢33例,饮水呛咳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9例,糖尿病(包括糖耐量异常)史73例,冠心病史80例,心房纤颤12例,高脂血症86例.对照组共83例,均经过CT或MRI检查,排除脑部器质性或占位性病变,年龄60~81岁.SBI组与对照组的对比研究显示,SBI组中高脂血症、糖尿病(包括糖耐量异常)、高血压病、冠心病、颈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1)是本病的危险因素,其中以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病率高,进一步研究表明,颈动脉硬化使其内径缩小,影响了颈部血管血液动力学,使颈部的血流速度减慢,阻力增加(表2).

    作者:吴政;林岚;陈晓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随着对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进一步研究,临床医师现已充分认识以IR和高胰岛素血症(HIS)与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冠心病发病相关.本文旨在讨论IR和HIS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王和平;阮冬云;陈宁南;陈运和;张维新;文金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老年人椎管内肿瘤的治疗

    椎管内肿瘤是神经外科的一种重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者为多,现将我科1986年6月至1998年5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7例≥60岁老年人椎管内肿瘤进行分析,对老年人椎管内肿瘤治疗特点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伟国;沈宏;杨小锋;郑秀珏;吕世亭;陶祥洛;任国辉;许信龙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与临床分期相关性的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并比较老年高血压病不同临床分期的sIL-2R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6例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清sIL-2R的水平,与30例正常人(NC)进行检测对比,并对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的sIL-2R的水平进行观察.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高(P<0.01),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体内存在有免疫功能系乱,导致sIL-2R的增高.sIL-2R可作为临床观察老年高血压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病情判定的有效指标.

    作者:林光柱;姜宏宇;吴绥生;吴巧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白细胞介素I诱导平滑肌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VSMC)的异常增殖是重要的病理现象.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外源性低浓度一氧化氮(NO)具有舒张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内源性NO也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重要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I(IL-1)诱生NO的机制及其意义.

    作者:王关嵩;钱桂生;杨晓静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新方法及进展

    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手术近年来已不断改进,各国流行的新方法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此法是Kelman(1967)发明的,以明显的优势迅速得到推广,成为首选术式,各国眼科界都肯定这种方式并在不断发展,改进其相关技术,以求达到术后视力更好,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的目的.

    作者:陈慧群;张丽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及意义.方法以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30例经检查确认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结果冠心病组血浆NO含量均值为30.538±7.444 mol/L,对照组为37.200±8.863 mol/L,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组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作者:何淑梅;孙捷;郑蘋如;刘胜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氧自由基清除剂对老年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OFR)清除剂对慢性肺心病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对42例病人(实验组)用抗炎加3种OFR清除剂治疗,与33例病人(对照组)只用抗炎治疗,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均作OFR代谢指标检测,并进行临床综合疗效判断.结果实验组的全血硒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1);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升(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84.8%.结论 3种OFR清除剂分别在细胞质,生物膜及细胞外共同发挥清除OFR的协同作用.不仅可常规用于本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而且对本病的缓解期和早期的预防意义可能更大.

    作者:江兴堂;董生伟;刘甡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259例老年大肠息肉及其恶变的内镜及病理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大肠息肉及其恶变的因素.方法对结肠镜检出的259例老年人大肠息肉及其中53例息肉恶变的内镜所见与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259例老年人大肠息肉中,息肉恶变占20.5%,小于1 cm以下息肉恶变率达15.1%;息肉恶变呈全肠道分布,以直、乙状结肠多见;腺瘤恶变占90.6%,以绒毛状腺瘤多见.结论老年患者大肠息肉恶变率较高,值得重视.

    作者:刘卉;宋伟雄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B100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发病基因水平上的原因,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与限制性内切酶MspⅠ酶切的方法对18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载脂蛋白B100基因突变的研究.结果 74例心绞痛病例中,基因水平有改变者为18例(24.4%);10例心肌梗死患者基因水平有改变者3例(33.3%),余者基因水平无改变.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两类冠心病部分病人病因与其基因水平碱基突变有关.

    作者:冯颖;朱光泽;何成彦;周劲松;康熙雄;王维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上海地区老年人营养状况分析

    为了解上海地区老年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找出存在的主要营养问题,为今后开展以社区为中心的营养健康促进计划提供依据,我们于1996年秋和1997年春分别进行了老年人的膳食调查.

    作者:郭红卫;李星;许洁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99例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泌尿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仍在逐渐上升.由于Pca的发病较隐蔽,发病时50%的病人已有转移,可见早期诊断之困难.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目前临床上检测Pca理想的瘤标,敏感性较高,但影响其血清浓度的因素很多.我们通过99例PSA检测结果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栾永进;郭桂琴;邢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香菇多糖合并化疗治疗老年人肺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合并化疗和单纯化疗治疗老年人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情况.方法将60例病理证实的老年人肺癌随机分为香菇多糖组和单纯化疗组,观察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结果香菇多糖加化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免疫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香菇多糖作为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对老年人肺癌化疗后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保护作用.

    作者:宋谦;盛信秀;李金瀚;刘国龙;谢剑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社会认知与老化:问题、观点和方法

    以往认知与老化的研究为我们描述了一幅悲观的景象[1,2],即随着增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逐渐减退.70年代开始,由于毕生发展理论中获得与丧失观点的提出,认知老化的研究更多地转向功能与适应的方向[3,4],目前这方面研究较多的是老年人的社会认知和日常问题解决[5].本文拟介绍有关老年社会认知研究的问题、观点和方法.

    作者:李川云;吴振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