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但长期过量摄入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伤.西安地区是我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之一,降低饮用水中氟含量对于预防氟中毒有着重要的意义.温泉水具有多种保健治疗功能,其含氟量普遍偏高.西安周边区县有点、片状温泉分布,为了解温泉水与周围环境氟含量的关系,笔者于2005年对西安市温泉水及其周围环境氟含量进行了调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TRPV1 3'-UTR基因多态性与室内空气污染交互作用对儿童哮喘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在北京市儿童医院及首都儿科研究所确诊的门诊及住院儿童哮喘新发病例及遗传性过敏症患者作为病例组(177例);对照儿童来自上述两个医院的健康体检儿童及外科非炎症患者(151例),采用ISSAC统一问卷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血清总IsE及特异性IsE水平将哮喘儿童分为变应性哮喘(68例)及非变应性哮喘儿童(109例).通过测序法检测变应性、非变应性哮喘儿童及对照儿童TRPV1基因多态性(SNP),分析TRPV1基因SNP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差异;根据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检验方法对44户家庭室内空气中PM2.5、甲醛、VOCs及NO2浓度进行监测.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逐步回归对室内空气污染物与TRPV1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对儿童哮喘易感性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哮喘儿童及对照儿童SNP rs4790522及rs4790521基因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哮喘儿童家庭室内空气中TVOC、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十一烷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室内TVOC浓度与TRPV1基因SNPrs4790522杂合子M/C基因型及ra4790521显性纯合子TT基因型对儿童哮喘影响具有相乘交互作用(P<0.05).结论 TRPV1基因3'-UTR多态性是影响中国北京儿童哮喘的重要遗传因素,室内VOCs浓度与TRPV1基因多态性对儿童哮喘易感性影响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了解青海省海西州碘缺乏病防治情况,根据<青海省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关于印发青海省碘盐监测实施细则>要求,结合海西州盐业资源丰富的特点,于2007年对全州(格尔木市,德令哈市,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碘缺乏病防治情况进行调查.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共采集1 540份食盐样品(每户一份),采用GB/T 13025.7-1999<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离子的测定>的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依据GB 5461-2000<食用盐>进行判定.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血样中汞的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硫脲提取液提取血样中的汞,以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结果 线性范围为0.00-10.00μg/L(r=0.999 9),检出限为0.06μg/L,加标回收率为95.5%~100.3%,RSD为4.1%~4.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合血样中汞的测定.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前,汽车业将聚丙烯、聚乙烯、聚氨酯等高分子塑料大量用于制造仪表板、坐垫、转向盘等零部件及顶棚衬里等内饰,粘接剂的用量也越来越大~([1]).研究显示,以上材料在使用中会挥发出大量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2]).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孕期三丁基氯化锡(TBTC)暴露对子代雄性大鼠发育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成年SPF级妊娠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0、2.5、1.0 mg/kg TBTC染毒组和阴性对照组(玉米油),每组4只.从妊娠第12天起,采用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每天1次,直至妊娠第20天,灌胃剂量为5.0 ml/kg.出生后第70天,每组随机抽取10只雄性仔鼠,称重后断头取血,分离双侧睾丸及附睾组织,称重,计算睾丸和附睾的脏器系数.测定血清中睾酮(T)浓度、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结果 各TBTC染毒组孕鼠产仔数及雌雄比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2.5和5.0 mg/kg组雄性仔鼠断乳后体重降低,睾丸的脏器系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TBTC染毒组雄性仔鼠附睾脏器系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TBTC染毒组雄性仔鼠血清中T、LH、FSH浓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中后期TBTC染毒对子代雄性大鼠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影响其生长发育,但暴露尚未引起雄性仔鼠血清中性激素的变化.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了解唐山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现状,依据全国爱国卫生办公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方案>要求,笔者于2008年对该市丰南区、滦县、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唐海县、迁安市、遵化市的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进行调查.水样的采集、保存、运输、检测分析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指标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氨氮、砷、氟化物、硝酸盐、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检测结果按照GB/T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卫生消毒员主要从事公共场所、医院、食品餐饮、社区等场所清洁、消毒工作,能使用消毒器械清除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生物.为规范公共场所的卫生消毒工作,提高卫生合格率,劳动部、卫生部2006年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卫生消毒员>培训大纲、教材的编写、修订.为了解卫生消毒员培训的作用效果,笔者于2007年5月-2008年8月对部分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进行调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阿维菌素对几种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为制订阿维菌素对淡水水生动物安全浓度的阈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换液法对蚤状潘、异育银鲫鱼种(鱼苗)、食蚊鱼、鲢鱼苗、青虾、幼蟹、圆田螺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蚤状溞染毒48 h,其余水生动物染毒96 h.将每种实验动物495尾(只)随机分为11个组,分别为9个浓度组、1个空白对照组和1个乙醇(助溶剂)组,每组15尾(只)实验动物.平行3次.观察并记录动物死亡数,并计算24、48、72和96h的半数致死浓度(median-lethal concentration,LC_(50))和安全浓度(safety concentration,SC).结果 实验期间,蚤状溞、异育银鲫鱼种(鱼苗)、食蚊鱼、鲢鱼苗、青虾、幼蟹、圆田螺的死亡率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阿维菌素浓度的增大而升高.阿维菌素对蚤状溞48 h的LC_(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0.000 37和0.000 037 mg/L,对异育银鲫鱼苗和鱼种、食蚊鱼、鲢鱼苗、青虾、幼蟹、圆田螺96 h的LC_(50)分别为0.018、0.06、0.08、0.02、0.52、0.25、0.57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01 8、0.006、0.008、0.002、0.052、0.025、0.057 mg/L.阿维菌素对7种淡水水生动物的毒性依次为:蚤状溞>异育银鲫鱼苗>鲢鱼苗>异育银鲫鱼种>食蚊鱼>幼蟹>青虾>圆田螺.结论 阿维菌素对水生动物具有较强的毒性.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一次性大剂量乙醇摄入对小鼠肝脏功能的损害作用.方法 将健康SPF级雄性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蒸馏水)和乙醇(50%,V/V)组,每组12只.采用一次性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剂量为12ml/kg.染毒16h后,称重,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迅速取出肝脏,称重,计算肝脏系数.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葡萄糖(Glu)、总蛋白(TP)含量,通过检测肝脏中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和病理学观察来反映肝脏中脂肪的蓄积,通过测定钙离子诱导的线粒体渗透性转变(MPT)来检测线粒体的功能,通过测定肝组织和线粒体中的丙二醛(MDA)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反映肝脏的脂质过氧化水平,测定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2E1、1A2和3A的活性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一次性大剂量乙醇摄入后,小鼠逐渐出现反应迟钝、步态不稳、翻正反射消失等醉酒症状;约3 h后,翻正反射恢复.与对照组相比,乙醇组小鼠肝脏系数较高,血清ALT、AST活力较高,Glu和TP含量较低,肝脏中TG和FFA含量较高,肝组织匀浆和肝细胞线粒体中MDA的含量较高,肝组织匀浆中GSH含量较低,肝脏微粒体CYP2E1活性和蛋白表达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CYP1A2和3A未见明显改变(P>0.05).乙醇组小鼠线粒体加入Ca~(2+)后A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乙醇组小鼠肝脏可见大量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结论 一次性大剂量乙醇摄入可导致小鼠肝脏脂质代谢障碍、线粒体功能紊乱、肝组织和线粒体中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和CYP2E1的激活.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提取液提取、离心后,上清液于Waters 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HPLC进行测定,色谱柱为TIANHE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混合溶液(含0.01 mol/L己烷磺酸钠和0.01 mol/L柠檬酸):乙腈体积比为94:6,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 在0.80-80.0mg/L范围内,该方法所得线性方程为:y=84.64x-6.1271,相关系数为0.99998,检出限为0.5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8%~99.0%,RSD<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各类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饮用水中有机氯农药和氯苯类化合物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HS-SPME-GC)法.方法 选择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萃取头进行样品的顶空固相微萃取,在1 150 r/min磁搅拌条件下,80℃萃取30min,进样口温度270℃,解吸5 min.柱前压为80 kPa,尾吹气流量为20 ml/min,隔膜清洗气流量为5 ml/min,不分流进样,3 min后再分流,分流比为24:1;ECD检测器温度为300℃.结果 在0.391 2~19.56μg/L范围内,1,4-二氯苯的检出限为8.633ng/L;在0.353 6~17.68μg,L范围内,1,2-二氯苯的检出限为4.023 ng/L;在0.007 7~0.38μg/L范围内,1,3,5-三氯苯的检出限为0.148 ng/L;在0.009 6~0.48μg/L范围内,1,2,4-三氯苯的检出限为0.124 ng/L;在0.007 9~0.39μg/L范围内,1,2,3-三氯苯的检出限为0.099 ng/L;在0.0004~0.02μg/L范围内,六氯苯的检出限为0.005 ng/L;在0.001 0~0.05μg/L范围内,七氯的检出限为0.073 ng/L;在0.096 6~4.83μg/L范围内,百菌清的检出限为0.277 ng/L;在0.008 0~0.40μg/L范围内,α-六六六的检出限为0.013 ng/L;在0.040 0~2.00μg/L范围内,β-六六六的检出限为0.353 ng/L,;在0.008 0~0.40μg/L范围内,γ-六六六的检出限为0.060 ng/L;在0.0400~2.00μg/L范围内,δ-六六六的检出限为1.250 ng/L,;在0.0300~0.10μg/L范围内,p,p'-DDE的检出限为0.030 ng/L;在0.008 0~0.40μg/L范围内,o,p'-DDT的检出限为0.122 ng/L;在0.004 0~0.20μg/L范围内,p,p'-DDD的检出限为0.066 ng/L;在0.020 0~1.00μg/L范围内,p,p'-DDT的检出限为0.464 ng/L.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2.3%~109.0%,RSD为1.8%~11.6%.结论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检测限低、不使用有机溶剂等特点,适合于同时测定水中机氯农药和氯苯类化合物.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慢性镉中毒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3区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清洁级4~5月龄昆明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镉中毒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镉中毒组采用皮下注射2mg/kg氯化镉,每周2次,连续染毒3个月;对照组同时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染毒3个月后先对小鼠进行Y型迷宫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并进行:HE染色、尼氏染色、TUNEL与GFAP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并对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神经元及GFAP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神经元进行计数,测量GFAP阳性反应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Y型迷宫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镉中毒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及尼氏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细胞排列整齐、规则、结构完整;镉中毒组小鼠海马CA3区部分神经元胞体变小,胞浆内可见大小、数量不等的嗜酸性颗粒,尼氏体明显减少或消失,有软化灶形成,并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而胶质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增多.与对照组相比,镉中毒组海马CA3区神经元的数量较少,胶质细胞的数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海马CA3区凋亡细胞皱缩,但质膜完整,细胞核、核仁消失,染色质呈颗粒状,边集于核膜下;镉中毒组小鼠海马CA3区凋亡细胞的细胞核染色质凝集成块,核固缩、颜色深、致密度高,进而核碎裂.对照组小鼠海马凋亡细胞数低于镉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AP免疫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海马CA3区GFAP免疫染色阳性细胞较少,呈星形,胞浆内棕黄色反应颗粒较少,胞核不着色,位于细胞中央;镉中毒组海马CA3区GFAP免疫染色阳性细胞较多,胞浆内有丰富的棕黄色阳性反应颗粒,细胞胞体较大,突起多.与对照组相比,镉中毒组海马CA3区GFAP免疫染色阳性细胞数较多,胞浆内GFA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光密度值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镉中毒可导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海马CA3区神经元减少、星型胶质细胞反应性增多,这些变化可能是镉的神经毒性作用之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人膳食微量元素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于2003至2004年在四川省邛崃县和剑阁县采集当地粮食、蔬菜等食物样品,采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硒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钙、铝、镉、铜、铁、铅和锌的含量,对长年生活于当地的1 000名农村老年人进行膳食问卷调查和6项认知能力调查,用认知能力综合评分来反映研究人群认知功能的综合水平,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调整调查对象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影响因素后分析每种微量元素与综合认知功能评分间的关系.结果 超过50%的老年人5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硒、钙、铜、铁、锌)每日摄入量低于日推荐摄入量(RNI)或日适宜摄入量(AI);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综合考虑了年龄、性别、受教育情况等因素后,老年认知能力的下降与每公斤体重铅、镉和铜周摄入量的增加有关.结论 本次调查的四川省部分农村的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可能与膳食铅、镉和铜摄入量的增加有关.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济宁市双生子血铅水平,探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方法 于2008年6月,随机抽取济宁市144对同性别6~14岁双生子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铅含量并进行评价[分为相对安全(血铅<60μg/L)、超标(60μg/L≤血铅<100μg/L)、铅中毒(血铅≥100μg/L)].在DNA卵型鉴定基础上计算血铅的遗传度.结果 经卵型鉴定,144对双生子中同卵双生子76对,异卵双生子68对;血铅含量相对安全的占62.50%,超标的占23.61%,铅中毒的为13.89%,三者在性别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77,P=0.130).双生子血铅含量为(58.80±40.30)μg/L,不同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性别)=0.17,P=0.87;F_(年龄)=1.37,P=0.21).儿童铅中毒发生率和血铅含量在9~11岁均出现突增现象,9~10岁女童高于男童,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遗传度分析,血铅含量的遗传度为9.19%.结论 影响血铅含量的遗传因素作用远小于环境因素作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溴酸盐的离子色谱法.方法 选择IonPacAS23色谱柱,淋洗液为4.5mmol/L Na_2CO_3-0.8 mmol/L NaHCO_3,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50 μl,电导检测池温度为30℃,色谱柱温度为35 ℃,流动相瓶加压为40 kPa,抑制器抑制模式为自动再生模式,抑制器电流为25 mA.结果 在0~1 000.0 mg/L范围内,亚氯酸盐的线性方程为:y=0.009 6+1.600 0x,r=0.999 3,检出限为5μg/L;溴酸盐的线性方程为:y=0.003 2+3.184 7x,r=0.999 9,检出限为5μg/L;氯酸盐的线性方程为:y=0.001 8+1.788 9x,r=0.999 9,检出限为5μg/L.加标回收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9.0%~108.0%,RSD为0.21%~2.70%.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干扰少,适用于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溴酸盐的同时测定.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大气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微生物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由于营养和水分供应的限制,大气中的微生物很少能长时间单独存活于大气中.在高密度人口聚集地,微生物极易通过人为引起的尘埃、飞沫等传播~([1]).因此,对人群集中活动场所不同时期的大气微生物监测有助于保障人体健康.为了解西安市某大学及周围环境空气微生物含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笔者于2007年4月15日至5月14日进行调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而常规水处理工艺对氨氮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都不太理想.目前,针对饮用水的深度处理技术已逐步发展起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笔者介绍了几种主要的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未来的应用趋势.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农药百草枯(praquat,PQ)和代森锰(maneb,MB)单独和(或)联合暴露对小鼠黑质致密部(substanitial nigra compact,SNc)脑区多巴胺(dopamine,DA)能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PD)发病的关系.方法 将120只健康清洁级5周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生理盐水)组、PQ(5 mg/kg)组、MB(15mg/kg)组、PQ(5mg/kg)+MB(15 mg/kg)组,每组30只.采用腹腔注射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剂量为10 ml/kg,每周染毒2次,连续染毒16周.采用爬杆试验和开阔试验检测小鼠运动行为的变化,对SNc区域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神经元细胞计数.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纹状体(Caudate putamen,CPu)脑区中DA的含量.结果 各组动物体重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前和染毒8、16周后,各组小鼠的爬杆时间和跨格数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染毒8、16周后PQ+MB组小鼠中脑SNc区神经元呈现胞体固缩样退化形态,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而PQ组和MB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染毒16周后第1天仅PQ+MB组小鼠纹状体脑区DA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Q组和MB组小鼠纹状体脑区DA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单独PQ或MB低剂量长期暴露对SNc脑区的神经元无影响,二者低剂量联合暴露可导致SNc神经元损伤和丢失,表明PQ和MB的协同神经毒性可能与帕金森症发病有关.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饮用集中式供水的人口占55.10%,饮用分散式供水的人口占44.90%;约有4.22亿的农村人口尚未获得安全饮用水,其中饮用微生物学指标超标水的人口约为2.46亿人,占未获得安全饮用水人口的58.29%~([1]).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