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1-5914
  • 国内刊号:12-1095/R
  • 影响因子:0.65
  • 创刊:198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6-221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地方:
期刊标签: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刊号:1001-5914
国内刊号:12-1095/R
邮发代号:6-221
创刊时间:1984
发行周期:

环境与健康杂志简介

               本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联合主办。于1984年创刊,是环境卫生学专业的学术性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唯一认定期刊)。杂志编辑委员会由国内著名的环境卫生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组成。本刊报道宗旨是:以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全方位促进全国各地环境卫生工作水平的提高。主要读者对象:环境卫生、环境医学、环境保护专业工作者,各大专院校卫生学和环境科学的师生等。主要栏目:述评、专题报告、论著、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监督监测、专业信息、工作交流、卫生标准、综述、讲座等                

栏目设置

专题报道、述评、论著、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监督监测、工作交流、讲座

杂志收录/荣誉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环境与健康杂志投稿要求

环境与健康杂志社征稿要求

  1、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1.1 生活环境质量及其演变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

  1.2 环境卫生措施、对策及其评估。

  1.3 环境卫生监测、监督程序和经验。

  1.4 具有指导意义的述评、评论、综述、学术讲座、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经验交流、专题讨论和专业信息。

  1.5 与本专业有关的边缘科学、软科学和基础理论研究。

  1.6 国内外本专业的进展介绍、科研动态、有关的会议信息和产品信息、广告等。

  2、对文稿的要求:

  2.1 有严谨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能重点说明一个或几个问题,有理论或实际意义。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无误,文字精练,层次清楚。

  2.2 篇幅:论著、调查研究、方法、综述、讲座等以不超过6000字为宜(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论著摘要简报限在1500字以内。

  2.3 文题:力求简明准确的反映文章主题,一般不超过20字,以不设副标题为好,一般不使用缩略语及“的研究”、“的观察”等非特定词。

  2.4 作者:署名不宜过多,应是参与选题和设计,参与具体工作,能对研究结果负责者。第一作者附简介置于文题页左下方,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务,职称,学历,学位和主攻研究方向等。并提供方便通讯的电话号码和Email。若第一作者不是通讯作者,请在来稿时指定通讯作者,将通讯作者的联系电话、传真、Email脚注于文章首页左下角。作者若为不同单位,请来稿时自行排好作者顺序,以脚注形式注释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作者顺序需在投稿时确定,需要变更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和经第一作者亲笔签署的说明材料,一经编排,不得变更。集体署名的文章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负责人。

  2.5 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论著、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需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包括研究对象或主要材料)、结果(包括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不分段。综述需附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主要介绍目的、概要介绍内容及取得的进展。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一致或略详于中文,且包括文题,前3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3位以上作者加“et al”),第一作者的单位名称及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

  2.6 关键词:需标出3-8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进行标引,如果尚无相应的词,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但要置于最后。关键词中不能用缩写,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2.7 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位的名词为准,尚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典》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2.8 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文字简明准确的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置于图表下方。本刊采用三横线表,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在该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要求表内数据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墨绘图应绘在白纸上,并另附与图完全对应的数据表,置于文后,注明“图×数据表”字样。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并有尺度标记或放大(缩小)倍数及方向。

  2.9 计量单位:实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如米写m,千克写kg。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也可用ng/(kg?min)表示);组织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体积的符号V应为斜体。

  2.10 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注明全称,然后用括号写出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缩略语不得转行。

  2.11 参考文献:只列作者亲自阅读的公开发表的文献为准,未公开发表的(如内部资料、待发表等)不得列入,应尽量精选。按GB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方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著录项目包括: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文献题名、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版本(初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起止页码。文中引用文献若写原著者,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放在著者姓名的右上角;如未写出著者姓名,序号放在引文之后。文献著者等于、少于3位者全部列出,多于3位者只注录前3位作者,后加“,等”或者其他与之相应的字(西文加“,et al”,日文“,他”)。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称。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

  2.12 论文层次:标题序号采用1、1.1、1.1.1、(1)、①、a) 式。

  2.13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基金资助或攻关项目等,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课题名称。

  2.14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内容应包括对稿件评审意见,无一稿两投、未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也可在文稿上加盖单位公章。

  2.15 誊写的稿件,应用方格稿纸,字迹清楚,标点符号占1格。打印的稿件,要求按400字/页(20字×20行)排版。外文一律打印,大小写明确,附英文外,请注明文种。欢迎纸样附软盘投稿。

  2.16 来稿务请写明联系地址、邮政编码、单位名称和方便联系电话及Email。

  3、其他注意事项:

  3.1 来稿一式两份,请寄本刊编辑部收,切勿寄给个人。请自留底稿。

  3.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

  3.3 退作者修改稿逾期1个月不寄回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

  3.4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则稿件仍在审阅之中。作者欲投他刊,请先进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

  3.5 来稿需付稿件处理费20元,未付者其稿件恕不审理。选用的稿件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

  3.6 来稿一经我刊接受刊登,专有使用权即归本刊编辑部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所有,本刊编辑中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来稿。未经本刊同意,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

  3.7 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所付稿酬包含本刊以其他形式如:电子出版物的稿酬)。赠送当期杂志1本。作者在向我刊投稿前需逐项认真阅读本稿约。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环境与健康杂志影响因子
环境与健康杂志发文量
环境与健康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水体中病毒的三种浓缩方法及其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水体中病毒的三种浓缩方法,评价各方法的浓缩效果,为水体中病毒浓缩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指示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1型PV1)加入经高压灭菌处理后的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采用钙离子法、牛肉汤洗膜法和载阳电荷滤料法对水样分别进行浓缩,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灵敏度,观察指示病毒的某一特征基因片段PCR结果来确定各方法的浓缩效果,并测定回收率.结果 钙离子法和载阳电荷滤料法对含低病毒滴度的水样浓缩后均能检测出特定基因片段,钙离子法的回收率为(91.18±1.77)%,牛肉汤洗膜法的回收率为(85.49±5.59)%.滤料法的回收率为(68.63±2.45)%.结论 三种方法均能浓缩水样中较低浓度的肠道病毒,钙离子法回收病毒效果佳,牛肉汤洗膜法其次,载阳电荷滤料法回收率低.

    作者:徐露;李金娟;欧阳雅博;金敏;谌志强;邱志刚;王景峰;陈照立;王新为;李君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微囊藻毒素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研究微囊藻毒素-LR(MC-LR)对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大鼠睾丸细胞分别染毒0(对照)、0.5、1、10、20 μg/ml MC-LR溶液后培养24和48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调整细胞密度为4×106~5×106/ml,分别染毒含0(对照)、1、10 μg/ml MC-LR无血清培养液后培养24和48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p53基因调节蛋白(P5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前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0和20 μg/ml MC-LR染毒24和48 h后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活性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1、10 μg/ml MC-LR染毒24 h以及10 μg/ml MC-LR染毒48 h时大鼠睾丸支持细胞中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10 μg/ml MC-LR染毒24、48 h大鼠睾丸支持细胞中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Bcl-2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较高剂量MC-LR能明显抑制支持细胞活性,凋亡相关蛋白P53、Bcl-2、Bax参与调控MC-LR诱导的支持细胞凋亡.

    作者:杨明峰;张丰泉;余晓齐;郭大众;易丹;李超锋;崔留欣;张慧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斜管井取黄河渗透水供生活饮用的研究

    目的探索为黄河沿岸居民提供经济有效的供水方法。方法打斜管井深入黄河河床以下30 m处,以大功率水泵抽水,经加氯消毒后供生活饮用。于丰、枯水期检测斜管井源水水质并同黄河源水比较。结果丰、枯水期斜管井源水感官性状及化学指标如:色度(5度)、浑浊度(<3度)、硫酸盐(82.6~84.0 mg/L)、氯化物(58.7~57.3 mg/L)、氟化物(0.44~0.46 mg/L)、溶解性总固体(447~488 mg/L),毒理学指标如:硝酸盐氮(<0.25 mg/L),细菌学指标如:细菌总数(9.6~12.2 CFU/ml)和大肠菌群(0/ml),均优于黄河源水。结论该取水方法工艺简单,投资少,供水量稳定,水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孙东华;张永生;张其雷;杨艳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环境卫生专业学术论文分析

    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于2002年8月21~23日在山东济南召开.

    作者:于青;张绍勇;唐子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不同地区大气PM2.5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毒性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地区大气PM2.5对肺泡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采集广州市、东莞市、深圳市和肇庆市4个地区的大气PM2.5,将PM2.5分别以1、10、50、100、200、300 μg/ml剂量对肺泡巨噬细胞染毒24 h.检测一氧化氮(NO)释放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生成量、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及细胞存活率.以肇庆作为对照,观察PM2.5对各指标的影响.经剂量与效应指标回归分析,以斜率评价各地区PM2.5的效应大小.结果 不同地区大气PM2.5致肺泡巨噬细胞释放TNF-α、NO、MDA的水平和LDH的漏出率均随着染毒剂量增加而升高,SOD的活力和细胞的存活率随染毒剂量升高而降低.深圳和东莞大气PM2.5对肺泡巨噬细胞胞内的SOD活力的抑制程度高于广州和肇庆(P<0.05).深圳和东莞大气PM2.5致肺泡巨噬细胞内MDA的生成量明显高于肇庆(P<0.05).广州大气PM2.5致肺泡巨噬细胞生成TNF-α量高,其次为东莞,均明显高于肇庆(P<0.05).广州大气PM2.5致肺泡巨噬细胞内LDH的漏出率高,其次为东莞和深圳,均高于肇庆(P<0.05).剂量高于100 μg/ml时,广州、深圳和东莞大气PM2.5致肺泡巨噬细胞存活率低于肇庆(P<0.05).回归分析显示,广州大气PM2.5对肺泡巨噬细胞的TNF-α、LDH漏出率、NO释放量的效应强,肇庆大气PM2.5对肺泡巨噬细胞的LDH漏出率、NO释放量和细胞存活率的效应低.结论 不同地区大气PM2.5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强,广州、东莞、深圳地区大气PM2.5的毒性效应总体上强于肇庆地区.

    作者:郭翔;闰庆倩;赵学彬;孙敬智;王正伦;杨莉;彭晓武;杨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镧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内钙浓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氯化镧(LaCl3)对原代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增殖能力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 AST经0.25、0.5、1.0和2.0 mmol/L LaCl3染毒24 h和48 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染LaCl3后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Fura-2/AM为荧光指示剂,F-4500型荧光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 细胞染毒24 h和48 h后,0.25、0.5、1.0和2.0 mmol/L LaCl3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6.24%和82.99%,82.26%和79.14%,52.32%和49.97%及38.04%和35.1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染毒24 h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与对照组比较,1.0 mmol/L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胞体呈长梭形,胞突增粗,呈树枝状;2.0 mmol/L组上述改变加重,并可见大量脱壁细胞;在染毒24 h后,0.25、0.5、1.0mmol/L LaCl3剂量组细胞内Ca2+浓度分别为(134.41±0.83)、(163.31±3.97)、(224.84±5.51)n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29.45±1.09)nmol/L](P<0.05).结论 LaCl3体外染毒可降低AST的增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所致的细胞内Ca2+浓度超载有关.

    作者:鲁帅;刘秋芳;齐鸣;巫生文;靳翠红;逯晓波;蔡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水中21种苯系物和氯苯类化合物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法

    目的 建立水中21种苯系物和氯苯类化合物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向10 ml水样中加入3.8g氯化钠,60℃平衡30 min后,采用HP-INNOWAX色谱柱分离,进行顶空-气相色谱测定,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水中21种苯系物和氯苯类化合物分离效果好,在1~100 μg/L线性范围内,所得回归方程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方法检出限为0.30~1.18 μg/L.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9.1%~112.8%,RSD为0.95%~9.68%.结论 该方法具有经济、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干扰少的特点,适用于同时测定水中21种苯系物和氯苯类化合物.

    作者:李琰;蔡跃;杨胜琴;仓书华;绪红霞;付晔;马鲲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冷应激动物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目前,分子生物学已涉及到冷应激研究领域.该文阐述了冷应激动物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现状和展望,重点介绍了与冷应激相关的几种基因表达的研究,如冷应激对转铁蛋白、纤维蛋白原、clone D、金属硫蛋白、阿黑皮素原、冷休克蛋白、热休克蛋白等几种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冷应激动物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姜冬梅;李士泽;姜书磊;康波;倪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TIMP1基因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目的 采用体外试验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因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构建TI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和RNA干扰质粒(pcDNA3.1-TIMP1-K、TIMP1 RNAi、pcDNA3.1和空白对照),将TIMP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和RNA干扰质粒分别瞬时转染入HCT-8细胞48~72h后,采用Real TimePCR方法检测TIMP1基因在HCT-8细胞中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IMP1基因在HCT-8细胞中蛋白表达水平,采用MTr试验检测TIMP1基因过表达和干扰后对HCT-8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了TIMP1真核表达质粒和RNA干扰质粒.与空白对照比较,质粒pcDNA3.1-TIMP1-K在HCT-8细胞中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含量较高,质粒TIMP1 RNAi的mRNA和蛋白表达含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过表达质粒(pcDNA3.1-TIMP1-K)转染HCT-8细胞后,与空白对照相比,第1~4天HCT-8细胞的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第5~7天TIMP1基因过表达能够促进HCT-8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构建干扰质粒(TIMP1 RNAi)转染HCT-8细胞后,与空白对照相比,第1~4天HCT-8细胞生长无显著变化(P>0.05),第5~7天TIMP1基因过表达能够抑制HCT-8细胞增殖(P<0.05).结论 TIMP1基因过表达后能够促进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够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马艳娇;李鹏;宫鹏涛;杨举;李赫;李建华;欧阳红生;张西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硝酸钙法与生物法对底泥的修复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投加方式的硝酸钙法与生物法修复底泥的效果.方法于2010年3月11日,采集龙潭村河涌底泥和上覆水.分别设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生物组(加入活底1号0.55 g)、硝酸钙组(用移液管将0.13 g/ml硝酸钙溶液20.0 ml注入底泥中)和硝酸钙+沸石组(用20 g沸石吸收0.13g/ml硝酸钙溶液20.0 ml后,撒入投加至底泥中)进行模拟实验.实验持续34 d,期间分别于13、23 d补加处理剂.定期测定上覆水水质指标[溶解氧(DO)、总磷(TP)、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硫化物].向泥样中加入煮沸10 min后的污水,分别振荡3、6、9h,测定振荡前、后水样的COD,以评价底泥的生物降解能力.结果经过34 d的处理,对照组、生物组、硝酸钙组、硝酸钙+沸石组上覆水中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5.4%,73.1%,90.4%和88.4%;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0,12.6%,29.5%和41.0%;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1.0%,71.3%,81.0%和70.3%;硫化物的去除率分别为95.9%,97.4%,97.9%和98.1%.生物法及硝酸钙法均可活化底泥,增大底泥的生物降解性能.结论生物修复法和不同投加方式的硝酸钙法均可抑制底泥释放磷、氮、硫化物和有机物,其中硝酸钙溶液注入法在抑制磷和有机物的释放方面效果佳,硝酸钙+沸石法在抑制氮的释放方面效果佳.硝酸钙在底泥修复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红红;毋福海;黄丽玫;白研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环境与健康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rahimajoke** 的反馈:

你好,请问环境与健康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环境与健康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baiqian** 的反馈:

环境与健康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环境与健康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小鲸** 的反馈:

环境与健康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