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统计源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47/R
  • 国内刊号:11-2147/R
  • 影响因子:2.69
  • 创刊:195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70
  • 全年订价:5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呼吸系统疾病
国际刊号:11-2147/R
国内刊号:11-2147/R
邮发代号:2-70
创刊时间:1953
发行周期:月刊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简介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创刊于1953年7月,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结核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目前被10余种国内外检索工具收录,如《医学索引》、《生物学文摘》等。2011年获得中国出版界最高奖项——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首届期刊奖);连续获得中国科协择优扶持基础性高科技期刊专项经费资助;连续获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B类项目基金”的资助;连续获得“百种中国杰出期刊”称号;连续获得“中国精品期刊”称号。历年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居本专业学术期刊前茅。

栏目设置

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论著、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

杂志收录/荣誉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连续7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期刊”称号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社征稿要求

  1.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逻辑性,重点说明一个或几个问题,有理论或实际意义。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无误,文字精炼,层次清楚。

  2.篇幅:论著一般不超过5 000字(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综述、讲座、方法学介绍等不超过4 000字,短篇报道以不超过2 500字为宜。正文与图表不重复。

  3.文题:力求简明准确地反映文章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以不设副标题为好。一般不使用缩略语和标点符号。

  4.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进行改动。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及其Email地址。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必须同时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性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文题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有关论文的一切事宜均与通信作者联系。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虽对本文有贡献但不具备作者条件者在文后志谢。

  5.伦理学标准:文稿内容如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作者需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标注批件号。

  6.临床试验注册号: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著摘要应含有CONSORT声明(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为标题,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

  7.摘要:论著需附4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及1 000个实词左右的英文摘要,内容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应列出主要数据)、结论(Conclusion)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摘要不分段,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作者应全部列出,当作者不属于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 Wu Jianping, Qin Jiong, Liu Qu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First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4, China。有通信作者时,在单位名称后另起一行,以Corresponding author开头,注明其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等。

  8.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1)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但要置于最后。关键词中不能用缩写,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9.医学名词:以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公布的专业医学名词为准,尚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以最新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药物名称应用通用名,不用商品名。

  10.图表:每幅图表各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文字简明准确的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并需注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在这行上面加1条分界横线。要求表内数据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应有图说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引自他刊的图表,应注明出处。

  11.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计量单位用正体。血压及人体压力计量单位使用毫米汞柱(mmHg),在文中第1次出现时须注明mmHg与 kPa的换算系数。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

  12.数字: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要写成5%~95%;50.2±0.6%,要写成(50.2±0.6)%,75.4±18.2 mg/L要写成(75.4±18.2) mg/L。附带尺寸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3。

  13.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的有:(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对P值小于或等于检验水准(一般为0.05)者,一律描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明研究所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及所用统计软件。

  14.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注明全称,然后用括号写出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缩略语不得移行。

  15.参考文献:以亲自阅读的近年主要者为限,应尽量精选。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方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不得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责任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著录,超过3位时,只著录前3位作者,其后加“,等”或者其他与之相应的字(西文加“, et al”,日文加“,他”)。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日文用日文汉字。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后。格式如下:

  杂志:[序号]作者. 文题[文献类型标志]. 杂志名称,年份,卷数(无卷数者列期数,外加圆括号):起页-止页.

  书籍:[序号]作者. 书名[文献类型标志]. 卷(册)次. 版次. 出版地点:出版者,年份:起页-止页.

  翻译文献:译者姓名著录在题名之后。多位译者只列出前3位,其后加“,等.”。

  参考文献请务必逐条核实,所有文献请标注DOI号。

  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

  16.基金: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17.来稿:须附单位正式介绍信,内容应包括对稿件的评审意见、有无一稿两投、未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节段序号按一、1. (1)层次。中华医学会稿件远程管理系统登录网址:http://www.cma.org.cn/ywzx/index.html。投稿时须将所有必填项目填写清楚、完备,并注明联系方式和手机号码。投稿成功后注意查收Email和短信通知,请随时关注稿件处理情况,所有稿件信息及处理均在网上进行。

  18.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修改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将修改稿以Word文件格式、图用JPG格式以文件包形式上传至远程管理系统。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文量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气道炎症及气流受限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水平及其与炎性细胞数、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分别选择14例缓解期哮喘患者(哮喘组)、12例稳定期COPD患者(COPD组)和10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肺功能测定和用诱导痰检查方法对痰炎性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自细胞介素4(IL-4)、MMP-9和TIMP-1浓度.结果 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分别为0.181±0.067、0.30±0.07,健康对照组为0.007±0.005、0.26±0.06,COPD组为0.042±0.017、0.50±0.10,3组细胞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32、4.13,P均<0.05).哮喘组、COPD组、健康对照组间诱导痰中IL-4浓度分别为(19±7)×10-3 g/L、(14±6)×10-3 g/L、(11±4)×10-3 g/L,3组诱导痰中IL-4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6,P均>0.05),且分别与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无相关(r分别为0.33、0.11、0.19、0.25、0.39、0.40、0.21、0.35、0.17,P均>0.05).哮喘组和COPD组诱导痰中MMP-9、TIMP-1浓度分别为(15.9±6.0) g/L、(13.4±5.1) g/L、(19.8±8.5) g/L、(16.7±7.6) 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8±1.1) g/L、(1.3±0.9) g/L,两组MMP-9、TIMP-1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99、4.22,P均<0.05).哮喘组MMP-9浓度与嗜酸粒细胞呈正相关(r=0.71,P<0.05);COPD组MMP-9浓度与中性粒细胞呈正相关(r=0.59,P<0.05),但与FEV1占预计值%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无相关(r分别为0.22、0.16、0.25、0.30,P均>0.05).哮喘组和COPD组TIMP-1浓度均与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无相关(r分别为0.27、0.31、0.20、0.35,P均>0.05),但与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58、-0.62,P均<0.05).哮喘组和COPD组诱导痰中MMP-9/TIMP-1比值分别为0.8±0.7、0.8±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8,P>0.05),但与健康对照组(1.5±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0,P<0.05),且与FEV1占预计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0.61,P均<0.05).结论 哮喘组和COPD组患者诱导痰中MMP-9/TIMP-1比值的失衡与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有关,这种失衡在哮喘和COPD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和气流受限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辛晓峰;赵明;李子玲;宋勇;施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特点及其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共纳入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99例,其中男81例,女18例,年龄54~93岁,平均(74±10)岁.收集所有患者的痰液,使用多通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5种呼吸道病毒,分析病毒阳性结果相关的临床特点;使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6、IL?8、可溶性IL?2受体(sIL?2R)、干扰素?γ、干扰素诱导蛋白(IP?10)、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趋化因子(RANTES)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评估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并建立判别模型.结果 99例患者中病毒检测阳性34例(34%),其中流感A型病毒阳性率高(38%,13/34),其次为鼻病毒(35%,12/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稳定期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血清IP?10和TNF?α水平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OR值分别为19.146、1.211、1.010和1.086,均P<0.05).血清IP?10及sIL?2R水平在流感A型病毒阳性患者中显著升高.结论 呼吸道病毒感染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常见,流感A型病毒和鼻病毒检出率高;发热是常见症状;稳定期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对病毒易感.呼吸道病毒感染导致系统性炎症水平升高,流感病毒尤为显著.由发热、稳定期CAT评分、血清IP?10和TNF?α水平组成的判别模型对提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道病毒感染有意义.

    作者:赵春柳;黄靓雯;张利;张秋蕊;李庆民;周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CpG 寡脱氧核苷酸增强小鼠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作用与机制

    目的观察CpG 寡脱氧核苷酸(ODN)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6只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4只,分别为CpG ODN免疫组(A组)、对照ODN免疫组(B组)、感染对照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A组和B组小鼠于攻毒前2周腹腔注射CpG ODN和对照ODN(30 μg/只).A 、B、C 3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结核分枝杆菌(H37Rv ,1×106条/只).攻毒后3周,每组处死12只小鼠,观察肺脾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肺脾组织Toll样受体9(TLR9)mRNA、γ干扰素(IFN-γ)mRNA、白细胞介素(IL)-4 mRNA、IL-10 mRNA和IL-6 mRNA表达以及肺和脾组织菌落计数.同时观察4组小鼠生存率.结果 CpG ODN能够提高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的生存率.A组[(20.37±1.12)g]小鼠体重高于B组[(17.50±0.62)g]和C组[(17.15±0.97)g, P均<0.01];A组小鼠肺湿重[(0.25±0.02)g]与B组[(0.27±0.34) g,P>0.05]相似,但低于C组[(0.28±0.26) g,P<0.01];A组小鼠脾湿重[(0.63±0.37)g]高于B组[(0.39±0.05)g]和C组[(0.38±0.02) g, P均<0.01].A组小鼠肺部炎症较B组和C组小鼠为轻.A组小鼠肺脏和脾脏组织匀浆未见结核分枝杆菌菌落生长.A组小鼠肺、脾组织TLR9 mRNA表达(分别为0.61±0.29和0.72±0.48)与B组(分别为0.58±0.35和0.64±0.28)和C组(分别为0.60±0.32和0.65±0.31)相似(P>0.05),但高于D组(分别为0.11±0.08和0.26±0.22,P<0.01),CpG ODN对TLR9 mRNA的表达无影响.A组小鼠肺、脾组织IFN-γ mRNA表达(分别为0.44±0.07和0.76±0.09)高于B组(分别为0.19±0.05和0.22±0.05)和C组(分别为0.16±0.04和0.18±0.08,P均<0.01).A组小鼠肺、脾组织IL-6 mRNA的表达(分别为1.56±0.29和8.21±0.82)高于B组(分别为0.86±0.55和0.16±0.09)和C组(分别为0.78±0.21和0.06±0.04,P均<0.01).A组小鼠肺、脾组织IL-4 mRNA的表达(分别为0.18±0.05和0.06±0.02)低于B组(分别为0.31±0.06和1.22±0.01)和C组(0.35±0.04,1.31±0.31,P均<0.01).A、B、C 3组小鼠肺组织IL-10 mRNA的表达分别为0.28±0.06、0.26±0.04、0.28±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脾组织IL-10 mRNA的表达(0.05±0.02)低于B组(0.57±0.09)和C组(0.65±0.15,P均<0.01).结论 CpG ODN可促进Th1型免疫反应,抑制Th2型免疫反应,增强小鼠抵抗结核分枝菌感染的能力.

    作者:任涛;李传友;蔡映云;金美玲;胡芸文;袁正宏;田苗;赵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睡眠相关低氧血症

    健康人睡眠时通气量在非快动眼睡眠期有所下降,在快动眼睡眠期则相对更明显,但通气量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对血氧影响不大,并无临床意义.睡眠相关低氧血症特指由全身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睡眠低氧,此种低氧不能被其他睡眠相关呼吸疾病解释,多继发于气道疾病、肺实质疾病、胸壁疾病、肺血管疾病和神经肌肉疾病等,临床上表现为睡眠期间持续存在显著的血氧饱和度下降,不伴有睡眠相关低通气,通常由于通气/血流比失调、氧分压下降、动-静脉分流或上述综合因素所致.患者可无症状,也可出现睡眠憋气、胸闷、睡眠质量损害及疲劳,如存在日间低氧,睡眠时低氧程度会进一步加重.

    作者:王玮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对肺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对肺内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于2009年10月9日至2011年l1月30日行EBUS-TBNA检查的78例肺内病变患者,胸部CT检查显示气管、支气管周围肺内病变的患者行EBUS-TBNA,未采用现场细胞学方法检测,必要时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进一步完善诊断.结果78例患者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25 ~ 80岁,中位年龄为58岁.其中恶性病变65例,良性病变13例.经EBUS-TBNA诊断75例,其中原发性肺癌61例,转移性肺癌1例,肺炎7例,肺结核5例,肺纤维化1例,70例获得了特异的病理学诊断依据,5例仅诊断为良性而未获得特异的病理学诊断依据,3例为假阴性.EBUS-TBNA对肺内良恶性病变鉴别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5%、100%、100%、81%、96%.8例来源或类型不明的恶性肿瘤中,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确断5例原发性肺癌和1例转移性肺腺癌.1例高凝状态患者术中因穿刺部位的出血形成的阻塞中央气道引起血氧饱和度急剧降低,其余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EBUS-TBNA是一项微创、安全的检查方法,对气管、支气管周围的肺内良恶性病变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有助于明确恶性病变的病理来源和类型.

    作者:杨会珍;滕家俊;钟润波;张杰;孙加源;韩宝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原发性肺类癌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类癌的分类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了1983年5月~1998年5月我院收治的17例肺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类癌分为典型类癌及不典型类癌.典型类癌较不典型类癌预后好,3年生存分别为5/6、4/11.不典型类癌组,手术+化疗+放疗组和化疗+放疗组疗效相当.结论典型类癌应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较好.不典型类癌易出现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放疗是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

    作者:孔莉;王哲海;王仁本;赵献光;李宝生;周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口服八种细菌提取物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预防作用

    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提出使用口服细菌提取物来激活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以抵御致病菌的侵蚀[1].八种细菌提取物(商品名:泛福舒,瑞士欧姆药厂)是从8种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提取的,它可通过刺激黏膜源性淋巴组织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各种免疫细胞活性以及免疫细胞因子生成,使支气管黏膜的巨噬细胞活性增强和分泌性IgA的分泌增多[2].国外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对八种细菌提取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3],国内尚少见相关报道.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以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及多中心的方法观察八种细菌提取物对我国慢性支气管炎合并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预防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副反应.

    作者:李靖;郑劲平;袁锦屏;杨灵;罗锭芬;安嘉颍;肖正伦;钟南山;钟维农;何为国;赵子文;曾军;林材元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未经治疗的35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2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sVCAM-1、IFN-γ水平,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血清TNF-α水平.肺结核组中,血型播散性肺结核(Ⅱ型)15例,继发性肺结核(Ⅲ型)20例,后者于治疗2个月后再次采血.结果肺结核组血清sVCAM-1、TNF-α和IFN-γ的水平分别为(822±206)、(1.5±1.1)和(23±13) μg/L,高于对照组(428±73)、(0.2±0.1)和(16±10)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0.01、<0.05);血型播散性肺结核(Ⅱ型)患者的血清sVCAM-1和TNF-α的水平分别为(897±144)、(2.0±1.4) μg/L,高于继发性肺结核(Ⅲ型)患者的(765±230)和(1.2±0.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FN-γ在Ⅱ型与Ⅲ型肺结核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2).抗结核治疗后,血清sVCAM-1和TNF-α水平分别为(532±103)、(0.8±0.8) μg/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治疗2个月后sVCAM-1和TNF-α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1);IFN-γ治疗后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肺结核治疗前血清sVCAM-1与TNF-α、IFN-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9、0.560, P值均<0.01).对照组和肺结核组治疗后血清 sVCAM-1与TNF-α、IFN-γ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sVCAM-1可以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价疗效的一项临床指标.

    作者:梁艳;董德琼;杨渝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细胞凋亡与结核病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受自身基因调控,自行结束生命活动的过程,也是细胞衰老死亡的一种主动过程,因其发生受基因的调控并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故又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近来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在结核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凋亡参与了机体抗结核保护性免疫过程[1,2].我们就细胞凋亡与结核病有关的研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唐神结;肖和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黑龙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肿瘤坏死因子(TNF)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气道炎症和肺功能损害中起重要作用.已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NF-β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TNF-α-308G/A和TNF-β+252G/A,影响TNF在气道内的表达,因而可能是COPD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我们的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方法,分析黑龙江地区汉族COPD患者及健康人群的TNF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探讨其多态性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石玉枝;刘豹;张薇;霍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康新隆** 的反馈: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爱有天意** 的反馈:

昨天联系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haiyu** 的反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一江春水** 的反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