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博;陈学伟;张娜;佘晓俊;杨丹凤;马强;袭著革;汪海
目的 制备并鉴定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具有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开展MERS-CoV感染与免疫保护机制研究,以及发展诊断与治疗手段奠定基础.方法 MERS-CoV S蛋白受体结合区与人IgG Fc片段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ELISA筛选出阳性克隆,随后通过多次亚克隆筛选出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单抗腹水并进行抗体效价测定及亚类鉴定;通过MERS-CoV假病毒及活病毒中和试验筛选出中和单抗.结果 获得了10株能够稳定分泌抗原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的腹水单抗亚类均为IgG1;其中7株单抗抗体ELISA效价达到10 000以上,并有1株单抗对MERS-CoV具有良好的中和活性.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1株对MERS-CoV具有良好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
作者:于虹;邱洪杰;潘婷;李琳;唐健;郭彦;孙世惠;寇志华;赵光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我军飞行人员磨牙症的发病情况,探讨磨牙症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调查来我院疗养的飞行人员2300人,筛选出磨牙症患者,评估磨牙症与飞行人员年龄、机种、飞行时间、咬合及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飞行人员磨牙症与年龄、机种、飞行时间无显著关系(P>0.05).飞行人员磨牙症患者SCL-90测试总分及各因子分值波动较大,部分患者总分及各因子分值显著高于正常值.第三磨牙伸长的飞行人员磨牙症发病率高于无第三磨牙伸长的飞行人员(P<0.05).患磨牙症的飞行人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率高于无磨牙症的飞行人员(P<0.05).结论 心理因素、第三磨牙伸长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飞行人员磨牙症高度相关.
作者:佟宇;孙旭东;陈小萍;许涛;胡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以发热、出血为显著临床表现,是人类目前已知为烈性的传染病之一.文章介绍了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以期为做好该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罗芳;刘增加;张军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通过从我军精神及心理疾病管理体系和防治网络基本形成、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初具规模、服务模式和治疗手段日益规范等3个方面对我军当前精神及心理疾病防治工作现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精神病专科床位编制和学科建设管理不够合理、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和基础设施配备亟需加强、现有保障经费标准与实际服务需求矛盾较为突出等3个普遍性问题的总结性思考,提出从理顺编制体制着手逐步建立精神及心理卫生服务工作新机制、从建强专业队伍着手逐步规范精神及心理卫生人才培养新模式、从加大政策扶持着手逐步改进精神及心理疾病患者救治新举措等3点初步思考和建议.
作者:许鹏;张宇;卢山;孙立;徐珺洋;黄志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着眼强军目标要求,突出军队院校姓军特色,贯彻军委总部关于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指示精神,创建健康营院,为培养带兵打仗人才提供有力保障.方法 回顾近年来工作实践,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出创建健康营院的基本经验.结果 总结出创建健康营院的基本做法和体会:(1)把握特点规律,科学筹划组织;(2)突出工作重点,提升创建标准;(3)坚持标本兼治,确保常态长效.结论 结合军校的实际与特点,总结出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可为相关部队提供借鉴.
作者:邓继松;蒋明春;张玉宁;王永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体能是指人对体力劳动和运动的适应能力,是反映机体基础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军人战斗力的具体体现.大摄氧量(VO2max)是反映有氧能力的有效指标,是军人体能测量和评价的基本指标之一,可从整体上反映机体的有氧代谢和功能水平.体能水平与科学训练、营养、体格条件、遗传和生活工作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我国寒带地区幅员广阔,战略地位重要.对寒区不同类型部队官兵的体能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可为其军事训练计划的制定及卫生保障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完善我国寒区部队的体能训练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崔博;陈学伟;张娜;佘晓俊;杨丹凤;马强;袭著革;汪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士官学校新学员入校体能复试期间卫生防病的特点和做法,为进一步提高军事院校卫勤保障能力提供卫生防病经验和方法.方法 对本单位近几年新学员入校体能复试卫生防病做法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 总结出卫生防病的5个特点:(1)复试时间安排紧凑,学员压力大;(2)旅途劳顿,免疫力降低;(3)区域跨度大,自然环境不适应;(4)人际关系陌生,心理焦虑;(5)生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卫生防病的5点做法:(1)当好机关参谋,参与复试安排;(2)保障饮食科学,提高免疫力;(3)发放宣传资料,熟悉环境;(4)开展心理咨询减压,建立融洽人际关系;(5)分组训练,常态备考,现场保障.同时获得4点体会:(1)考虑周详,准备充分是做好卫生防病的基础;(2)关怀重视,真诚奉献是做好卫生防病的前提;(3)全面防控,改进服务细节是做好卫生防病的关键;(4)教育先行,防治并举是做好卫生防病的科学方法.结论 新形势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有效的卫生防病措施,能够有效确保新学员入校体能复试安全,对其他军事院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康明;潘传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开展驻疆官兵职业倦怠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1939名驻疆官兵进行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军人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测评研究.结果 (1)城镇籍官兵职业倦怠除成就感因子外,其余因子分显著高于农村籍官兵(P<0.05,P<0.01).(2)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自我效能感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3)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4)社会支持在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不同户籍官兵职业倦怠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作者:苏宗义;丁魁;顾焱;赵鹏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为做好慢性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3年来门诊首诊35岁以上患者进行血压检测和病区死亡病例、肿瘤及心脑血管病例进行报告,同时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管理规范化培训,控制吸烟行动,创建无烟医院,开展慢性病主题宣传日活动,完成单位体检综述报告等七大项综合防控工作.结果 各年度检测率和报告率均有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领导重视,明确职责,加强培训和宣传,职能部门及数字化医院建设配合是保证慢性病综合防治各项工作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王维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2013年6月17-20日,某部上报结核病例2例,后经专业人员核实,又排查出同一潜伏期内病例1例,确定此次疫情为小范围结核病流行.现将此次疫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疫情概况 2013年6月初,某部某分队1名战士(患者甲)出现咳嗽、低热等症状,6月16日经驻地部队医院检查,确诊为浸润型肺结核.该病例确诊后,该部卫生机构立即组织该分队全体官兵以及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共计86人进行胸部X线检查,发现该分队另一名战士(患者乙)为左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右肺上叶后段浸润型肺结核.
作者:李明;宫福顺;刘磊;梁涓;董路宁;邱尔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为了解某快反部队2013年新兵心理承受力,有针对地进行心理训练,我们采用军人心理承受力量表,对随机抽选的该部300名新兵进行了调查.1对象和方法(1)对象:在某快反部队新兵训练结束时,随机抽选新兵300名,年龄16~24岁,平均(19.11±1.43)岁;(2)方法:采用军人心理承受力量表进行测评.该量表共32个条目,分为意志力、家庭支持、乐观自信、问题解决、人际交往和掩饰等6个因子,评分1-4分,分值越高,提示心理承受力越大.
作者:朱海燕;赵磊;张理义;崔光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急进高原对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以便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临床心理辅导.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驻高原部队官兵190名(高原组)和平原急进高原部队官兵103名(平原组),应用SCL-90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全体参试官兵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但与军人常模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其余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偏执等因子分都显著低于军人常模和全国常模.平原组官兵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各因子分及阳性均分、阳性项目数和SCL-90总分上均低于高原组;在躯体化、精神病性和代表睡眠等状况的其他因子分上,均略低于高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此次急进高原官兵整体心理状态较为稳定,躯体化和敌对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可能和任务环境改变有关.
作者:安改红;陈学伟;张娜;徐传香;佘晓俊;马强;袭著革;汪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近年来某军队医院总体医院感染率和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率情况,并与过去进行比较,探讨其原因,为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终末病历调查某军队医院近3年(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和前3年(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医院感染率和各科室医院感染率情况,并对近3年和前3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近3年医院感染率为4.05%(1319/32 547),前3年医院感染率为5.45%(1540/28 23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3年来医院感染率高发科室依次为老干部科10.33%、神经外科9.82%和呼吸科7.05%,前3年分别为15.91%、13.79%和12.14%,近3年和前3年上述3个科室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年来医院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依次为老干部科、神经外科和呼吸科,可能与这些科危重病人多,患者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免疫率低下等因素有关.
作者:杨勇;祝仲珍;胡新华;王占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钴铬合金、钯金合金、金钯合金桩核在1.5T磁共振中,数量及位置改变时金属伪影的成像规律,为临床修复提供参考.方法 将钴铬合金、钯金合金、金钯合金各制成2桩核,固定于志愿者上颌,单桩核组编号①,两相邻桩核组编号②,增加两桩核距离后编号③,1.5T磁共振扫描,测量其伪影面积及层数.结果 不同编号的同种桩核,钴铬或钯金桩核的伪影面积均有显著差异,金钯合金编号②、③间伪影面积无明显差异.编号①中:3种桩核伪影面积均具有显著差异;编号②中:金钯合金伪影面积与其他2种桩核均有显著差异;钴铬或钯金桩核无明显差异;编号③中:钴铬与钯金桩核伪影面积有差异,金钯合金与其他2种桩核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金钯合金伪影面积对软组织成像无明显影响,钴铬合金伪影面积大,严重影响周围软组织成像;钯金合金伪影面积中等,但增加桩核数量及距离后,伪影面积大幅度增加,严重影响软组织成像.
作者:张潇;李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生物安全是一个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研究领域,与公众健康、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分析生物安全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探测学科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对于拓展认知生物安全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Java平台的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Ⅲ,对生物安全相关文献期刊共被引、文献共被引、研究热点、演进与发展趋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明确了开展生物安全研究的经典关键文献和学科前沿热点,预测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邴峰;徐卸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创建“健康营院”的做法,保障广大官兵身体健康,确保部队安全稳定.方法 深入部队调查研究,并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总结出创建工作的4点做法:(1)坚持党委统揽,准确把握达标建设方向;(2)加强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官兵健康素养;(3)狠抓设施配套,逐步夯实环境建设基础;(4)健全完善制度,促进达标建设深化发展.通过这些做法,部队营区整齐规划,环境明显改善,生活卫生设施基本完善配套,官兵健康素养显著增强,较好地保障了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巩固和提高了部队战斗力.结论 总结出的做法和经验,对相关部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祝刚;高海防;刘富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军队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成为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主体.随着我军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任务越来越重,参加行动的官兵必将面临着强烈的心理冲击.文章阐述了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心理卫生支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心理卫生支援的现状并进行相关展望,以期为今后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心理卫生支援提供参考.
作者:吴张鹏;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分析某训练大队发生的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防控效果,为防控其它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对所有病例的基本特征、临床表现和聚集性活动等情况进行个案调查.结果 在2009年7月18日至30日期间,该大队共出现23名确诊病例和33名疑似病例,患者平均年龄20.4岁,总罹患率为23.3%.疫情高峰时间段为7月22日至26日.疫情期间,来自上海、西安和安徽的学员的罹患率分别为45.6%、14.0%和19.1%,差异显著(P<0.05).感染病例的症状主要为发热(100%)、咽痛(55.4%)、咳嗽(53.6%)等.所有确诊病例均住院治疗,无重症或危重病例出现.在采取病例监测、隔离观察、取消聚集性活动、分散居住等防控措施之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已成为季节性流感,但在疫情处置中采取的一些措施仍然值得借鉴,特别是加强病例管理,尽量分散居住,减少聚集活动,科学施训,落实个人卫生制度,对防控其它呼吸道传染病有借鉴意义.
作者:霍东辉;袁正泉;陈文亮;王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某军队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进行分析,为指导医院对提高耐药菌治疗效果和院内感染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3年7-9月间所有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103份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对确定为大肠埃希菌的75株阳性菌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其对临床常用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75株大肠埃希菌中,敏感株11株,其余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谱广,且多表现为多重耐药.其中对氨卞西林的耐药率高,达到80%.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以B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主,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结论 该院大肠埃希菌耐药问题比较严重,必须加强抗生素的使用管理,严格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院内感染.
作者:邢鲁艳;李琼琼;朱丹;孙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由11个共轭双键和2个非共轭双键组成,是迄今为止自然界存在的强抗氧化剂之一,在防癌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番茄红素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的研究报道,阐述了番茄红素在抗氧化作用、诱导细胞间隙连接通讯、调控细胞增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屈明玥;高志丹;南新中;郭宝石;刘波;陈忠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