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曙霞;张音;阳沛湘;吴东
目的 对联合国驻刚果(金)稳定特派团南基武旅部分分队驻地的水源水、饮用水进行检测,掌握当地旱季和雨季的饮用水水质状况,并进行安全评价,以有效防控水源传染病、提高各分队及联合国文职人员的身体健康水平.方法 对水源地周边环境、使用人数进行调查;使用制式检水检毒箱、水质细菌检验箱,参照GB 5749 - 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6个连续监测点的水样及其他分队送检水样进行21项指标的定期监测.结果 6个连续监测点的水质指标比较稳定,个别营地水源的感官指标不合格(有异味),部分山泉水茵群未达标(> 100 CFU/ml),某前进营地水源六价铬、铅等重金属指标超标.在任务期检测的135个水样中,76.3%均达到了水源水质卫生学要求.对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源及时给出使用建议.结论 南基武旅部分偏远前进营地水源水质被污染,建议配备净水设备,以保障维和人员身体健康.
作者:孙思明;陈照立;陈伟强;王晓明;郑翔;高志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计算近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内(1997 - 2007年)飞行人员每年的宇宙辐射受照水平,为制定飞行人员的辐射防护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460条飞行航线数据,用民航宇宙辐射剂量计算系统CARD计算飞行人员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宇宙辐射有效剂量.结果 近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内,在460条航线中,一次飞行过程中受宇宙辐射有效剂量大为18.00 μSv,小为0.37 μSv.460条航线年均有效剂量率在2007年大,为1.91 μSv/h,该年,飞行员的个人年均有效剂量大为1.91 mSv,乘务员大为2.67 mSv.结论 在近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内,飞行员和乘务员宇宙辐射年均受照有效剂量都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建议的限值之内.
作者:张涛;刘枫;陈蔚茹;冯英进;彭新涛;张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某部新兵艾滋病知识、态度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做好部队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2011年某部1095名新兵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部新兵对艾滋病比较关注,艾滋病知识和态度总体上较好,但对艾滋病防护知识的欠缺不容乐观;文化程度、入伍地等因素对新兵艾滋病知识和态度有影响.结论 应加强对新兵艾滋病知识教育的深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确保军队艾滋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
作者:张丽虹;马力;孙德伟;魏嵘琪;汪丽;王春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美国的军事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究美军的军事医学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对我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军军事医学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定位于战略战术)、国防威胁降低局(侧重于核生化威胁)、美陆军医学研究与物资部(面向于军事医学应用).通过对美军军事医学三大管理机构的科研项目管理与研究方向进行分析,探讨了其管理模式,并对照我军现状,提出对我军军事医学科研项目管理的几点启示.
作者:吴曙霞;张音;阳沛湘;吴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非战争军事行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非战争军事行动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调研分析,一是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以及几个相关概念进行了厘定,指出了几个概念间相互关系;二是提出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要特征;三是阐述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施原则,并进行了展望.
作者:石凯;范顺良;谢莎丽;张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驻京部队水质微生物污染情况,并对其加氯消毒效果进行评价,为驻京部队安全用水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6 - 2009年驻京部队水质监测结果,按《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对市政管网末梢二次供水和自备集中式供水2类水质进行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检测,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质微生物常规指标及限值为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市政管网末梢二次供水和自备集中式供水的合格率分别为84.6%和72.4%,加氯消毒后合格率分别达到97.0%和92.2%.结论 市政管网末梢二次供水和自备集中式供水均有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经加氯消毒后可明显减轻微生物污染水平.
作者:史云;郭桐生;安代志;王莉莉;张传福;靳连群;刘雪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纳米银(Nano-Ag)、纳米氧化锌(Nano-ZnO)、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对大鼠的免疫毒性效应.方法 将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小牛血清对照组,以及3种纳米材料的高剂量组(17.5mg/kg)和低剂量组(3.5mg/kg).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法隔日染毒5周,腹主动脉放血处死,检测大鼠体质量及脾、胸腺脏器系数、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 ①Nano-ZnOH、Nano-AgH、Nano-ZnOL、Nano-AgL组T细胞CD4+%分别为27.76%、28.32%、30.68%、34.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7.66%,P<0.05);②Nano-ZnOH、Nano-TiO2H、Nano-AgH、Nano-ZnOL、Nano-TiO2L、Nano-AgL组T细胞CD8+%分别为32.9%、32.77%、34.08%、31.22%、31.24%、33.0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8.34%,P<0.05);③Nano-ZnOH、Nano-AgH、Nano-ZnOL、Nano-AgL组CD4 +/CD8+的比值分别为0.84、0.83、0.98、1.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4,P<0.05);④不同材料间比较结果表明,高剂量下Nano-ZnO、Nano-Ag组CD3+%分别为55.13%、55.04%,显著低于Nano-TiO2组(63.08%,P<0.05);此外,Nano-ZnOH、Nano-AgH组CD4+%显著低于Nano-TiOH2 组(P<0.05),低剂量下Nano-ZnO组也显著低于Nano-TiO2、Nano-Ag组(P<0.05);Nano-ZnOH 组CD4 +/CD8+的比值显著低于Nano-TiOH2组(P<0.05),Nano-AgL组显著低于Nano-TiOL2组(P<0.05).3种纳米材料均可致大鼠体质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对脾、胸腺脏器系数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3种纳米材料对大鼠均产生毒性作用,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免疫抑制情况,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毒性较强,纳米二氧化钛毒性相对较弱.
作者:刘焕亮;张华山;杨丹凤;杨红莲;林治卿;闫峻;林本成;田蕾;黄洁华;袭著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测试与评价二级生物安全柜对病毒气溶胶的防护效果,为该生物安全柜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发生噬菌体 phiX 174气溶胶,按照标准中规定的测试方法就安全柜的物理学评价指标及3种生物学评价指标即人员保护、交叉污染和产品保护进行测试,3种测试分别重复3次.结果 3次测试中,人员保护每次6个液体撞击式采样器的培养噬菌斑数之和不大于10 pfu,2个裂隙采样器的培养噬茵斑数之和不超过5pfu.产品保护每次所有培养皿上的phiX174噬茵斑数不超过5pfu.每次交叉污染测试中被检测侧壁36 cm外的所有培养皿上的噬菌斑数不超过2 pfu.结论 该生物安全柜对病毒气溶胶的防护效果符合标准的要求.
作者:杜茜;温占波;刘克洋;杨文慧;王洁;李娜;李劲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州军区部队官兵健康素养状况,为制定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结合部队实际情况编制健康行为、健康知识和技能调查问卷,对3771名官兵进行调查.结果 部队官兵健康行为平均形成率为63.9%,健康知识和技能知晓率平均为64.9%;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知识技能知晓率在干部、士官、义务兵和新兵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制定部队官兵健康教育方案时,要从新兵开始抓起,并针对干部、士官、义务兵和新兵等不同群体实施针对性教育,加强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以适应非战争卫勤保障的需要.
作者:罗显荣;王真真;杨俊;欧阳文纬;陈有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面临的现实威胁,查找“三防”医学救援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解决应对措施.方法 结合“三防”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的特点规律,总结近年来好的经验做法.结果 提出5点建议:(1)加强组织体系建设,理顺领导指挥关系;(2)加强防护体系建设,积极构筑防护屏障;(3)加强救治力量体系建设,合理配置救治力量;(4)加强技术保障体系建设,突破“三防”医学救援难点;(5)加强军地协作体系建设,完善“三防”医学救援机制.结论 加强“三防”医学救援建设,提高“三防”医学救援能力,对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卫勤保障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秀红;潘裕亮;李亮;李波;争海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预防新兵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军队人群寻求经济有效的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平行试验设计,以不同地区的1499名新兵为研究对象进行药物效果的评价,采用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益分析(CBA)对药物的经济学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4种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下降4.1%、16.2%、12.0%、11.8%,增量成本与效果比(△C/△E)分别是3517.07、890.12、1201.67、1222.03元,效益成本比(BCR)为1.90.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新兵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不仅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学价值.
作者:高璐璐;陈清;申玉杰;李建栋;郭江;俞守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实验对收集的1510例HBV感染者血清进行了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对比分析.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资料来源:1510份血清标本来自我院2009年1月- 2010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919例,女性591例,年龄15~66岁.(2)方法:HBV-DNA定量采用FQ-PCR技术检测,试剂为深圳匹基有限公司产品;HBV血清标志物采用ELISA法检测,试剂为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检测仪器为杭州博日 FQD-33A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仪和芬兰wellscanMK3全自动酶标仪.(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作者:毛庆民;毛鑫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飞行员的身体机能指标特征,探讨其变化规律,为指导和评价飞行员的体能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测试312名健康男性现役飞行员的体质量、血压、台阶指数和肺活量,并与普通人群进行对比.结果 飞行员血压、体质量随年龄增长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但都在正常范围;肺活量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各年龄段飞行员肺活量和台阶指数均显著高于同年龄段普通人群,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飞行员的肺活量和台阶指数明显高于相同年龄段的普通人群,肺活量的大小与体质量有关,提示现行的飞行员选拔和训练方法能有效提高飞行员的心肺功能.
作者:张莉莉;韩学平;王全;张信民;张荣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玉树抗震救灾高原病防治措施,为今后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 回顾总结,系统归纳,研究分析.结果 总结出防治高原病的4点做法:(1)高度重视,建立高原病防治专病体系;(2)加强教育,提高官兵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3)狠抓落实,有效降低高原反应和重症高原病发生率;(4)科学规范,全力做好高原病患者救治工作.通过落实各项高原病防治措施,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同时对高原病的防治提出了4项对策:(1)认真搞好针对性防病知识教育和健康筛查;(2)积极开展抗缺氧和高原适应性训练;(3)切实抓好高原病救治体系建设;(4)努力做好高原特需药材的研发与预储.结论 高原病防治工作是高原地区救灾部队卫生工作的重点,只有认真采取防治高原病的各项措施和对策,才能在遂行任务时维护和巩固部队战斗力.
作者:肖伟宏;李小明;孙大军;戴胜归;李晖;敬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9年7月,军队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正式启动,改变了以往手工方式报告导致疫情信息滞后的状况.为了解网络直报状况,我们对空军某部传染病网络直报状况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为空军某部2009年7月-2010年8月通过全军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数据.(2)报告质量判断标准:①报告时间和未及时报告卡判断标准:报告时间=卡片生成时间-诊断时间;未及时报告卡判断标准:报告时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2h,乙、丙类传染病>24h;未及时报告率=年内未及时报告卡数/年内总报告卡数×100%.
作者:赵芳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雌二醇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通过饮食、空气吸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侵入人体,较低的浓度即可对人身体健康造成明显的影响,干扰人体内分泌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文章概述了近几年水中雌二醇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色谱检测方法和免疫检测方法的特点及实际应用情况,并探讨了水中雌二醇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作者:刘芳;毛志毅;张岗;周焕英;高志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新形势下基层部队卫生防疫防护保障工作,探讨部队基层卫生防疫防护保障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方法 依据《军队防疫机构建设和工作标准》的要求,对部分基层单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通过分析,就加强卫生防疫防护保障工作提出了4点建议:(1)提高卫生防疫防护保障的思想认识;(2)加强卫生防疫人才支撑条件建设;(3)完善卫生防疫防护保障管理体制;(4)加强卫生防疫防护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结论 提出的对策有利于加强和改善部队卫生防疫防护保障工作,对基层部队在多样化军事任务卫生防疫防护保障工作有较好的借鉴.
作者:李明贤;孙波;陈春明;史勇生;赵法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野战部队官兵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为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军人心理健康需求半开放式问卷对某野战部队541名官兵进行调查,按级别分组,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1)常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情绪、人际关系、训练压力、婚恋、角色转换和自我意识等.士兵和士官训练压力问题多于军官(P<0.05,P<0.01),人际关系和角色转换问题少于军官(P<0.05,P<0.01),士官自我意识问题多于军官(P<0.05).(2)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自我调节能力差、部队管理严格、训练压力大、公差勤务多、人际冲突多和家庭影响大等.士兵训练压力大于士官和军官(P<0.05),人际冲突也多于军官(P<0.05).(3)心理健康服务方式需求依次为与心理专业人员进行交流、阅读书籍观看影视、心理讲座、网络交流、心理训练、个别咨询、电话咨询等.军官与心理学专业人员交流的需求高于士兵和士官(P<0.05),士官心理讲座需求高于士兵和军官(P<0.05),士兵、士官的网络咨询需求高于军官(P<0.05),士官个别心理咨询需求高于军官(P<0.05).(4)希望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依次为心理常识、人际调适、心理矛盾与冲突、情绪与压力管理、成长成才心理调适等.军官在人际调适、官兵心理健康分析、掌握心理状态的方法、婚恋家庭心理调适、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需求高于士兵和士官(P<0.05,P<0.01).(5)希望开展的心理训练项目依次为自我认识训练、人际交往、情绪调控、团队协作、建立信任、角色适应和职业规划训练.军官人际交往训练需求高于士兵和士官(P<0.05).结论 野战部队官兵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需求存在明显的人群差异,因此心理健康服务要充分考虑人群特点和需求差异,以提高其适用性.
作者:杨国愉;易红;冯正直;王立菲;杜征;佗婷婷;彭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确保官兵饮用水卫生安全,我们于2010年7- 10月,对东北地区部队的126个饮用水源进行了微生物监测分析.1 对象与方法 被检水样取自各部队饮用水源126个.按照GB/T 5750.2 - 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法》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和运输.采用08型水质细菌检验箱(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研制)进行水样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细菌总数共4项微生物指标检测.对出现的阳性样品均进行重复检测.
作者:杨亚丽;龚家荣;谷凤文;王银屏;李楠;金言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部队的控烟途径与方法,为营造无烟军营,提高官兵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新兵吸烟者戒烟决心与心态的不同,实施以专题教育、随机教育、警示教育和个别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持续6个月.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控烟率在新兵入伍后第3、6、12个月分别为0.00%、8.16%、2.72%和12.73%、72.73%、72.7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军队控烟以新兵为突破口,以综合性干预教育为主要对策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谷忠红;王普杰;李平;刘继开;张庭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