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居留不同时间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汪瑞;陶雨

关键词:高原, 部队官兵, 心理健康
摘要:目的了解驻高原不同时间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抑郁问卷(BDI),对驻守海拔3 700~5 390 m山区645名官兵进行测试.结果守防时间>12个月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个因子和总得分均高于<6个月组(P<0.05,P<0.01),6~12个月组的恐怖、精神病性、其他3个因子得分高于<6个月组(P<0.05);3组个性纬度得分差异无显著性,人格类型分布内外向有差异;无或极轻微抑郁人数所占比例以6~12个月组高,>12个月组低.结论守防官兵心理健康水平随守防时间延长而下降,守防时间超过12个月时下降明显,而且抑郁人数增加.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军事坑道对人体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半密闭军事坑道环境对人体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在半密闭军事坑道中随机选取2个房间作为实验用房间,每个房间进驻6名战士,观察进驻坑道前后与坑道实验时人体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CD16+)、B细胞(CD19+)水平以及血常规18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进驻坑道第5天,进驻人员血红蛋白含量为(157.30±8.43) g·L-1,与进驻前的(157.17±8.46) g·L-1和出坑道后的(153.40±9.36) g·L-1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进驻前和出坑道后相比较,进驻第5天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8+百分数显著降低(P<0.05),CD4+百分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NK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P<0.05),B细胞百分数显著降低(P<0.05),血常规中的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短期半密闭坑道环境对人体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等血液生化指标没有影响,有可能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变化,但总体处于代偿状态,离开坑道后均能恢复正常.

    作者:邢利和;马文平;郑世英;许坤;彭建宇;王友臣;丁秀丽;曹媛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藏线高原运输中卫勤保障工作的经验

    目的总结新藏线上高原运输中卫勤保障工作的特点和经验,做好预防与保健工作.方法与部队同吃、同住、同行,边保障边总结.结果总结出卫勤保障的3点体会:(1)加强高原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官兵自我保护意识能力;(2)加强高原常见病防治,保证官兵身体健康;(3)合理配置卫勤力量,做好随军保障.结论高原运输卫勤保障工作中,只有抓好高原健康知识教育,才能做好常见病、高原病的预防与保健工作,确保部队战斗力,确保运输任务的圆满完成.

    作者:王会平;刘建国;李志愿;梁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外蔬菜农药残留标准比较与展望

    蔬菜农药残留导致的许多健康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介绍了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一些国家的农药残留标准,并进行比较,旨在为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标准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主要论述了以下几点:(1)关于各国蔬菜的农药残留标准;(2)我国与国外蔬菜农药残留标准比较;(3)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标准发展方向展望.指出,我国与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蔬菜农药残留标准有相当差距,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标准在数量、限量水平、标准分类上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路凯;林少彬;江树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462例隐翅虫皮炎暴发调查分析

    2003年7月中旬~8月上旬,某部官兵在演习期间发生一批以脸、颈及四肢等暴露部位皮肤的炎性损伤病人.经驻地医院皮肤科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证实为一起隐翅虫皮炎暴发.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宋明祥;李继红;黄少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某单位SARS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采用普查的方法探讨SARS病人康复期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简表、社会支持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ARS病人康复期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低,其影响因素有职业、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肺功能改变.结论积极调节心理功能,使患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高宏生;王世鑫;魏茂提;李玉明;惠武利;杜海科;常爱华;冯雁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复合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以rfbE基因作为待检靶基因,根据复合探针荧光定量分析原理设计检测引物和探针,建立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本方法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等进行评价.结果所有O157:H7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所有其它菌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10 cfu·mL-1,定量检测的批间和批内差异均小于5%.在模拟污染牛奶中,可检出1×101 cfu·μL-1的细菌.结论本文建立的复合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快速准确、特异、敏感地对大肠杆菌O157:H7进行定量分析,为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陈苏红;张敏丽;张政;朱水荣;杨宁敏;姚军;王升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某区干休所老龄人群PSA含量检测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由于其具有组织特异性,临床一直用于作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监测和追踪随访的肿瘤标志物.我们以血清PSA为肿瘤标志物,对某区干休所老年男性进行了检测.

    作者:年春志;王立强;周青阳;王洪军;吴扬;戈全治;于淼;赵雪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某部科技干部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第二炮兵部队科技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第二炮兵256名科技干部进行测评.结果科技干部心理异常检出率为8.6%,焦虑、强迫、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因子分均高于全军常模(P<0.05,P<0.01);精神质因子分低于全军常模(P<0.01);个性基本呈正态分布;积极应对方式高于全国常模,消极应对方式低于全国常模(P<0.01);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精神质、神经质和消极应对因子分之间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较大.结论第二炮兵部队科技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部分人员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强迫,与精神质、神经质和消极应对方式等因子有关.

    作者:郑金福;高淑萍;黄东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耐力组合训练提高武警战士耐力素质

    目的探讨发展武警战士耐力素质的方法,提高武警部队耐力素质训练的效率和安全性.方法 370名健康男性战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耐力素质训练中,实验组采用耐力组合训练法,对照组按部队现行方案进行常规训练,持续训练8周.结果实验组训练后心肺功能、有氧代谢能力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耐力指标优良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训练后肺活量、VO2max、PWC170较训练前分别提高了7.0%、21.5%和43.0%(P<0.01),1 500、3 000 m长跑成绩提高了9.9%和10.0%(P<0.01).结论耐力组合训练可有效发展武警战士的耐力素质,提高部队训练的安全性.

    作者:张敏;秦永生;刘冠南;王心;孙建;魏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自血回输对家兔梭曼中毒肺损伤的治疗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AUVIB)疗法对梭曼染毒家兔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家兔40只,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中毒组、常规治疗组及AUVIB治疗组,于中毒2 h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析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家兔梭曼染毒后BALF中AKP、ACP活性[(4.9±0.6)和(80.0±21.5)U·g pro-1]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AKP和ACP活性[(3.6±0.7)和(54.7±15.0)U·g pro-1](P<0.01).给予AUVIB治疗后,BALF中ACP和AKP活性[(3.7±0.5)和(60.4±17.9)U·g pro-1]与中毒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动脉血pH值、PaO2及SaO2 显著升高(P<0.05),PaCO2显著降低(P<0.01).结论 AUVIB能改善氧供和代谢,对梭曼急性中毒肺损伤的治疗有一定作用.

    作者:张献清;穆士杰;赵康涛;夏爱军;海春旭;孙文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两种消毒剂对食堂餐厨具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氧化电位水消毒剂与过氧戊二酸对餐厨具消毒效果.方法参照GB 14934-1994标准,检测3个食堂消毒前后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结果消毒前餐厨具及桌面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39.0%和36.6%.以40 mg·L-1氧化电位水消毒剂溶液浸泡餐厨具2 min,以80 mg·L-1氧化电位水消毒剂溶液擦拭餐桌面作用2 min,细菌学指标合格率均达100%.以500 mg·L-1过氧戊二酸溶液浸泡餐厨具2 min,餐桌面擦试后作用10 min,细菌学指标合格率100%.结论氧化电位水消毒剂与过氧戊二酸可用于餐厨具消毒,使用剂量应根据消毒方式和对象而定.以擦拭方式消毒时,需适当提高消毒液浓度或延长消毒时间,以保证消毒效果.

    作者:陈春田;李东力;王亚玉;刘希真;贺顺喜;易彬樘;刘贤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某军校综合演练期间发病情况分析

    2004年5月,某军校进行为期20 d综合演练期间,官兵疾病发病率10.5%.我们对其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与平时营区内发病情况进行比较.

    作者:卢建军;陈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三种营养物质对运动小鼠组织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BCAA)、天门冬氨酸钾镁盐、肌酸3种营养物质对运动小鼠组织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小鼠游泳为运动模型,用15N-甘氨酸作为示踪剂,观察BCAA、天门冬氨酸钾镁盐、肌酸对小鼠心肌、肝脏、股四头肌组织蛋白质15N-丰度时相变化的影响.结果 3种营养物质均可提高运动小鼠心肌蛋白质15N-丰度的峰度,降低运动状态下肝脏蛋白质需求增加的趋势;天门冬氨酸钾镁盐、肌酸可促进骨骼肌氨基酸初始的流率,BCAA可提高骨骼肌氨基酸全程的流量,均有促进骨骼肌蛋白质的利用作用.结论 3种营养物质可缓解运动对心肌和肝脏的不利影响,对运动状态下骨骼肌蛋白质利用有不同的促进作用.

    作者:许志勤;高兰兴;金宏;王先远;王宗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某部驻地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为部队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经验和依据,保障官兵身体健康.方法通过对驻地血吸虫病情况和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深入总结所采取的防治对策.结果总结出防治血吸虫病的5点对策:(1)党委高度重视,领导有力;(2)宣传到位,教育充分;(3)加强营区配套设施建设和人畜粪便管理,开展杀虫灭螺;(4)强化对野外下水作业官兵保护;(5)开展随访工作,进行事后体格检查.结论采取的防治措施是有效的,减少了血吸虫病的发生率,有效地控制了血吸虫病疫情的扩散.

    作者:何顺佳;蒋木;宁显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武警某部官兵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武警官兵训练伤发生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筛选训练伤发生的高危人群.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依据<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进行分类,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武警某部963名官兵现场调查.结果 (1)某部训练伤发生率为10.8%,其中入伍1年以内者占受伤者的38.5%;全训部队训练伤发生率为15.7%,明显高于非全训部队的7.6%(P<0.01).(2)训练伤中骨关节伤占52.9%,软组织伤占22.1%,炎症和非特指类伤各占9.6%,下腰部伤占5.8%.受伤部位以下肢多.(3)对训练伤发生的相关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引入模型的变量有值勤特点、既往外伤史、慢性病史、自觉健康状况评价、来自城乡.结论 1年以内兵和全训部队人员是训练伤防护重点,科目训练中要注意对四肢的保护.来自农村、有既往外伤史、有慢性病史、自我健康状况评价差和全训部队人员是训练伤发生的高危人群.

    作者:姜峰;王珍亮;许其稳;李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00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

    为探讨糖尿病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我们观察了200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现将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佳;刘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原居留不同时间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驻高原不同时间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抑郁问卷(BDI),对驻守海拔3 700~5 390 m山区645名官兵进行测试.结果守防时间>12个月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个因子和总得分均高于<6个月组(P<0.05,P<0.01),6~12个月组的恐怖、精神病性、其他3个因子得分高于<6个月组(P<0.05);3组个性纬度得分差异无显著性,人格类型分布内外向有差异;无或极轻微抑郁人数所占比例以6~12个月组高,>12个月组低.结论守防官兵心理健康水平随守防时间延长而下降,守防时间超过12个月时下降明显,而且抑郁人数增加.

    作者:汪瑞;陶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某部一起结核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4年4月13~28日,驻新疆某部相继发生了一批以低热、咳嗽、咳痰、乏力、盗汗、胸痛为主要症状的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胸部X线检查,证实为一起结核病的暴发.现将此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新荣;刘栓奎;徐海山;王天祥;张士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某部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的几点体会

    目的总结部队近几年来的卫生防病工作经验,为今后部队深入开展卫生防病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依据上级下发的有关规则,结合部队实际情况,边保障,边实践,边总结卫生防病工作经验.结果针对基层部队特点,总结出做好卫生防病的4点体会:(1)抓宣传教育是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的前提;(2)抓综合治理是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的条件;(3)抓制度落实是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的关键;(4)抓卫生监督是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的保证.结论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为基层部队做好卫生保障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明贤;孙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驻穗某部戊型肝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

    目的进一步查清驻广州市某部新兵连戊型肝炎暴发原因和有效控制疫情.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针对3个环节的防疫措施.结果疫情发生在3月15日~4月30日之间,流行曲线为单峰;一代发病率14.6%;病人集中在1个伙食单位;新兵发病率与老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续发率0.6%.针对3个环节及时采取措施后疫情终止.结论此次疫情可能为一次性食物污染引起,提示南方部队全年均要作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作者:王珊珊;席云珍;唐博恒;刘金华;傅建国;吴辉绪;黄佳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