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芳;王枫;高双斌;史永亮;季爱玲
渡海登岛400 m障碍是新大纲中的单兵分业训练共同科目.为了解部队在训练中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和规律,制订相应预防措施,我们对某部该课目3周训练中发生训练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许长坤;金龙;刘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芥子气(sulfur mustard, SM)是一种糜烂性毒剂.近年来,国内外在许多离体实验模型中,发现相应的一些药物对芥子气细胞毒作用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本实验以SD大鼠为中毒模型,评价了二巯丙磺钠和尼卡地平对SD大鼠芥子气全身中毒的治疗作用.
作者:蔡芸;马骞;赵杰;张黎明;朱明学;陈志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南方部队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IS 6110-RFLP DNA指纹图谱,研究菌株指纹分型的流行病学意义.方法首先提取结核分支杆菌基因组DNA,然后用限制性内切酶PvuⅡ切割,琼脂糖凝胶电泳,Southern转印后,用[α32P]-dCTP标记的IS 6110 DNA序列中的245 bp探针杂交,放射自显影,比较各菌株的IS 6110拷贝数和带型,结合患者一般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菌株的流行特征.结果共检测分析了143株部队结核分支杆菌DNA的指纹多态性.根据这些菌株的IS6110 DNA指纹多态性特征的同源性共分为11个类型,以Ⅰ型(34.3%)、Ⅱ型(29.4%)、和Ⅲ型 (14.7%)三个型别为主(78.3%),其余各型均少于4%.以20~29岁和30~39岁组在这三型中所占比例大,分别为27.9% 和25.2%.初治与复治患者分离菌株的IS 6110 DNA指纹类型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所检测菌株是否具有耐药性,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菌株耐药主要为单耐异烟肼或利福平,耐药菌株在Ⅰ、Ⅱ、Ⅲ型中所占比例分别是9.8%、2.1%和2.1%.结论结核分支杆菌IS 6110-RFLP DNA指纹分型技术是一种可靠的分型方法,可用于结核流行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南方部队结核分支杆菌的传播以Ⅰ、Ⅱ、Ⅲ型为主,应加强对此三型菌株流行的监测.
作者:曾年华;王志斌;唐博恒;苏建新;姜普林;肖红;王珊珊;李兴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某部新兵到部队集训半月后,经身体复检,发现在312名新兵中,有264名新兵出现不同程度的ALT升高,占本批次新兵的85.1%.现将2年来追踪调查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拓培祥;王若飞;何永林;任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共轭亚油酸(CLA)和亚油酸(LA)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以探讨共轭亚油酸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系SKBR 3,用细胞生长曲线和MTT试验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细胞生长曲线和MTT试验均表明,CLA对SKBR 3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细胞生长曲线显示,CLA各浓度组(200、100、50 μmol·L-1)作用5 d后抑制率分别为75.0%、57.9%、33.1%;LA各浓度组(200、100、50 μmol·L-1)作用5 d后抑制率分别为38.4%、25.4%、10.1%.电镜观察可见CLA可以引起细胞凋亡,而LA未观察到明显的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200 μmol·L-1可使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明显改变.作用6 d后G1期为72.2%,并出现凋亡峰,而LA组及对照组G1期分别为为56.6%,50.6%.结论 CLA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途径抑制癌症的发展.
作者:于芳;王枫;高双斌;史永亮;季爱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积极做好夏秋季卫生防病工作,保障部队官兵身体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方法深入部队基层,及时进行回顾,结合实际认真总结.结果总结出4点具体做法:(1)领导重视,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投资力度;(2)深化教育,增强官兵自我保健意识,促进行为培养;(3)严格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4)各部门相互协同,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几年来,由于采取这些做法,使部队在驻地疫情复杂,高度分散的情况下,杜绝了食物中毒和较大疫情传入,较好地保障了部队夏秋季特别是野外驻训、抗洪抢险、山林灭火和光缆施工等重要任务的顺利完成.结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夏秋季卫生防病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德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自1932年在中国工农红军中实施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来,历史经验证明,预防为主是以减少疾病保护人民健康为目的,它是指导整个卫生工作的方针,而要达到预防为主的要求,必须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广泛发动群众自觉起来向疾病做斗争,综合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突出重点,常抓不懈;不断加强卫生机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专业技术工作的建设,以科学技术手段做好防病工作.
作者:涂通今;高恩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利用检测试纸条和光电检测仪联用的方法,实现对食品中亚硝酸盐的现场快速定量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试纸与亚硝酸盐显色反应的原理,将显色的试纸条在光电检测仪的感应窗里测定,并分别通过多次实验,确定各种优化的实验条件.结果本方法的优化实验条件包括:(1)显色剂的浓度为N-(1-萘基)-乙烯二胺15 g·L-1、对氨基苯磺酸20 g·L-1;(2)样品pH为3.5~5.5;(3)反应时间为60 s;(4)稳定剂的浓度为酒石酸50 g·L-1;(5)试纸材料为中速定量滤纸.亚硝酸盐浓度在1.5~75 μg·mL-1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6);方法的检出限为0.4 μg·mL-1.对火腿肠、香肠等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均<5%,并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一致.结论试纸-光电检测法用于亚硝酸盐的现场定量检测具有简便、快速、携带方便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房彦军;周焕英;杨伟群;高志贤;李君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YN-A型医用快速灭菌器的灭菌效果.方法根据<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灭菌试验及效果鉴定.结果温度设置210 ℃,不锈钢片保温2 min、器械头保温3 min、止血钳保温4 min可达灭菌要求;温度设置220 ℃,小号骨科钳保温6 min,中号骨科钳保温 8 min亦可达灭菌要求.结论 YN-A型医用快速灭菌器可快速杀灭不锈钢片、器械头及止血钳等滴染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较重金属类器械灭菌时,需适当提高设置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
作者:李平;郭志红;杨燕;朱涛;杜全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对部队基层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情况进行广泛调查,使军队的心理卫生培训教育和科研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方法群体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参观.结果调查发现,部队基层心理卫生工作已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多数单位都已起步,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已初见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各单位之间发展不平衡,专业人员匮乏,教材与设备不足,机构、体制不顺,以及部分单位对该项工作认识不清、定位不准等.结论应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军的心理卫生教育、培训体系,理顺部队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加强上级机关的指导和监督,注重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作者:王京生;苗丹民;朱霞;李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某军校干部心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方法利用2001~2002年健康体检资料和门诊随访进行心脑血管病高危因素和治疗依从性等调查.结果某军校干部2002年高血压比2001年增加3.4%、高血脂增加8.5%、脂肪肝增加2.2%、超重和肥胖增加6.1%,患病人员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其中包括患高血压的医务人员.结论干部心脑血管病高危因素的发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提示预防生活方式病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作者:卞金陵;赵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特异、快速、准确的SARS冠状病毒检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WHO公布的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采用套式RT-PCR方法对127份SARS患者不同病程的血清标本中SARS病毒核酸进行扩增,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度等对该方法诊断SARS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病程在10 d以内的32份血清标本中,13份阳性,敏感度40.6%,特异度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66.1%,准确度72.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套式RT-PCR方法可作为发病早期SARS病人的辅助诊断.
作者:井良义;李力;苏旭;田宏;段卫平;刘勇;刘杨;丁建清;陈锦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了做好干休所离休干部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现将本所78名离休干部的口腔检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高玉红;胡志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的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提高军事训练的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参加军事演习的某部队985名军人进行现场测试,与SCL-90中国常模、军人常模比较各因子分的差异,并按军龄、兵种、职位、集体氛围、管理方式、人际交往等分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军事应激条件下除恐怖因子外, 军人SCL-90各因子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P<0.01);除抑郁因子外,军人SCL-90各因子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非常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2)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心理卫生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军龄、兵种和职别特征,表现为:军龄上,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是:2年兵,1年兵,3年以上兵;兵种上,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是:步兵,侦察兵,炮兵;职别上,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是:士兵、士官、军官.(3)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集体氛围、部队管理方式、军官对军人的态度、人际交往等因素有密切关联.结论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差,并呈现明显的军龄、兵种和职别特征;应激军人心理问题产生的军事相关因素可能有管理方式、集体氛围、军官对军人的态度、人际交往等.
作者:杨国愉;冯正直;任辉;薛媛;汪涛;朱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抓好分散部队健康宣传教育,增强官兵自我保健能力,提高部队战斗力.方法结合部队实际,回顾3年来工作实践,分析具体措施的成效,总结抓好健康教育的做法.结果总结出抓好分散点部队健康教育工作的3点做法:(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2)讲究方式,注重实效;(3)健全制度,抓好落实.采取这些做法,官兵卫生意识及心理素质明显增强,提高了分散点官兵的健康水平,保障了部队的战斗力.结论抓好分散点部队的健康教育是降低部队发病率的的重要手段,是促进部队整体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
作者:田卫奇;高展;胡秀秀;高洪岩;李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摸索登陆兵长时间航渡驻泊训练卫勤保障的主要特点和对策.方法与部队一起参加训练,边工作、边积累、边总结.结果通过实践总结出登陆兵长时间航渡驻泊训练卫勤保障的4个特点:(1)艇多面广,指挥协调需加强;(2)环境恶劣,卫勤保障任务重;(3)远离码头,医疗后送难度大;(4)单艇保障,提高独立卫勤保障能力.针对这些特点,采取了4点相应的对策:(1)全面筹划,建立多级网状指挥系统;(2)突出重点,降低有害因素影响;(3)多方保障,保证医疗救治渠道畅通;(4)立足现有,提高一线保障能力.结论根据登陆兵长时间航渡驻泊训练卫勤保障特点,采取的这4点措施是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从而保障了部队训练任务的完成,也为相关部队组织航渡驻泊训练的卫勤保障工作提供了参考.
作者:戴甫春;姜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2年6月15日~7月25日,驻甘某部发生一批以持续高热、全身乏力、相对缓脉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为一起伤寒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加恒;杨春梅;王福元;张红霞;贾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为减少和避免机关干部体能训练中训练伤病的发生,促进训练任务完成,提高机关干部身体素质.方法通过训练实践,在做好安全卫生防护工作的同时,边探讨,边分析,总结机关干部体能训练健康保护的经验和做法.结果针对机关干部身体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对参加体能训练的机关干部实施健康保护:(1)训练前组织健康摸底;(2)科学系统地实施训练;(3)对部分强度高、危险性大的项目加强安全保护;(4)训练过程中适时开展健康教育;(5)根据参训人员身体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达标.通过实施健康保护,训练中未发生一起重大伤病事故,一般性损伤发生率为2.5%,与训练相关疾病发生率为3.2%,确保了体能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机关干部身心健康.结论总结出机关干部体能训练健康保护的对策与措施,为部队不同类型人员开展体能训练提供了借鉴.
作者:韩松;向彩良;王焕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血红素氧合酶系统是当前国际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和重点.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红素氧合酶系统对损伤组织有保护作用,近来研究发现血红素氧合酶系统,尤其是血红素氧合酶-1与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保护机制有关.本文就血红素氧合酶的生物学性质、血红素氧合酶通过其作用于血红素后生成的代谢产物(胆绿素、胆红素、一氧化碳、铁和铁蛋白)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血红素氧合酶-1在心肌缺血预适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易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检出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结果 629例患者血清抗-MP-IgM阳性率为45.0%.不同年龄患者血清抗-MP-IgM阳性率差异很大;成年患者阳性率为32.1%,未成年患者阳性率为49.4%,二者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肺炎患者抗-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者(P<0.01);1年4季均可发生MP感染,以2~4月(春季)发病率高,冬季次之.结论乌鲁木齐市呼吸道感染患者MP感染率高,春、冬季好发,不同年龄均有发生,应加强预防工作.
作者:林国跃;杨震;张和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